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中國的國際貿易競爭優勢論文

中國的國際貿易競爭優勢論文

發布時間:2020-12-03 19:13:35

1. 國際貿易畢業論文題目

提供一些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論文的題目,供參考。

1、綠色壁壘對我國××產品出口的影響分析
2、跨國公司在華擴張模式探析
3、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產業的影響及對策
4、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研究
5、論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競爭壓力及對策
6、外國對華反傾銷的現狀及其應對策略研究
7、進出口業務中進出口商存在的風險及其防範
8、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模式探索
9、高科技企業跨國經營模式研究
10、跨國經營中的市場營銷與跨文化沖突
11、國際貿易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與應對策略研究
12、國際貿易中的反傾銷及我國的應對措施研究
13、國際貿易領域中的知識產權保護與我國的應對策略
14、綠色壁壘的成因及其防範
15、SA8000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分析
16、反傾銷的國際比較及其啟示
17、論我國農產品的國際比較優勢和經營策略
18、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展、問題和政策取向
19、世界製造業發展趨勢與我國製造業發展對策
20、技術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
21、我國的貿易依存度及其國際比較
22、電子商務中的EDI及其應用分析
23、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24、利用產業內貿易理論促進我國的產業升級的作用探索
25、中美貿易結構之比較分析
26、戰略性貿易政策和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
27、「更緊密經貿安排(CEPA)」的經濟效應分析
28、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問題的分析及調整對策
29、論我國服務貿易結構的優化
30、當前我國××產品外貿出口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31、非關稅壁壘的發展動態研究
32、中國出口貿易過度競爭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33、利用世貿規則加強農業保護的政策體系研究
34、中國農產品的對外貿易發展的障礙及對策分析
35、自由貿易下我國農產品出口前景及其策略
36、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現狀分析及其戰略選擇
37、進出口業務中進出口商各自存在的風險及其防範
38、中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與結構優化研究
39、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40、中國大型生產企業國際化經營模式的探索
41、我國高科技企業跨國經營模式研究
42、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戰略研究
43、國際反補貼發展趨勢及對策
44、應對反傾銷中的企業行為研究
45、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區域分布及區域政策
46、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及其對策研究
47、我國外商投資的區位特徵及變遷
48、新形勢下我國利用外資戰略與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研究
49、跨國並購的發展及其對東道國的影響
50、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和我國的對策研究
51、跨國公司製造業和服務業外包發展趨勢與我國政策研究
52、紡織品全球配額取消後,我國紡織品對外貿易的形勢變化及今後的發展戰略
53、中美貿易摩擦的根源分析
54、充分發揮動態比較優勢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55、建立我國產業部門的有效預警保護機制
56、外貿行業協會現狀與作用的經濟學分析
57、跨國經營中的人力資源管理與跨文化沖突
58、論跨國經營中的政策風險與規避
59、國際服務貿易的新特點和趨勢分析
60、全球貿易失衡及各國在貿易政策中的反應
61、世界石油價格的變化趨勢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62、戰略性貿易政策在發展中國家的適用性分析
63、WTO框架下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比較研究
64、WTO框架下發展中國家幼稚產業保護研究
65、非關稅壁壘的發展趨勢與對策探究
66、反傾銷全球化及其貿易效應分析
67、SA8000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68、新的貿易壁壘——勞工標準的影響分析
69、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及其對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啟示
70、Trips知識產權國際爭端解決機制問題研究
71、石油危機對中國國際貿易發展戰略的警示
72、從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轉變——中國產業發展戰略的調整
73、從外貿依存度看中國外貿面臨的結構風險
74、中國與東盟(其他地區)出口商品比較優勢變化的分析
75、中國與東盟貿易(或其他地區)的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
76、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進出口貿易(或紡織品行業)影響的分析
77、後配額時代中美紡織貿易磨擦及對策
78、入世後我國出口產品遭遇新型非關稅壁壘及其對策研究
79、從中美貿易逆差數額爭議看原產地規則
80、中國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81、我國外貿代理制的缺陷及完善
82、高新技術產業分工格局的演變與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對外貿易發展的對策研究
83、我國「走出去」戰略下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的關系研究
84、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的戰略思考
85、技術引進與中國後發優勢的發揮
86、中國產業(或某類)國際競爭力提升的路徑選擇
87、貿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國汽車(或其他行業)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分析
88、中國家電業OEM/ODM/OBM跨國經營戰略的轉變
89、中國貿易自由化帶來的競爭效應及福利影響
90、CEPA及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9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貿易趨勢與效應分析
92、中國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戰略利益與特點
93、中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分析及國際比較
94、服務貿易自由化與我國服務貿易發展
95、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分析
96、中小企業如何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市場
97、電子商務的物流模式研究
98、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電子商務框架研究
99、我國企業實施電子商務戰略研究
100、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現狀與對策研究
101、信用證欺詐例外原則探析
102、信用證軟條款問題研究
103、信用證項下進口押匯制度之法律性質研究
104、關於國際保理業務在中國未來發展基本格局的探討
105、跟單信用證銀行審單問題研究
106、企業並購中支付方式及交易價格問題研究
107、信用證支付風險的法律研究
108、我國出口信貸現狀及對策研究
109、中國出口信用機構的現狀及發展
110、出口信用保險制度研究
111、托收支付方式的使用及其風險規避
112、現代國際物流及其在中國發展策略的探討
113、供應鏈一體化與我國口岸物流發展研究
114、從國際貿易的發展看CEPA在香港的實施
115、電子商務環境下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
116、出口保險中融資銀行權益保障法律問題研究
117、國內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管理研究
118、信用證類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與控制
119、進出口貿易融資及其風險管理研究
120、中小外貿企業國際貿易融資問題研究

