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際貿易壁壘的歷史原因
如1929~1933年期間的世界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國家受到重創,為了擺脫危機,減少損內失,各國築起貿易壁壘。容
基本內容是,大大提高關稅,限制外國商品進入本國。 為了保護本國的市場。
而列強們 一邊築起貿易壁壘,另一邊有加強對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傾銷。
當時,我國就遭到美國的嚴重商品傾銷!
實質就是:維護本國利益!
㈡ 什麼是國際貿易壁壘
貿易壁壘
外國(或地區)政府實施或支持實施的措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內視為貿易壁壘:
l、違容反該國(或地區)與我國共同參加的多邊貿易條約或與我國簽定的雙邊貿易協定;
2、對我國產品或服務進入該國(或地區)市場或第三國(或地區)市場構成或可能構成不合理的阻礙或限制;
3、對我國產品或服務在該國(或地區)市場或第三國(或地區)市場的競爭力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合理的損害。
外國(或地區)政府未履行與我國共同參加的多邊貿易條約或與我國簽定的雙邊貿易協定規定的義務的,也視為貿易壁壘。
實踐中較為常見的貿易壁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違反承諾的關稅措施;缺乏規則依據的進口管理限制(包括通關限制、國內稅費、進口禁令、進口許可等);缺乏科學依據的技術法規、產品標准、合格評定程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不合理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措施;政府采購中違反有關規則限制進口產品的做法;出口限制;補貼;服務貿易准入和經營限制;不合理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措施;其它貿易壁壘等。
㈢ 國際貿易壁壘的表現形式
1、定義:
貿易壁壘(Trade Barriers/Barrier to trade) 又稱貿易障礙。對國外商品勞務交換所設置的人為限制,主要是指一國對外國商品勞務進口所實行的各種限制措施。
2、分類:
一般分非關稅壁壘和關稅壁壘兩類。
就廣義而言,凡使正常貿易受到阻礙,市場競爭機製作用受到干擾的各種人為措施,均屬貿易壁壘的范疇。如進口稅或起同等作用的其他關稅;商品流通的各種數量限制;在生產者之間、購買者之間或使用者之間實行的各種歧視措施或做法(特別是關於價格或交易條件和運費方面);國家給予的各種補貼或強加的各種特殊負擔;以及為劃分市場范圍或謀取額外利潤而實行的各種限制性做法等等。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所推行的關稅自由化、商品貿易自由化與勞務貿易壁壘,盡管在關稅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在其他方面卻收效甚微。某種形式的貿易壁壘削弱了,其他形式的貿易壁壘卻加強了,各種新的貿易壁壘反而層出不窮。
隨著WTO等國際間貿易組織成員的不斷增加以及各地區組織的建立,如北美自由貿易區等,對這兩類組織的非成員國關稅壁壘還在起著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國際上非關稅壁壘的作用正在上升,或有上升的趨勢。一些發達國家利用其自身的技術優勢對來自其它國家產品的認證要求,極大地阻礙了欠發達和發展中國家製成品的出口;而只能出些資源性的初級產品。加劇了南北間的經濟及貿易發展差距。
另外,發達國家,以及一些次發達甚至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地採用的反傾銷手段,也是非關稅壁壘之一。就中國而言,配額,許可證制度也屬於後者。
所謂關稅壁壘,是指進出口商品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所設置海關向進出口商徵收關稅所形成的一種貿易障礙。按徵收關稅的目的來劃分,關稅有兩種:
一是財政關稅,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二是保護關稅,其主要目的是為保護該國經濟發展而對外國商品的進口徵收高額關稅。保護關稅愈高,保護的作用就愈大,甚至實際上等於禁止進口。
非關稅
是指除關稅以外的一切限制進口措施所形成的貿易障礙,又可分為直接限制和間接限制兩類。
直接限制是指進口國採取某些措施,直接限制進口商品的數量或金額,如進口配額制、進口許可證制、外匯管制、進口最低限價等。
間接限制是通過對進口商品制訂嚴格的條例、法規等間接地限制商品進口,如歧視性的政府采購政策,苛刻的技術標准、衛生安全法規,檢查和包裝、標簽規定以及其他各種強制性的技術法規。
外國(或地區)政府實施或支持實施的措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貿易壁壘:
l、違反該國(或地區)與中國共同參加的多邊貿易條約或與中國簽定的雙邊貿易協定;
2、對中國產品或服務進入該國(或地區)市場或第三國(或地區)市場構成或可能構成不合理的阻礙或限制;
3、對中國產品或服務在該國(或地區)市場或第三國(或地區)市場的競爭力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合理的損害。
外國(或地區)政府未履行與中國共同參加的多邊貿易條約或與中國簽定的雙邊貿易協定規定的義務的,也視為貿易壁壘。
3、表現形式:
實踐中較為常見的貿易壁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違反承諾的關稅措施;
