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法王傳麗

國際貿易法王傳麗

發布時間:2020-12-07 05:12:14

① 考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專業用什麼書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你說的應該是考研吧?初試的專業課都是一樣的。
專業課初試的書目是這樣的:
法學綜合一:
《法理學》(初試選讀)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舒國瀅主編
《憲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焦洪昌主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國際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2008年 周忠海主編
《國際私法》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2008年 第二版 趙相林主編
《國際經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莫世健主編
《行政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版 張樹義主編
《行政訴訟法學》第二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年版 馬懷德主編
法學綜合二:
《民法學》(必讀)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最新版江平主編
《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王衛國主編
《民事訴訟法學》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版宋朝武主編
《民事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宋朝武主編
《刑事訴訟法學》(第三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光中主編
《刑事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劉玫主編
《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版 曲新久、陳興良等著
《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版 曲新久主編
行政法的復試的書目是這樣的:
《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馬懷德主編
《行政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張樹義主編
還有建議你到了10月的時候可以親自到法大研究生院那裡一下,可以買到法大考研配套的《法研聖經》,對專業課的學習非常有幫助。
國際經濟法的復試書目:
《國際經濟法》(必讀),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莫世健主編
國際貿易法》(第4版)(必讀),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王傳麗主編
《海商法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必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張麗英主編
《世界貿易組織法》(參考),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王貴國主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令你滿意,祝你夢想成真,天天好心情:)

② 誰有國際貿易法(王傳麗)的書啊求PDF版的,謝謝啦

③ 國際貿易法的相關圖書

書 名: 國際貿易法
作者:陳治東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4月
ISBN: 9787040254648
開本: 16開
定價: 34.00 元 《國際貿易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亦是作者20餘年國際貿易法教學、研究成果以及國際仲裁實踐經驗的總結。在全書內容和篇幅安排上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第二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制度」、第五章「國際貿易支付和融資制度」是整個國際貿易法的核心,所以寫得最為詳盡和深入,篇幅也最大。第四章「國際貨物運輸和運輸保險制度」就相對簡寫,注釋和案例等相對簡略。此外,將運輸和保險列為一章,除了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以外就不再介紹航空運輸保險和鐵路運輸保險。此外,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是現代保險制度的起源,航空和鐵路運輸保險並無特殊性。
《國際貿易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既可供法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使用,也可供法律服務、司法部門以及國際貿易實務人員參考使用。 第一章 國際貿易法概述
第二章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制度
第三章 國際貿易慣例
第四章 國際貨物運輸和運輸保險制度
第五章 國際貿易支付和融資制度
第六章 國際貨物銷售代理制度
第七章 國際商事仲裁製度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 王傳麗 主編
出 版 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0-1
開本: 16開
ISBN : 9787562035473
定價:¥46.00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主辦的高校法學類專業出版機構,其宗旨是為中國法學教育、法學研究服務。多年來我社始終把法學教材建設放在首位,向廣大讀者提供研究生、本科、專科、高職、中專等各種層次、多種系列的精品法學教材,其中很多教材榮獲國家教育部、司法部、新聞出版總署等部委的優秀教材獎,是我國重要的法學教材出版基地之一。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曾多次榮獲國家良好出版社、先進高校出版社榮譽稱號。在新時期,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真誠為廣大讀者服務,努力為中國的法學教育事業做貢獻。 上編 國際貨物買賣法律制度
第一章 國際貿易法總論
第一節 國際貿易的經濟學理論
第二節 國際貿易法的概念和淵源
第三節 國際貿易法的主體與基本原則
第四節 國際貿易法的研究方法
思考題
第二章 國際貨物買賣法
第一節 國際貨物買賣的國內立法
第二節 國際貨物買賣慣例
第三節 國際貨物買賣公約
第四節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
第五節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履行
第六節 違約救濟
第七節 貨物所有權與貨物風險的轉移
思考題
必讀法規
第三章 國際貨物運輸法
第一節 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
第二節 國際航空貨物運輸法
第三節 國際鐵路貨物運輸法
第四節 國際貨物多式聯運法律制度
思考題
必讀法規
第四章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法.
第一節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第二節 國際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第三節 其他國際貨物運輸方式下的保險
思考題
必讀法規
第五章 國際貿易支付法律制度
第一節 國際貿易支付工具
第二節 國際貿易支付方式
思考題
必讀法規
第六章 國際貿易爭議的解決
第一節 國際貿易爭議概述
第二節 國際貿易爭議解決的非司法方法
第三節 國際貿易爭議解決的司法方法
思考題
必讀法規
下編 政府管理貿易的法律制度
第七章 對外貿易管理措施
第一節 關稅措施
第二節 非關稅措施
思考題
第八章 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貿易體制
第一節 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GATT
第二節 世界貿易組織與世界貿易組織法
第三節 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
……
第九章 區域貿易協定
第十章 我國對外貿易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美國對外貿易管理制度
參考文獻

