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外貿部在一個公司所有部門中是處於怎樣的地位和作用而且面試的不是人力資源部而是外貿主管經理之類
外貿在以出口為主的公司中是中流砥柱的位置,畢竟這是公司利潤的來源,沒了收入,一切都不能運行。 面試官一般都會先是HR部門,最後再外貿主管。
❷ 簡答中國貿易地位崛起的表現
1,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2,與世界各國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系,
3,中國內經濟對國際貢獻越容來越大,外匯儲備已處世界首位
4,就文化來說,中國與一些國家互辦「文化年」的活動,奧運會,世博會在中國召開,已體現中國文化已推向了世界。
❸ 貿易公司 財務總監和銷售總監的地位高低
當然是銷售啊,客戶都沒有,那公司靠什麼吃呢
不知道你是從什麼角度問的。
從學術角度講,貿易理論是在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產生並發展壯大的,對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經濟運作,國家調控和全球產業布局有深遠的影響,也是國家博弈的重要因素,但是我覺得現在經濟學里最重要的是宏觀經濟學和國家經濟學研究,因為現在世界還是經濟不景氣,需要強大的宏觀經濟理論最為政府決策的支撐,而貿易經濟,國際經濟學研究的其實並不太關注這個。
要是你說的是上學的專業呢,一般經濟學類分為:經濟學,國貿,財政,金融。四個學科相互獨立,其中經濟學偏研究和理論,而國貿是最偏商業,重實務的專業,不能比較。只不過現在的學校大多垃圾,各個專業學出來都差不多。
國家最缺的是經濟學研究人才,從這個角度看,經濟學絕對是第一位的,而貿易,占第二吧,畢竟消費、投資和出口是三駕馬車。但我想在理論的貢獻度上,不如經濟學。
❺ 國際貿易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由於經濟全球化和商務電子化的普及,地球村的概念越來越清晰,每個國家的經濟不再像傳統形式下那樣,而是存在著非常復雜的聯系,各國貿易的往來越來越密切,因此國際貿易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大。。。
❻ 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中國是世界貿易大國,是美國、日本、歐盟、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國;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國,對主要的貿易國家都有貿易順差;中國是貿易大國,但還不是貿易強國。貿易產品集中在服裝、電子產品等低端製造產品上,在汽車、機床、軟體等高技術含量的行業不具備競爭優勢。
加入WTO的利與弊:好處:使國內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更快成長,使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內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加快國內法制化進程,更快走向市場化經濟道路。弊端:開放一些國際競爭力較弱的行業,造成了行業的衰弱。
❼ 中國在國際貿易中有著怎樣的地位與作用
我國的國際地位自然得從綜合國力看。綜合國力的版本很多,有早期的經典版,後期版和中國版,其版本很多,誰也說不服誰,沒有一個標准版的。早期版看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國防、文化、科技、外交的能力。後期的則注重國家軟實力經濟和文化。中國版是怎麼看不得而知,但我只知道在國際上得不到認可。
我國的綜合國力以早期某外國專家的看法最具代表性。以一九九零年為例:
一、經濟力。
我國經濟力排世界第八位,和當時的GDP總量是一致的。
二、政治力。
我國是五常之一,美蘇中世界大三角中的一個極,雖然弱於其它兩極,但的確起到一個極的作用。政治力排美蘇之後,世界第三。
三、國防國。