2.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寫什麼畢業論文比較好

首先最好是能針對某個行業、某個地區、甚至是某個企業的經濟現象做出調查、分析、論述、研究,然後提出相應的對策即解決方法的題目:如下:以汽車行業為例1. 貿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分析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度量方法以 及作者提出的衡量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指標框架。第四章以中國的汽車產業為例,就貿易自由化背景卜汽 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了分析 ... 2. 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 與住房、旅遊、汽車、教育、信息服務等消費熱點相 關的服務業特別活躍。① 2.中國服務貿易的開放狀況 在加入WTO之前,中國的製造業已經先行開放。製造業在競爭中迅速發 展壯大,使服務業相對短缺。 ... 3. 國際貿易與技術進步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現代國際貿易理論認為國際貿易不僅包括國際間的商品貿易、技術貿易、其他旅遊、通訊等方面的勞務和服務輸出,還包括了勞動力和資本的跨國流動。 本文所引用的國際貿易均為廣義概念。 (二)國際技術貿易 ... 4. 綠色壁壘與國際貿易 日益增多的貿易摩 擦和不斷出現的因綠色貿易壁壘導致的貿易沖突對國際貿易的發展和貿易的 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此形勢下,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問題越來越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因此,本文將從國際貿易與環境問題入手,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綠色 ... 5. 環境政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研究 而這些國際環境公約又從各個方面對國際貿易的結構和規模產生著這樣那樣的影響;其二,在眾多的國際貿易條約中,涌現出許多環境條款,從而使國際貿易活動受到更多的非經濟因素的影響和約束。 關於環境政策與貿易的關系問題,經濟學家們從不同角度 ... 6. 日本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 汽車產業由弱到強,在國際汽車產業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1955年,日本發表了《經濟自立五年計劃》,在資金、稅制、外匯等方面扶植各汽車廠家引進底特律大批量自動生產線,進行了大規模的設備投資,加速實現國 ... 7. 論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的協調 接下來研究了國際貿易對環境保護的影響以及環境保護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從而得出結論:國際貿易與環境?... 8. 跨國公司內部貿易與國際競爭優勢 跨國公司跨國界的內部貿易(以下簡稱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已經佔到世界貿易的1/3,約80%的技術轉讓費支付發生在跨國公司內部,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以其巨大的規模及其特有的方式影響著東道國、投資國,乃至整個世界經濟。而跨國公司內部貿易是跨國公司追求國際競爭優勢的必然結果... 9.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 自己逐個主觀的闡述清楚10. 提高汽車工業國際競爭力的策略研究 加入WTO意味著中國經濟將真正融入世界經濟,成為全球化經濟的一部分。作為WTO的一員,中國在享受其權利的同時,也必須履行其承諾和義務。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的全面開放,中國汽車工業將直面國際挑戰。