④ 完美結局求助 參考文獻 要關於我國反傾銷法的 心情大好 要完結了 送分

中文

1. [美]昆西. 賴特著:《國際關系研究》(1955年)選譯「國際關系理論的定義、沿革、主要內容及研究方法」,載於倪世雄、金應忠選編:《當代美國國際關系理論流派文選》,學林出版社,1987年第1版

2.曾華群著:《國際經濟法導論》,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

3.余先予編著:《國際經濟法》,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1版

4.馬丁.沃爾夫著,《國際私法》,法律出版社1988年第1版

5.楊聖明主編:《中國關稅制度改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第1版

6.沈達明 馮大同編著:《國際貿易法新論》,法律出版社1989年第1版

7.[英]詹寧斯瓦茨修訂:《奧本海國際法》第一卷第二分冊,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8年第1版

8.郭壽康主編:《國際技術轉讓》,法律出版社1989年第1版

9.陳憲等編著:《國際貿易――原理、政策、實務》,立信會計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0.費孝通主編:《影響世界的著名文獻》(經濟卷),新華出版社1997年第1版

11.陳安主編: 《國際經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1版,2001年第2版

12.劉丁編著:《國際經濟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第1版

13.姚梅鎮主編:《國際經濟法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1版

14.董世忠主編:《國際金融法》,法律出版社1989年第1版

15.高爾森主編:《國際稅法》,法律出版社1992年第1版

16.余勁松主編:《國際投資法》,法律出版社1994年第1版

17.吳煥寧主編:《海商法學》,法律出版社1989年第1版,1996年第2版,

18.曹建明、陳治東主編:《國際經濟法專論》(第一卷至第第六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9.余勁松、吳志攀主編:《國際經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0.王鐵崖主編:《國際法》,法律出版社1981年第1版

21.王鐵崖主編:《國際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1版

22.王貴國著:《國際經濟法》,香港:廣角鏡出版社有限公司1992年第1版

23.梁西主編:《國際法》,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1版

24.饒戈平主編:《國際法》,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5.曾令良主編:《國際法學》,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6.慕亞平著:《當代國際法原理》,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7.邵津主編:《國際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8.張乃根著:《國際法原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9.張乃根主編:《新編國際經濟法導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版

30.韓德培主編:《國際私法新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版

31.趙承壁編著:《國際貿易統一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

32.龔柏華著:《國際金融法新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3.陳治東:《國際商事仲裁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

34.張乃根:《國際貿易的知識產權法》,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5.李浩培:《國際民事程序法概論》,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1版

36.陳安總主編:《國際經濟法學系列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2002年第1版

37.陳安主編:《國際經濟法學專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8. [法]克勞德若.貝爾亨特,特雷莫著:《海關法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第1版

39.徐覺非主編:《海關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版

40.《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成果》,總編審汪堯田,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版

41.汪堯田 周漢民 主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總論》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92年第1版

42.汪堯田 周漢民主編:《世界貿易組織總論》,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年第1版

43.曹建明 賀小勇:《世界貿易組織》,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

44.張乃根主編:《中國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

45.張乃根陸飛主編:《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法》,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版

46.汪堯田 李力主編:《國際服務貿易總論》,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版

47.趙維田:《世貿組織(WTO)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48.趙維田:《最惠國與多邊貿易體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第1版

49.韓立余:《美國外貿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

50.曾令良:《世界貿易組織法》,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版

51.彭文革、徐文芳:《傾銷與反傾銷法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版

52. 高永富、張玉卿主編:《國際反傾銷法》,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

53. [美]約翰・H・傑克遜:《世界貿易體制》,張乃根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

54. 孔祥俊:《WTO知識產權協定及其國內適用》,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1版

55.張乃根:「論《多哈TRIPS協議宣言》與WTO爭端解決的關系」,載《國際經濟法學刊》第8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56.張乃根:「論TRIPS協議框架下的葯品專利強制許可」,《當代法學研究》2003年第3期

57.張乃根:《美國專利法判例選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版

58. 《工業產權實用法規匯編》,上海市律師協會和上海市工業產權研究會編,同濟大學出版社1991年

59. 李浩培著:《條約法概論》,法律出版社1987年第1版

60.施米托夫著:《國際貿易法文選》(趙秀文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4年第1版

61. 施米托夫著《出口貿易-國際貿易的法律與實務》,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版