一九四九年建國之初就排第八位,一九九零年世界第三,居美蘇之後。
四、科技力。
龐大的科研力量,效率較低下,世界第九。
五、文化力。
東方文化的代表,現代文化產業不發達,世界第六位。
六、外交力。
除「鼻屎」小國和台建交外,有一定影響的國家都和中國建交,第三位。
總的來說,我國綜合國力全於美國、蘇聯、法國、英國、日本之後,居世界第六位。其它的一些排法如以軟實力為主的一種排法中國居第十二位,中國某專家的排法我國居第十六為,認可度不高。
經過蘇東巨變和亞洲金融危機後,俄羅斯國力爭劇衰落,日本停滯不前,美國一占凱歌,中國迅猛發展,中美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兩個輪子。綜合國力的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沒有質的變化,發達國家依然穩定,發展中國家依然在繞大圈,發展雖快,仍要被發達國家甩開,非洲依然動盪。
以二零零一年為例,再談綜合國力:
一、經濟力。
從九零年來,我國GDP總量一舉超過了加拿大和義大利,居世界第六位,經濟為當居第六位。這一年,世界GDP排位前十拉為美國99007億美元,日本45742億美元,德國19480億美元,英國14514億美元,法國12422億美元,中國11310億美元,義大利11235億美元,加拿大6619億美元,西班牙5869億美元,墨西哥5505億美元。其它的重要經濟體依秩為巴西、印度、韓國、荷蘭、奧大利亞、瑞士、阿根廷、俄羅斯、比利時、瑞典。值得一提的是蘇聯,一九八九年人均GDP增達到峰值8000多美元,總量仍居美、日之後為世界第三,十零零一年人均GDP下降到1750美元,總量居世界第十八位。
二、政治力。
俄羅斯政治力和前蘇聯無法相擔並論,但仍有很大的影響力,並積極參與世界各類事件的協調,並利用印度軍購上的依賴擴大對印度的影響,為上海合作組織極為重要的一員,六方會談中有極大的作用,在中東和平進程中影響頗大。中國近年擴大了對東盟等周邊國家的影響,伴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加,政治影響上升很快,但仍居俄羅斯之後,居世界第三。主要政治大國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日本、德國、義大利、印度、加拿大。
三、國防力。
美國一超,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俄羅斯從前蘇聯時期衰落下來,作戰飛機從前蘇聯時期4000多架減縮到1000多架,坦克裝甲車從原蘇聯時期40000多輛減少到15000輛,主要作戰艦艇從700多艘減少到300多艘,潛艇從100多艘減少到60多艘。這些裝備數量都還將進一步縮減,並以提高質量為主,不管有多高的質量,必竟不能再現輝煌了。中國陸軍正在進行「緩慢的現代化」(美國的《中國年度軍力報告》用語),電子化、導彈化水平有一定提高,海空軍近年發展迅速,國防實力已超過俄羅斯而居世界第二位。大國國防力依次為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法國、英國、德國、印度、義大利,這和前不久印度某學者提出的國家安全指數排名是一致的。
四、科技力。
近年我國科技力有很大提升,但並沒有取得質的變化,沒有產生突破性進展。世界科技發展並未因中國的發展而放慢腳步。就科技整體實力而言,中國並居第七。依秩為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加拿大。
九十年代以來,科技進展最快的國家當數韓國和愛爾蘭,俄羅斯下降三位,中國上升兩位。
五、文化力。
中國在文化領域仍沒有突破,俄羅斯依然下降。美國第一,法國第二,中國仍居第六。外交力。
和九零年沒有多大變化,美國、俄羅斯、中國居前三位。
二零零一年,綜合國力的發展上,俄羅斯下降最大,英法交換位置,近年英國發展穩健。所以,二零零一年世界影響最大的國家依秩為:
一是美國。
二是日本。
三是英國。
四是法國。
五是中國。
六是俄羅斯。
七是德國。
八是印度。
九是義大利。
❽ 國際貿易大國的貿易地位
7月22日 09:45 國際貿易:在中國也可以稱為進出口貿易,離不開組織貨源,裝運,收付款.海關,進出口檢驗檢疫局,稅務局少不了你的身影,職位包括外貿經理,外銷員,外貿助理,跟單員,單證員,外貿會計等等,對外語能力要求比較高,是個團隊開展的國際商務活動.
