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寫一篇寧波特色的作文,要寫不同的方面,求助!求助!急!
總體介紹
自黨的十六大召開以後,寧波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明確了跳出老城區,構築大都市的規劃思路。
發展定位:把寧波建成一個以寧波中心城為核心、以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依託,由郊區及周邊城市群組成的,具有很強的綜合功能和合理的城市形態,輻射面廣、影響力大,在長江三角洲乃至全國和東北亞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現代化都市區域。
城市總體規劃:寧波市域被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為生態發展區,北部則全部納入都市區范圍,並由濱海線與沿海國道主幹線構成T軸。未來的都市區包括寧波中城及餘姚、慈溪、奉化的部分區域,呈雙核組團式布局結構,而未來的中心城區則要形成「一心」(城市中心)、「兩帶」(沿海產業帶和三江六岸生活帶)、「三片」(三江片、鎮海片、北侖片)、「多點」(各具特色的十幾個衛星城鎮)的空間形態格局。
目標要求:根據中共寧波市委、市政府的總體戰略部署,到202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400億元以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5萬元;進一步完善城市體系,形成特大型組團式的都市格局,城市化率2010年達到65%,2020年達到75%。中心城市規模擴大,集聚輻射能力顯著增強,2020年建成區面積300平方公里,人口300萬。「四區三園、江湖港橋」全面建成,城市布局進一步優化,城市基礎設施基本現代化,城市特色更加鮮明,建成山青、水碧、天藍、地綠的國家園林城市和最佳人居城市,成為區域性現代化大都市。
東部新城
東部新城區西起世紀大道,南至鐵路,北到通途路,東臨東外環路,總用地面積近16平方公里,包括新城核心區和現邱隘鎮區,是城市向東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和相對完整的一個區域,規劃居住人口約15萬人。
規劃要求將東部新城建設成為集商務、會展、行政、文化、居住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重要地區,成為富有江南水鄉特色、設施完備、生態良好的現代化新城區和新世紀寧波大都市的象徵。
東部新城將承接老城的部分功能,緩解老城的人口、住宅和交通壓力,彌補老城公共設施的不足,逐步解決城市化中的各類城市問題,降低舊城更新成本;引導城市人口、產業集聚,創造一流的居住、工作和社會文化環境;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為寧波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在規劃結構上創造了都市軸線與生態走廊「十」字交叉的城市軸線,沿中山路、後塘河、寧穿路,貫通三江口和新城區,向遠處群山輻射的都市軸線是聯系城市歷史與未來的紐帶。這條軸線自西向東連接中心商務區、市政辦公區、生活居住區等重要功能區塊。圍繞軸線將形成寧波東部新城核心區最具活力的公共生活地帶,其中世紀大道門戶區設想為標志性水岸娛樂建築,河道北岸為休閑娛樂區,南岸與中山路商業街組合為商業休閑廣場。往東依次為藝術中心區、自然科學區等。
在城市架構上,核心區呈現由門戶區———甬新河道、中央走廊和生態走廊組成的「H」空間關系,以及商務中心與市政中心雙核心布局。商務區是商務辦公、賓館酒店和會展服務等功能的集聚發展區。市政辦公區位於新城區中心,東臨南北生態走廊,30米寬水道環繞其間。生活居住區包括主要集中在百丈路以南的成片住宅區和分布在百丈路與中山路之間及商務辦公區外圍的與商業辦公聯系更加緊密的公寓類住宅。
鄞州新城
鄞州新城區即現在的鄞州中心區,位於寧波南面,距市中心不到2公里,其定位為鄞州未來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該區域規劃總面積33平方公里,近期計劃開發12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區5平方公里,規劃總人口約12萬人。鄞州新城區遠景規劃年限一直到2010年,屆時計劃容納20萬人口;同時根據市裡「南居北工」的發展戰略,到2010年鄞州新城區將成為一個現代化、生態型、園林式的國內一流中等城市,充分發揮其寧波城市副中心的優勢,分擔寧波主城區的城市功能,減輕中心城區的城市負荷。
鄞州新城區的核心區域結構規劃由澳大利亞Hassell公司設計,呈兩軸型分布。其中,沿鄞州路以南河道的兩岸布置的東西軸,為休閑文化商業景觀軸,今後將建設高檔酒店、單身公寓、藝術展覽館、酒吧區、中西式餐飲區、演藝中心、健身中心及適合不同年齡段人群的活動場地等。
南北軸則沿平行於天童南路的河道設置,辦公樓、入口廣場和一批住宅小區將落戶其間。在兩軸的交會處,即鄞州路和天童北路交叉口西南的一個區塊,是大型的城市公園。
根據這個規劃,鄞州新城區空間環境特色可概括為:「一心」,即鄞州新城區的中心,為區行政辦公大樓所在區域,它不僅在功能上是城市行政商業區,在空間景觀上也是視覺中心,它的特殊性將通過控制建築高度、建築風貌及城市肌理、景觀介質變化和視覺走廊設計體現;「兩軸」,即新城區核心區域內的南北和東西向兩條綠化軸;「三環」,即通過整合現狀河流綠化,形成3道以核心區為核心的綠環;「四廊」,即利用現有4條主要河流,形成寬約100米的空間通廊;「三十六點」,即在綠環、綠廊相交點、城市出入口以及其他主要景觀節點,布置城市公園。