62. 馮大同編著:《國際貿易法》,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版

63. 張湘蘭著:《國際貿易法理論與實務》,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版

64. 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國際商事合同通則》,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條約法律司編譯,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65. 王傳麗主編:《國際貿易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

66. 鍾建華著:《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法律問題》,人民法院出版社1994年第1版,

67. 馮大同主編:《國際貨物買賣法》,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68. 於世成、楊召南、汪淮江編著《海商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

69. 劉舒年、嚴思憶編著:《國際貿易結算與融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1版

70. 張聖翠主編:《國際商法》,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版

71. 陳治東「國際托收業務中銀行責任之法律分析」,載《武大國際法評論》第二卷,2004年

72.[英]H.C.格特立奇、M.梅格拉著:《銀行商業信用證的法律》(姚念慈等譯),上海翻譯出版公司 1990年第1版

73. 劉雲飛等:「呼之欲出的UCP修訂版(一)」,載《國際商報》2003年5月19日。

74. 金賽波、張永梅:「信用證的獨立性原則:成文法和判例」,載《仲裁與法律通訊》,中國國際 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等主辦,1999年6月第3期

75. 《美國統一商法典-信用證篇》(王江雨翻譯),中國法制出版社1998年第1版

76. 金賽波:「美國法上信用證欺詐與禁令」,載沈四寶主編:《國際商法論叢》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77.楊良宜著:《信用證》,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版

78.姚淞:「合同糾紛,還是商業詐騙?-兼談信用證交易的陷井條款」,載《國際商報》1999年2月12 日。

79. 李煒:「軟條款信用證淺析」,載《國際商報》1998年10月10日。

80.[英]弗瑞迪•林格著:《保理法律與實務》(劉園、葉志壯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版

81. 劉舒年主編:《國際信貸》,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86年第1版

82. 肖永平、杜濤著「國際保理法律問題初探」,載《國際貿易問題》 1998年第3期。

83. 王新福主編:《民法債權》,法律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79頁。

84. 王軍編著:《美國合同法判例選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版

85 劉雲龍:「試論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及監控」,載《投資研究》1996年第2期

86. 譚躍、潘永紅著:《金融互換》,廣東經濟出版社1999年第1版

87. 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編著的《金融服務自由化和服務貿易總協定》,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世界貿易組織司翻譯,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1版

88. 葛華勇主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導讀》,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年第1版

89. 呂森全編著:《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管理實務》,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年第1版

90. 岳彩申著:《跨國銀行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版

91. 中國工商銀行與瑞士信貸銀行聯合出版的《福費廷》,經濟日報出版社,1991年版

92. 蔡浩儀著:《抉擇:金融混業經營與監管》,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93. 葉輔靖文章:「發達國家金融為什麼紛紛放棄分業經營」,《改革》2000年第4期

94. 江曙霞著:《銀行監督管理與資本充足性管制》,中國發展出版社1994年第1版

95. 陳衛東,「新巴塞爾協議評析」,《國際金融研究》,2001年第3期

96. 宗良,「新資本協議出台與我國銀行業對策」,《國際金融研究》 1999年第8期

97. 郭玉軍:《國際貸款法》,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版

98. 王家福著:《中國民法學民法債權》,法律出版社1991年第1版

99. 沈達明編著:《國際金融非上的抵銷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00.張學安著:《銀行跨國業務中的抵銷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01.李文等編著:《律師金融業務——國際商業團貸款》,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

102.郭洪俊著:《國際銀團貸款中的法律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03.徐海燕譯文:「論國際商會關於合同保函的規則」,《民商法論叢》第9卷

104.周輝斌著:《銀行保函與備用信用證法律實務》,中信出版社2003年第1版

105.CLIFFORD CHANCE法律公司:《項目融資》,華夏出版社1997年第1版

106.於安著:《外商投資特許權項目協議(BOT)與行政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07.聯合國貿發會議:《1999年世界投資報告》(中譯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08.王貴國:《國際投資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09.曾華國:《收購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10.聯合國貿發會議:《1996年世界投資報告》(中譯本)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版

111.中國社科院國際投資中心:《2000年中國外商報告》中國財經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12.余勁松:「論跨國公司責任的法律依據」,載《法商研究》1995年第3期

113.余勁松:《跨國公司的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1版

114.胡果威:《美國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15.鄧子基、唐騰翔著:《國際稅收導論》,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年第1版

116.陳志楣 著:《稅收制度國際比較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117.李必昌 編著:《中國對外稅收法律制度》,法律出版社 1988年第1版