國際貿易怎樣作 :
1.客戶詢盤:一般在客戶下purchase Order之前,都會有相關的Order Inquiry給業務部,做一些細節上的了解。 2.報價:業務部及時回復客人查詢,確定貨物品名,型號,生產廠家,數量,交貨期,付款方式,包裝規格及櫃型等,Performa Invoice 給客戶做正式報價。
3.得到訂單:經過洽談,收到客戶正式的訂單purchase Order。
4.下生產訂單:得到客人的訂單確認後,給工廠下訂單,安排生產計劃。
5.業務審批:業務部收到訂單後,首先做出業務審核表。按「出口合同審核表」的項目如實填寫,盡可能將各種預計費用都列明。合同審批需附上客人訂單傳真件,與工廠的收購合同。審核表要由業務員簽名,部門經理審批,再交管理部人員審核後才能執行。如金額較大的,或有預付款和傭金等條款的,要經公司總經理審批才行。合同審批之後,製成銷售訂單,交給部門進程員跟進。
6.下達生產通知:業務部在確定交貨期後,滿足下列情況可下達生產通知, 通知工廠按時生產: 6.1:如果是L/C付款的客戶,通常是在交貨期前1個月確認L/C已經收到,收到L/C後應業務員和單證員分別審查信用證,檢查是否存在錯誤,交貨期能否保障,及其他可能的問題,如有問題應立即請客人改證。 6.2:如果是T/T付款的客戶,要確認定金已經到賬。 6.3:如果是放帳客戶,或通過銀行D/A等方式收匯等,需經理確認。
7. 驗貨 7.1:在交貨期前一周,要通知公司驗貨員驗貨。 7.2:如果客人要自己或指定驗貨人員來驗貨的,要在交貨期一周前,約客戶查貨並將查貨日期告知計劃部。 7.3:如果客人指定由第三方驗貨公司或公正行等驗貨的,要在交貨期兩周前與驗貨公司聯系,預約驗貨時間,確保在交貨期前安排好時間。確定後將驗貨時間通知工廠。
8.制備基本文件。工廠提供的裝箱資料,製作出口合同,出口商業發票,裝箱單等文件(應由業務跟單員製作,交給單證員)。
9.商檢:如果是國家法定商檢產品,在給工廠下訂單時要說明商檢要求,並提供出口合同,發票等商檢所需資料。而且要告訴工廠將來產品的出口口岸,便於工廠辦理商檢。應在發貨一周之前拿到商檢換證憑單/條。
10. 租船訂倉: 10.1.如果跟客人簽定的合同是FOB CHINA條款,通常客人會指定運輸代理公司或船公司。應盡早與貨代聯系,告知發貨意向,了解將要安排的出口口岸,船期等情況,Q確認工廠的交貨能否早於開船期至少一周以前,以及船期能否達到客人要求的交貨期。應在交貨期兩周之前向貨運公司發出書面定倉通知(ING ORDER),通常在開船一周前可拿到定倉紙。 10.2.如果是由賣方支付運費,應盡早向貨運公司或船公司咨詢船期,運價,開船口岸等。經比較,選擇價格優惠,信譽好,船期合適的船公司,並告訴業務員通告給客人。如客人不同意時要另選客人認可的船公司。開船前兩周書面定倉,程序同上。 10.3.如果貨物不夠一個小櫃,需走散貨時,向貨代公司定散貨倉位。拿到入倉紙時,還要了解截關時間,入倉報關要求,等內容。 10.4.向運輸公司定倉時,一定要傳真書面定倉紙,註明所定船期,櫃型及數量,目的港等內容,以避免差錯。
11. 安排拖櫃: 11.1.貨物做好並驗貨通過後,委託拖車公司提櫃,裝櫃。拖車公司應選擇安全可靠,價格合理的公司簽定協議長期合作,以確保安全及准時。要給拖車公司傳真以下資料:定倉確認書/放櫃紙,船公司,定倉號,拖櫃委託書,註明裝櫃時間,櫃型及數量,裝櫃地址,報關行,及裝船口岸等。如果有驗貨公司看裝櫃,要專門聲明,不能晚到。並要求回傳一份上櫃資料,列明櫃號、車牌號、司機及聯系電話等 11.2.傳真一份裝車資料給工廠,列明上櫃時間、櫃型、訂倉號、訂單號、車牌號以及司機聯系電話。 11.3.要求工廠在貨櫃離開工廠後盡快傳真一份裝貨通知給業務部,列明貨櫃離廠時間、實際裝貨數量等,並記裝箱號碼和封條號碼作為提單的資料。要求工廠裝櫃後一定要記住上封條。
12.委託報關:在拖櫃同時將報關所需資料交給合作報關行,委託出口報關及做商檢通關換單。通常要給報關留出兩天時間(船截關前)。委託報關時,應提供一份裝櫃資料,內容包括所裝貨物及數量,口岸,船公司,定倉號,櫃號,船開截關時間,拖車公司,櫃型及數量,本公司的聯系人和電話等。