3. 跪求;比較優勢理論與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論文!

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

2007-6-7共有人次瀏覽文字顯示:[ 大 中 小 ]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背景下,提高我國外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己成為關鍵。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貿易發展的動態利益,更好地通過貿易發展戰略來促進產業結構的良性調整,提高貿易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我國應充分利用WTO賦予的各種許可的措施,制定並建立我國面向21世紀的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實現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引言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融合,它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其推動力是追求利潤、取得競爭優勢和謀求經濟的發展。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大大加強,導致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環境出現了新變化。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己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經濟全球化可以帶來整個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發展和資源最優配置,這一點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具有尤其重要的意義。可以說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實現經濟發展和趕超發達國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同時,經濟全球化作為無法迴避的客觀現實,中國只有積極參與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是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需要。進入世貿組織後,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將進一步發展,故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會與日俱深。中國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也將面臨國際激烈競爭的嚴峻挑戰。

二、WTO與國際貿易的發展潮流

(一)國際貿易的歷史發展潮流。考察國際貿易的變遷歷史,一國對外貿易的產生、發展都是在其國家干預、保護下而進行的,國際貿易過去沒有、將來也不可能離開國家的干預而存在。那種認為國際貿易是在自由的市場經濟中自發產生、發展的觀點是沒有歷史依據的。經濟學家卡爾?博蘭尼論證了這一觀點。他認為從起源上說,對外貿易具有冒險、勘探、狩獵、掠奪和戰爭的性質,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場交換關系。同時對外貿易也絕非意味著雙向的和平關系,即使它共有這樣的內涵,通常是根據互惠原則建立起來的,而不是市場交換的原則。

(二) WTO與國際貿易發展。WTO是一個調整國際經濟和貿易關系的國際經濟組織。它通過規定各國政府所應承擔的主要契約義務,來規范各國對外貿易立法與規章的制定和實施。WTO大大拓展了多邊貿易體制規范的范圍,將長期游離於GATTs規則和紀律之外的主要貨物貿易領域——農產品貿易以及紡織品與服裝貿易拉上了自由貿易之路,而且還擴展至服務貿易、知識貿易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並加強了約束能力。無論是贊同或是反對WTO者,大都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動自由貿易。支持者自然認為WTO是在促進貿易自由化,是為了打破貿易障礙和建立一套自由和平等的競爭規則。批評者盡管對WTO有極大的保留,但在論述的層次上,卻往往未能擺脫將WTO當作為自由貿易推動者的迷惑。實際上,WTO在本質上只是一套管理國際經濟的機制,與實際上實行的國際貿易是否自由無關。而現實中的國際貿易是自由還是保護其關鍵取決於一些貿易大國的國際貿易行為。歷史已經證明,對資本主義國家來說,只有當他們的經濟競爭力足以稱雄世界以後,才會願意推行自由貿易的政策,同時大力鼓吹自由貿易的論調。由於各國國家利益的不同,21世紀國際貿易自由化的路途並不會非常平坦,貿易自由和貿易保護交織在一起是未來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特徵。