江東片
規劃范圍東至世紀大道,西北到奉化江、甬江,南至杭甬高速公路,總用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遠期總人口約43萬人。規劃將從城市整體考慮,從更開闊的視野研究江東區的發展,同時積極穩妥地開展舊城更新和城中村改造,並利用濱水優勢,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和提高區域住宅吸引力。
規劃設想中的市級商業金融用地布置在濱水核心區和中山路、百丈路沿線,區級商業金融用地布置在中興路和濱江路沿線。同時初步考慮形成濱江大道旅遊休閑商業街、江東南路特色餐飲街、朝暉路特色餐飲街、彩虹北路-箕漕街特色娛樂餐飲街。興寧路和寧穿路現有市場將逐步搬遷,整合後集中到中興路以東、興寧路以南區域。
按照規劃思路,公共服務設施將主要布置在三江口城市核心區,江南公路與中興路節點、中興路與興寧路節點,中山路、百丈路、濱江大道和興寧路沿線等地帶。居住社區包括BOBO城、常青藤、百丈、東柳、白鶴、鍾公廟、明樓-東勝、幸福-福明等區域。工業用地不再獨立設置。
在規劃中,沿甬江、奉化江的生態景觀綠帶將控制在100米到300米寬。規劃區內將結合河流、道路形成多層次多類型的連續綠地系統。到2020年,公園綠地要佔城市建設用地的10%以上,區域綠地率將超過35%,人均公共綠地將不少於12平方米。
江東核心濱水區
江東核心濱水區位於三江口城市核心區,北臨中山路,南臨百丈路,西臨奉化江和江東南路,東以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十九中學為界,總用地面積約22公頃,包括中信國際大酒店和香格里拉酒店用地。根據規劃,江東核心濱水區將主打商務功能,但在強調商務辦公空間開發的同時,引入多用途輔助性商務設施,包括酒店、商業、市民文化建築和商務式公寓,創建一個24小時活躍的城市中心區。
這個區域的公共空間開放體系目前規劃包括,一座步行橋、一個中央公園、一條步行林陰道以及連續的沿街建築,這將構成江東核心片區主要開放空間體系和特色。主要包括跨奉化江連接片區和天一廣場的步行橋、佔地3.4公頃的中央公園和連接中央公園與七塔寺的林陰步道。規劃中,區域內部有兩條南北走向主街、東西走向林陰步道和為建築物提供交通和停車出入的服務型道路,區域外圍交通仍將依靠中山路、百丈路和江東北路。
區域的基本功能定位為商務辦公。設計中還包含一個「寧波多媒體中心」,西北角江廈橋與江東北路交叉處擬建多層地標性市民建築,提供24小時零售、娛樂服務;沿中山路地塊為混合商業與商務辦公區,並計劃建造一座約175米高的辦公塔樓和一個結合地鐵站的零售中心;緊鄰中央公園東側是連接中山路與百丈路的娛樂商業街,與擬建地鐵站和零售中心相連;中央公園南側規劃為酒店式或服務式公寓;沿百丈路地塊同樣為商業、商務混合地塊,但零售業比重相對較低。
鄞奉片區
鄞奉片區是海曙與江東、鄞州的聯系紐帶,也是三江文化長廊的標志地段。整個片區東濱奉化江,南臨杭甬高速公路,西界南塘河,北至鐵路附近,總面積約1.6平方公里,初步考慮分四期開發建設。
鄞奉片區規劃的功能定位為:寧波CBD的擴展基地,以商務和居住為主,兼容商貿、娛樂和文化的具有濱江特色的綜合性區塊。根據規劃布局,片區將由鄞奉路、濱水步行系統、水系、綠脈等串連交織成一個復合的有機整體,呈現「兩區、三軸、四組團」。
「兩區」指規劃中的南區、北區兩大區塊。「三軸」即分別以沿奉化江、南塘河和鄞奉路為軸。「四組團」指商務組團、文娛組團、居住組團、混合功能組團。商務組團大致包括鐵路線以南、北抵南郊變電站附近,東西由奉化江和南塘河界址。組團中心為廣場,外圍為商務辦公、酒店、公寓等高層建築。文娛組團北至南郊變電站,南到加油站,沿鄞奉路,由南塘河與奉化江之間的狹窄地帶組成。這個組團將結合「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神韻,布設特色零售店、餐廳、酒吧、藝廊、劇院和博物館。居住組團北至新典路加油站,東、南、西三面分別由奉化江、南二環路、南塘河圍合而成,居住用地面積21公頃。其中跨鄞奉路設置社區核心區,沿奉化江發展高層住宅區。混合功能組團由南二環、南塘河、奉化江、南部小河圍合而成。
規劃區域內水系面積22萬余平方米。規劃在北區開辟串連歷史街區、商務廣場、生活區,自南塘河向奉化江延伸的環狀小河道,同時自南塘河引入中央水岸區,並擴展成湖。規劃區域總綠地面積27萬多平方米。
片區北部地塊東西向交通主要以尹江岸路為主通道,以解放路延伸段為補充。南部地塊東西向交通主要以新典路和南外環路為疏導通道;片區南北向交通大部分由鄞奉路承擔。
江北西區
江北西區總面積36.9平方公里,西起繞城高速公路,東、北至蕭甬鐵路,南臨餘姚江,包括洪塘街道和部分庄橋街道土地。區域規劃功能有行政辦公、商業商務、居住、工業、休閑文化和體育等,到2020年人口將由現在的2.4萬人增加至6萬到9萬人,遠期達到20萬人。
區域規劃布局:江北西區行政辦公中心位於餘姚江北岸、江北大道西側。商業文化中心位於洪裘公路南端,與梁祝公園隔江相望。原北外環路和餘姚江分別是片區的空間發展軸和自然人文景觀復合軸。片區除江北投資創業中心和洪塘東兩個工業組團及一個體育組團外,還有裘市和邵家渡、洪塘、謝家3個居住組團。其中,邵家渡遠期擬建設高檔生態住宅區。
江北西區的市級商業金融用地位於原北外環路以北、前洋立交以東。文化娛樂用地在洪裘公路以東、原北外環路以南、雲飛路以北。醫療衛生用地在雲飛路南側、機場路東側和裘市村南側、甬金高速連接線西側。沿餘姚江開放濱水生態廊、沿3條南北向主要河道的帶狀綠地和沿次干河道、快速路、主幹道的綠地組成了片區的綠地系統,規劃綠地面積680多公頃。規劃還將擴建至誠學校和現有中、小學,新建江北職業技術學校和6所中學、8所小學。
