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個體工商戶月營業額達到多少才需要繳稅
營業稅和增值稅在達到每月30000元以上的營業額後就要交稅,而財產行為稅是無論營業額多少都需要交納稅收的,其中包括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
新《營業稅暫行條例》及《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營業稅起征點的幅度規定如下:
(一)按期納稅的,為月營業額1000-5000元;
(二)按次納稅的,為每次(日)營業額100元.
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稅務局應當在規定的幅度內,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本地區適用的起征點,並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1)現在開貿易公司稅收是多少擴展閱讀:
營業稅的征稅范圍可以概括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的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
對營業稅的征稅范圍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是指:
(1)提供或者接受應稅勞務的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
(2)所轉讓無形資產(不含土地使用權)的接受單位或個人在境內;
(3)所轉讓或者出租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在境內;
(4)所銷售或出租的不動產在境內。
但是,根據財稅[2009]111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金融商品買賣等營業稅若干免稅政策的通知》有關規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下簡稱境內)單位或者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以下簡稱境外)提供建築業、文化體育業(除播映)勞務暫免徵收營業稅。
對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外向境內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的文化體育業(除播映),娛樂業,服務業中的旅店業、飲食業、倉儲業,以及其他服務業中的沐浴、理發、洗染、裱畫、謄寫、鐫刻、復印、打包勞務,不徵收營業稅。
第二、應稅勞務是指屬於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訊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稅目徵收范圍的勞務。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屬於增值稅范圍,不屬於營業稅應稅勞務。單位或者個體經營者應聘的員工為本單位或者僱主提供的勞務,也不屬於營業稅的應稅勞務。
第三、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是指有償提供應稅勞務、有償轉讓無形資產、有償銷售不動產的行為。有償是指通過提供、轉讓、銷售行為取得貨幣、貨物、其他經濟利益。
參考資料:營業稅-網路
❷ 新開的貿易公司稅務問題
01. 納稅人共分幾種?(1 一般納稅人 2 小規模納稅人 3輔導期一般納稅人 4 個體戶)
02. 稅務發票種類除17%增值稅發票外,還有哪幾種發票?各有多少百分比的稅率?
有工業的6%的和商業的4%的。
03. 貿易公司在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之前,是屬於何種納稅人?
成為一般納稅人之前是小規模納稅人。
04. 如果是屬於小規模納稅人,而在成為一般納稅人之前,因貿易公司代理貨物出口,而賣方是一般納稅人,開立17%增值稅票給貿易公司,則:
一. 貿易公司能接受該增值稅發票嗎?
不能。
二. 該增值稅發票能退稅嗎?
退稅要先辦理相關手續,各地規定不一樣。
一般納稅人批下來以前不能開值稅發票,接收的值稅發票也不能抵扣。
三. 如賣方開立普通發票,貿易公司又要如何處理呢?
入帳
四. 請說明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之區別何在?
小規模納稅人不能開稅率為17%的發票,接收的值稅發票也不能抵扣。
05. 貿易公司屬於小規模納稅人時,不管賣方開立何種稅票,是否都不能退稅?又在成為一般納稅人之前,不管如何是否都不能退稅?
進出口權要審批,退稅也一樣。
06. 要具備何種納稅人資格才能退稅?小規模納稅人資格,但貨物是出口外銷,可以退稅嗎?
需申請進出口經營權,退稅需要稅務機關審批。
07. 出口外銷貨物,需具備何種納稅人資格,賣方開立何種稅票?才能退稅?
如果有進出口經營權,是公司一般都能申請。
08. 總之,因為業務競爭關系,各行業都將退稅部分算入成本之內,以增加競爭力,所以,如果在成為一般納稅人資格之前,要如何做才能得到退稅?