三.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重新定位

(一)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應樹立可持續發展戰略。1、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為同時期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國的國內生產值(GDP),從1987年的3,588億元,增加到1995年的57,733億元,這種高速度增長的勢頭,在未來15年中,可望繼續保持下去。1979——1993年,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迅猛,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率達到16.2%。1995年中國出口總額達12,350億元,增長率達到23%。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我國的環境質量日益惡化。而世界范圍內的環境保護浪潮已開始影響國際貿易領域,它對國際貿易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環境保護問題已成為國際貿易合作中的主要問題之一。國內方面,我國的機電產品、口用品、食品、農機產品、化工產品都面臨著國際市場嚴格的環境標準的檢驗。如果我國產品不盡快達到國際標准,出口會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由於發達國家工業廢棄物處理的成本逐步提高,會利用貿易形式,向發展中國家轉移。1996年發現多起工業垃圾運到我國的事件。另外,我國環保服務業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在服務范圍、服務質量、專業技術水平和服務裝備方面都有較大的差距,缺少市場競爭機制,法規管理不健全,尚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同時,從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來看,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還處於粗放型發展階段,出口實施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數量型模式。外貿適應超前增長與國民經濟的約束條件之間的矛盾,發展速度與效益的矛盾,外貿宏觀效益與企業微觀效益的矛盾,出口總量與優化結構的矛盾,出口競爭力與參與國際市場激烈競爭客觀要求的矛盾等等,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影響了我國對外貿易本身發展的速度和效益,另一方面也在相當大程度上制約了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益。要緩解進而從根本上解決上述矛盾和問題,出路在於進一步改變我國對外貿易的增長方式。2、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觀念的重要性。適應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新趨勢的新要求,實行我國對外經貿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我國對外經貿進一步發展的重要任務和新的增長點。外經貿可持續發展戰略追求用最小的稀缺資源成本獲得最大的福利總量。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所追求的福利,不僅包括商品和勞務的消費,也包括環境的改普或避免環境的惡化。中國可持續發展建立在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著重謀求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體到外經貿領域,要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和國際經濟通行規則,初步建立統一規范的對外經濟體制,以促進我國經濟增長和提高質量效益為目標,擴大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實現向規范的新型外經貿體制的轉變和由粗放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外經貿領域實現兩個轉變要達到雙重目的:一是建立外經貿發展主要依靠質量、效益提高和結構優化的機制,實現本身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二是提高外經貿發展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更好地為促進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服務。

(二)我國應注意產業政策與貿易政策的配合。從總體上來說,我國的產業政策運用的並不是很好,原因是,其一過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業政策沒有也不可能體現市場經濟按市場機制引導產業發展的要求;其二缺乏可行的、有效的實施措施來支持產業政策的運用;其三產業政策與貿易政策未能很好地配合且由於產業政策和貿易政策共有明顯的地區和部門偏向使兩者在一定程度上相悖。

(三)我國應提高境內外加工貿易的水平,以拉動出口增長。實施加工貿易升級戰略,增強結構優化帶動作用,延長加工貿易的加工鏈,使加工貿易與當地經濟的產業關聯程度趨向緊密。為了發揮比較優勢,傳統產業加工貿易應向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轉移,沿海地區加工貿易則重點在於優化升級。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可以帶動國內技術、設備、原材料和零部件出門,是擴大出口的新增長點。從發展條件來看,我國有一些產業和一批產品及許多企業具備了向外開拓業務的條件。很多產品包括機電產品和輕紡產品因物美價廉而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倍受歡迎,一些產品如我國的傳統食品及工藝品也在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市場。

四、結束語

總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研究是極其重要和必要的。經濟全球化已成為當代世界經濟的根本特徵和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它帶來了整個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發展和資源的最優配置,這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經濟全球化為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機遇。然而,它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穩定,對所有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國家和地區都提出了挑戰。在全球化和自由競爭中,只能憑國際競爭力取勝。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將使中國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在國際貿易活動中承擔的責任和權利將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在面臨更多出口貿易和投資合作機會的同時,必須承受國內市場開放的壓力。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下,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貿易發展的動態利益,更好地通過貿易發展戰略來促進本國產業結構的良性調整,提高本國貿易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我國對外貿易應以增強國際競爭力為導向,制定並實施相應的對外貿易發展戰略,實現我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