缺乏規則依據的進口管理限制(包括通關限制、國內稅費、進口禁令、進口許可等);
缺乏科學依據的技術法規、產品標准、合格評定程序、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
不合理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措施;
政府采購中違反有關規則限制進口產品的做法;出口限制;補貼;
服務貿易准入和經營限制;
不合理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措施;
其它貿易壁壘等。
貿易壁壘成因:
貿易壁壘的出現並不斷強化並非偶然,它是國際經濟、社會、科技不斷發展的產物。分析新貿易壁壘產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在於以下幾點。
1.社會進步及發達國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安全健康意識空前加強,越來越關心產品對身體健康和安全的影響,以致在國際貿易中以健康、安全和衛生為主要內容的新貿易壁壘日益增多。
2.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關心賴以生存的地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而要求國際貿易中的產品本身及其生產加工過程都不要以
破壞環境或犧牲環境為代價;同時要求生產這些產品時也不要以犧牲勞動者的健康為代價。於是,綠色壁壘和社會壁壘等新貿易壁壘將在國際貿易中不斷出現。
3.
新貿易壁壘的日益增多與傳統貿易壁壘受到約束關系很大。傳統貿易壁壘如關稅、許可證和配額等的使用不僅會受到國際公約制約和國際輿論的譴責,而且也易遭到
對等報復。因此,這些傳統貿易壁壘措施將來的發展空間不是很大,這就為綠色壁壘等新貿易壁壘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
4.科學技術日新月
異為新貿易壁壘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和手段。技術密集型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不斷提高,特別是信息技術產品,涉及的技術問題較為復雜,容易形成新貿易壁壘。
同時高靈敏和高技術檢測儀器的發展使檢測精度大大提高,給一些國家設置新貿易壁壘提供了技術和物質條件。
5.主要發達國家因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有重新抬頭之勢,隨著傳統貿易壁壘作用的弱化紛紛尋求新貿易壁壘,以保護其國內產業。
貿易壁壘特性:
以技術性貿易壁壘為例
1、廣泛性
從產品角度看,不僅涉及資源環境與人類健康有關
的初級產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間產品和工業製成品;從過程角度來看,包括研究開發、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銷售和消費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從領域來看,
已從有形商品擴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務貿易、投資、知識產權及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
2、系統性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一個系統,不但包括WTO《貿易技術壁壘協議》規定的內容,而且包括《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協議》、《服務貿易總協定》等規定的措施;《農業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等都對環境問題進行了規定。
3、合法性
目前國際上已簽訂150多個多邊環保協定。發達國家積極制定技術標准和技術法規,為技術性貿易壁壘提供法律支持。WTO也正在制定國際性的技術標准和技術法規。
4、雙重性
技
術性貿易壁壘有其合理性,即真正為了實現規定的合法目標是可以採取合適的壁壘措施的。正常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合法合理地採取技術性措施以達到合理保護人類
健康和安全及生態環境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一些國家,特別是美國、日本、歐盟等憑借其自身的技術、經濟優勢,制定比國際標准更為苛刻的技術標准、法規和認
證制度等,以技術性貿易壁壘之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
5、隱蔽性和靈活性
技術性貿易
壁壘與其他非關稅壁壘如進口配額、許可證等相比,不僅隱蔽地迴避了分配不合理、歧視性等分歧,而且各種技術標准極為復雜,往往使出口國難以應付和適應,具
有隱蔽性。由於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具有不確定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具體實施和操作時很容易被發達國家用來對外國產品制定針對性的技術標准,具備了實施靈活性
的特點。
6、爭議性
由於技術性貿易壁壘涉及面非常廣泛,有些還相當復雜,加上其形式上的合法性和實施過程中的隱蔽性,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評定標准,因而國與國之間相互較難協調,容易引起爭議,並且解決爭議的時間較長。
20世紀70年代後,國際經濟領域貿易戰主要集中於一般商品貿易領域,但是,21世紀國際貿易戰將逐步集中在技術性貿易壁壘。
