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中國對德國度貿易公司

中國對德國度貿易公司

發布時間:2020-12-02 22:52:41

❶ 商品編碼8414809052 進口到中國,一般關稅30%, 最惠國關稅7%. 從印度和德國進口該機器我能否享受最惠國待

原產印度的可享受亞太協定稅率4.9%。原產德國的適用最惠國稅率。

❷ 德國現在溫度跟中國相差多嗎

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專情況很少見。降雨分布在一屬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則為-6℃左右。屬於例外的是氣候溫潤的上萊茵河谷,以及經常可以感到從阿爾卑斯山吹來的燥熱南風的上巴伐利亞和山風刺骨、夏季涼爽、冬季多雪,從而構成自己獨特氣候區的哈爾茨山區。因各地區地理條件的不同,德國最高溫度在攝氏20-30℃之間,最低溫度在1.5-﹣10℃之間。
德國的北部是海洋性氣候,相對於南部較暖和。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

❸ 日本企業,中國企業,德國企業,美國企業,人性化程度怎麼排

日本}德國}美復國}日本企制業是全世界檢測標准最高的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比的過 在發達國家裡 寫有made in Japan字樣的產品是使用時間最久的 日本質量 世界第一是 一個常識
在有就是中國產品 質量沒有什麼可說的 世界最差 也最便宜 中國給自己人造的地溝油蘇丹紅大便豆腐等等 稍微好一點的產品就銷往國外 但是和發達國家的產品根本沒法比較 差個十萬八千里

❹ 上海致聯國際貿易公司代理的德國Lamtech非接觸式平面度測量儀有哪些型號

你應該先到德國這家公司的網站上把技術資料盪下來,然後給大家翻譯吧
這么專業的問題估計只能生產商回答的出來。

❺ 德國2015年對外貿易依存度

我國對外依存度很高,主要因為產業結構不合理,都是層次低,檔次低,品牌少,收益少的商品,因為德國的輕工業並沒有他的重工業那麼發達,當然對外有依存度咯,當然和中國相比較而言,顯然要輕微的多。