4. 求國際貿易論文題目

101 淺談我國企業對美國「條款」的應對
102 試論信用證結算方式下出口業務中的風險與防範
103 試論中國對WTO成員國地位的合理運用
104 CEPA條件下內地與香港經貿關系的發展與建議
105 中韓經貿合作的分析和思考
106 論國際貿易實務中單據繕制應注意的問題
107 對利率、匯率與GDP相互關系的思考
108 試析我國出口退稅新政策
109 當前國際貿易中保護主義的主要特點及其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110 我國出口產品結構的分析與對策
111 發展我國技術貿易的措施與對策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112 關於我國對外貿易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探索
113 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新特點
114 關於如何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思考
115 發達國家的技術貿易壁壘剖析
116 正確運用國際貿易慣例處理貿易糾紛
117 低價出口的利弊分析
118 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119 加入WTO後我國民族產業的保護問題研究
120 論當代國際貿易方式創新
121 淺析新貿易保護主義對自由貿易發展的影響
122 出口退稅在對外貿易中的作用分析
123 技術差距理論在製造業產品出口中的運用分析
124 綠色包裝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125 知識產權保護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
126 電子商務與傳統國際貿易實務操作比較研究
127 淺談當前我國對外反傾銷的應訴策略
128 論中美關於貿易不平衡規模的爭議
129 國際貿易中的代理制度與我國的外貿代理制
130 國際貿易中的專利權保護問題研究
131 紡織業國際市場結構及我國紡織業競爭策略選擇
132 市場經濟國家地位與我國商品出口的對策
133 從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看我國海外投資的發展
134 海外投資與進出口貿易的互動關系
135 貿易摩擦及其解決機制的研究
136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137 反補貼調查對中國貿易的影響
138 技術性貿易壁壘中的我國政府行為選擇
139 技術性貿易壁壘中的非政府行為研究
140 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探析
141 跨國公司的本土化經營戰略及其實施
142 發達國家實行「有條件的」開放服務市場原因分析
143 出口信用保險淺析
144 國際貿易買賣中的違約與違約救濟制度研究
145 淺析全球經濟一體化與中國的經濟發展
146 全球經濟一體化中的國際經濟安全思考
147 淺論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關系
148 淺論全球經濟一體化下的跨國公司的新特徵
149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動力因素分析
150 國際貿易慣例的法律屬性
151 匯率改革對我國國際貿易平衡的影響
152 國際貿易摩擦的經濟效應分析
153 基於規模經濟的產業內國際貿易研究
154 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創建競爭優勢的途徑
155 電子商務條件下國際貿易新特點及企業的對策
156 論在國際貿易中如何迴避非關稅壁壘
157 對國際貿易中的假冒偽劣問題的思考
158 我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問題與對策
159 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與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的比較
160 反思我國對外貿易重商主義傾向
161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不平衡
162 循環經濟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163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164 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迅猛增長的思考