㈣ 國際貿易專業可以寫什麼畢業論文題目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論文參考選題
1、 電子商務與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研究 2、 入世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3、 綠色壁壘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分析 4、 跨國公司在華擴張模式透析
5、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及發展探析 6、 對外貿易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7、 對外貿易與我國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8、 我國對外貿易的現狀與問題研究
9、 我國的亞洲區域合作戰略研究
10、 自由貿易與「綠色壁壘」——中國的外貿與環境保護 11、 綠色壁壘對出口產品競爭力的影響分析 12、 中國農產品出口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13、 我國服裝出口的優勢與問題 14、 中美經貿關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5、 國際貿易中動植物衛生檢疫對我國畜產品出口的影響 16、 無配額時代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對策研究
17、 外資商業資本進入中國市場的狀況及影響研究 18、 歐洲經濟一體化對國際貿易模式的影響研究 19、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20、 中國與東盟產業機構互補性研究
21、 當前中國面臨的國際經濟摩擦與對策 22、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
23、 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現狀及影響 24、 外國對華反傾銷問題探析
25、 中美貿易摩擦初探(淺議) 26、 論綠色壁壘對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影響
27、 WTO農業協定與歐盟及美國的農業政策的比較研究 28、 關於非關稅壁壘的歷史、現狀及前景的分析
29、 WTO反補貼協議對我國政府補貼制度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30、 跨國公司從國際貿易轉向國際直接投資的原因分析 31、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機電行業出口的影響和策略 32、 中國企業應訴反傾銷爭端的法律准備研究 33、 WTO國民待遇原則與我國的企業制度改革分析
34、 東盟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關系
35、 環境與綠色貿易壁壘 36、 SA8000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影響
37、 中國水果出口貿易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 38、 新型國際貿易壁壘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39、 經濟結構調整背景下加工貿易的升級對策研究 40、 國際貿易中信用證風險的防範對策研究
41、 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分析 42、 加入WTO對中國汽車業的影響
43、 跨國公司並購對中國企業出口環境的影響 44、 WTO框架下的新貿易保護主義評析
45、 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風險分析 46、 中國企業在國際工程招標中的競爭力分析 47、 軟條款信用證研究 48、 跨國公司避稅的形式分析
49、 我國對外貿易中的貿易術語選用問題 50、 取消紡織品配額對中國紡織出口企業的影響研究
51、 中國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研究 52、 中國屢遭反傾銷的根源分析
53、 「綠色壁壘」: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形式 54、 「技術壁壘」:貿易保護主義的新策略
55、 貿易保護主義的新趨勢及我國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56、 試析「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特點與理論基礎 57、 中國外貿結構的現狀和對策研究 58、 我國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評價與調整。
59、 淺析我國頻遭國外歧視性反傾銷的原因及應對之策。 60、 國際貿易實務中貨款拖欠產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61、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本質透析及對策研究。 62、 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問題的分析與思考。
