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重慶自貿區對重慶國際貿易

重慶自貿區對重慶國際貿易

發布時間:2020-12-08 03:34:23

1. 重慶自貿區的建立對房產市場有什麼影響

日前,在重慶晨報和騰訊智匯通重慶站聯合舉辦的「自貿時代下的重慶機遇高峰對話」上,來自北京、上海的專家高度評價,自貿區的成立給重慶房地產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對重慶房地產市場的未來極為看好。

自貿區東西中網路形成重慶自貿區優勢非凡


從我國自貿區整體發展的高度評價了重慶自貿區的非凡優勢。他近幾年,我國自貿區建設已形成「1+3+7」(上海+廣東、福建、天津+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新格局,全國自貿區網路已經呈現,第三批有5個在中西部,與先期的4個共同構成東西中自貿區協調發展。

重慶自貿試驗區實施范圍為119.98平方公里,是自貿區的標配,涵蓋兩江片區、西永片區、果園港片區。

「重慶提出,要打造高水平高標准自貿區,這不僅對重慶自身,對整個中國的對外開放意義重大。」白明指出,重慶自貿區發展目標明確,提出了用三到五年建設成「高水平高標准自貿區」「一帶一路」,「帶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的目標。



擁有「三區疊加」和「三位疊加」重慶利好疊加多得不得了

與其他自貿區相比,重慶自貿區具有更多疊加優勢,它可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大開發」串連起來,用疊加換取區域加分。

分析認為,重慶自貿區利好實現了「三區疊加」和「三位疊加」。

「三區疊加」是指,重慶自貿區與內陸國家新區兩江新區區域利好的疊加;重慶自貿區與國家自主創新核心區之間利好的疊加

「三位疊加」是指重慶自貿區與西部大開發之間利好的疊加;重慶自貿區與長江經濟地帶之間利好的疊加;重慶自貿區和「一帶一路」之間利好的疊加。

此外,還有自貿區與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跨境電商試點等利好的疊加。



房企要借勢自貿區人流聚集為房地產帶來機會

隨著一帶一路的建設,越來越多的房企走出去。同時,他還指出,房地產要與自貿區相結合,要善於借力。從區位內涵上看,有資源優化配置帶來的聚集,而從外延上來看,發展會讓向自貿區周邊延伸,更多的區域會享受紅利。因此說,「自貿區的發展,會帶來人流的聚集,這對開發企業來講就是機會。」


自貿區帶動經濟升級為城市居民生活帶來諸多利好

認為自貿區對一個城市發展的影響非常巨大。「自貿區是政府全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最重要的舉措,是以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創新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經濟型特區。」

自貿區對重慶帶來的利好影響廣泛,涉及購物、旅遊、就業、投資、娛樂、網購等多個方面。

要緊緊貫徹「一帶一路」的戰略,他分析,「美國有東西海岸,我們有東海岸,要放開眼光,我們可施展到的西海岸就在西班牙、葡萄牙,就是要做全球的生意。」,「重慶、成都、重慶是中國的地理中心,一定要去占據這個位置。」


推動重慶城市價值提升房市上漲空間和投資回報值得期待

從客觀上來講自貿區與房地產市場關聯度不大,但它可以帶動城市經濟上漲,帶來產業升級,提升城市活力,為房地產市場營造一個更好的平台,必然會在土地溢價上體現出來。同時,還會影響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刺激人們的消費和投資行為。

「重慶從1997年直轄,到兩江新區掛牌,再到中新戰略互聯互通示範項目落地,城市利好不斷。但房價在20年的時間內並沒有多大的飛躍,這與重慶樓市發展起步晚、土地供應充足、城市化率較低、外來人口數量相對不足等多種因素有關。」

「自貿區的成立,將帶動重慶產業、商業發展,促進城市價值提升,有利於集聚外來人口,外來投資客也有望湧入,有望推動房地產市場走向新台階。」重慶房價基數低,上漲空間可期待,投資回報率也值得期待。


門面、商鋪、寫字樓需求會得到刺激區域周邊板塊有重大機會

根據上海的經驗,自貿區對重慶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將因不同的板塊特點而呈現差異。重慶自貿區面積大致在120平方公里,有80平方公里在兩江新區。重慶自貿區將依託重慶現有的三個保稅區進行拓展,周邊板塊的樓市存在重大機會。


2. 重慶自貿區有什麼好處

看不出來!