5. 國際貿易專業論文題目

101 淺談我國企業對美國「337條款」的應對
102 試論信用證結算方式下出口業務中的風險與防範
103 試論中國對WTO成員國地位的合理運用
104 CEPA條件下內地與香港經貿關系的發展與建議
105 中韓經貿合作的分析和思考
106 論國際貿易實務中單據繕制應注意的問題
107 對利率、匯率與GDP相互關系的思考
108 試析我國出口退稅新政策
109 當前國際貿易中保護主義的主要特點及其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110 我國出口產品結構的分析與對策
111 發展我國技術貿易的措施與對策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112 關於我國對外貿易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的探索
113 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新特點
114 關於如何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思考
115 發達國家的技術貿易壁壘剖析
116 正確運用國際貿易慣例處理貿易糾紛
117 低價出口的利弊分析
118 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119 加入WTO後我國民族產業的保護問題研究
120 論當代國際貿易方式創新
121 淺析新貿易保護主義對自由貿易發展的影響
122 出口退稅在對外貿易中的作用分析
123 技術差距理論在製造業產品出口中的運用分析
124 綠色包裝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125 知識產權保護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
126 電子商務與傳統國際貿易實務操作比較研究
127 淺談當前我國對外反傾銷的應訴策略
128 論中美關於貿易不平衡規模的爭議
129 國際貿易中的代理制度與我國的外貿代理制
130 國際貿易中的專利權保護問題研究
131 紡織業國際市場結構及我國紡織業競爭策略選擇
132 市場經濟國家地位與我國商品出口的對策
133 從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看我國海外投資的發展
134 海外投資與進出口貿易的互動關系
135 貿易摩擦及其解決機制的研究
136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137 反補貼調查對中國貿易的影響
138 技術性貿易壁壘中的我國政府行為選擇
139 技術性貿易壁壘中的非政府行為研究
140 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探析
141 跨國公司的本土化經營戰略及其實施
142 發達國家實行「有條件的」開放服務市場原因分析
143 出口信用保險淺析
144 國際貿易買賣中的違約與違約救濟制度研究
145 淺析全球經濟一體化與中國的經濟發展
146 全球經濟一體化中的國際經濟安全思考
147 淺論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關系
148 淺論全球經濟一體化下的跨國公司的新特徵
149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動力因素分析
150 國際貿易慣例的法律屬性
151 匯率改革對我國國際貿易平衡的影響
152 國際貿易摩擦的經濟效應分析
153 基於規模經濟的產業內國際貿易研究
154 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創建競爭優勢的途徑
155 電子商務條件下國際貿易新特點及企業的對策
156 論在國際貿易中如何迴避非關稅壁壘
157 對國際貿易中的假冒偽劣問題的思考
158 我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問題與對策
159 馬克思國際貿易理論與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的比較
160 反思我國對外貿易重商主義傾向
161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不平衡
162 循環經濟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163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164 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迅猛增長的思考