63、 對「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兩種外貿發展戰略的再認識。 64、 我國出口退稅政策機制的構建與完善。
65、 我國出口低價競銷的原因及治理對策。 66、 中國加工貿易管理模式探析。
67、 淺析區域經濟一體化與中國的對策。
68、 淺析我國加工貿易政策調整。
69、 我國外貿企業L/C風險的防範對策研究。 70、 中美貿易摩擦日趨激烈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71、 非關稅措施與國內產業保護。 72、 淺析貿易自由與反傾銷的關系。
73、 淺析貿易自由與保障措施的關系。 74、 淺析入世對我國補貼制度的影響。
75、 淺析我國關稅的有效保護。 76、 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戰略探析。
77、 WTO發展中成員優惠待遇探析。 78、 我國外貿企業盈利能力探析。
79、 經濟全球化與我國企業跨國經營。 80、 淺論綠色貿易與多邊規則。
81、 《鹿特丹規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 82、 對報關有關問題的思考。
83、加工貿易政策調整對我國加工貿易為主的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84、人民幣升值壓力過大和貿易順差過大對我國外貿出口產生的影響。 85、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外貿企業的影響和利弊以及應對措施。 86、我國對外貿易模式研究
87、國際貿易合同履行中的違約問題研究
㈤ 國貿專業方面的論文
提供一份國貿專業方面的論文,供參考。
技術標准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論述了技術壁壘已逐步取代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成為當今國際貿易壁壘的主體,並將長期存在和不斷發展;探討技術標准在國際貿易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提出加強我國技術標准體系建設,完善和制定我國技術標準的建議。
關鍵詞:技術標准,技術壁壘,國際貿易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特別是加入WTO以後,我國國際貿易更加頻繁,企業出口量快速增長。然而,我國企業在享受著貿易自由化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來自技術標準的障礙越來越大,相當數量的產品頻繁遭遇國外以技術標准為主的技術壁壘,出口紛紛受阻,有的甚至被迫退出了市場。調查表明,2002年我國71%的出口企業、39%的出口產品受到國外技術壁壘的限制,造成損失達170億美元,相當於當年出口額的5.2%。以技術標准為主的技術壁壘已成為當今國際貿易的主要壁壘。
1國際貿易壁壘發展的趨勢
1.1當今國際貿易中貿易壁壘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技術壁壘成為國際貿易壁壘的主體
國際經濟交往中,影響國際貿易的主要因素是貿易壁壘。國際貿易壁壘分為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技術壁壘就是非關稅壁壘的一種主要形式。技術壁壘主要是以技術為支撐,指一國以國家安全、保障人類健康和安全、保護生態環境、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等為由採取的一些技術性措施。技術壁壘以技術標准、技術法規、合格評定程序等形式出現,其主要內容和主要形式就是技術標准。標准與知識產權技術壁壘具有合理性、隱蔽性、復雜性、靈活性等特點。
當今國際貿易中,關稅壁壘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限制,貿易保護主義的天平從關稅壁壘倒向非關稅壁壘一側,關稅壁壘逐步為非關稅壁壘所取代。而在非關稅壁壘中,如直接採用進口配額、進口許可證等措施限制進口,又常常受到國際輿論的譴責,而且易遭到對等的報復,因而也越來越少。但是,技術壁壘因其具有合理性、隱蔽性,發達國家往往利用它進行貿易保護,從而使其逐步成為取代關稅和其他非關稅壁壘的新的貿易壁壘,也成為發達國家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手段和形式,並成為影響21世紀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20世紀70年代影響我國國際貿易的非關稅壁壘中,只有10%~30%是技術性貿易壁壘,進入90年代後,這一比例逐步上升。目前,我國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進出口企業受到國外技術壁壘的影響。
1.2技術壁壘將長期存在並不斷發展
技術壁壘是國際貿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為適應社會進步、滿足經濟發展和人類自身保護的需要,設置技術壁壘來維護貿易秩序、促進發展已經得到WTO的認可,具有合法性。同時,隨著各國技術標準的國際化,一部分技術壁壘將會被消除,但新的技術壁壘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安全環保的要求將不斷產生和不斷更新,這就決定了技術壁壘將在國際貿易中長期存在和不斷發展。不但如此,一些發達國家常以各種「標准」為理由,以專利技術為盾牌,憑借其技術優勢不斷制定苛刻的技術標准,並且利用其在國際標准機構中的領導權盡可能地將有利於本國的技術法規、技術標准、檢測方法等納入國際標准,設置和利用技術標准對其他國家外貿出口進行限制,進而藉助技術壁壘削弱發展中國家的成本優勢,完成了由簡單的關稅壁壘向復雜的技術壁壘轉變的過程。這也是技術壁壘將在國際貿易中長期存在和不斷發展的一個因素。