118.王鐵軍 編著:《國際避稅和反避稅》,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7年第1版

119.葛惟熹 主編:《國際稅收教程》,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7年第1版

120.高爾森主編:《國際稅法》,法律出版社1988年第1版

121.鄧子基、唐騰翔著:《國際稅收導論》,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年第1版

122.張 勇著:《國際稅法導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1版

123.國家稅務局稅收科學研究所譯:《偷稅與避稅》,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 1992年8月第1版,

124.唐騰翔、唐翔 著:《稅收籌劃》,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 1994年9月第1版

125.方衛平 編著:《國際稅收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3年9月第1版

126.杜莉 著:《國際稅收學》,上海三聯書店 2001年第1版

127.陳 安 總主編,廖益新 主編:《國際稅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128.國家稅務局稅收科學研究所譯:《逃稅與避稅》,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1992年版

129.國家稅務局稅收科學研究所譯:《偷稅與避稅》,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2年第1版

130.韓健著《現代國際商事仲裁的理論與實踐》(修訂本) 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31.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編:《人民法院案例選》(民事,經濟,知識產權,海事,民事訴訟程序卷),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第1版

132.唐厚志「談談國際商事仲裁的基本原理和實踐」《仲裁與法律》2001年合訂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33.陳力「淺析ICSID仲裁的突出特點」《上海律師》1998年第5期。

134.王生長「仲裁協議及其效力確定」,〈仲裁與法律〉(2001年合訂本)法律出版社版,

135.朱建林編著《國際商事案例評析》 中信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36.參見李虎著《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強制執行》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版

外文

1. Hugo Grotius, The Law of War and Peace (trans. by Francis W. Kelsey),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25

2.John H. Jackson etc., Legal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4rd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2002,

3.Peter B. Kene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3r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4.The Institutes of Justinia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with an Index by J.B. Moyle) 5th ed.,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13.

5.Renato Ruggiero, 「Charting the Trade Routes of the Future: Towards a Borderless Economy 」, (25 September 1997), WTOPress/77

6.Renato Ruggiero, 「Beyond the Financial Crisis」 , ( 5 October 1988), WTO/Press/113。

7.John H. Jacks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Reflection on the 『Boilerrom』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m. U. J. Int』l L. & Pol;y (Vol. 10:2, 1995)

8.David Kennedy, 「 The International style in Postwar Law and Policy: John Jackson Field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Am. U. J. Int』l L. & Pol』y ( Vol. 10:2. 1995)

9.Renato Ruggiero, 「Charting the Trade Routes of the Future: Towards a Borderless Economy 」, (25 September 1997), WTOPress/77。

10.Draft International Code of Conct on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U.N. Document TD/CODE TOT/25 of June 2, 1980。

11. WTO Special Report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the Role of the WTO , Geneva: WTO 1998, p. 52.

12. [日]高桑昭、江頭憲治郎:《國際貿易法》(國際取引法),[日]青林書院1991年

13. [日]佐佐木隆雄: 《美國對外貿易政策》(アメリカの通商政策)》,[日]株式會社岩波書店1997年版,

14. [日]波光嚴:《國際經濟法入門》,[日]勁草書房1996年第1版,

15,Andreas F. Lowenfeld and Thomas Ehrlich ,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New York: Matthew Bender, 1975, 1st ed., 1981 2nd ed., 1996 3rd ed.. 該書最新版本為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6.John H. Jackson, 「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Reflection on the 『Boilerroom』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m. U.J. Int』l L & Pol』y (Vol. 10:2 1995).

17.John H. Jackson, World Trade and the Law of GATT, The Bobbs-Merrill Company, Inc., 1969.

18.John H. Jackson, 「Global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Vol. 1 No. 1 (March 1998),

19.John H. Jacks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In Times That Are Interesti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Vol. 3 No. 1 (March 2000),

20.Covey T. Oliver and Sharon A. Williams etc., Cases and Materials on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System,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Press, Inc., 1995 4th ed.

21.Joel R. Paul, 「The New Movement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Am .U.J.Int』l L & Pol』y (Vol. 10: 2 1995)

22.Jeffrey L. Dunoff, etc., International Law: Norms, Actors, Process, New York: Aspen Law & Business, 2002, Chapter 12, Managing the World Economy.

23.Louis Henkin, International Law: Politics and Values, Dordrecht: Martinus Nijhoff Publioshers, 1995.

24.Igmaz Seidl – Hohenveldern ,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London: Kla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9.

25.D. Carreau, P. Juillard, T. Flory, Droit International Economique, 3rd ed, Paris: LGDJ, 1990

26.Asif H. Qureshi,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London: Sweet & Maxwell , 1999

27.Matthias Herdegen, Internationales Wirtschaftsrecht, 2 Aufl., Verlag C. H. Beck, Munchen 1995.