6. 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提供一些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論文的選題,供參考。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對中美貿易的影響分析
歐盟對華皮鞋(或紡織品等)反傾銷的政治經濟分析
服務業跨國轉移的趨勢、影響及我國對策
香港服務業與內地製造業優勢互補、合作互動研究
國內服務外包市場發展前景探討
國際交易中短期自然人流動及其走勢
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對外依存度的分析
WTO規范下非農產品出口授信補貼正當性的檢驗
允許專利產品平行進口對我國的影響
發展加工貿易與產業技術升級探析
從歷史視角看美國貿易政策的本質
中美紡織品貿易摩擦及美方利益集團分析
對中韓國際貿易分工格局由互補到競爭轉變的分析
自願出口限制的性質與成因分析
超額外匯儲備的積極管理策略
阿拉伯海灣國家經濟一體化對中國企業的機遇探討
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評價及實證分析
我國切花出口國際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我國海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國際比較
解析日本的趕超經濟
美國對華貿易技術壁壘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入世前後我國各地區FDI經濟環境比較研究
我國貿易條件惡化與貧困化增長
我國農產品遭遇他國技術貿易壁壘的實證分析
我國小家電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我國生物醫葯產業國際貿易的政策選擇
從戰略性貿易政策的視角來看歐盟食糖政策
WEEE和RoHS:歐盟「雙綠」指令下我國相關行業的困境與對策
區域經貿與生態環境治理的實證研究
從前100位出口商品看中日韓出口結構競爭
義烏商圈國際化經營的基本態勢與對策研究
外國直接投資與雙邊貿易關系中的國別差異
美國實施反傾銷貿易政策的動因、績效與啟示
鋼鐵行業電子商務研究
論我國國際貿易的電子商務服務模式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
印度(或韓國、俄羅斯等)反傾銷政策及其特點分析
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的選址問題研究
中美經貿關系面臨的新挑戰
中日和諧與構建東亞區域合作平台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比較
國際文化貿易的內涵及其發展前景
國際產業轉移的新趨勢及對我國的啟示
跨國公司環境效應的理論解析
美國、日本和歐盟貿易摩擦應對機制比較研究及啟示
從美歐轉基因案看轉基因產品貿易的管理
我國對外貿易摩擦積極效應之剖析
全球化條件下的中歐貿易產品結構與貿易不平衡分析
論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
加工貿易對XX市經濟發展的貢獻與升級研究
美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論我國能源產品的進出口管制——以石油和煤炭為例
我國外貿企業高壞賬率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外國直接投資與我國技術創新研究
第三方反傾銷初探——基於美國對華彩電反傾銷案的分析
我國進口貿易結構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分析
信息不對稱下的技術貿易:理論分析和經驗檢驗
國際貿易對一國研發投入及自主創新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
貿易摩擦理論研究
我國蔬菜出口的增長效應分析
從物流外包到物流聯盟:契約機制體系與模型
世貿組織解決貿易爭端政策傾向悖論及啟示
「亞洲間貿易」論的局限性研究
技術引進模式與東亞經濟的發展
閩台兩地產業結構變遷與產業合作發展的空間和路徑
農產品出口策略研究——以XX省(或市、縣)農產品出口為研究樣本
出口退稅新機制的經濟效應分析——以XX省出口企業為例
我國國際貿易中環境成本轉移的實證分析
我國旅遊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國際比較
服務業對外開放與服務貿易政策體系構築
我國服務業引資環境地區差異的實證分析
服務企業全球營銷戰略內部驅動因素研究
東亞匯率變動與我國出口貿易的競爭優勢
我國科技興貿戰略的若干問題
我國裝備製造業實施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幾點思考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術+品牌」戰略研究
相互依存的中美經貿關系
加工貿易管理制度改革方向探討
中韓兩國出口製成品的技術結構比較分析
五年來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服務貿易的發展及其啟示
外向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風險識別與防範
論貿易自由化的國家利益原則
我國農產品出口結構與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國際貿易與技術溢出:經驗研究的最新進展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全球價值鏈理論研究
企業國際化理論的新發展:國際新企業理論
多邊投資體系對我國服務業企業發展的影響
承接服務業國際轉移:中國區位比較優勢的實證
反傾銷的濫用及其貿易保護主義效應
綜合運用宏觀經濟政策促進進口增長——「減順差」必要的選擇
對我國外貿順差的幾點認識
「走出去」戰略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政策體系的思考
全球失衡格局中的國際經濟分工與中國分工角色轉換
我國貿易順差的內部結構效應與外部預期非理錯位
我國對外貿易和投資中的投機資金流入——方式、影響和對策探討
論貿易自由化——多邊貿易體制及其法律制度的基石
中國貿易收支順差調整的可能性探討
能源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分析
我國文化服務貿易發展的三步戰略
論貿易摩擦的成因與影響
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分析——現狀、原因及影響
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三大貿易救濟措施比較分析
國外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新動向及我國的應對措施
中國銀行業對外投資動因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治理結構改革的現實選擇
貿易自由化與中國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建立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區的經濟效應
紡織品自願出口限制的福利分析
國際投資中污染產業轉移的實證分析
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進出口規模的影響
外國直接投資的國際貿易效應:基於我國行業數據的分析
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製造業技術溢出的渠道研究
外商直接投資我國食品產業的決定因素分析
我國外國直接投資技術溢出效應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FDI溢出效應與中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華FDI就業效應實證研究
FDI對環境福利的影響及對策
我國外商直接投資中的撤資問題研究——以韓(或美、德)資為例
中國FDI激增對東南亞FDI的影響
XX省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策略研究
XX省利用外資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XX省吸引FDI經濟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外國直接投資對XX省區域經濟的影響及對策
人力資本、出口貿易與我國經濟增長的動態關系
解析美國巨額貿易逆差形成的原因
全球化與區域集團化互動效應的實證檢驗
基於鑽石模型的區域農業國際競爭力研究——以XX省為例
外資企業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區域差異分析
我國外資適度規模的測算:基於「雙缺口模型」的實證研究
員工海外培訓: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有效途徑
培養國際工程管理人才:思路與途徑
跨區域國際經濟合作的發展與我國策略