2技術標准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
當今國際貿易中,圍繞技術壁壘的貿易糾紛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表面上是貿易糾紛,其背後的實質就是技術標准之爭。技術標准作為技術壁壘的主要形式,近年來在國際貿易中凸現出其重要的作用。在傳統觀念中,技術標准主要是為了保證產品的互換性和通用性。今天,技術標准遠遠走出了零部件的通用和互換問題的概念,而更多地成為一個國家實行貿易保護的技術壁壘,甚至成為制約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2.1技術標准作為技術壁壘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著雙重作用
在國際貿易中,技術標准作為檢驗產品是否符合標准和法規的依據,具有促進貿易發展的作用和作為仲裁依據的仲裁作用,但一旦成為技術壁壘,它更多的是起到保護作用或壁壘(或壟斷)作用。(1)保護作用依據《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即TBT協議,各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語言、地域、民族習俗等,從自身利益出發,制定符合本國國情的技術標准。這種技術標准能夠保護國家安全、防止欺詐行為、保護人身健康安全、保護動植物生命健康、保護環境,同時保護本國的民族工業和國家經濟利益,從而對自己構成貿易保護,具有積極的保護作用。
㈥ 請問國際貿易專業的論文有哪些題目
如何應對新形勢下的貿易磨察!
民族工業與國際貿易的聯動影響
....市改革開放以來的貿易成就與問題初探1
...市的貿易現狀及發展對策
等等有針對性又聯系實際的課題,最好是與你大學所在城市聯系,因為既好調查研究,又符合服務地方需要的要求!
1.「後配額時代」中美、中歐紡織品貿易情況
2.中國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區的進展情況
3.建立中國與智利自由貿易區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和挑戰
4.中國與周邊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的經貿關系發展
5.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6.反傾銷與反規避
7.開放經濟環境下中、美(或其他國家或地區)關稅政策(或海關監管政策)比較
8.中國對外貿易政策調整
9.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
10.入世四年多來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1、 電子商務為我國外貿企業帶來的商機與挑戰
2、 入世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3、 綠色壁壘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分析
4、 跨國公司在華擴張模式透析
5、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及發展探析
6、 對外貿易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7、 試論中國對外貿易的宏觀經濟效益
8、 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隱憂
9、 中國在亞洲區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0、 自由貿易與「綠色壁壘」——中國的外貿與環境保護
11、 綠色壁壘對出口產品競爭力的影響分析
12、 中國農產品出口現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3、 我國服裝出口的優勢與問題
14、 中美經貿關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5、 中日經貿關系回顧與展望
16、 無配額時代對紡織品出口的影響
17、 外資商業進入中國市場狀況及影響研究
18、 試論歐盟對國際貿易模式的影響
19、 美元貶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20、 東亞區域合作中的中國與東盟
21、 當前中國面臨的國際經濟摩擦與對策
22、 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及對策
23、 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現狀及影響
24、 外國對華反傾銷問題探析
25、 中美貿易摩擦初探(淺議)
26、 論綠色壁壘對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影響
27、 WTO農業協定與歐盟及美國的農業政策的比較研究
28、 關於非關稅壁壘的歷史、現狀及前景的分析
29、 WTO反補貼協議對我國政府補貼制度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30、 跨國公司從國際貿易轉向國際直接投資的原因分析
31、 美國貿易301條款:貿易霸權主義還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32、 反傾銷法:一種新的非關稅壁壘?