根據規劃,江北西區今後5年主要考慮江北區政府遷建、商業設施和江北投資創業中心建設、洪塘經濟適用房建設、已出讓和擬出讓地塊房產開發及部分舊村改造等。
6條快軌溝通三江六岸
規劃以三江片為核心,以跨三江、連三片、沿三軸為指導思想構成主體骨架,形成三主三輔六條線、雙模式放射狀的軌道交通線網。其中,三片指三江片、鎮海片和北侖片;三軸分別為以百丈路—中山路為軸心的東西向商業軸;以奉化江—甬江為軸心的東北—西南方向水軸;貫穿鎮海駱駝—庄市—高教園區北區—東部新城—高教園區南區—鄞州工業區的南北向公建軸。
1號線:
1號線為東西向的基本骨幹線,由主線和東延伸線組成。1號線主線起於寧波市西部的高橋鎮,止於終點站東貨站。1號線東延伸線由東貨站引出,至終點站長江路。線路西起高橋鎮,貫穿三江片,東至北侖區,連接了城市西部的工業園區,通過高橋地區、望春橋地區、汽車西站、大卿橋、西門口居住區,天一廣場、三江口商業中心,東部新城中心區、北侖中心區等大型客流集散點,主要解決東西向城市商業發展軸客流的交通需求。
2號線:
2號線為西南-東北方向的基本骨幹線。線路沿奉化江、甬江城市發展水軸布置,貫穿三江片,經鎮海直至北侖,連接了櫟社機場、段塘客運中心站、火車南站、三江片商業中心、汽車北站、火車北站、汽車市場、寧波大學、鎮海中心區、小港及北侖中心區等大型客流集散點,主要解決城市西南-東北方向沿城市水軸的商業客流及對外交通樞紐的交通需求。
3號線:
線路自澥浦起以高架線形式向南延伸,經駱駝街道、鐵路北站,過甬江後入地,沿中興路向南,過杭甬高速公路後,向西轉入嵩江路並出地面形成高架線,之後沿天童路向南一直以高架的敷設方式直至陳婆渡。
4號線:
線路自慈城北起,採用高架線,至姚江北岸進入地下,以地下線形式穿姚江、奉化江,至杭甬高速公路南轉入嵩江路後出地面形成高架線,其後線路均採用高架線形式直到東錢湖南。
5號線:
起始於機場北部工業區的金房,沿鄞縣大道高架敷設,沿鄞縣大橋北側跨過奉化江,進入鄞縣大道路中隔離帶高架敷設;過世紀大道後線路向北轉入鄞州工業區,過南外環路後線路入地,經過東部新城後在會展中心前出地面形成高架,在東部科技園區斜穿規劃地塊後轉入院士路,跨甬江後線路高架向北進入駱駝工業區,沿高壓走廊轉入世紀大道,直至貴駟車輛段。庄橋支線由院士路站引出,高架沿規劃路轉向西,經庄橋鎮,在鐵路庄橋站東側落地,與4號線形成換乘。
6號線:
線路由集士港中心區規劃主幹路高架向東,跨滬杭甬高速,沿道路路中隔離帶高架敷設至徐家漕,之後繼續向東高架延伸,跨過機場路沿通途路路中一直向東高架延伸,過世紀大道後,高架沿現狀河道向東北方向轉入江南公路,過東外環路至小港和2號線交匯,其間線路局部落地。機場北區支線高架沿工業區中心規劃道路東側綠化帶向北高架敷設,與集士港支線交會於徐家漕站。
沿線土地得到較大升值
軌道交通沿線高強度開發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使沿線原有勞動密集型工業用地向商業、居住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用地轉換。同時,商務中心區的擴展將進一步促進商住用地的再度開發;二是使軌道沿線的老住宅區特別是一些低於現行標準的住宅區再度開發。軌道交通站點特別是大型站點多位於重要的客流集散、換乘樞紐或繁華熱鬧的社區購物休閑活動中心。
軌道交通刺激土地利用的高強度開發,沿線兩側各1公里范圍內的土地應調整為居住、公建等用地性質。軌道交通站點周圍的開發強度容積率可提高50%,具體地塊的容積率由四周的用地性質、開發強度、道路交通情況、軌道站點規模和集疏客運量等共同確定,使土地利用與軌道線協調發展。
七星拱月輝映城市未來
在構築大都市進程中,寧波致力於城市現有資源的整合,突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使城市空間資源合理布局,有效配置,在整個大都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優勢互補、功能互補,以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和文化品位。在這個思想指導下,今後寧波將重點規劃建設七大區域。
■北侖新區
被海岸線勾勒出優美輪廓的北侖新區集中了國家級的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榭島開發區、寧波保稅區、寧波出口加工區,歷年利用外資佔全市的「半壁江山」。未來,這里將成為依託深水良港,以現代物流業、臨港大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產業基地,成為寧波乃至浙江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北侖新區總面積590多平方公里,按照將區域建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深水樞紐港和大型產業、外向型經濟發展核心區的思路,它的中部將集中政治、文化、商業功能;東部將重點發展港口和生態旅遊;西部是生活居住和電子、紡織類產業片區;大榭島以港口、貿易、工業為主導;梅山島主要供旅遊和生活居住。
■鎮海區
鎮海區的發展定位是近海物資中轉基地,大型臨水工業區和生態型現代化新城區。區域規劃工業用地1000餘公頃,其中,石化工業區主要發展催化裂解及後續加工等項目;鎮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發展一二類工業; 浦化工區主要發展重化工項目。另外,區域內還將建設倉儲區和物流園區各一處。
■東部新城區