28. [日] 山內惟介等譯《國際經濟法》監譯者後記,[日]中央大學出版部1999年版

29. [日] 高田源清:《經濟法》,[日]評論社1953年版

30. [日]福光家慶:「經濟法的概念(2)」,[日]《神戶法學雜志》第3卷第3號,1953年12月

31. [日]金澤良雄:《國際經濟法序說》,[日]有斐閣1979年版

32. [日]橫川新:《國際投資法序說》,[日]千倉書房1972年第1版

33. [日]丹宗曉信等:《新版國際經濟法》,[日]青林書院1993年第1版

34. [日]山田恆夫:《國際取引法概論》(新版),[日]酒井書店2001年第1版

35. [日]波光嚴:《國際經濟法入門》,[日]勁草書房1996年第1版,第1頁。

36. [日]松下滿雄:《國際經濟法——國際通商/投資的規制》(初版), [日] 株式會社有裴閣1988年第1版,1996年改定版

37. [日]松下滿雄:「國際商法的諸相(1~6)」,《日本經濟新聞》1987年9月21~28日

38.John H. Jackson,The World Trading System: Law and Polic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2nd, The MIT Press,1997

39.Terence P. Swewart, 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1996.

40.John H. Jackson etc. ed., Legal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 Cases, Materials and Text, 3rd edition , West Publishing Co., 1995

41. J. H. Verzijl, International Law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 D. Sijthoff-Leiden, 1972.

42.日本經濟產業省通商政策局:《不公正貿易報告書》,[日]財團法人經濟產業調查會出版部2001年版

43.[日]國際法學會編:《國際法辭典》,[日]鹿島出版社1975年版

44. Daniel Gervais, The TRIPS Agreement: Drafting History and Analysis. London: Sweet & Maxwell, 1998.

45. Reichman, 」Securing Compliance with the TRIPS Agreement after US v Ind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Vol.1,No.4,

46.Zhang Naigen, Dispute Settlement Under the TRIPS Agre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eaty Interpretation, Temple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aw Journal Volume 17, Number 1 (2003)

47.Harold C. Wegner, Patent Harmonization: by treaty or domestic reform, London: Mori Press, 1993, 48.India –Patents Protection for Pharmaceutical and Agricultural Chemical Procts: Report of the Panel (WT/DS50/R, 5 September 1997); Report of the Appellate Body (WT/DS50/AB/R, 19 December 1997).

48.Argentina – Patent Protection for Pharmaceuticals and Test Data protection for Agricultural Chemicals (WT/DS171/1)

49.Canada – Patent Protection of Pharmaceuticals Procts (WT/DS114/1)。

50.European Community – Patent Protection for Pharmaceuticals and Agricultural Procts (WT/DS153/1)。

51.Selec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Unfair Competition, 1995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 1995.

52.Robert A. Chote: Cases and Materials on Patent Law including Trade Secrets-Copyright –Trademarks, West Publishing Co., 1987。

53.Leo D』arcy, Carole Murray and Barbara Cleave, Schimitthoff』s Export Trade-the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weet & Maxwell, 2000;

54.J.C.T.Chuah, Law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econd Edition, Sweet & Maxwell, 2001; 55. Paul Todd, Cases and Material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Sweet & Maxwell, 2003.

56. John O. Honnold, Uniform Law for International Sales Under the 1980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 1982.

57.(Draft Instrument on the Carriage of Goods [wholly or Partly][by Sea],A/CN.9/WG3/WP.32.

58.Chen Liang, 「Seaworthiness in Charter parties」, Journal of Business Law, 2000, Jan.

59.Chen Liang, 「To Limit Globally Sea Carrier Liability Under Bills of Lading Towards Cargo Interests」, European Transport Law, 2002

60.Chen Liang, 「Benefits and Burdens of Third parties under Exception clauses in bill of lading」,Tulane Maritime Law Journal ,Vol.24,Winter,1999.

61.Chen Liang, 「Seaworthiness in Charter parties」,Journal of Business Law ,2000, Jan.