33、 WTO國民待遇原則與我國的企業制度改革分析
34、 東盟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關系
35、 環境與綠色貿易壁壘
36、 SA8000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影響
37、 東盟零關稅水果對中國水果業的影響
38、 新型國際貿易壁壘
39、 新美自由貿易帶來的商機
40、 信用證風險如何規避
41、 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分析
42、 對外資的優惠政策與中國企業技術進步
43、 跨國公司並購對中國企業出口環境的影響
44、 WTO框架下的新貿易主義評析
45、 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風險分析
46、 中國企業在國際工程招標中的競爭力分析
47、 中日經濟的相互影響分析
48、 跨國公司避稅的形式分析
49、 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健康發展的障礙因素分析
50、 取消紡織品配額對中國紡織出口企業的風險
51、 中國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52、 中國屢遭反傾銷的根源分析
53、 「綠色壁壘」: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形式
54、 「技術壁壘」:貿易保護主義的新策略
55、 貿易保護主義的新趨勢及我國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56、 試析「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特點與理論基礎
57、 中國外貿運行和展望。
58、 我國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評價與調整。
59、 淺析我國頻遭國外歧視性反傾銷的原因及應對之策。
60、 國際貿易實務中貨款拖欠產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61、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本質透析及對策研究。
62、 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問題的分析與思考。
63、 對「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兩種外貿發展戰略的再認識。
64、 如何完善我國出口退稅的政策機制。
65、 我國出口低價競銷的原因及治理。
66、 中國加工貿易管理模式探析。
67、 淺析區域經濟一體化與中國的對策。
68、 新世紀中國繼續擴大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的必要性及舉措。
69、 我國外貿企業應如何防範L/C風險。
70、 中美貿易摩擦日趨激烈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71、 我國應如何合理利用非關稅措施保護國內相關產業。
72、 淺析貿易自由與反傾銷的關系。
73、 淺析貿易自由與保障措施的關系。
74、 淺析入世對我國補貼制度的影響。
75、 淺析我國關稅的有效保護。
76、 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戰略探析。
77、 WTO發展中成員優惠待遇探析。
78、 我國外貿企業盈利能力探析。
79、 經濟全球化與我國企業跨國經營。
80、 淺論綠色貿易與多邊規則。
81、 關於國際貿易中單證功能的思考。
82、 對報關有關問題的思考。
㈦ 國際貿易的畢業論文
題目。
1、 電子商務為我國外貿企業帶來的商機與挑戰
2、 入世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3、 綠色壁壘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分析
4、 跨國公司在華擴張模式透析
5、 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現狀及發展探析
6、 對外貿易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7、 試論中國對外貿易的宏觀經濟效益
8、 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隱憂
9、 中國在亞洲區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0、 自由貿易與「綠色壁壘」——中國的外貿與環境保護
11、 綠色壁壘對出口產品競爭力的影響分析
12、 中國農產品出口現狀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3、 我國服裝出口的優勢與問題
14、 中美經貿關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5、 中日經貿關系回顧與展望
16、 無配額時代對紡織品出口的影響
17、 外資商業進入中國市場狀況及影響研究
18、 試論歐盟對國際貿易模式的影響
19、 美元貶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20、 東亞區域合作中的中國與東盟
21、 當前中國面臨的國際經濟摩擦與對策
22、 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及對策
23、 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現狀及影響
24、 外國對華反傾銷問題探析
25、 中美貿易摩擦初探(淺議)
26、 論綠色壁壘對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影響
27、 WTO農業協定與歐盟及美國的農業政策的比較研究
28、 關於非關稅壁壘的歷史、現狀及前景的分析
29、 WTO反補貼協議對我國政府補貼制度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30、 跨國公司從國際貿易轉向國際直接投資的原因分析
31、 美國貿易301條款:貿易霸權主義還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32、 反傾銷法:一種新的非關稅壁壘?