規劃中的東部新城區在科技園區東外環、世紀大道、杭甬高速公路和甬江圍合區域,是未來寧波中心城市的核心區域。以通途路為界,分為兩個部分。通途路北側將成為城市的科技、信息中心;南側將成為城市商務和會展中心。這個新區的建設將進一步確立寧波作為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和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地位。
■高教園區
寧波市高教園區從戰略角度出發構築人才培育基地。園區以甬江為界,分南北兩個區塊規劃建設。南區位於鄞州中心區,面積約4.3平方公里。在這塊土地上,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浙江萬里學院、華茂外國語學校等7所院校正在崛起,既有普通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又有高等職業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全部建成後可以容納6萬名學生。與南區隔江而望的北區規劃用地23平方公里,將有寧波大學等7到9所院校落戶,最多可容納學生8萬人。
■杭州灣新區
抓住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的歷史機遇,寧波確立了規劃建設杭州灣新區的戰略思路。這個新區臨杭州灣南海岸線,是以工業為主,融商住、休閑、旅遊於一體的余慈北部地區最大的新興城區。構建中整個區域將以大橋景觀、新區現代化空間與繁華中心城市形成組合,使未來的余慈北部地區成為寧波接受以上海為中心的杭州灣北岸區域經濟輻射的橋頭堡。預計四五年後,這里的工業總產值將達200億元。
■慈城古鎮
位於江北區的慈城古鎮有1200多年的歷史,人傑地靈、山水風流、世家宅居薈萃。在城市快速擴張和對歷史文化的呼喚中,慈城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按照規劃,這里將成為具有地方名城風范、深厚文化底蘊、良好人居環境的文化旅遊和理想居住之地。為減輕古鎮人口和傳統工業造成的環境壓力,並充分發揮古鎮保護與開發帶來的效應,寧波將建設以古鎮為文化核心區的慈城新區。
■東錢湖旅遊度假區
「盡說西湖足勝游,誰信東湖更清幽。」東錢湖自然山水風光與人文名勝古跡相映生輝。今後,圍繞東錢湖將形成一個230平方公里的高級旅遊度假區。這個規劃中的旅遊度假區主要由「一城十景」組成。規劃遠期,東錢湖旅遊度假區每年將吸引遊客300萬人次。
大都市在寧波遠景中呈現
■市域分南北兩部分
按照新修編的寧波城市總體規劃,寧波市域被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為生態發展區,重點發展風景旅遊,適度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和風景旅遊沒有矛盾的產業。北部則全部納入都市區范圍,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深水樞紐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海上門戶和區域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東南沿海重要工業基地,以及以浙東文化、港口文化、商貿文化為特徵的文教、科技和旅遊基地。
■都市區
規劃中的都市區包括寧波中心城及餘姚、慈溪、奉化的部分區域。隨著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杭州灣南岸的余慈組團將快速發展,利用地域優勢,嫁接上海產業,形成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的臨海加工工業和創匯農業基地。其中,餘姚城區主要向北發展,適當向東發展。慈溪以向北、向東發展為主,並將在北部規劃濱海新區。奉化組團在都市區中則被定位為風景旅遊、生活居住和服裝產業區。
■中心城
未來的中心城由三江片、鎮海片和北侖片組成。三江片沿餘姚江、奉化江、甬江,近期重點向東發展,中遠期重點向北,適度向西發展。三江片的三江口為商業中心,姚江灣頭至三江口兩岸為文化中心,東部新城區為商務中心,東錢湖為休閑旅遊中心,高教園區為教育中心;北侖片重點發展港口和臨港工業、高新技術產業;鎮海片為近海物資中轉基地、大型臨水工業區和濱海生活區。
■對外交通
為最大限度地伸展城市的觸角,寧波將聯網全國,面向世界的要求編織現代化對外交通網路。通過公路建設,寧波到上海、杭州、溫州、金華將分別不超過2小時,市域將形成1小時交通圈,都市區將形成30分鍾交通圈。通過甬溫、甬金鐵路建設,寧波將由鐵路末端變成區域鐵路樞紐。
■中心城內部交通
三江片和鎮海片、北侖片將以快速路相連。三江片區將整合現有道路,鎮海片區將形成內環路,北侖片區將解決疏港交通與城市內部交通混行問題。在客運交通方式上,寧波今後將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軌道交通,形成公共交通為主,計程車、私人轎車為輔,多種客運交通方式相結合的綜合客運交通體系。
■供水
供水方面,將完成白溪水庫引水工程,建設東錢湖、北渡水廠和工業自備水廠,實行工業民用分質供水,讓市民全部喝上優質水。排水方面,將新建江東南區、庄市、鄞西、後海塘、江南、大榭等7個污水處理廠,使城市70%以上的污水通過處理後排放。垃圾衛生填埋場和堆肥廠建成後,城市所有垃圾都無害化處理,其中兩成還將變廢為寶。
■能源
鷹龍山等主力電廠的建設將為寧波提供較為充足的電力資源。2005年進甬的東海天然氣,將為寧波提供潔凈能源。長豐、江北、鎮海等8座熱電廠的建設將使部分區域集中供熱成為現實。
