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貿易中的幾種常用價格的換算和出口收益測算方法分別有哪些
在進出口業務中,由於不同的貿易術語價格構成內容的不同,同一種商品會表現為不同的價格水平。為此,必須掌握幾種常用價格之間的換算,以便靈活運用。另外,在一筆出口交易中,根據價格還可以測算出反映收益狀況的幾個常用的指標如出口商品盈虧率、換匯成本和外匯增值率。 一、凈價之間的換算 凈價是指價格中不包含傭金和折扣。常用的凈價之間的換算可有以下幾種: (一)FOB價與CFR價之間的換算 由CFR價格的定義知: CFR價=FOB價+ F(運費) ……① (二)FOB價與CIF價之間的換算 根據CIF價格的定義: CIF價=FOB價+ F(運費)+ I(保險費) ……② 其中I(保險費)= 保險金額×保險費率,按國際貿易慣例,保險金額可在CIF價基礎上適當加成(一般加成110%)。 即 保險金額 = CIF價×投保加成。 所以,I(保險費)= 保險金額×保險費率 = CIF價×投保加成×保險費率,將之代入式②,得出FOB價與CIF價的另一換算公式: CIF價=(FOB價+ F(運費))/(1-投保加成×保險費率) ……③ (三)CFR價與CIF價之間的換算 由CIF價格的定義知: CIF價=CFR價+ I(保險費) ……④ 將式I(保險費)=CIF價×投保加成×保險費率 代入上式,得出CFR價與CIF價之間的另一換算公式: CIF價 = CFR價/(1-投保加成×保險費率) ……⑤ (四)FCA價與CPT價之間的換算: 由CPT價格的定義知:CPT價=FCA價+F(運費) ……⑥ (五)FCA價與CIP價之間的換算 由CPT價格的定義知:CIP價= FCA價+ F(運費)+ I(保險費)……⑦ 將I(保險費)=CIP價×投保加成×保險費率 代入上式,可得出CFR價與CIP價之間的另一換算公式: CIP價=(FCA價+F(運費))/(1-投保加成×保險費率) ……⑧ (六)CPT價與CIP價之間的換算 由CIP價格的定義知:CIP價=CPT價+ I(保險費) ……⑨ 將I(保險費)=CIP價×投保加成×保險費率 代入上式,可得出CPT價與CIP價之間的另一換算公式: CIP價 = CPT價/(1-投保加成×保險費率) ……⑩ [例題3—1] 某外貿公司出口自行車至荷蘭,共計28 500輛。出口價格條件為每輛75美元,CFR鹿特丹。其中中國口岸至鹿特丹海上運費佔7.5%。試計算: (1)每輛自行車外匯凈收入金額; (2)該筆交易外匯凈收入總金額。 解:(1) 每輛自行車出口外匯凈收入金額應為CFR價減去中國口岸至鹿特丹的海上運輸費。即: 75-75×7.5%=75-5.6=69.4(美元) (2)該筆交易的外匯凈收入總金額應為每輛外匯凈收入乘以交易總數量,即: 69.4×28 500=1 977 900(美元) 答:(1)每輛自行車外匯凈收入為69.4美元;(2)該筆交易外匯凈收入總金額為1 977 900美元。 [例題4—2] 某德國客商對我某項出口商品出價為每公噸400歐元CIF漢堡,而我公司對該商品內部掌握價為FOB,中國口岸每公噸人民幣1 980元。當時中國銀行外匯牌價為每100歐元的買入價728.09元人民幣,賣價730.28人民幣。我公司備有現貨,只要不低於公司內部掌握價即可出售。現該商品自中國某口岸至漢堡港的運費為每公噸人民幣600元,保險費為每公噸人民幣100元。計算該客商的出價與公司內部掌握價的差額,並判斷能否接受。 解:運費、保險費應按銀行歐元賣出價折算, (600+100)/730.28÷100=95.85(歐元) FOB中國口岸掌握價按歐元買入價折算, 1 980/728.09÷100=271.94(歐元) 又由於CIF漢堡價減去自中國口岸至漢堡的運費和保險費,即相當於FOB中國口岸價。 答:客商出價CIF漢堡400歐元,減去自中國口岸至漢堡的運費和保險費合計95.85歐元,等於304.15歐元。為FOB中國口岸價,高出公司掌握價32.21(400-367.79)歐元,因此可以接受。 二、凈價與含佣價之間的換算 (一)傭金(Commission)和折扣(Discount) 傭金是商業經紀人、中間人、代理商為買賣雙方介紹交易而取得的收入。折扣是賣方按原價格給予買方的一定百分比減讓。它們在國際貿易中被廣泛使用。 (二)傭金和折扣在成交價格中的表示方法 包括傭金的價格稱「含佣價」。例如,「每台5000美元CIF C3%倫敦」表示包括傭金3%在內的每台5000美元CIF倫敦價。這種在合同中明確標明傭金及百分比的稱為「明佣」;不標明百分比,甚至連「傭金」的字樣也不標,只是由雙方當事人另行議定的傭金稱為「暗佣」。 折扣一般用文字說明,例如:每台5000美元CIF倫敦減1%折扣。這種明文表示的折扣稱為「明扣」;如單價中沒有表示折扣,而由買賣雙方另行議定的折扣稱為「暗扣」。 傭金和折扣的比率一般是根據不同商品,不同市場、不同交易對象酌情確定的。它們都直接的影響到價格,並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使用。因此,靈活運用傭金和折扣,有利於調動國外客商的積極性,促成出口交易。 (三)傭金的計算 在國際貿易中傭金一般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以發票總值為基數,另一種是以FOB價為基數;後一種方法較為合理,但不論採用哪一種方法,都應在合同中訂明,以免產生糾紛。 凈價與含佣價之間的換算如下: 傭金=含佣價×傭金率 凈價=含佣價-含佣價×傭金率 凈價=含佣價×(1-傭金率) 含佣價 =凈價/(1-傭金率) 三、出口商品盈虧率、換匯成本和外匯增值率的計算方法 (一)盈虧率的計算方法 出口盈餘或虧損就是出口外匯凈收入(摺合為人民幣)與出口成本(摺合為人民幣)之差。出口凈收入大於出口成本的叫盈餘,小於出口成本的叫虧損。盈餘額或虧損額與出口成本的比率,叫出口盈餘率或虧損率。其計算公式是: 出口銷售FOB凈收入(人民幣)-出口成本(人民幣) 盈虧率 = ×100% 出口成本(人民幣) (二)換匯成本 換匯成本是指在商品出口中,是指換回一個單位外幣(美元)所用的人民幣數額,它表示出口的換匯能力,計算公式為: 出口總成本(人民幣) 換匯成本 = 出口銷售FOB凈收入(美元) (三)外匯增值率的計算方法 外匯增值率,是指在成品出口時,每進口一美元的原材料所引起的外匯增量 成品出口外匯凈收入-進口原料外匯成本 外匯增值率 = 進口原料外匯成本
B. 國際貿易中的幾種常用價格的換算和出口收益測算方法分別有哪些
CIF價=FOB價+國外運費/1-保險加成*保險費率
CFR價=FOB價+國外運費
FOB價=CIF價*(1-保險加成*保險費率)-國外運費
CFR價=CIF價*(1-保險加成*保險費率)
FOB價=CFR價-國外運費
CIF價=CFR價/1-保險加成*保險費率
出口盈虧率=(出口銷售人民幣凈收入-出口總成本)/出口總成本*100%
C. 跪求中國15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或者外資總收入和外資使用總額數據
去國家統計局網站可以查到一些
貨物出口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7/t20080701_402489460.htm
貨物進口
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7/t20080701_402489473.htm
利用外資
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7/t20080701_402489627.htm
---------
要15年的,去圖書館查統計年鑒
D. 在國際貿易中,中間商的收入稱為( )
在國際貿易中,中間商的收入稱為傭金。牙商、經紀人等中間人說合介紹生意所取得的酬金。起源很早。在交易必須通過牙商的情況下,傭金是一種帶有強制性的中間剝削。傭金多由賣方付給,也有由買賣雙方付給的。傭金的數量依商品性質、貨值多少而定。
在一些地方則已約定俗成,形成一些慣例。買辦代外商經營生意取得的收入。名目繁多,有媒介生意的傭金、保證華商信用傭金、銷價差額傭金等,比額參差互異。
(4)國際貿易哪些國家更收益擴展閱讀
對於傭金的稅務處理還需注意兩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國外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對從事房地產業務的外商投資企業與境外企業簽訂房地產代銷、包銷合同或協議,向境外代銷、包銷企業支付的各項傭金、差價、手續費、提成費等勞務費用經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後可作為費用列支,但應在房地產銷售收入10%的范圍內據實扣除;(兩法合並後,該文失效。)