62. Zhen Jing, The Confusion Between Subrogation and Assignment in the Insuranc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95——A Critical Analysis on Article 44 of the Insurance Law,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Law, November, Issue,2002

63.Chen Liang, 「Legal allocation of collision risks for bills of lading cargo interests/cargo assured——with respect to the three collision-related perils」,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Quarterly, 1999

64.George P. Gillgan,Regulating the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9。 67.James Perry , ed.,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A Practical Legal Guide,Sweet & Maxwell,2001。

65.Eva Riesenhuber,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under Constraint,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

66.J.Gold, Convertible Currency Clause under Presen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rrange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economics, 1979年,No.13

67..Marc I. Steinberg,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Law,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9

68..Allan B. Afterman, U.S. Securities Regulation of Foreign Issuers: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 Manual,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年。

69.Philip Wood,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nal Finance, Sweet & Maxwell, 1980.

70.Scott L. Hoffman,International Project Financ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8年;

71.Graham D. Vinter,Project Finance, 2th edition, Sweet & Maxwell, 1998年

72.Fiona Scott International Project Finance,Claus-Peter Marters Transnational Publishers,Ing, 2000。

73.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6,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NO.E. 96

74.Fiona Beveridge, Treatment and Taxation of Investment under International Law ,Juris Publishing, Inc.2000.

75.Emercy J. and M. Spence, 「Administrative Barrier: the red tape analysis」, Washington, D.C.FIAS, 1999.

76.UMCTAD, (1999) Foreign Porfolio Investment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ocument No. TD/B/Com, 2/EM.G/2.15 April

77.M. Sornarjan. The Settle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Dispute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0

78.OECD National Treatment to Foreign Enterprises Established with Territorial of Member Countries under OECD.

79.Enic L. Richards, Law for Global Business, Richard D Irwin Inc.,1995

80.Meyer, Klaus, Entry Mode Choice in Emerging Markets Center for East European Studies, Working Paper No. 18. Feb. 1998

81.Arnold A. Knetchle, Basic Problems in International Fiscal Law,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79

82.David R. Davies,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Double Taxation Relief, London: Sweet & Maxwell,1985

83.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1971) Vol. XIII

⑤ 國際經濟法的理論基礎

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包括國際貿易法(其中又包括國際貨物貿易法、國際服務貿易法、國際技術貿易法)、國際投資法、國際金融法、國際稅法以及國際經濟貿易爭議的解決等幾大分支。

學習與研究國際經濟法,首先要理解和掌握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其次就是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了解國際經濟立法與實踐,特別是我國涉外經濟立法與實踐中涉及的各種法律問題。

國際經濟法課程的學習對象是法學專業本科學生,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傳麗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際經濟法》。學生可參考使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製作的《國際經濟法》錄音教材、電視直播課堂、IP網路課件等其他教學媒體講授的內容進行學習和復習。

本課程為72學時,4學分。教材共有10章,分別是: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國際貨物買賣法、第三章國際貨物運輸法、第四章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第五章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貿易體制、第六章國際知識產權法、第七章國際投資法、第八章國際貨幣金融法、第九章國際稅法、第十章國際經濟爭議的解決

國際經濟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形成的一門新興邊緣性學科。目前,我國的對外經貿交往和國際經濟法實踐迅速發展,人們對國際經濟法知識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加入WTO以後,我國開放的程度更加提高,中國人,中國的商品,中國的資本甚至中國的貨幣都要在國際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進行商業交易,涉及到最多的、最基本的就是商品、貨幣和資本了。如果商品交易跨越了國境,就成為國際貿易,貨幣要是跨越了國境,就成了國際金融,資本跨越了國境,就成了國際投資。

國際經濟法究竟包括哪些內容?作為一種法律規范,國際經濟法究竟是從何時開始出現的?後來如何逐步發展?它與相鄰的各種法律門類或學科之間有何聯系?有何區別?在學習國際經濟法之前,應該對這些基本問題有一些了解。

早在公元以前,地中海沿岸亞歐非各國之間已經出現頻繁的國際經濟往來和國際貿易活動。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各國商人約定俗成,逐步形成了處理國際商務的各種習慣和制度。這些習慣和制度,有的由有關國家的法律加以吸收,規定為處理涉外商務的成文准則,有的則由各種商人法庭援引作為處理國際商務糾紛的處理根據,最終,逐步形成了有約束力的判例法或習慣法。實際上,這些商事法規和商事習慣法就是國家經濟法的最初萌芽。

在古代的羅馬法中,有「萬民法」和「市民法」之說,前者就是用來調整羅馬公民與非羅馬公民之間,以及非羅馬公民之間貿易和其他關系的法律。羅馬法中有大量關於國際商務來往的規定,逐漸推廣到西歐大陸,以至於影響到世界許多地區。

中世紀時期,歐洲繼承了羅馬法的基本原則,在其基本原則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羅馬法,形成了歐洲的國際性商事習慣。

17世紀以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步形成,世界各民族與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交往日漸頻繁,國際經濟關系空前密切,國際經濟法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17世紀到20世紀40年代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條約,以及國際習慣和相關的國內立法,不斷大量出現,而且日臻完善。