33、 WTO國民待遇原則與我國的企業制度改革分析
34、 東盟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關系
35、 環境與綠色貿易壁壘
36、 SA8000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影響
37、 東盟零關稅水果對中國水果業的影響
38、 新型國際貿易壁壘
39、 新美自由貿易帶來的商機
40、 信用證風險如何規避
41、 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分析
42、 對外資的優惠政策與中國企業技術進步
43、 跨國公司並購對中國企業出口環境的影響
44、 WTO框架下的新貿易主義評析
45、 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風險分析
46、 中國企業在國際工程招標中的競爭力分析
47、 中日經濟的相互影響分析
48、 跨國公司避稅的形式分析
49、 中國——東盟區域經濟合作健康發展的障礙因素分析
50、 取消紡織品配額對中國紡織出口企業的風險
51、 中國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52、 中國屢遭反傾銷的根源分析
53、 「綠色壁壘」: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形式
54、 「技術壁壘」:貿易保護主義的新策略
55、 貿易保護主義的新趨勢及我國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56、 試析「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特點與理論基礎
57、 中國外貿運行和展望。
58、 我國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評價與調整。
59、 淺析我國頻遭國外歧視性反傾銷的原因及應對之策。
60、 國際貿易實務中貨款拖欠產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61、 新貿易保護主義的本質透析及對策研究。
62、 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問題的分析與思考。
63、 對「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兩種外貿發展戰略的再認識。
64、 如何完善我國出口退稅的政策機制。
65、 我國出口低價競銷的原因及治理。
66、 中國加工貿易管理模式探析。
67、 淺析區域經濟一體化與中國的對策。
68、 新世紀中國繼續擴大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的必要性及舉措。
69、 我國外貿企業應如何防範L/C風險。
70、 中美貿易摩擦日趨激烈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71、 我國應如何合理利用非關稅措施保護國內相關產業。
72、 淺析貿易自由與反傾銷的關系。
73、 淺析貿易自由與保障措施的關系。
74、 淺析入世對我國補貼制度的影響。
75、 淺析我國關稅的有效保護。
76、 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戰略探析。
77、 WTO發展中成員優惠待遇探析。
78、 我國外貿企業盈利能力探析。
79、 經濟全球化與我國企業跨國經營。
80、 淺論綠色貿易與多邊規則。
81、 關於國際貿易中單證功能的思考。
82、 對報關有關問題的思考。
㈧ 國際貿易壁壘的種類
貿易壁壘-種類 非關稅壁壘ABC貿易壁壘的表現形式繁多,各國適用的貿易壁壘也層出不窮,所以,以下的列舉不是窮盡的。以貿易壁壘影響的貿易種類為標准,可以把貿易壁壘分為以下五種:
關稅壁壘(tariff barriers)
1、關稅減讓方面(tariff rection)
比如,WTO成員沒有按照本國減讓表承諾的減讓水平進行減讓。
2、關稅稅則分類方面(tariff classification)
比如,海關官員在對進口產品進行稅則分類時擁有過多的自由裁量權,使得進口商難以預見未來對同一進口產品適用的關稅。
3、關稅高峰(tariff peaks)
盡管有關稅減讓表規定的減讓水平,仍然在特定產品領域維持高關稅。
4、關稅配額(tariff quotas)
對一定數量(配額量)內的進口產品適用較低的關稅稅率,對超過該配額量的進口產品適用較高的稅率。實踐中,配額量的確定、發放和管理過程中的不適當做法常常成為貿易壁壘。 非關稅壁壘(non-tariff barriers)
㈨ 求一篇關於國際貿易壁壘的英文文章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overall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ot high, behind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commodities, a lower grade of procts. At present, th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f China's export trade has become a major obstacle to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related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in 2002 academic annual meeting, the current world trade barriers from 80% of th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In recent years, 60% of export enterprises have met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foreig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he impact of China's total export volume of 25%.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statistics,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ervices in 2002, light instries, such as the six of the 21 categories of procts subjected to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business disruption as much as 71 percent, hampered by proct ratio of 39%, the amount of loss of 17,000,000,000 U.S. dollars.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n China's export enterprises to rec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lost trading opportunities, out of the market, weake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procts, and foreign consumers som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cts, food procts, in particular the decline in confidence, China's exports to the long-term Negative effects. As a result, research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f the cop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ort trade has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㈩ 國際貿易壁壘有哪些
國際貿易壁壘包括技術性貿易壁壘,綠色貿易壁壘,關稅性貿易壁壘,非內關稅性貿易壁壘。下容面重點普及一下,關稅性和非關稅性貿易壁壘。
關稅壁壘:是指一國(地區)政府所設置的海關對進出口本國(地區)關境的商品徵收關稅所形成的一種貿易障礙。常見的關稅壁壘包括以下幾種:關稅高峰、關稅升級、關稅配額。
非關稅壁壘的主要形式有:禁止進口、配額管理、進出口許可證管理、通關環節壁壘、進出口的國家壟斷、歧視性政府采購政策、歧視性國內稅費、海關估價、數量型外匯管制、進口押金管理、技術性貿易壁壘、動植物檢驗檢疫措施、原產地規則、補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