❻ 為什麼德國企業的員工忠誠度這么高

一、重視人力資源的優良傳統

在德國,很多人進入了一家他們認為很棒的好公司之後,服役 20 年以上是很常見的事,甚至有些終身不換東家。
在寶馬工廠,就有很多不足 60 歲的工人,卻在寶馬幹了 40 年左右。隨處可見的員工高忠誠度是德企的特色。當然,員工們認為這是因為老闆先對他們好,因為任何 " 忠誠 " 都是雙方的。
德企有重視人力的傳統,國際化後也會把 " 德國式 HR" 搬到海外公司或是工廠,四處俘獲員工人心,效果卓著。德國化工製造企業巴斯夫 ( BASF ) 集團人力資源總裁 Wolfgang Hapke 博士接受新浪財經專訪時確認:全球來看,巴斯夫全球員工在入職後的前三年,自願離開公司的比例平均為 1.3%。歐洲的員工流動率為 0.6%,北美為 1.5%,亞太為 3.6%。
另一家德國大型企業高管透露,在德國,他們公司在部門總管級別的員工流動率只有不到 1%,當然,因為在中國和印度,人們比較樂意跳槽,所以這個比率要高一些。即使如此,德國公司員工流動率依然比當地市場的同行們低得多。
對於 " 德國式 HR",羅蘭貝格戰略咨詢公司的創始人及監事會主席羅蘭 - 貝格 ( Roland Berger ) 點評說:德國企業,或者說歐洲企業對員工的尊重,已經成為歐洲特色,主要體現為關懷普通員工的身心健康。但在美國企業看來,股東價值可能更重要。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中國企業家接下來該怎麼走,可能需要找一條最合理的路。未必是歐洲模式,也未必照搬美國模式。
二、讓法國人眼紅的勞工政策
德國聯邦政府雖然很專注保持就業增長率和提升生產力,但首要前提是公民實際收入必須增加。
這個原則一直十分明確。哈佛商業評論之前發評論說,德國人的薪水和各項福利比美國高出 66%。更重要的是,美國收入差距的不斷加大,這在美國社會很具爭議。
2015 年,德國政府開始發福利,其中一條就是最低工資定在大約 1.1 萬人民幣。
若與西歐國家做一個比較,德國的工資並沒有高得很離譜。從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德國逐步推行稅前每小時 8.5 歐元 ( 約合人民幣 62 元 ) 的最低工資標准。這低於盧森堡最低時薪 11.1 歐元 ( 人民幣 81 元 ) ;法國 9.53 歐元 ( 人民幣 69.6 元 ) ;略高於英國 ( 6.5 英鎊,約合人民幣 61.38 元 ) 。
但事實上,在現實操作中,德國這輛工業戰車對公民待遇保障又著實令人望塵莫及。德國經濟被定義成世界上最健全的經濟。是不是 " 最健全 " 很難說,但德國式福利的確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例如,如果德國工人不想兩地分居,勞動局可以支付行李搬運費。又例如,父母雙方雙職工又要帶孩子,二人可以有一人申請帶薪假在家帶孩子,薪水為原工資 65%。若一方無業,則可申請每月 300 歐元的補貼。這份福利叫 " 父母金 ",是很多國家聞所未聞的。
在過去的十年間,德國政府針對勞工市場,進行了多項改革,其中除了對有孩子的家庭,或單親父母有很多特殊政策,政府還催生了很多 " 迷你工作 " ——即以短工形式存在的工作,工資低但僱主繳納社會保險。
這種工作時間靈活的小零工大大豐富了德國的就業市場,保證了就業率,減輕了很多企業的負擔。法國曾有官員公開指責德國大量 " 迷你工作 " 的存在對法國的就業市場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三、出手闊綽的德國企業
先不說德國聯邦政府的態度,從企業層面來說,與寒酸的最低工資相比,大多數德國企業給工人發工資時出手其實都很大方。
EM Motive 主席 Alex Humpert 坦言,他們在德國 Hildesheim 工廠一線工人的薪資按小時計,時薪大約在 36 歐元到 40 歐元之間。一周工作時間大約為 40 個小時。這樣計算下來,一名熟練技工的月薪約為 6400 歐元。
采訪中還有德企的管理層對新浪財經私下說:寶馬車的一條生產線可能就價值幾百萬歐元甚至更高,這些生產線上的工人也待遇豐厚。德國產品售價高,背後的人力成本真是不容小覷。
德國化工製造企業巴斯夫 ( BASF ) 集團人力資源總裁 Wolfgang Hapke 博士解釋說:" 除了按照市場水平設定工資,巴斯夫承諾應有的福利、個人發展的機會以及舒適的辦公環境。在很多國家,員工除了享受養老保障,還有補充醫療保險,以及股份項目,也就是投資公司股份享受收益——這都是為了鼓勵員工做巴斯夫的『老兵』。"
" 那些讓員工感覺沒有歸屬感的企業,我覺得是公司把錢看得太重了,對員工不夠好。一家企業要辦得長久,關注的重點就應該是公司的長期目標,而不是盯著短期利潤。當一家企業發展到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的規模,所謂企業的『中央集權』式慣例已經很難奏效了,每名員工必須都要能得到驅動力、薪水、福利和公司氛圍同等重要的待遇。" 一位不願具名的德企高層對新浪財經坦言。
四、獨有的員工關懷文化