3. 可以在重慶自貿區向國外賣貴州特產嗎

可以,可以開個個體戶經營食品

4. 11月起,重慶自貿區條例將正式實施

變化肯定會很大啊,你想這是重慶首個自貿區地方性法規,它的正式實施也就回意味著重慶自貿試驗區的答建設有了「基本法」,明確了創新責任,提振了信心,自貿區將迎來高速發展期。再加上重慶自貿區經濟的穩定運行以及貿易便利化、物流大通道等疊加優勢,商貿物流、大數據、文旅健康等重點產業集聚度將會有明顯提升。

5. 請問在重慶自貿區注冊國際貿易公司需要在哪裡審批謝謝!

可以去自貿區管委會咨詢下

6. 重慶自貿試驗區能給重慶帶來哪些好處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China(Chongqing) Pilot Free Trade Zone)是中國政府設立在重慶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屬中國自由貿易區范疇,其實施范圍為119.98平方公里,涵蓋兩江片區、西永片區、果園港片區3個片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連接點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戰略重要支點。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努力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集聚、監管高效便捷、金融服務完善、法治環境規范、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標准自由貿易園區,努力建成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推動構建西部地區門戶城市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帶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
推進「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
構建多式聯運國際物流體系。支持在自貿試驗區內建立海關多式聯運監管中心,打造覆蓋鐵、公、水、空多種運輸方式的國際物流運輸體系。依託中歐國際鐵路聯運通道,強化運輸安全,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構建中歐陸路國際貿易通道和規則體系,發展國際鐵路聯運;依託長江黃金水道,探索建立滬渝外貿集裝箱「五定」快班輪三峽船閘優先放行機制,發展江海聯運;依託渝昆泛亞鐵路通道、東南沿海港口、陸路邊境口岸,以鐵路和高速公路網為陸路通道,發展鐵海聯運和跨區域、跨國境的國際陸路運輸;依託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探索空域和航空資源管理改革,支持國內外大型企業設立基地航空公司,完善集疏運體系,加密航線航班,構建基本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航線網路。
探索建立「一帶一路」政策支持體系。以中歐國際鐵路聯運通道為重點,完善自貿試驗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海關、檢驗檢疫、標准認證部門和機構之間的通關合作機制,開展貨物通關、貿易統計、「經認證的經營者」互認、檢驗檢測認證等方面合作,逐步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貿易供應鏈安全與便利化合作。支持自貿試驗區內企業以自建、收購、股權合作等多種方式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境外營銷、物流、結算等區域性運營總部。支持以自貿試驗區為依託建設中德、中韓等國際經貿、產業、人文合作平台。探索共同出資、共同受益的資本運作模式,支持在自貿試驗區建立市場化的合作基金,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貿易和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加強自貿試驗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校聯合培養和交流合作,加快培養適合多雙邊貿易投資的各方面人才。研究制定自貿試驗區外籍高層次人才認定辦法,落實人才簽證實施細則,明確外國人才申請和取得人才簽證的標准條件和辦理程序,對外籍高層次人才開辟綠色通道,簡化手續,為高層次人才入出境、工作、在華停居留提供便利。允許獲得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外國優秀留學生畢業後直接在自貿試驗區工作,完善留學生實習居留、工作居留和創新創業獎勵制度。
推動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城市群協同發展。
探索建立區域聯動發展機制。通過自貿試驗區高端產業聚集,促進內陸地區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創新區域經濟合作、利益共享模式,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依託長江黃金水道,推進自貿試驗區內沿江區域有序承接產業轉移。鼓勵拓展服務功能和范圍,自貿試驗區內企業原則上不受地域限制,可到區外再投資或開展業務,如有特殊規定要求辦理相關手續,應按照相關規定辦理。提升自貿試驗區與周邊地區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優化運輸組織,創新服務方式,推進自貿試驗區與周邊城市客運服務公交化運營,鼓勵同城化服務。鼓勵在自貿試驗區發展貨運班線、城際速遞、共同配送等多樣化、專業化服務方式。
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升級。以產業鏈為紐帶,在自貿試驗區內建立市場化運作的產業轉移引導基金,促進長江經濟帶各省市、成渝城市群的相關園區、企業、研發機構等在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物流配送等環節的協同配合。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重大件運輸通道優勢,整合內陸裝備製造業優勢資源,推動汽車、重型機械、船舶配套設備、軌道交通設備等向自貿試驗區沿江區域集中。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高端要素集聚平台作用,瞄準全球和國家科技創新趨勢,重點突破創新鏈的關鍵技術、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加快形成電子核心部件、新材料、物聯網、航空器及零部件研發製造、高端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及智能汽車、生物醫葯、能源環保裝備、智能終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自貿試驗區設立區域聯合研發和配套協作平台,提高裝備設計、製造和集成能力。鼓勵各地區高校、科研院所在自貿試驗區打造創新創業發展平台,發展新型創業孵化機構。完善自貿試驗區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創業輔導、信息咨詢、技術支持、融資擔保、成果交易、檢驗檢測認證等公共服務。
增強口岸服務輻射功能。按照「零距離換乘」、「無縫銜接」的要求,強化自貿試驗區與周邊地區水運、鐵路、公路、航空等運輸方式有機銜接。拓展口岸功能,擴大水運口岸范圍,完善自貿試驗區內進口整車、水果、肉類等指定口岸建設。推動自貿試驗區根據實際需要申報設立進口糧食、植物種苗、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制度等指定口岸和指定實施機構,提升內陸口岸對周邊的輻射帶動作用。鼓勵發展直接或間接依託口岸的經濟業態,強化自貿試驗區口岸服務功能,提升便利化程度,聚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帶動腹地經濟融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形成擴大開放的疊加效應。