Ⅱ 寧波東外還連接鄞縣大道還是鄞州大道
■總體介紹自黨的十六大召開以後,寧波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明確了跳出老城區,構築大都市的規劃思路。發展定位:把寧波建成一個以寧波中心城為核心、以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依託,由郊區及周邊城市群組成的,具有很強的綜合功能和合理的城市形態,輻射面廣、影響力大,在長江三角洲乃至全國和東北亞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現代化都市區域。城市總體規劃:寧波市域被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為生態發展區,北部則全部納入都市區范圍,並由濱海線與沿海國道主幹線構成T軸。未來的都市區包括寧波中城及餘姚、慈溪、奉化的部分區域,呈雙核組團式布局結構,而未來的中心城區則要形成「一心」(城市中心)、「兩帶」(沿海產業帶和三江六岸生活帶)、「三片」(三江片、鎮海片、北侖片)、「多點」(各具特色的十幾個衛星城鎮)的空間形態格局。目標要求:根據中共寧波市委、市政府的總體戰略部署,到202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400億元以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5萬元;進一步完善城市體系,形成特大型組團式的都市格局,城市化率2010年達到65%,2020年達到75%。中心城市規模擴大,集聚輻射能力顯著增強,2020年建成區面積300平方公里,人口300萬。「四區三園、江湖港橋」全面建成,城市布局進一步優化,城市基礎設施基本現代化,城市特色更加鮮明,建成山青、水碧、天藍、地綠的國家園林城市和最佳人居城市,成為區域性現代化大都市。東部新城東部新城區西起世紀大道,南至鐵路,北到通途路,東臨東外環路,總用地面積近16平方公里,包括新城核心區和現邱隘鎮區,是城市向東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和相對完整的一個區域,規劃居住人口約15萬人。規劃要求將東部新城建設成為集商務、會展、行政、文化、居住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重要地區,成為富有江南水鄉特色、設施完備、生態良好的現代化新城區和新世紀寧波大都市的象徵。東部新城將承接老城的部分功能,緩解老城的人口、住宅和交通壓力,彌補老城公共設施的不足,逐步解決城市化中的各類城市問題,降低舊城更新成本;引導城市人口、產業集聚,創造一流的居住、工作和社會文化環境;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為寧波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在規劃結構上創造了都市軸線與生態走廊「十」字交叉的城市軸線,沿中山路、後塘河、寧穿路,貫通三江口和新城區,向遠處群山輻射的都市軸線是聯系城市歷史與未來的紐帶。這條軸線自西向東連接中心商務區、市政辦公區、生活居住區等重要功能區塊。圍繞軸線將形成寧波東部新城核心區最具活力的公共生活地帶,其中世紀大道門戶區設想為標志性水岸娛樂建築,河道北岸為休閑娛樂區,南岸與中山路商業街組合為商業休閑廣場。往東依次為藝術中心區、自然科學區等。在城市架構上,核心區呈現由門戶區———甬新河道、中央走廊和生態走廊組成的「H」空間關系,以及商務中心與市政中心雙核心布局。商務區是商務辦公、賓館酒店和會展服務等功能的集聚發展區。市政辦公區位於新城區中心,東臨南北生態走廊,30米寬水道環繞其間。生活居住區包括主要集中在百丈路以南的成片住宅區和分布在百丈路與中山路之間及商務辦公區外圍的與商業辦公聯系更加緊密的公寓類住宅。鄞州新城鄞州新城區即現在的鄞州中心區,位於寧波南面,距市中心不到2公里,其定位為鄞州未來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該區域規劃總面積33平方公里,近期計劃開發12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區5平方公里,規劃總人口約12萬人。鄞州新城區遠景規劃年限一直到2010年,屆時計劃容納20萬人口;同時根據市裡「南居北工」的發展戰略,到2010年鄞州新城區將成為一個現代化、生態型、園林式的國內一流中等城市,充分發揮其寧波城市副中心的優勢,分擔寧波主城區的城市功能,減輕中心城區的城市負荷。鄞州新城區的核心區域結構規劃由澳大利亞Hassell公司設計,呈兩軸型分布。其中,沿鄞州路以南河道的兩岸布置的東西軸,為休閑文化商業景觀軸,今後將建設高檔酒店、單身公寓、藝術展覽館、酒吧區、中西式餐飲區、演藝中心、健身中心及適合不同年齡段人群的活動場地等。南北軸則沿平行於天童南路的河道設置,辦公樓、入口廣場和一批住宅小區將落戶其間。在兩軸的交會處,即鄞州路和天童北路交叉口西南的一個區塊,是大型的城市公園。根據這個規劃,鄞州新城區空間環境特色可概括為:「一心」,即鄞州新城區的中心,為區行政辦公大樓所在區域,它不僅在功能上是城市行政商業區,在空間景觀上也是視覺中心,它的特殊性將通過控制建築高度、建築風貌及城市肌理、景觀介質變化和視覺走廊設計體現;「兩軸」,即新城區核心區域內的南北和東西向兩條綠化軸;「三環」,即通過整合現狀河流綠化,形成3道以核心區為核心的綠環;「四廊」,即利用現有4條主要河流,形成寬約100米的空間通廊;「三十六點」,即在綠環、綠廊相交點、城市出入口以及其他主要景觀節點,布置城市公園。