另一方面,任何支付給在本單位任職或受僱人員的傭金費用,一律視為「工資薪金」,在計算所得稅時不得作為傭金支出扣除。
按照《財務部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執行和分行業的企業財務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按照合同、協議支付的回扣(傭金),可計入有關成本費用。經稅務機關審核認可,可在稅前扣除。
E. 外貿企業怎樣利用匯差,通過開立國際信用證賺取收益能舉個例子嗎。
如果如你所說,只開信用證,並不做實際的進口貨物,這種業務是無法進行的,外匯管理局將會干預的。
F. 進出口貿易經濟效益的統計分析有哪些方面
• 國際收支統計
• 國際收支綜合統計分析
• 進出口貿易統計分析
• 國際資本流動統計分析
• 外債統計分析
• 外匯儲備統計分析
一、 國際收支統計
(一)國際收支的概念
國際收支是一個經濟體(國家和地區)與其他經濟體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發生的全部對外經濟交易的綜合記錄。相關概念:
(1) 交易:全部對外經濟交易,既包括有外匯收支的經濟交易,也包括未發生外匯收支的經濟交易。
(2) 經濟體;
(3) 常住居民和非常住居民 。國際收支記錄一個經濟體的常住居民與非常住居民之間的經濟交易。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
1、概念
反映一定時期內一國與世界其他經濟體之間的經濟往來以貨幣記錄的綜合統計報表。
2、編制原理和記帳方法
Ø 編制原理:按照會計學的復式簿記原理編制。即以借貸作為符號,本著「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原則來記錄每筆國際經濟交易。借方記錄資產的增加和負債的減少,貸方記錄資產的減少和負債的增加,每筆交易的帳戶都分為借方和貸方。每筆交易都會產生一定金額的一項借方記錄和一項貸方記錄。
Ø 記帳法則:
1、凡引起本國外匯收入的項目,亦稱正號項目,記入貸方,記為「十」(通常省略),
2.凡引起本國外匯支出的項目,亦稱負號項目,記入借方.記為「一」;在原則上,國際收支平衡表全部項目的借方總額和貸方總額總是相等的,即平衡的,以所有權變更日期為准,所以它被稱為平衡表。
3、構成與計算
Ø 構成項目:經常項目、資本與金融項目、儲備資產、凈誤差與遺漏。(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93年出版發行《國際收支手冊》第5版 )
(1)經常帳戶: 包括商品和服務、收益和經常性轉移。
A、貨物和服務: 包括貨物和服務兩部分。
– 貨物: 出口記在貸方,進口記在借方。
– 服務 :貸方表示收入,借方表示支出。
B、收益 :包括職工報酬和投資收益兩部分。
– 職工報酬 :指我國個人在國外工作(一年以下)而得到並匯回的收入以及我國支付在華外籍員工(一年以下)的工資福利。
– 投資收益: 包括直接投資項下的利潤利息收支和再投資收益、證券投資收益(股息、利息等)和其它投資收益(利息)。
C、經常轉移 :包括僑匯、無償捐贈和賠償等項目,包括貨物和資金形式。貸方表示外國對我國提供的無償轉移,借方反映我國對外國的無償轉移。
(2)資本和金融帳戶: 包括資本帳戶和金融帳戶。
A.資本帳戶: 包括資本轉移如債務減免、移民轉移等內容。
B.金融帳戶: 包括我國對外資產和負債的所有權變動的所有交易。按投資方式分為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
(3)儲備資產 :指中央當局掌握的國外資產,可直接用來平衡國際收支,直接用於市場干預以影響貨幣匯率等。包括外匯、貨幣黃金、特別提款權、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
