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貿人應該怎樣應對交貨期延遲
第一、報價時應該有個彈性的時間算進去,給自己一些餘量來應對突發的問題。
第二、總結工廠的生產習慣,確定正常的交貨期限,如果和工廠關系不錯,可以給工廠提些如何提高管理水平的意見或建議,找理由不如找原因。
第三、選擇供應商很重要。不要找那些盛氣凌人的大工廠,找個中等或者小規模(有扶持價值的),質量OK、配合度高、管理不鬆懈的工廠。 讓工廠給出訂單生產開始日期,每天常規的產量,預計結束日期。有些工廠如果你就是他的主要客戶,那麼你甚至可以讓他們做個表格,隔幾天就給你發生產進度表,這樣可更清楚地掌握工廠的生產情況。
第四、經常拖交期的供應商會間接降低你的企業在買家心中的形象,因此建議定期對供應商進行評估。
第五、要經常和供應商溝通,了解供應商的近期訂單及生產情況。在工廠困難的時候,比如淡季時,有些訂單寧願自己利潤低一些也要堅決接下來,只是少賺一點,這樣有可能幫工廠度過難關,甚至救工廠一命。而在旺季的時候,工廠也會盡最大努力幫你,反之工廠忙的時候不會理你。
第六、不要完全相信工廠的話,有時候工廠會迫於壓力告訴你貨已經做了。如果距離近的話可以經常到工廠去看看,了解他們的生產情況和進度。如果遠的話,可以讓工廠拍幾張照片過來看看,不要說你要看,而是客戶要看。
第七、有些對交貨期要求比較高的訂單,告訴工廠客戶做的是信用證訂單,交期延誤范圍不能超過5天,否則延誤船期,出貨會有風險。平時不要「板凳功力」太深,經常跑跑工廠和車間,驗驗貨。有些事情你持續跟、持續做,要求高一些,時間長了,工廠也就理所當然地提高了交貨期意識和配合度。
第八、大訂單的交期一定要跟客戶多爭取一些時間。工廠不是怕做大訂單,而是怕大訂單來得沒有穩定性和周期性,比如正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來個大訂單。如果你的客戶持續有穩定的訂單,工廠當然是非常樂意配合的。
像這種下大訂單的客戶,盡量和客戶多交流,了解客戶的下單周期。了解客戶的下單周期,工廠就能在生產計劃安排上有餘量,這樣你就會輕松很多。
第九、如果你們是外貿公司,平時開發客戶的同時,也注意多開發供應商。對外貿公司而言,有時候多招一個細致、認真、能力強的采購人員,這比多招一個業務員更加有投入價值。
2. 在國際貿易中,賣方由於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不能按時交貨給買方的行為是否屬於違約行為
這個確定不算違約行為。這個一般在合同當中都應該註明,在不可抗力因素下非賣方意願而造成的交易不順利或者延遲交貨,不作為賣方責任。如果沒在合同當中寫明,碰到無理的買家可能會有點糾紛或者會要出一部分賠償金、
3. 剛進入外貿行業,作為采購商的助理(在中國設的辦事處),合作的國內工廠總是延遲交貨,怎麼辦
安排工程師或者質檢員進入工廠,對生產過程中的產品質量進行控制
控制賬期或者扣款的方式,並發出警告
選擇備用供應商,隨時啟動對備用供應商的使用
還有很多,可以自己想
4. 工廠延期交貨了,外貿企業怎麼辦
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情況。
如果工廠確定是要延期交貨,與工廠確定好最快的交貨期之版後,與客戶溝通,權如果客戶能夠接受這個交貨期,那就沒什麼問題了,按計劃繼續生產就行了。
如果客戶說不行,那就嘗試去聯系貨代找找看有沒有更快的船期,能夠按原定計劃抵達客戶那裡。
如果貨物已經生產的一部分,沒有全部做完,看能不能先把做好的一部分發給客戶先應急,後續的做好的再發。
不知道你們是什麼產品,如果延期交貨的時間很久,可以找找看別的工廠,有沒有交貨比較快的。
一般外貿業務國外客戶都有預付款的,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不要貨的,所以你還是想辦法去溝通聯系,盡快給客戶把貨做出來。
與工廠合作記住要簽訂合同,明確雙方責任,如因延期交貨造成的費用和責任,可以讓工廠承擔。
5. 關於國際貿易法中遲交貨的問題
涉外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4年。
6. 國際貿易是否有約定延遲交貨的罰金比例的慣例
賣方延遲交貨或買方延遲接貨等情況.合同中可按不回超過交貨金答額5%定立
http://www.sacvt.com/jpkc/glx/%B9%FA%BC%CA%C3%B3%D2%D7%BE%AB%C6%B7%BF%CE/%B9%FA%BC%CA%C3%B3%D2%D7%BD%CC%B0%B8.doc
7. 如何告訴客戶交付時間要延期了 外貿
最老土的方法,就說十九大期間,工廠不給開工,需要延遲交貨~
8. 外貿人應該怎樣應對交貨期延遲
賣方交貨延遲,對買方而言,就是賣方違約了。所以買方有兩個選擇,其一,如果仍然需要這批貨,則以延遲為理由讓對方做出讓步,比如降價;其二,如果不想要這批貨,則可以根據合同的規定拒絕提貨和拒絕付款。
9. 如何規避外貿延遲交貨風險
跟客人確定交貨期的時候就要考慮各種因素:天氣,節假日,船期回,然後在預期的生產答日期上加上所有的風險餘量,最終給客人報的交貨期肯定是長出來1~2周的
如果因為交貨條件,比如信用證的話,還要多預留開證時間和寄證時間,這個一般預留的時間就更長了,半個月一個月的都有
如果因為沒有預知的原因導致不得不延遲交貨的情況,就要最少在原定交貨日期之前的一周左右通知客人,並討論協商延遲交貨,一般延遲一周還是好談的,多次延遲就太過分了,這個要把控好
10. 運用國際貿易術語2010(CIF)來陳述賣方延期交貨的影響
個人覺得這問題跟貿易術語CIF無關,因為CIF是賣方支付運費、保險費;回答問題的時候,我覺得就說延期交貨的不利影響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