江東片規劃范圍東至世紀大道,西北到奉化江、甬江,南至杭甬高速公路,總用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遠期總人口約43萬人。規劃將從城市整體考慮,從更開闊的視野研究江東區的發展,同時積極穩妥地開展舊城更新和城中村改造,並利用濱水優勢,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和提高區域住宅吸引力。規劃設想中的市級商業金融用地布置在濱水核心區和中山路、百丈路沿線,區級商業金融用地布置在中興路和濱江路沿線。同時初步考慮形成濱江大道旅遊休閑商業街、江東南路特色餐飲街、朝暉路特色餐飲街、彩虹北路-箕漕街特色娛樂餐飲街。興寧路和寧穿路現有市場將逐步搬遷,整合後集中到中興路以東、興寧路以南區域。按照規劃思路,公共服務設施將主要布置在三江口城市核心區,江南公路與中興路節點、中興路與興寧路節點,中山路、百丈路、濱江大道和興寧路沿線等地帶。居住社區包括BOBO城、常青藤、百丈、東柳、白鶴、鍾公廟、明樓-東勝、幸福-福明等區域。工業用地不再獨立設置。在規劃中,沿甬江、奉化江的生態景觀綠帶將控制在100米到300米寬。規劃區內將結合河流、道路形成多層次多類型的連續綠地系統。到2020年,公園綠地要佔城市建設用地的10%以上,區域綠地率將超過35%,人均公共綠地將不少於12平方米。江東核心濱水區江東核心濱水區位於三江口城市核心區,北臨中山路,南臨百丈路,西臨奉化江和江東南路,東以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十九中學為界,總用地面積約22公頃,包括中信國際大酒店和香格里拉酒店用地。根據規劃,江東核心濱水區將主打商務功能,但在強調商務辦公空間開發的同時,引入多用途輔助性商務設施,包括酒店、商業、市民文化建築和商務式公寓,創建一個24小時活躍的城市中心區。這個區域的公共空間開放體系目前規劃包括,一座步行橋、一個中央公園、一條步行林陰道以及連續的沿街建築,這將構成江東核心片區主要開放空間體系和特色。主要包括跨奉化江連接片區和天一廣場的步行橋、佔地3.4公頃的中央公園和連接中央公園與七塔寺的林陰步道。規劃中,區域內部有兩條南北走向主街、東西走向林陰步道和為建築物提供交通和停車出入的服務型道路,區域外圍交通仍將依靠中山路、百丈路和江東北路。區域的基本功能定位為商務辦公。設計中還包含一個「寧波多媒體中心」,西北角江廈橋與江東北路交叉處擬建多層地標性市民建築,提供24小時零售、娛樂服務;沿中山路地塊為混合商業與商務辦公區,並計劃建造一座約175米高的辦公塔樓和一個結合地鐵站的零售中心;緊鄰中央公園東側是連接中山路與百丈路的娛樂商業街,與擬建地鐵站和零售中心相連;中央公園南側規劃為酒店式或服務式公寓;沿百丈路地塊同樣為商業、商務混合地塊,但零售業比重相對較低。鄞奉片區鄞奉片區是海曙與江東、鄞州的聯系紐帶,也是三江文化長廊的標志地段。整個片區東濱奉化江,南臨杭甬高速公路,西界南塘河,北至鐵路附近,總面積約1.6平方公里,初步考慮分四期開發建設。鄞奉片區規劃的功能定位為:寧波CBD的擴展基地,以商務和居住為主,兼容商貿、娛樂和文化的具有濱江特色的綜合性區塊。根據規劃布局,片區將由鄞奉路、濱水步行系統、水系、綠脈等串連交織成一個復合的有機整體,呈現「兩區、三軸、四組團」。「兩區」指規劃中的南區、北區兩大區塊。「三軸」即分別以沿奉化江、南塘河和鄞奉路為軸。「四組團」指商務組團、文娛組團、居住組團、混合功能組團。商務組團大致包括鐵路線以南、北抵南郊變電站附近,東西由奉化江和南塘河界址。組團中心為廣場,外圍為商務辦公、酒店、公寓等高層建築。文娛組團北至南郊變電站,南到加油站,沿鄞奉路,由南塘河與奉化江之間的狹窄地帶組成。這個組團將結合「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神韻,布設特色零售店、餐廳、酒吧、藝廊、劇院和博物館。居住組團北至新典路加油站,東、南、西三面分別由奉化江、南二環路、南塘河圍合而成,居住用地面積21公頃。其中跨鄞奉路設置社區核心區,沿奉化江發展高層住宅區。混合功能組團由南二環、南塘河、奉化江、南部小河圍合而成。規劃區域內水系面積22萬余平方米。規劃在北區開辟串連歷史街區、商務廣場、生活區,自南塘河向奉化江延伸的環狀小河道,同時自南塘河引入中央水岸區,並擴展成湖。規劃區域總綠地面積27萬多平方米。片區北部地塊東西向交通主要以尹江岸路為主通道,以解放路延伸段為補充。南部地塊東西向交通主要以新典路和南外環路為疏導通道;片區南北向交通大部分由鄞奉路承擔。江北西區江北西區總面積36.9平方公里,西起繞城高速公路,東、北至蕭甬鐵路,南臨餘姚江,包括洪塘街道和部分庄橋街道土地。區域規劃功能有行政辦公、商業商務、居住、工業、休閑文化和體育等,到2020年人口將由現在的2.4萬人增加至6萬到9萬人,遠期達到20萬人。區域規劃布局:江北西區行政辦公中心位於餘姚江北岸、江北大道西側。商業文化中心位於洪裘公路南端,與梁祝公園隔江相望。原北外環路和餘姚江分別是片區的空間發展軸和自然人文景觀復合軸。片區除江北投資創業中心和洪塘東兩個工業組團及一個體育組團外,還有裘市和邵家渡、洪塘、謝家3個居住組團。其中,邵家渡遠期擬建設高檔生態住宅區。江北西區的市級商業金融用地位於原北外環路以北、前洋立交以東。文化娛樂用地在洪裘公路以東、原北外環路以南、雲飛路以北。醫療衛生用地在雲飛路南側、機場路東側和裘市村南側、甬金高速連接線西側。沿餘姚江開放濱水生態廊、沿3條南北向主要河道的帶狀綠地和沿次干河道、快速路、主幹道的綠地組成了片區的綠地系統,規劃綠地面積680多公頃。規劃還將擴建至誠學校和現有中、小學,新建江北職業技術學校和6所中學、8所小學。