7. 急需國際貿易實務的論文的題目

論文題目 1.貿易保護主義的新趨勢及我國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2.經濟危機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 3.我國出口低價競銷的原因及治理 4.出口退稅在對外貿易中的作用分析 5.知識產權保護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對策 6.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7.試析美元貶值對國際貿易格局的影響 8.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不平衡 9.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迅猛增長的思考 10.我國應如何合理利用非關稅措施保護國內相關產業 11.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12.中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 13.經濟全球化與我國企業跨國經營 14.論綠色壁壘對我國蔬菜出口的影響及對策 15.對中國服裝出口創立國際品牌的思考 16.中國出口商品頻遭國外反傾銷調查的原因及對策 17.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隱憂 18.WTO 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影響 19.中國加入WTO對我國信息產業的影響 20.常用貿易術語比較 21.論國際貿易實務中FCR使用和風險防範 22.正確運用國際貿易慣例處理貿易糾紛 23.電子商務為我國外貿企業帶來的商機與挑戰 24.淺談信用證在國際貿易支付中的應用 25.分析海運提單的風險及防範措施 26.提單的運輸合同屬性問題 27.淺論國際海洋運輸中的班輪運輸業務 28.國際貿易結算方式的選擇 29.國際鐵路運輸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的對策 30.論國際貿易電子信用證應用

8. 國際貿易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e-國際貿易與企業實施問題的分析 姚鍾華 張濤 文獻來自:經濟問題 2004年 第08期
跨國經營企業國際市場進入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 宋亞輝 郭繼鳴 李勝歌 文獻來自:河北工業大學學報 2004年 第06期
跨國公司無國籍化的發展趨勢及其政策含義 邱巍 巫寧耕 文獻來自:經濟科學 2001年 第02期.
東亞跨國公司的競爭優勢 吳先明 文獻來自:世界經濟文匯 2002年 第04期
淺析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國際競爭力 蔡筱霞 文獻來自:林業財務與會計 2004年 第08期
論中國企業跨國並購 武勇 譚力文 文獻來自:經濟問題探索 2004年 第08期
有關跨國公司與國際技術轉移的理論分析 王學鴻 文獻來自: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年 第03期
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動因——兼談鄧寧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在發展中國家跨國並購中的適用性 李金環 文獻來自:黑龍江對外經貿 2004年 第09期
現代西方跨國公司理論的發展 林丹明 文獻來自:南開管理評論 1997年 第02期
風險感知與國際市場進入戰略決策的互動研究——兼論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風險防範 許暉 文獻來自:經濟問題探索 2004年 第10期
創國際名牌做跨國企業 肖瑩 文獻來自:中國紡織報 2006年
國際貿易發展趨勢與我國企業的策略 王方 全偉 文獻來自:國際經貿探索 2002年 第01期
國際貿易中企業國際營銷戰略階段研究及中國企業國際營銷戰略的演變
徐頔 林媛 楊翠平 文獻來自:財經界(下半月) 2007年 第02期
跨國零售集團采購會:國際貿易方式的創新 汪素芹 文獻來自:國際貿易問題 2002年 第11期
我國跨國經營企業實施國際稅收籌劃策略分析 楊惠芳 文獻來自:國際貿易問題 2003年 第08期
巧用國際資本 加快我國企業跨國經營 張菁 文獻來自:冶金財會 1996年 第04期
我國企業海外投資戰略淺談
張凌 2002 (頁數: 3) 中文期刊
經濟前沿
中國跨國企業的形成與發展特徵
史彧 2002 (頁數: 3) 中文期刊
黑龍江對外經貿
跨國企業並購與中國企業的對策
何茂青 2001 (頁數: 2) 中文期刊
中國信息導報
國際灰市場對跨國經營企業的經濟影響分析
周宏 1996 (頁數: 7) 中文期刊
北方工業大學學報
跨國並購的盈利可能性:對稱與非對稱兩種情況的分析
胡峰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1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對策研究
杜建耀 改革與戰略 2003/10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國際貿易競爭優勢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