在對寶馬的采訪中,我學會了一個新英文單詞,叫 " 人體工程學 "。對於如何關懷工人,寶馬的廠房一直有口碑。
在寶馬德國 Dingolfing 工廠,對於一些年齡大的工人更是貼心,從廠房設置到醫療護理,甚至理療師都有一條龍服務。
" 人體工程學 " 這個詞在寶馬的生產部門出現頻率很高,主要因為他們認為工廠生產線的設置和安裝必須考慮到適合人體結構。
這些符合人體工程學基本原理的零部件和生產線,都體現都在細節中。
例如特殊的木地板,可以顯示更大字體的旋轉架顯示屏;為防止工人站立過久而隨處提供的舒適板凳;為防止員工閃到腰所做可調整高度的貨架;為視力不好員工加強照明度。在交班的間隙,工人們甚至可以在廠房內休息間里提供的便利床上小憩。
寶馬集團生產部發言人 Saskia Ebbauer 解釋說:" 自動化可以很大程度解放人力,一些需要不斷重復,又消耗體力的簡單任務以後都可交給機器人,由他們承擔所有繁重勞動,這也是未來工廠的特徵。即使如此,人力依然是工廠運營的重要組成。"
所以寶馬一直朝著把員工照顧好的方向努力。
寶馬集團有 70% 的員工都在德國工作。寶馬集團的用人原則和人力資源計劃,基本可以與德國的情況相匹配。據寶馬的分析數據顯示:到 2020 年,德國工人的平均年齡 50 歲以上的比例將從 15% 增長到超過 35%。
2004 年,寶馬集團發起了一個全面的 " 今天為明天 " ( Today for Tomorrow ) 的項目,主要就是探究如何在工人年紀變大的同時,還可以保證工人們的創新力和生產力。
" 簡而言之,我們要創造適合各年齡段的工作環境。其實並沒有所謂的『老年生產線』,更沒有『輕量級工作站』,只有可適合各年齡層的生產線。即使是年輕的工人,也要保證他們在歲數增長的同時身體健康,可以長期保持生產力。"Saskia Ebbauer 說。
五、捨得對員工的未來進行投資
再來說說弗朗茨 - 菲潤巴赫 ( Franz Fehrenbach ) 的故事。他在 1975 年大學一畢業就進入博世公司做培訓生,理由是博世的工人待遇好,投入研發和設備都很闊綽。28 年後,菲潤巴赫從培訓生升至博世公司主席,並在 2014 年 7 月受任為公司監事會主席,成為博世工業信託公司 ( RBIK ) 合夥人。
" 為什麼我會一直在這家公司工作,因為這家公司的國際化程度相當高:350 個國家的生意運作,不同的業務板塊,意味著不用換公司,就可以學到很多,給每個人的機會巨大。我曾經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又在不同的生意板塊都有工作經歷。所以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這間公司,事實是,我都找不到要離開的理由。對於其他忠實的員工,我覺得他們是對於我們公司的運作模式很滿意。"
我問菲潤巴赫:" 假設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應聘博世公司的職位,可他三年內換了三家公司,你是否會聘用他?"
菲潤巴赫笑答:" 他根本不可能從我這里獲得面試的機會。"
" 『持續性』對於我們公司是十分重要的。所有作出的承諾,都要去履行,而且不能中斷。" 他說。
菲潤巴赫不跳槽的理由和戴姆勒的 Robert Frederick Veit 何其相似。Robert Frederick Veit 是德國戴姆勒卡客車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 CEO,當被問到為什麼德國企業員工對老闆很忠誠的問題時,這位身材高大、語速飛快、語鋒犀利的戴姆勒 " 老兵 " 拍拍自己胸脯說:" 看看我就知道了。我在戴姆勒工作了 22 年,從學徒做起,之後很幸運的參加了管理培訓,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崗位,難道還不是個好例子?"
Robert Frederick Veit 進一步解釋說:" 公司的發展很穩健;國際化程度很高;給員工很多機會——我自然不會跳槽。"
戴姆勒卡車中國合資項目總裁兼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史蒂芬 ( Stefan Albrecht ) 坦言:" 德企的員工忠誠度很高,是因為企業文化的問題:公司肯對員工投資,讓員工開心。員工自然也會付出更多,對老闆忠誠。這是雙向的。"
當然,所謂 " 投資 ",不止是薪酬那麼簡單。給員工不斷學習提升的機會,是很多德企的留人秘訣。
進一步培訓看起來是鼓勵員工 " 終身學習 ",可在巴斯夫 ( BASF ) 集團人力資源總裁 Wolfgang Hapke 看來,保障員工有終身學習的機會也是對巴斯夫未來的投資。對員工持續培訓是為了未來的人力需求有所保障。
與很多優質德企一樣,巴斯夫集團在金融危機時也沒有裁員,這是因為他們為了渡過難關採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減少超時工作,控製成本,更靈活調動人員。在 Ludwigshafen,有 600 名雇員轉做臨時職位或者是調動到其他崗位。
" 事實證明,在金融危機期間,要避免企業裁員是完全可能的。"Wolfgang Hapke 說。

