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服裝貿易公司費用報銷制度

服裝貿易公司費用報銷制度

發布時間:2020-12-13 06:58:50

㈠ 公司發放員工服裝費怎樣帳務處理

一、來訂購回來的服裝,憑自加工費及材料等發票計入職工福利費或者製造費用

借:管理費用福利費--利費/製造費用

貸:其他應付款--員工工作服

二、剛買不久現在有兩位員工離職,服裝費不退,需要從離職員工的工資裡面扣除

1、半年到期退還員工時

借:其他應付款--員工工作服(一半的款額)

貸:庫存現金

2、不到期員工離職,不退還相關款項時,沖回應退款項及相關費用即可

借:其他應付款--員工工作服

貸:管理費用福利費--利費/製造費用

(1)服裝貿易公司費用報銷制度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及相關政策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

職工福利費包括以下內容:

1、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

2、按照其他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安家費、探親假路費等。

㈡ 我公司業務人員經常拿著購買服裝的發票報銷,請問我公司將服裝發票列為交際應酬費是否存在涉稅風險

《企業財務通則復》第四十六條規定,企制業不得承擔屬於個人的娛樂、健身、旅遊、招待、購物、饋贈等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對支出的規定判斷,如稅法第八條的「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中的「所稱有關的支出,是指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所稱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依據上述規定,業務招待費是指企業為生產經營業務活動的需要而合理開支的招待費用,按照稅法的有關規定扣除。因此,企業應根據費用發生的原因、性質、目的、用途、對象等方面進行區分,若購買服裝用於贈送客戶可作為業務招待費列支;若用於個人,不允許作為業務招待費列支。

㈢ 公司購買衣服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關於購買服裝計入的會計科目,對於企業來說,針對不同的員工有以下幾種方式:

1、生產工人的工服應計入:製造費用--勞保用品費

2、管理人員的工服應計入:管理費用-勞保用品費

3、銷售人員的工服應計入:銷售費用--保用品費。

4、福利性質的工服應計入:管理費用(或營業費用)--福利費,或者應付福利費科目。

註:工作服按職工所在部門,計入相關的費用中。如:銷售部門的計入「營業費用」;管理部門的計入「管理費用」等。

(3)服裝貿易公司費用報銷制度擴展閱讀:

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等,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企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辦公費、水電費、差旅費等以及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咨詢費、研究費用等其他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研發支出」等科目。

期末,應將「管理費用」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管理費用在會計核算上是作為期間費用核算的,企業發生的管理費用,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並在"管理費用"科目中按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賬核算。期末"管理費用"科目的余額結轉"本年利潤"科目後無余額。

㈣ 哪些費用發票可以報銷

以下7種發票可以報銷:

1、這是真實的發票

2、從合法渠道取得

3、客戶的發票名稱

4、發票大小相等

5、發票的出票人和發票的購買者是同一人

6、發票日期不應超過當前日期

7、發票項目與發票類型一致

(4)服裝貿易公司費用報銷制度擴展閱讀:

以下幾種費用發票不能再報銷:

1、沒有填寫企業稅號的普通發票

自2017年7月1日起,購買方為企業的,索取增值稅普通發票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企業取得普通發票未填寫稅號不得報銷入賬。

2、發票備注欄填寫項目不全的費用發票

是否存在應該填寫發票備注欄但是未填寫的發票,如:取得的運輸費發票、裝修費發票、施工費發票、房屋租金發票等等。

3、發票章蓋得不規范

是否存在蓋章錯誤(蓋得財務章或者是公章)、蓋章模糊、或者未加蓋發票專用章等。

4、發票開具辦公用品等籠統名稱

銷售方開具增值稅發票時,發票內容應按照實際銷售情況如實開具,不得根據購買方要求填開與實際交易不符的內容,開具不實的發票,不能報銷。

5、發票與實際業務不吻合

取得商品跟你開具的發票不一樣,涉嫌虛開發票,這樣的費用發票不能報銷。以下個人抬頭發票可以入賬報銷:機票和火車票、出差過程的人身意外保險費、個人抬頭的財政收據的簽證費、符合職工教育費范圍的職業技能鑒定、職業資格認證等經費支出以及醫葯費票據等。個人通訊費直接並入工資核算,代扣個人所得稅。