根據規劃,江北西區今後5年主要考慮江北區政府遷建、商業設施和江北投資創業中心建設、洪塘經濟適用房建設、已出讓和擬出讓地塊房產開發及部分舊村改造等。6條快軌溝通三江六岸規劃以三江片為核心,以跨三江、連三片、沿三軸為指導思想構成主體骨架,形成三主三輔六條線、雙模式放射狀的軌道交通線網。其中,三片指三江片、鎮海片和北侖片;三軸分別為以百丈路—中山路為軸心的東西向商業軸;以奉化江—甬江為軸心的東北—西南方向水軸;貫穿鎮海駱駝—庄市—高教園區北區—東部新城—高教園區南區—鄞州工業區的南北向公建軸。1號線:1號線為東西向的基本骨幹線,由主線和東延伸線組成。1號線主線起於寧波市西部的高橋鎮,止於終點站東貨站。1號線東延伸線由東貨站引出,至終點站長江路。線路西起高橋鎮,貫穿三江片,東至北侖區,連接了城市西部的工業園區,通過高橋地區、望春橋地區、汽車西站、大卿橋、西門口居住區,天一廣場、三江口商業中心,東部新城中心區、北侖中心區等大型客流集散點,主要解決東西向城市商業發展軸客流的交通需求。2號線:2號線為西南-東北方向的基本骨幹線。線路沿奉化江、甬江城市發展水軸布置,貫穿三江片,經鎮海直至北侖,連接了櫟社機場、段塘客運中心站、火車南站、三江片商業中心、汽車北站、火車北站、汽車市場、寧波大學、鎮海中心區、小港及北侖中心區等大型客流集散點,主要解決城市西南-東北方向沿城市水軸的商業客流及對外交通樞紐的交通需求。3號線:線路自澥浦起以高架線形式向南延伸,經駱駝街道、鐵路北站,過甬江後入地,沿中興路向南,過杭甬高速公路後,向西轉入嵩江路並出地面形成高架線,之後沿天童路向南一直以高架的敷設方式直至陳婆渡。4號線:線路自慈城北起,採用高架線,至姚江北岸進入地下,以地下線形式穿姚江、奉化江,至杭甬高速公路南轉入嵩江路後出地面形成高架線,其後線路均採用高架線形式直到東錢湖南。5號線:起始於機場北部工業區的金房,沿鄞縣大道高架敷設,沿鄞縣大橋北側跨過奉化江,進入鄞縣大道路中隔離帶高架敷設;過世紀大道後線路向北轉入鄞州工業區,過南外環路後線路入地,經過東部新城後在會展中心前出地面形成高架,在東部科技園區斜穿規劃地塊後轉入院士路,跨甬江後線路高架向北進入駱駝工業區,沿高壓走廊轉入世紀大道,直至貴駟車輛段。庄橋支線由院士路站引出,高架沿規劃路轉向西,經庄橋鎮,在鐵路庄橋站東側落地,與4號線形成換乘。6號線:線路由集士港中心區規劃主幹路高架向東,跨滬杭甬高速,沿道路路中隔離帶高架敷設至徐家漕,之後繼續向東高架延伸,跨過機場路沿通途路路中一直向東高架延伸,過世紀大道後,高架沿現狀河道向東北方向轉入江南公路,過東外環路至小港和2號線交匯,其間線路局部落地。機場北區支線高架沿工業區中心規劃道路東側綠化帶向北高架敷設,與集士港支線交會於徐家漕站。沿線土地得到較大升值軌道交通沿線高強度開發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使沿線原有勞動密集型工業用地向商業、居住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用地轉換。同時,商務中心區的擴展將進一步促進商住用地的再度開發;二是使軌道沿線的老住宅區特別是一些低於現行標準的住宅區再度開發。軌道交通站點特別是大型站點多位於重要的客流集散、換乘樞紐或繁華熱鬧的社區購物休閑活動中心。軌道交通刺激土地利用的高強度開發,沿線兩側各1公里范圍內的土地應調整為居住、公建等用地性質。軌道交通站點周圍的開發強度容積率可提高50%,具體地塊的容積率由四周的用地性質、開發強度、道路交通情況、軌道站點規模和集疏客運量等共同確定,使土地利用與軌道線協調發展。七星拱月輝映城市未來在構築大都市進程中,寧波致力於城市現有資源的整合,突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使城市空間資源合理布局,有效配置,在整個大都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優勢互補、功能互補,以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和文化品位。在這個思想指導下,今後寧波將重點規劃建設七大區域。■北侖新區被海岸線勾勒出優美輪廓的北侖新區集中了國家級的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榭島開發區、寧波保稅區、寧波出口加工區,歷年利用外資佔全市的「半壁江山」。未來,這里將成為依託深水良港,以現代物流業、臨港大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產業基地,成為寧波乃至浙江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北侖新區總面積590多平方公里,按照將區域建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深水樞紐港和大型產業、外向型經濟發展核心區的思路,它的中部將集中政治、文化、商業功能;東部將重點發展港口和生態旅遊;西部是生活居住和電子、紡織類產業片區;大榭島以港口、貿易、工業為主導;梅山島主要供旅遊和生活居住。■鎮海區鎮海區的發展定位是近海物資中轉基地,大型臨水工業區和生態型現代化新城區。區域規劃工業用地1000餘公頃,其中,石化工業區主要發展催化裂解及後續加工等項目;鎮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發展一二類工業; 浦化工區主要發展重化工項目。另外,區域內還將建設倉儲區和物流園區各一處。■東部新城區規劃中的東部新城區在科技園區東外環、世紀大道、杭甬高速公路和甬江圍合區域,是未來寧波中心城市的核心區域。以通途路為界,分為兩個部分。通途路北側將成為城市的科技、信息中心;南側將成為城市商務和會展中心。