❼ 急需中國、法國、德國、日本准確緯度參數,請標明數據來源及出處,謝謝啦!

中國經度范圍:73°33′E至135°05′E,緯度范圍:3°51′N至53°33′N。法國:大陸在北緯回42度至51度,西經5度至東經8度。德國答經度范圍:6°E至15°E,緯度范圍:47°N至55°N。日本經度范圍:123°E至154°E,緯度范圍:20°N至45°N。出自本人的世界地圖,掛牆上的大地圖。

❽ 德國的糧食貿易的現狀,及對其他國家在糧食貿易上的態度,和對轉基因食品的看法(要有例子說明)

正好前幾天做演講時注意過。參考著看看吧!

德國農業發達,是歐盟三大農產品主產國之一。目前德國共有耕地1190萬公頃,農場平均規模36公頃,德國農業從業人口占社會從業人口的2.1%,農業GDP佔全國GDP的0.77%。從20世紀60年代起,德國依靠科技進步和機械化發展,糧食單產不斷提高,糧食生產總量持續上升,從60年代初的1726萬噸提高到2006年的4347萬噸。從1990年開始,該國從一個糧食進口國轉變為歐洲重要的糧食出口國,主要出口品種是小麥、大麥和黑麥,2005年糧食凈出口562萬噸。

德國糧食政策的基礎是歐共體共同農業政策。德國首先必須遵循歐盟的政策和法律,在此前提下,聯邦及各州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具體的政策措施。歐盟農業政策的重要目標之一是保證糧食安全,即保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買得到和買得起所需要的食品。韓國糧食政策旨在提高糧食生產效率,保證糧食穩定安全供應,努力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糧食結構調整。

德國採取的最重要的手段都是政府的高額補貼,依靠補貼促進糧食生產,既有產量補貼又有農民收入補貼。同時,糧食安全由單純依靠國內市場轉為依靠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
德國儲備糧有兩種:一種是國家儲備糧,為發生自然災害、戰爭等時用;一種是歐盟干預糧,農民以干預價格出售給農業部儲備局。德國沒有大量的儲備糧,這是因為曾經存在大量的生產過剩,所以對糧食的供給滿足需求有信心。2006年,德國糧食總供給量為6400萬噸,總消費量為4200萬噸。

德國對儲備糧採取招標形式進行。對於國家儲備糧,供應者和儲備者都是通過招標進行確定的;對於歐盟干預糧,農業部對儲備者進行公開招標,糧食所有權屬於歐盟,聯邦政府執行歐盟的政策。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的糧食由私營倉儲企業承擔保管責任,具體程序是:首先,每年由私營企業提出申請,政府對申請企業的財務狀況、設施條件、管理能力以及倉儲商對其設施的控制能力等進行審核並進行現場核查;其次,政府與獲得批準的私人企業簽訂倉儲合同,確定儲存費用補貼;第三,運用高科技手段對倉儲進行監控。穗國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規則,促進管理手段現代化,基本實現糧食出入庫、質量檢驗檢疫、裝卸等業務環節的全過程機械化、自動化和電子化,降低了監督的成本。

歐盟採用進口限制。高質量的小麥、玉米和高粱等,採用的進口關稅是干預價格的155%與進口價之間的差價;低質量的小麥、大麥和玉米等,採用的是配額管理,其中,小麥配額290萬噸,稅率每噸12歐元;大麥30萬噸,每噸16歐元;玉米,242萬噸,零關稅。