一般納稅人資格和退稅沒關系,取得17%的票是為了低扣。
❸ 開公司一年要多少錢 稅收日常運作等
你這個問題太籠統,沒有人能給你具體的回答。1、不同的行業運營成本專不一樣,如中介屬機構人少、成本少,業務單一;生產行業,得購買設備,原材料,勞動密集型。2、稅收根據你的業務性質來看,有的有營業稅,有的有增值稅。3、你的公司如果行業有潛力,前期投入就會大,費用就會多,你聘請的人員、開辦費、房租等等。所以,沒法給你估算。如果什麼都不幹,基本上一年需要幾千塊錢就可以維持公司運作,沒收入不涉及稅,沒有工作人員不涉及殘保金。如果需要經營,那就得另行計算了。
❹ 外貿公司和國外公司做生意,開發票稅點多少
按照相關的稅收法律規定,稅率為百分之13。
如果自己出口,則稅率為0%。
❺ 我要開個公司注冊資金是50萬,稅收是多少
稅收多少和注冊資金沒有關系,只和你當月所開發票有關系。
❻ 關於開公司後的工商、稅收的問題
1、營業稅按提供的服務收入5%繳納;
2、增值稅按銷售收入17%、6%、4%繳納(分別適用增值稅一般納稅回人答、小規模生產加工納稅人和商業企業納稅人)
3、城建稅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7%繳納;
4、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3%繳納;
5、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2%繳納;
6、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一年按全額繳納,以後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7、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繳納(各地規定不一,XX元/平方米);
8、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9、車船稅按車輛繳納(各地規定不一,不同車型稅額不同,XX元輛);
10、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以後的利潤)繳納(3萬元以內18%,3萬元至10萬元27%,10萬元以上33%);
11、發放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上述稅種中除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2002年1月1日新設立的企業)向國稅局申報繳納外,其他均向地稅局申報繳納。
❼ 公司各種稅收有哪些,分別怎麼收取
1、營業稅=服務業收入*稅率為5%(適合有服務業的企業)(月報);
增值稅=商品銷售收入(不含稅)*3%(適合小規模納稅人)(月報);
增值稅=商品銷售收入(不含稅)*17% - 進貨金額(不含稅)*17%(適合一般納稅人)(月報);
2、應納城建稅=應納增值稅+營業稅*7%(月報);
3、應納教育費附加=應納增值稅+營業稅*3%(月報);4、堤圍防護費:營業收入*0.1%(各地徵收標准不同,有些地方不徵收)(月報);
應納地方教育費附加=應納增值稅+營業稅*2%((各地徵收標准不同,有些地方不徵收)(月報);
5、所得稅=利潤總額*稅率為25%(季報);(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6、個人所得稅(月報);實行代扣代繳,不管工資薪金是否超過2000元都要實行全員全額申報。
應交個人所得稅 (按個人工資薪金計算交納的個人應交的稅額,以每月收入額減除免稅的應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等項目,再減去允許扣除費用2000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應交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7、印花稅(月報各地要求不同,或發生時購買);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條例的規定繳納印花稅。
❽ 開公司後稅收是怎麼收的 想開個小型銷售公司那種 年銷售額可達50-70萬
你大概是小規模納稅人的企業。增值稅是按銷售額的3%交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是按版國家規定的超過2000元才交權個稅,個稅和國稅沒有關系。企業所得稅有利潤就交25%。我還是給你舉個例子吧:例如本月你的銷售是1000元(含稅)要交;1、交國稅1000/1.03*3%=29.13元 2、交地稅 (1) 城建稅29.13*7=2.04元 (2)教育費附加29.13*3%=0.87元 (3)地方教育費附加29.13*2%=0.58元.。只要有銷售這幾個稅一個也不能少都要交。至於企業所得稅按季度交,並且有利潤才交。
❾ 貿易公司開票,稅收問題,多開部分
增值稅=銷項稅-進項稅,B要交的稅:45/1.17*0.17-40/1.17*0.17=6.54-5.81=0.73萬元,你所說的40W和45W都是含稅價
,抵扣也不是用價專款來抵扣的,而是要換屬算出進項稅和銷項稅的,差額才是應交稅費.
❿ 從稅務上來講:是開貿易公司好,還是生產型的公司好
你搞貿易怎麼會沒有進項?
你從人家哪裡買進貨物就是進項~你公司賣出就是銷項~
然後你的國稅問題~我國現行國稅稅種只有兩種,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
增值稅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一般納稅人稅率17%當然不一定比如一些農產品稅率13%~這里不扯那麼多~你反正記著你賣出100元的東西如果開具了一般納稅人發票就要交17元的稅就行了~
反過來~你是一般納稅企業去進貨對方給你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你就可以抵扣接著上面你買了50元的東西人家給你開了發票你就能抵扣7.5元
綜上所訴你當月申報的增值稅就是15-7.5=7.5
小規模納稅人稅率3%~注意一點~小規模納稅人不具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資格~並且就算你進貨得到了專用發票你不能抵扣~
企業所得稅一般25%稅率~一些小企業符合規則的就能調整到20%~這個是全年性的
具體計稅依據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至於生產企業和貿易企業稅率都是一樣的~看你涉及的經營范圍而已~你不問問告訴你生產型企業交稅高那人知道搞外貿這塊要交關稅么?
以上~一字不差手打無誤~有問題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