第二次世界以後,國際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形,不斷有新的民族獨立,成了新的國際力量的對比。這些政治和經濟大變化,引起國際經濟關系逐步發生重大轉變,出現新的格局。國際經濟法的發展也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國際經濟法是泛指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要學好國際經濟法,還要了解國際經濟法與其他法律學科的聯系和區別。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的區別是,國際經濟法調整的是國際經濟關系,國際公法調整的是國際政治關系。例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屬於國際經濟法范圍。《維也納外交公約》、《維也納條約法公約》屬於國際公法范圍。

國際經濟法也不同於國際私法。國際私法又稱為「法律沖突法」,其作用是在各國法律,例如民法或商法相互沖突的情況下,確定應當適用哪國法律。它所調整的對象主要是各國涉外的私人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商務慣例的區別。國際商務慣例在這里主要是指由各種國際性民間團體制定的用以調整國際私人經濟關系的各種商務規則。國家或各國政府間組織如果以非主權實體的身份與異國私人進行經濟交往,從事跨越一國國境的一般經濟貿易活動,並且自願選擇適用國際商務慣例,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國際經濟關系也受國際商務慣例的約束。

國際經濟法是一門實務性很強的法律學科。掌握國際經濟法知識的目的是付諸實際應用。所以,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做到理解掌握,學以致用。要在學習理解國際經濟法規則時,應當與實際生活中的相關現象聯系起來。可以通過案例來獲得對國際經濟貿易方面的知識。

在有了一些實際感受以後,還要結合國際經濟法課程的內容,學會站在國際經濟法的立場上進行思維,或者說,學會站在一個企業家、投資家、交易當事人的立場上來判斷一樁交易的是非曲直,或者利弊得失。國際經濟法的許多規則都是來源於實踐。所以,你要真正掌握一項國際經濟法規則,就要能夠把它還原為生活現象,還原為交易實踐。

學習國際經濟法,要以制度和規則為中心。具體說,要在掌握各有關法律規則的制度理性(即有關「為什麼」的問題)和操作技術(即有關「如何做」的問題)的基礎上,全面、准確地了解各有關規則的涵義和它們的相互聯系,以便融會貫通,付諸應用。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基本概念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概念只是法律現象的描述。國際經濟法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不能從概念到概念,不能脫離實際。

需要注意的是,要真正理解掌握一項制度或規則,必須「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說,要掌握制度和規則後面的法律政策。你要明白這個規定的意思,就必須知道它是用來解決什麼問題的,還要知道為什麼要採用這種規定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了解規則的內容和理由的基礎上,就要進一步懂得規則的應用。你要考慮,這項規則在適用時會發生什麼問題,有哪些難點,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克服這些難點。因此,你需要觀察一些實踐中的做法和案例,把規則與生活現象聯系起來,與當事人的利益和行為聯系起來,考慮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思考如何運用規則解決問題。

⑥ 國際經濟法中通例是什麼意思

國際經濟法

國際經濟法在整個法學課程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它不但在整個法學鏈條中具有不可或缺性特點,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包括國際貿易法(其中又包括國際貨物貿易法、國際服務貿易法、國際技術貿易法)、國際投資法、國際金融法、國際稅法以及國際經濟貿易爭議的解決等幾大分支。

學習與研究國際經濟法,首先要理解和掌握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其次就是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了解國際經濟立法與實踐,特別是我國涉外經濟立法與實踐中涉及的各種法律問題。

國際經濟法課程的學習對象是法學專業本科學生,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傳麗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際經濟法》。學生可參考使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製作的《國際經濟法》錄音教材、電視直播課堂、IP網路課件等其他教學媒體講授的內容進行學習和復習。

本課程為72學時,4學分。教材共有10章,分別是: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國際貨物買賣法、第三章國際貨物運輸法、第四章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第五章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貿易體制、第六章國際知識產權法、第七章國際投資法、第八章國際貨幣金融法、第九章國際稅法、第十章國際經濟爭議的解決

國際經濟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形成的一門新興邊緣性學科。目前,我國的對外經貿交往和國際經濟法實踐迅速發展,人們對國際經濟法知識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加入WTO以後,我國開放的程度更加提高,中國人,中國的商品,中國的資本甚至中國的貨幣都要在國際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進行商業交易,涉及到最多的、最基本的就是商品、貨幣和資本了。如果商品交易跨越了國境,就成為國際貿易,貨幣要是跨越了國境,就成了國際金融,資本跨越了國境,就成了國際投資。