參考資料:「當心你的發票無法報銷!」 人民網

㈤ 餐費、食品,禮品,服裝化妝品都為什麼不能報銷呢

禮品、服裝化妝品如果都是送人的,那麼根據稅收規定是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所以一般發票上做好不要出現上述的字樣。

只能是紙質的,購買方不能是個人,只能是組織(企業、公司)購買方必須准確提供購買方名稱、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地址、電話、開戶行、銀行賬號等信息,銷售方必須將這些信息列印到專票上。

銷售方也必須在專票上填寫銷售方名稱、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地址、電話、開戶行、銀行賬號等信息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都可以開具專票,但小規模納稅人取得專票不能報銷(除了農產品專票)。

(5)服裝貿易公司費用報銷制度擴展閱讀:

以下幾種費用發票不能再報銷:

1、沒有填寫企業稅號的普通發票

自2017年7月1日起,購買方為企業的,索取增值稅普通發票時,應向銷售方提供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企業取得普通發票未填寫稅號不得報銷入賬。

2、發票備注欄填寫項目不全的費用發票

是否存在應該填寫發票備注欄但是未填寫的發票,如:取得的運輸費發票、裝修費發票、施工費發票、房屋租金發票等等。

3、發票章蓋得不規范

是否存在蓋章錯誤(蓋得財務章或者是公章)、蓋章模糊、或者未加蓋發票專用章等。

4、發票開具辦公用品等籠統名稱

銷售方開具增值稅發票時,發票內容應按照實際銷售情況如實開具,不得根據購買方要求填開與實際交易不符的內容,開具不實的發票,不能報銷。

5、發票與實際業務不吻合

取得商品跟你開具的發票不一樣,涉嫌虛開發票,這樣的費用發票不能報銷。以下個人抬頭發票可以入賬報銷:機票和火車票、出差過程的人身意外保險費、個人抬頭的財政收據的簽證費、符合職工教育費范圍的職業技能鑒定、職業資格認證等經費支出以及醫葯費票據等。個人通訊費直接並入工資核算,代扣個人所得稅。

㈥ 買衣服的費用可以怎麼填費用報銷單

只能憑發票報銷,列職工勞保費用或職工福利費用

㈦ 我是一家個體商場的會計,我們老闆買的衣服叫我報銷,我該咋做會計分錄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如果企業為員工提供統一的服裝,需要支付的費用可以計入管理費用科目的勞保費用明細下。
你這樣情況需要進行如下的會計處理:
借:管理費用
貸:現金

㈧ 房地產司機交了服裝費1800,過了兩天又叫我去惠州取車,費用我先掏,十天後找財務報銷,怎麼把錢要回

這種就是騙人的

㈨ 收服裝費一千七,做滿十天報銷是不是騙局

首先不知道來你們是做源什麼的。

其次是剛上班就讓交費用的多半是騙局,而且還是1700,對很多人來說這幾乎是半個月工資。
最後多去了解一下這個行業,看是否有這樣的做法。
勸解不知道怎麼了解和新手們不要去做這種看似高回報的工作很多都是騙局。

㈩ 去應聘文員,上海彬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收服裝費1000元和手續費50元,說轉正之後公司報銷,是騙子嗎

不要去,這個公司就是一個坑,先是交1000服裝費和50手續費,等你簽了試用期內合同,第二天培訓容(說的好聽是培訓,其實就是給你兩張紙看看上面的內容)的時候就讓你交什麼58注冊費,IC卡費,一共2800,關鍵還不給收據,就是一個騙子公司。我已經被騙4000了,希望陌生的朋友們你們不要被騙。等我查完勞動法才醒悟過來,合法的公司是不收取任何員工的費用的。

閱讀全文

與服裝貿易公司費用報銷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