7. 兩江新區是自貿區了, 空港的商鋪會不會更值得入手

自貿區貿易成本更低,創新產品更加優越,肯定對區域價值有一定的提升,不過買商鋪這個內東西,看的不僅僅容是區域,還得看商鋪的小位置、交通、人流這些,這些不好,在自貿區也沒用。不過,總的來說,空港整體價值明顯是提高了。

8. 重慶自貿區的主要規劃

重慶將設立自由貿易園區
2013年8月25日,中國生產力學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嘉賓樓二號會議室舉行「重慶內設立自由貿易園區研容究」課題評審會。重慶市委常委凌月明率重慶市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市外經委主任王毅,市發改委副主任黃朝永,巴南區委書記李建春、區長助理陳昱陽等參加。
根據巴南區政府網站信息,巴南區有20平方公里納入了重慶設立內陸自由貿易園區的總體規劃之中。總體規劃涉及到多個行政區。
巴南區區委書記李建春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巴西馬瑙斯自由貿易區是內陸設立自由貿易園區的直接樣本。
這個位於亞馬遜森林腹地的城市,是亞馬遜州首府所在地。1957年,巴西國會通過法令將亞馬遜州首府馬瑙斯辟為自由港,並於1967年將自由港改為自由貿易區。
資料顯示,馬瑙斯自由貿易區面積涵蓋1萬平方公里,由工業區、商業區和農牧區三部分組成。在該區有兩道邊關,第一道是從國外進入特區,另一道是從特區進入國內,一方面允許外國商品從國外進入特區,不受海關管制;另一方面,商品從特區進入國內市場需要辦理進口手續,貨物需經海關檢查,並交納進口關稅。

9. 重慶自貿區獲批後會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好處

  1. 自貿區有利於培育重慶外向型經濟動力,培育具有全球化理念、熟悉國際市場和勇於創新的本土企業,培養有跨文化溝通力的人才。 對於以製造業為支柱產業的重慶而言,設立自貿區能吸取國外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建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模式。吸引大量外資進駐,有利於擴大就業,為重慶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解決中小企業特別是一些創新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2.在自貿區框架下的物流信息、數據可以實現便捷的跨國境流動,驅動物流快速發展。從貿易上來說,最直接表示是關稅。關稅會大幅度降低,企業成本也會相應的減少。


3.自貿區未來可以直接「海淘」根據總體方案並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退稅、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撐系統。


4.在購物上,雖然自貿區不等於免稅港,但是,伴隨著自貿區的發展如此商品售價就可能會下跌。當然在購物上自貿區可能帶來的好處不僅限於此,未來自貿區有助於引入更多的進口商品,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5.從通關通檢政策上,自貿區內的企業在從事不同品類、不同行業的商品交易時, 通關通檢會根據特定的商品給出特定的政策,方便在自貿區有更多的貨物便利化交易。


6.在金融方面,自貿區獲批意味著跨境投資融資可以進一步落地,成本會更低讓自貿區的企業可以享受更多海外的豐富資源。


7.在樓市方面,自貿區獲批後房企融資成本降低,地產業態更豐富和多元化,進一步提升重慶的城市價值,一些大型的開發項目會在這種利好下加快推進建設。對房企來說,最大的利好可能是自貿區設立後豐富房企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同時減輕房企的運營壓力,更有利於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8.在創業方面,門檻低優惠多。創業主要可享受三方面的優惠政策:辦事流程簡化;進出口稅收政策優惠;未來多項金融政策的創新優勢。

閱讀全文

與重慶自貿區對重慶國際貿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