這個新區的建設將進一步確立寧波作為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和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地位。■高教園區寧波市高教園區從戰略角度出發構築人才培育基地。園區以甬江為界,分南北兩個區塊規劃建設。南區位於鄞州中心區,面積約4.3平方公里。在這塊土地上,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浙江萬里學院、華茂外國語學校等7所院校正在崛起,既有普通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又有高等職業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全部建成後可以容納6萬名學生。與南區隔江而望的北區規劃用地23平方公里,將有寧波大學等7到9所院校落戶,最多可容納學生8萬人。■杭州灣新區抓住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的歷史機遇,寧波確立了規劃建設杭州灣新區的戰略思路。這個新區臨杭州灣南海岸線,是以工業為主,融商住、休閑、旅遊於一體的余慈北部地區最大的新興城區。構建中整個區域將以大橋景觀、新區現代化空間與繁華中心城市形成組合,使未來的余慈北部地區成為寧波接受以上海為中心的杭州灣北岸區域經濟輻射的橋頭堡。預計四五年後,這里的工業總產值將達200億元。■慈城古鎮位於江北區的慈城古鎮有1200多年的歷史,人傑地靈、山水風流、世家宅居薈萃。在城市快速擴張和對歷史文化的呼喚中,慈城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按照規劃,這里將成為具有地方名城風范、深厚文化底蘊、良好人居環境的文化旅遊和理想居住之地。為減輕古鎮人口和傳統工業造成的環境壓力,並充分發揮古鎮保護與開發帶來的效應,寧波將建設以古鎮為文化核心區的慈城新區。■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盡說西湖足勝游,誰信東湖更清幽。」東錢湖自然山水風光與人文名勝古跡相映生輝。今後,圍繞東錢湖將形成一個230平方公里的高級旅遊度假區。這個規劃中的旅遊度假區主要由「一城十景」組成。規劃遠期,東錢湖旅遊度假區每年將吸引遊客300萬人次。大都市在寧波遠景中呈現■市域分南北兩部分按照新修編的寧波城市總體規劃,寧波市域被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為生態發展區,重點發展風景旅遊,適度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和風景旅遊沒有矛盾的產業。北部則全部納入都市區范圍,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深水樞紐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海上門戶和區域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東南沿海重要工業基地,以及以浙東文化、港口文化、商貿文化為特徵的文教、科技和旅遊基地。■都市區規劃中的都市區包括寧波中心城及餘姚、慈溪、奉化的部分區域。隨著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杭州灣南岸的余慈組團將快速發展,利用地域優勢,嫁接上海產業,形成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的臨海加工工業和創匯農業基地。其中,餘姚城區主要向北發展,適當向東發展。慈溪以向北、向東發展為主,並將在北部規劃濱海新區。奉化組團在都市區中則被定位為風景旅遊、生活居住和服裝產業區。■中心城未來的中心城由三江片、鎮海片和北侖片組成。三江片沿餘姚江、奉化江、甬江,近期重點向東發展,中遠期重點向北,適度向西發展。三江片的三江口為商業中心,姚江灣頭至三江口兩岸為文化中心,東部新城區為商務中心,東錢湖為休閑旅遊中心,高教園區為教育中心;北侖片重點發展港口和臨港工業、高新技術產業;鎮海片為近海物資中轉基地、大型臨水工業區和濱海生活區。■對外交通為最大限度地伸展城市的觸角,寧波將聯網全國,面向世界的要求編織現代化對外交通網路。通過公路建設,寧波到上海、杭州、溫州、金華將分別不超過2小時,市域將形成1小時交通圈,都市區將形成30分鍾交通圈。通過甬溫、甬金鐵路建設,寧波將由鐵路末端變成區域鐵路樞紐。■中心城內部交通三江片和鎮海片、北侖片將以快速路相連。三江片區將整合現有道路,鎮海片區將形成內環路,北侖片區將解決疏港交通與城市內部交通混行問題。在客運交通方式上,寧波今後將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軌道交通,形成公共交通為主,計程車、私人轎車為輔,多種客運交通方式相結合的綜合客運交通體系。■供水供水方面,將完成白溪水庫引水工程,建設東錢湖、北渡水廠和工業自備水廠,實行工業民用分質供水,讓市民全部喝上優質水。排水方面,將新建江東南區、庄市、鄞西、後海塘、江南、大榭等7個污水處理廠,使城市70%以上的污水通過處理後排放。垃圾衛生填埋場和堆肥廠建成後,城市所有垃圾都無害化處理,其中兩成還將變廢為寶。■能源鷹龍山等主力電廠的建設將為寧波提供較為充足的電力資源。2005年進甬的東海天然氣,將為寧波提供潔凈能源。長豐、江北、鎮海等8座熱電廠的建設將使部分區域集中供熱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