國際經濟法究竟包括哪些內容?作為一種法律規范,國際經濟法究竟是從何時開始出現的?後來如何逐步發展?它與相鄰的各種法律門類或學科之間有何聯系?有何區別?在學習國際經濟法之前,應該對這些基本問題有一些了解。

早在公元以前,地中海沿岸亞歐非各國之間已經出現頻繁的國際經濟往來和國際貿易活動。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各國商人約定俗成,逐步形成了處理國際商務的各種習慣和制度。這些習慣和制度,有的由有關國家的法律加以吸收,規定為處理涉外商務的成文准則,有的則由各種商人法庭援引作為處理國際商務糾紛的處理根據,最終,逐步形成了有約束力的判例法或習慣法。實際上,這些商事法規和商事習慣法就是國家經濟法的最初萌芽。

在古代的羅馬法中,有「萬民法」和「市民法」之說,前者就是用來調整羅馬公民與非羅馬公民之間,以及非羅馬公民之間貿易和其他關系的法律。羅馬法中有大量關於國際商務來往的規定,逐漸推廣到西歐大陸,以至於影響到世界許多地區。

中世紀時期,歐洲繼承了羅馬法的基本原則,在其基本原則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羅馬法,形成了歐洲的國際性商事習慣。

17世紀以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步形成,世界各民族與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交往日漸頻繁,國際經濟關系空前密切,國際經濟法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17世紀到20世紀40年代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條約,以及國際習慣和相關的國內立法,不斷大量出現,而且日臻完善。

第二次世界以後,國際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形,不斷有新的民族獨立,成了新的國際力量的對比。這些政治和經濟大變化,引起國際經濟關系逐步發生重大轉變,出現新的格局。國際經濟法的發展也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國際經濟法是泛指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要學好國際經濟法,還要了解國際經濟法與其他法律學科的聯系和區別。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公法的區別是,國際經濟法調整的是國際經濟關系,國際公法調整的是國際政治關系。例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憲章》屬於國際經濟法范圍。《維也納外交公約》、《維也納條約法公約》屬於國際公法范圍。

國際經濟法也不同於國際私法。國際私法又稱為「法律沖突法」,其作用是在各國法律,例如民法或商法相互沖突的情況下,確定應當適用哪國法律。它所調整的對象主要是各國涉外的私人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商務慣例的區別。國際商務慣例在這里主要是指由各種國際性民間團體制定的用以調整國際私人經濟關系的各種商務規則。國家或各國政府間組織如果以非主權實體的身份與異國私人進行經濟交往,從事跨越一國國境的一般經濟貿易活動,並且自願選擇適用國際商務慣例,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國際經濟關系也受國際商務慣例的約束。

國際經濟法是一門實務性很強的法律學科。掌握國際經濟法知識的目的是付諸實際應用。所以,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做到理解掌握,學以致用。要在學習理解國際經濟法規則時,應當與實際生活中的相關現象聯系起來。可以通過案例來獲得對國際經濟貿易方面的知識。

在有了一些實際感受以後,還要結合國際經濟法課程的內容,學會站在國際經濟法的立場上進行思維,或者說,學會站在一個企業家、投資家、交易當事人的立場上來判斷一樁交易的是非曲直,或者利弊得失。國際經濟法的許多規則都是來源於實踐。所以,你要真正掌握一項國際經濟法規則,就要能夠把它還原為生活現象,還原為交易實踐。

學習國際經濟法,要以制度和規則為中心。具體說,要在掌握各有關法律規則的制度理性(即有關「為什麼」的問題)和操作技術(即有關「如何做」的問題)的基礎上,全面、准確地了解各有關規則的涵義和它們的相互聯系,以便融會貫通,付諸應用。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基本概念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概念只是法律現象的描述。國際經濟法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不能從概念到概念,不能脫離實際。

需要注意的是,要真正理解掌握一項制度或規則,必須「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說,要掌握制度和規則後面的法律政策。你要明白這個規定的意思,就必須知道它是用來解決什麼問題的,還要知道為什麼要採用這種規定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了解規則的內容和理由的基礎上,就要進一步懂得規則的應用。你要考慮,這項規則在適用時會發生什麼問題,有哪些難點,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克服這些難點。因此,你需要觀察一些實踐中的做法和案例,把規則與生活現象聯系起來,與當事人的利益和行為聯系起來,考慮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思考如何運用規則解決問題。

學習國際經濟法,要具備一些其他法律的知識,如,國際公法的知識,國際私法的知識,民法通則方面,合同法,稅法等方面的知識。沒有相關學科的知識,是很難學好國際經濟法這門課的。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貿易法王傳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