德國有關法律規定:消費者可以知道牲畜在被屠宰前是否用轉基因飼料喂養;蛋、奶、肉製品必須標明是否是(間接)轉基因食品。
德國允許進口大量轉基因食品,但是在德國允許種植的轉基因植物只有一種MON810玉米。全球轉基因植物的種類很多,目前種植的主要品種有玉米、油菜籽、棉花和大豆。80%的轉基因產品不是直接上了消費者的餐桌,而是作為飼料喂養牲畜。因為自從歐盟禁止給牲畜喂屠宰廢料和肉骨粉之後,歐洲農民就用價格低廉的轉基因大豆作為飼料。消費者如果想避免食用轉基因食品,就要少吃葷食,如肉、蛋和奶製品。其餘20%的轉基因植物中大部分是棉花,用於生產T恤衫和牛仔褲。目前,在德國的超市買到轉基因的西紅柿或者土豆是不大可能的。

❾ 德國企業成功的因素是哪些

一、德國企業在海外成功的關鍵因素
調查顯示,產品質量、正確的業務夥伴、良好的關系網路、服務、市場認識度、合格員工、合理的戰略計劃等是德國企業在海外成功的關鍵因素。

(一)產品質量
「產品質量」被各個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普遍認為是海外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以82%的得分比率遙居各因素之首,其中在電子數據處理、電工、精密機械及光學企業中的得分比率高達92%,在研發企業中達86%。因為企業研發能力直接決定了產品質量和對當地市場的適應性。為此,還必須以另一個重要因素-「合格員工」為保障。因為只有擁有合格的員工,才有可能貫徹質量目標,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

(二)在新的目標市場上選擇正確的業務夥伴
「選擇正確的業務夥伴」以64%的平均得分比率列第二。其中,在電子數據處理、電工、精密機械及光學企業中的得分比率為71%,外貿批發商和服務類企業61%。業務夥伴選擇對大企業的影響相對少些,比率為51%。而在歐洲以外市場謀求發展的企業,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業務夥伴的選擇。特別是在創業階段,選擇合適的業務夥伴是企業面臨的最重要的挑戰之一。

(三)良好的關系網路
「良好的關系網路」被企業認為是僅次於產品質量和業務夥伴選擇的第三大成功關鍵因素(59%),其中對於機械製造(63%)、電子電工(66%)、建築(71%)、貿易和服務(均為64%)等行業的大企業尤為重要,在遠離本土的海外市場(東歐、亞洲、拉美及非洲)業務開拓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數企業認為,私人關系和關系網路對於選擇正確的業務夥伴至關重要。而這種關系主要是通過親臨目標市場考察和參加交易會等活動建立的。此外,來自德國工商會和海外商會等機構的信息、經驗交流和咨詢建議對企業建立良好關系也很關鍵。

(四)服務
「服務」超過「價格」因素列第四(56%)。而機械製造(69%)和外貿批發行業(59%)對其重視程度更高。從目標市場看,在巴西(64%)和南非(67%)地區開展業務的企業更加重視「服務」的作用。在很多情況下,質量和技術優勢是產品決定性的成功特徵,而與之配套的服務則是其不可缺少的外部條件。而要貫徹必要的服務,同樣需要合格的員工。

(五)市場認識度
「市場認識度」被認為是企業海外成功的保障性因素(53%)。其中大企業(70%),特別是從事大規模投資和在當地設有采購部門的大集團(74%)都對「市場認識度」給予了相當的關注。由於金屬工業主要涉及供應過程,受市場認識度的關聯影響較少(41%)。從目標市場看,「市場認識度」對於在歐盟和俄羅斯等國發展業務的企業作用相對更大(62-64%)。

(六)合格員工
「合格員工」也是企業在海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52%)。大企業更是將人事工作視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對於服務業企業(62%)、大企業子公司、合資企業及研發中心(均為68%)來說,由於其「產品質量」與員工密切相關,因而「合格員工」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七)產品價格
48%的企業將「產品價格」列為企業海外成功的因素之一。而其對於化工行業的小企業和外貿批發商具有決定性意義(均為55%),他們對此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市場認識度」。但價格因素對大企業(40%)和服務業(36%)的影響相對較小。

