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表的故事
現在,我手上戴的這塊「上海」表已經跟我20年了,它見證了我和妻子阿惠的羅曼史。
此表是20年前「牛郎會織女」的一個夜晚,阿惠在學校右側清水河畔送給我的定情信物。從此,不管風風雨雨,我們便敲定了終生不悔的伴侶生涯。
俺兩個是讀高三時的鄰班同學。她羨慕我的文學出眾,經常在校刊上發表署名文章;我贊賞她的藝術才華,聽不夠她的圓潤歌喉,看不厭她的優美舞姿。那時節,我擔任學生會主席,每次集中活動,她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從上到下地打量,我們的目光多次碰到一起。學校什麼時候舉行文藝晚會,我也是全神貫注地瞅著她那烏黑的秀發,白皙的臉龐和得體的衣著。盡管學校不讓談戀愛,清水橋上還是留下了我們的竊竊私語,附近的林地踏遍了我們的足跡,電影院的角落記錄著我們的美好回憶。由於彼此慎之又慎,且「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熱戀了很少時間不曾被人察覺。
誰知,後來這塊手錶卻引起不小風波。她買的新表不翼而飛,對家裡推說在學校「被盜」。作為寒門子弟的我,當時戴上如此昂貴的手錶匪夷所思,引起師生的猜疑。後來,其父怒氣沖沖地找到學校,要求查個水落石出。「此案」很容易偵破,因為蛛絲馬跡和疑點較多。問她,她「面紅」,問我,我「耳赤」。我們絕對保密的「防線」終於被攻破而開始公開了。為此,俺倆都分別被個別「談話」。但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決心。
日月荏苒,天地悠悠,時序已進入21世紀。如今談戀愛早已告別了「地下活動」的方式,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卻有滋有味。作為歷史見證的這塊手錶,我依舊戴在手上,因為它傳承著過去,也昭示著未來。
(原載2009年3月25日《中國國土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