•特別提款權 :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會員國根據其份額分配的,可用以歸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會員國政府之間償付國際收支赤字的一種帳面資產。
•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指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普通帳戶中會員國可自由提取使用的資產。
(4)凈誤差與遺漏 :為保持借貸方平衡而設置的項目。國際收支平衡表採用復式記帳法,由於統計資料來源和時點不同等原因,造成借貸不相等。如果借方總額大於貸方總額,其差額記入此項目的貸方,反之,記入借方。
Ø 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貸方項目是:貨物和服務的出口、收益收入、接受的貨物和資金的無償援助、金融負債的增加和金融資產的減少。
Ø 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借方項目是:貨物和服務的進口、收益支出、對外提供的貨物和資金無償援助、金融資產的增加和金融負債的減少。
例:某國某年上半年的國際收支狀況是:貿易帳戶差額為順差453億美元,勞務帳戶差額為逆差192億美元,單方轉移帳戶為順差76億美元,長期資本帳戶差額為逆差96億美元,短期資本差額為順差63億美元,請計算該國國際收支的經常帳戶差額、綜合差額,說明該國國際收支狀況,並分析該國外匯市場將出現何種變化。
解:經常帳戶差額=453-192+76=337億美元
資本差額= -96+63= -33億美元
綜合差額= 337-33=304億美元
該國國際收支總體狀況是順差,且主要是由經常帳戶順差形成的。
(三)國際收支統計
1、 記錄方法 。
(1)計價。採用統一的計價原則,即以市場價格為依據的計價原則。
(2)時間。記錄時間應以所有權轉移為標准。
(3)不同幣種的轉換問題。 我國使用的貨幣單位為美元。
2、國際收支統計數據來源。各國在統計目的劃分及採集數據匯總編制渠道上採用的方法不盡相同。
近期,世界范圍內三種匯編渠道:
(1)通過銀行的申報體系,歐洲
(2)通過企業的直接報告,澳州、紐西蘭等
(3)通過銀行採集數據,輔之以企業調查,德國
(四)我國的國際收支統計
1、歷史沿革
我國的國際收支工作到目前為止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1) 試編階段。是在外匯收支統計制度的基礎上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
(2) 建立統計制度正式編表。
(3) 建立申報制度。
2、我國現行的國際收支統計申報體系
(1)申報范圍。中國居民與非中國居民之間發生的一切經濟交易。中國居民的含義。(170頁)
(2)實行交易主體申報制。採取以通過銀行申報為主,單位和個人直接申報為輔,定期申報和逐年申報相結合的辦法。從內容上看,它包括:
*通過金融機構的逐筆申報;
*直接投資企業的直接申報統計(季報);
*金融機構對外資產負債及損益統計(季報);
*對有境外賬戶的單位的外匯收支統計(月報);
*證券投資統計(月報)。
http://www.csopen.net/caijing/jinrong/jxyd/bk/jrtjfx.files/fd5.htm
G. 外貿工廠年收益最多有多少錢
這問題太籠統了,工廠還有大小之分,還有行業之分,真沒法說。
一個做機加工的20人小廠子,一年可能賺八九百萬。
一個做生鮮的300人廠子,一年可能賺三四百萬。
這效益不是你這樣想出來的親。
H. 國際貿易對本國生產要素的影響
在H-O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貿易對本國收入分配和對各國收入差距的影響、經濟增長對貿易的影響等,發展和完善了新古典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對本國生產要素收益的影響
H-O理論中「生產者」的概念
包括了參與生產的所有要素:La、C、Ln
H-O理論中的生產者受損或受益,是否指該產品生產中的所有要素都受損或受益嗎?