(八)技術優勢
雖然只有39%的企業視 「技術優勢」為其成功的因素之一,但相當一部分大企業(47%),特別是機械製造和電子數據處理、精密機械和光學(超過60%)以及研發(63%)企業非常重視通過技術革新來擴大和保證其競爭優勢。由於「技術優勢」與產品特性密切相關,因而「高端產品策略」對企業海外業務具有戰略意義。「德國製造」至今在海外仍享有很高的聲譽。(九)針對目標市場的特別方案
36%的企業認為,「針對目標市場的特別方案」是企業在海外成功的重要基礎,其中服務業佔45%。「業務計劃」在企業的每一項海外業務中都具有重要作用。除業務設想、業務目標、市場分析和戰略、市場營銷、銷售計劃、采購計劃外,「業務計劃」還應包含財務計劃並考慮當地的法律環境因素,確定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隨時掌握各個階段業務發展的情況,從而在國際化進程中獲得成功。

(十)接近客戶
「接近客戶」也是企業海外成功的戰略因素之一(27%)。許多大企業認為,通過在目標市場設立代表處接近客戶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50%)。此外,在海外大范圍投資企業(46%)以及采購部門(40%)也視「接近客戶」為成功中不可忽視的因素。因為與當地客戶群體建立直接的聯系能夠使企業獲得有關市場機遇和挑戰的可靠信息。但該因素對小企業的影響不大。

(十一)及早進入市場
23%的企業,其中主要是大企業(36%)特別是大型商貿企業(30%)認為,及早進入目標市場有助於企業在海外成功。

(十二)有利的政策環境
出人意料的是,多數被調查企業認為海外市場「政策環境」對企業成功的影響不大。只有16%的企業,其中主要是從事海外投資的大企業(23%)認為「政策環境」很關鍵。從行業上看,化工和塑料工業(23%)受「政策環境」影響相對較大。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業要在海外獲得成功,除過硬的產品質量,還主要取決於業務基礎准備工作、尋找合適的業務夥伴、對市場的認識度、在當地認真細致的員工招募工作以及可靠的業務計劃。而這些因素,都離不開工商會和海外商會等機構的幫助與支持。
上述因素對於我企業「走出去」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應為我企業借鑒。同時,我駐外經商機構及商會也應加強相關的信息咨詢和指導,支持企業在海外業務的開展。

二、德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的評價
總的來說,歐洲國家仍是德國企業對外投資的最主要目標市場,但同時,德國企業在亞洲的經營形式日趨多樣,特別是在對外投資中,已超過其對東歐國家的投資。而中國是德國企業在亞洲最重要的目標市場之一。

(一)中國榮登「海外業務現狀」榜首
在對「海外業務現狀」一項的調查中,53%的企業對中國市場評價積極,得分比率列各國榜首,俄羅斯和美國(47%)並列第二。在亞洲,印度也獲得了較高的評價,超過日韓等國列第二。

(二)未來2-5年在中國的業務前景最為看好
68%的企業預計,未來2-5年在中國的業務將有所擴大,中國一越成為德國企業海外業務最為看好的市場。俄羅斯(63%)、印度(59%)、美國(58%)和英國(53%)分列二至五位。此外,德國企業對法國、日本及澳大利亞等市場也較為看好。

(三)中國市場活力仍顯不足
雖然中國在前兩項調查中均排名第一,但在主要目標市場「市場活力」一項中卻明顯落後,僅列第八。第一至第七位分別是俄羅斯、印度、土耳其、巴西、南非、近中東和東歐國家。

(四)中國成為主要目標市場之一
對比目前在特定國家開展業務的企業數量與計劃開拓新的目標市場的企業數量可以看出,波蘭/捷克/匈牙利、俄羅斯、中國、印度、南非和巴西將是德國企業中期內的主要目標市場。

❿ 德國度是怎麼單位

水硬度單位
德國度,每一度即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mgCaO
法國度,每一度相當於專每升水屬中含有10mg CaCO3
英國度,每一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4mg CaCO3

1德國度=0.35663毫克當量數/升
1法國度=0.19982毫克當量數/升
1英國度=0.28483毫克當量數/升

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為毫克當量/升, 也常用德國度,每一度即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mgCaO, 或7.2mg的MgO.

閱讀全文

與中國對德國度貿易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