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際貿易與實務的題目,求大神 案例: 我國某出口公司向國外商人以CIF條件和信用證方式出
1)案例解答——
該案應該由保單的受益人或背書轉讓後的持單人向保險公司索賠——根據該案例敘述可知,出口商已經做了交單議付,那麼,無論該保單的受益人是誰,客戶肯定是持單人,因此,應該由客戶憑保單向保險公司索賠,而不應該由「我方」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我方應該根據上述理由向客戶說明。
2)由FOB價格改報CIF價格,那麼,需要計算從起運港到目的港的運費和保費,然後在FOB價格的基礎上加上這些費用即可,即CIF=FOB+運費+保費。
如果最後按CIF條件簽定合同,賣方所承擔的責任是辦理合同的約定的貨物出口的一切手續,並將貨物在裝運港裝上船,承擔貨物到目的港的運費和保險費,風險則在貨物裝上船之後轉由買方承擔。買方負責在目的港接貨和辦理進口清關的責任,並承擔貨物自裝運港起運後的風險,以及對賣方付款的責任。
② 國際結算案例:我國某貿易公司向國外某客商出口貨物一批,合同規定的裝運日期為2001年6月,D/P支付方式付款
責任應由代收行和買家承擔.
因為在D/P付款方式下,代收行只有憑買方付款後才能交出托收單據,而代收行私自同意給買方便利,在未收到買方貨款的前提下放單,違背了托收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承擔最大的責任.
③ 1983年3月,我國某手錶廠A與國外某鍾表公司B簽訂了一份補償貿易合同。
你們用的是F組,那麼B方提出有質量問題拒絕接受,為此雙方發生糾紛,是B方的錯,以船舷版為界風險轉權移。至於後來的還真不知道。
不過我想既然全盤接收,那就是合同也接受了的吧,那接受的公司應該履行合同的章程,他要求返還就可能違約。
前者是按照國際貿易通用術語解釋通則來解,但糾紛還是按照國際貿易法去找答案。
我覺得最可靠的就是找一個知道國際法的律師吧。
④ 2000年5月,美國某貿易公司(以下簡稱進口方)與我國江西某進出口公司(以下簡稱出口方)簽訂合同購
第2題中江西是內陸城市,假如有承運人運輸到港口的話,cip術語最為合適
⑤ 國際貿易 案例分析 我國a公司按CIF條件向歐洲某國b公司進口商出口一批草編製品,向中國人民保險
A公司沒責任,因為cif貿易術語風險是越過裝運港船舶的船舷,一旦過了船舷所有風險由買方承擔,並且也上了保險,所以說出口方沒有責任。
你可以詳細的看一下C組貿易術語的風險責任劃分。
⑥ 【案情】2010年8月,美國某貿易公司(以下簡稱進口方)與我國江西省 某
要選擇合適的貿易術語CIP
⑦ 我國出口一批貨物給香港某公司,該香港公司又將這批貨物轉賣給美國某公司,這個貿易現象對於香港而言稱為
C.轉口貿易——香港是中國的特區,這是香港(包括澳門)的特殊屬性。
⑧ 我國某貿易公司出口某商品20公噸,收購價每公噸人民幣3000元(含增值稅17%),國內費用加17%,
換匯成本=7.33
⑨ 9.我國某貿易公司出口一批貨物至倫敦,向英國客戶報價為每公斤12美元CIFC5%倫敦,客戶要求改報CFRC5%倫敦
①CIF凈價為多少?
11.429美元
②保險費是多少?
保險費=12*110%*0.5%=0.066美元
③CFR凈價為版多少?
CFR凈價=CIF價-保險費=11.429-0.066=11.363美元
④我權公司應報價多少?
報價= CFR價+ CFR價*5%=11.931美元
⑤假設該批貨物重量為20,000公斤,應支付多少傭金?
傭金=11.363*20000*5%=11363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