本節將做進一步分析。
假定條件:
勞動力收益—工資(W),資本收益—利潤(R)
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邊際要素生產率遞減規律
則:W=P?MPL R= P?MPK
P為產品價格; MPL 為邊際勞動生產率;MPK為邊際資本生產率。
國際貿易對要素收益的影響有兩個渠道:產品價格的變化;邊際要素生產率的變化。前者是國際貿易的直接結果,在短期內即會影響工資和利潤;後者則是生產組合變動和生產要素流動的結果,只有在長期才對工資和利潤產生影響。
(一)短期影響
大米產業:W(上升)=P(上升)?MPL(不變)
R (上升)= P (上升)?MPK (不變)
鋼鐵產業:W(下降)=P (下降) ?MPL (不變)
R (下降)= P (下降)?MPK (不變)
短期內,各行業的勞動力和資本的數量都沒有改變,因此,勞動和資本的邊際生產率沒有變動,工資和利潤的變動主要由價格的變動決定。
結果:在短期內,價格上升的行業(出口行業)
中的所有生產要素都會獲益,而價格下降的行業(進口行業)中的所有生產要素都會受損。
(二)中期影響(1)
假定:界於短期和長期之間,是過渡狀態。一部分生產要素可以在各行業間流動,其餘的要素仍在原行業。我們假設勞動力可以流動,而資本還來不及轉移。
大米產業:W(?)=P(短期上升)?MPL(中期下降)
R (上升)= P (短期上升)?MPK (中期提高)
鋼鐵產業:W(?)=P (短期下降) ?MPL (中期提高)
R (下降)= P (短期下降)?MPK (中期下降)
中期影響(2)
過程分析:出口行業的勞動需求增加,進口行業的勞動需求減少。資本不流動而勞動力流動的結果會使各行業的資本勞動供給比例發生變化。結果為出口行業的資本勞動比率下降,資本的邊際生產率上升而勞動的邊際生產率下降。
結果:中期內,價格上升的行業(出口行業)中的不流動要素繼續受益,而價格下降的行業(進口行業)中的不流動要素會進一步受損。流動要素(L)的收益不確定。
(三)長期影響:斯托爾伯—薩繆爾森定理(1)
假定:在長期中,所有要素都可以流動,包括資本。各行業的生產和投資會由於貿易的發展而進一步調整,直至達到新的均衡點。
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結果是,這個社會的勞動力會由於大米生產的擴大而變得相對不足,資本則因為鋼鐵生產的萎縮而變得相對過剩。
在充分就業和要素間可以相互替代的情況下,兩個行業的資本勞動比率(人均資本)都比貿易前有所增加。兩個行業的勞動邊際生產率都會由於資本投入的增加而提高,資本邊際生產率則因為資本勞動比率的提高而下降。
長期影響:斯托爾伯—薩繆爾森定理(2)
大米產業:W(上升)=P(短期上升)·MPL(長期起高)
R (?)= P (短期上升)·MPK (長期下降)
鋼鐵產業:W(?)=P (短期下降)·MPL (長期提高)
R (下降)= P (短期下降)·MPK (長期下降)
分析過程:
農業工人的工資(Wr)不僅在短期內由於大米價格的上漲而提高,在長期還會由於工人邊際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進一步上漲。
工業資本不僅由於鋼鐵價格的下跌而受損,其收益(Rs)還會由於長期資本邊際生產率的下降而進一步減少。
國際貿易對農業資本和工業工人的收益的影響似乎不確定。但經進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工人工資將上升,而農業資本的利潤將下降。
結論:在長期,在出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本國充裕要素)的報酬提高;在進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本國稀缺要素)的報酬降低,而不論這些要素在哪個行業中使用。
意義:二者首次使用總體均衡的分析方法將要素收益與產品價格直接聯系起來。
I. 我是一個東北女生,畢業想做外貿行業,哪些城市外貿比較發達而且收益也不錯
外貿做的比較好的城市深圳,廣州,東莞,上海,寧波,義烏。其中深圳內廣州上海都是一線城市,容消費高對外貿應聘的要求也高。加之現在外貿形勢不好,公司對外貿業務員的要求更高,一般都要兩年以上經驗。你是應屆生建議你選擇消費相對低一點的城市從外貿跟單做起,以後慢慢做到外貿業務。本人從事外貿近5年。希望對你的回答有幫助。
J. 外貿(計算商品的出口凈價及最終利潤收益)
首先國內的成本是 100/公斤*10噸=1000000 RMB
假設你的產品出口後能退稅 N%
退稅款是1000000/1.17*N%/5 (用X 替代)
外銷款如下(你的匯率1:5 哪個比哪個也不清楚,我姑且當你1塊外幣=5塊人民幣, 而不是1塊人民幣=5塊外幣),假設你的生產時間為30天,加上TT 90天,你得押款120天,
報價Y=【(1000000/5+2000)+1000000*6%/360*120/5-X】*1.12/10000
Y 的單位為 金額/ 公斤
有成本,有利潤,你卡卡地用收入減去付出,剩下入你小子口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