13. 獲得運輸文件: 13.1. 最遲在開船後兩天內,要將提單補料內容傳真給船運公司或貨運代理。補料要按找L/C或客人的要求來做,並給出正確的貨物數量,以及一些特殊要求等,包括要求船公司隨同提單出的船證明等。 13.2. 督促船公司盡快出提單樣板及運費帳單。仔細核對樣本無誤後,向船公司書面確認提單內容。如果提單需客人確認的,要先傳真提單樣板給客人,得到確認後再要求船公司出正本。 13.3. 及時支付運雜費,付款後通知船公司及時取得提單等運輸文件。支付運費應做登記。
14. 准備其他文件 14.1.商業發票:L/C 要求提供的文件中,對商業發票要求最嚴格。發票的日期要確定在開證日之後,交貨期之前。發票中的貨物描述要與L/C上的完全相同,小寫和大寫金額都要正確無誤。L/C上對發票的條款應顯示出來,要顯示嘜頭。如果發票需辦理對方大使館認證,一般要提前20天辦理。 14.2.FORMA原產地證書:FORM A 原產地證要在發貨之前到檢驗檢疫局申辦。需注意的是運輸日期要在L/C 的交貨期和開船日之前,在發票日期之後。未能在發貨之前辦理的,要辦理後發證書,需提供報關單,提單等文件。經香港轉運的貨物,FORM A證書通常要到香港的中國商檢公司辦理加簽,證明未在港對貨物進行再加工。 14.3.一般原產地證:一般原產地證可在中國貿易促進會辦理,要求低一些。可在發貨之後不太長的時間內補辦。如果原產地證書要辦理大使館加簽,也和發票一樣要提前20天辦理。 14.4.裝運通知:一般是要求在開船後幾天之內,要通知客人發貨的細節,包括船名,航班次,開船日,預計抵港日,貨物及數量,金額,包裝件數,嘜頭,目的港代理人等。有時L/C要求提供發送證明,如傳真報告書,發函底單等,注意按客人要求的時間內辦理。 14.5.裝箱單:裝箱單應清楚地表明貨物裝箱情況。要顯示每箱內裝的數量,每箱的毛重,凈重,外箱尺寸。按外箱尺寸計算出來的總體積要與標明的總體積相符。要顯示嘜頭和箱號,以便於客人查找。裝箱單的重量,體積要於提單相符。
15.交單: 15.1.採用L/C收匯的,應在規定的交單時間內,備齊全部單證,並嚴格審單,確保沒有錯誤,才交銀行議付。 15.2.採用T/T收匯的,在取得提單後馬上傳真提單給客人付款,確認受到餘款後再將提單正本及其他文件寄給客人。 15.3.如果T/T收匯的,要求收全款才能做櫃的,要等收款後再安排拖櫃。拿到提單後可立即寄正本提單給客人。
16.業務登記:每單出口業務在完成後要及時做登記,包括電腦登記及書面登記,便於以後查詢,統計等。
17.文件存檔:所有的文件、L/C和議付文件必須留存一整套以備查用。
18.單證員平時應注意收集運價變動,船期,航線,等信息,為業務員報價提供幫助。
希望你能做好國際貿易,發揮自己的能力。
❾ 論述對外貿易經營者的法律地位
1、對外貿易經營者的權利
對外貿易經營者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其權利主要專有:屬
①依法進行對外貿易活動;
②依法自主使用外匯;
③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請求權;
④依法分享國家促進對外貿易所採取的各種便利措置,如獲得對外貿易發展基金、風險基金資助;通過對外貿易公共信息服務體系獲取對外貿易信息等;
⑤依法成立和參加有關協會、商會;
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⑦外貿代理權;
⑧其他權利。
2、對外貿易經營者的義務
對外貿易經營者的義務主要有:
①依法進行外貿活動,遵守國家與對外貿易有關的法律、行政法規;
②接受國家主管部門的監督,即對外貿易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依法作出的規定,向有關部門提交與其對外貿易經營活動有關的文件及資料,有關部門應當為提供者保守商業秘密;
③其他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