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兩道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的論述題,求救!
1.我國某公司與美國簽訂了一份貨物出口合同,數量10000公噸,雙方約定信用證方式付款。開證行按時開來信用證,信用證規定6至10月份5個月分批等量裝運。我方公司於6、7月份每月運出2000公噸,並分別向銀行交單議付,取得貨款。8月份因貨物未備妥故延至9月份共裝運4000公噸運出,我方憑9月份簽發的單據到銀行議付,此4000公噸貨款全部遭到銀行拒付。根據《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500)》,請問銀行拒付是否合理,為什麼?
合理. 根據 "信用證規定在指定的不同期限人分期支款及/或分期裝運,如其中任何一期未按信用證所規定的期限支款及/或裝運,則信用證對該期及以後各 期均失效。但信用證另有規定者除外。"《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500)》
2.A公司於5月5日上午向B公司寄出一項發盤,發盤通知書中注有「不可撤銷」字樣,規定在5月15日前答復有效。但A公司又於5月11日下午用傳真發出發盤撤回通知,假設5月5日的發盤通知書與該發盤撤回通知同時到達B公司。B公司接到發盤和發盤撤回通知後,立即電告A公司表示無條件接受發盤。事後雙方就合同是否生效問題發生爭議,A公司認為合同沒有生效,B公司認為合同生效。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請判斷A公司與B公司之間的合同是否生效?為什麼?
無效. 根據: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二部分 第十六條
(1)在未訂立合同之前,發價得予撤銷,如果撤銷通知於被發價人發出接受通知之前送達被發價人。
❷ 國際貿易理論案例分析題
不予退回貨款 因為CIF為象徵性交貨 只要信用證要求的單證符合即可取得貨款 風險是由買方承擔的
❸ 關於傾銷的國際貿易論述題
傾銷,是指一國(地區)的生產商或出口商以低於其國內市場價格或低於成本價格
一國的產品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另一國市場而 使得另一國國內有競爭能力的產業受到損害的行為即為傾銷。 其構成要素: (1)產品以低於正常價值或公平價值的價格銷售; (2)這種低價銷售的行為給進口國產業造成損害,包括實質性損害、實質性威脅和實質性阻礙; (3)損害是由低價銷售造成的,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編輯本段表現特徵
第一,傾銷是一種人為的低價銷售措施。它是由出口商根據不同的市場,以低於有關商品在出口國的市場價格對同一商品進行差價銷售。 第二,傾銷的動機和目的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為了銷售過剩產品,有的是為了爭奪國外市場,擴大出口,但只要對進口國某一工業的建立和發展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實質性威脅或實質性阻礙,就會招致反傾銷措施的懲罰。 第三,傾銷是一種不公平競爭行為。在政府獎勵出口的政策下,生產者為獲得政府出口補貼,往往以低廉價格銷售產品;同時,生產者將產品以傾銷的價格在國外市場銷售,從而獲得在另一國市場的競爭優勢並進而消滅競爭對手,再提高價格以獲取壟斷高額利潤。 第四,傾銷的結果往往給進口方的經濟或生產者的利益造成損害,特別是掠奪性傾銷擾亂了進口方的市場經濟秩序,給進口方經濟帶來毀滅性打擊。
首先,要參加應訴的企業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向起訴國有關主管部門「報名」,同時提供有關初步材料。例如,歐盟委員會規定,自開始反傾銷調查的通知發布之日起15天內,應訴方就必須向歐盟委員會報名,並提交基本材料;美國也有類似的規定,並且正式起訴後21天左右就要召開第一次聽證會,中方應訴企業或代理人如果要參加或提交有關意見,必須提前幾天報名。其次,就是報名之後的答卷工作。例如,歐盟規定:凡申請「市場經濟待遇」的中國企業,必須在調查通知發布後21天內回答一份調查問卷。如果一家中國企業在對方正式開始調查時才知道反傾銷案,那麼可供它作出反應的時間可能僅有短短幾天。有時企業還沒弄清反傾銷是怎麼回事,就已經超過了報名的期限。雖然錯過開始階段的應訴機會不一定導致我國企業徹底喪失應訴的權利,但它可能對以後的應訴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反之,如果抓住機會,則有可能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一般認為:完善的反傾銷預警機制應當包括企業、行業協會、政府三方主體;由政府利用公共資源優勢,收集分析整理並及時告知企業及行業協會信息,即,進出口國在近期內可能對我國出口產品提起的反傾銷申請,和此類產品近期出口動態數據;行業協會發揮行業治理和指導企業的作用,在出現預警信號前,規劃行業的發展,指導企業多樣化經營,在出現預警信號後,及時維護出口秩序,同時組織應訴准備工作;企業提高反傾銷意識,主動配合行業協會治理,積極謀劃企業多元化經營,減少被訴反傾銷的可能性,在出現預警信號,與行業協會共謀進路,開展應訴准備工作,同時,態度認真地接受申請方當局的調查。而目前我國企業在面臨傾銷起訴時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准備,最終企業或者因准備不充分而放棄應訴,或者匆忙應訴而初裁不利,並影響被申請反傾銷調查後至終裁前的出口。這充分暴露了我國反傾銷預警機制尚不健全的問題。
現代的行業協會應具有信息服務,技術更新、培訓、交流,組織展覽會和國際交流會等重要功能,尤其要在企業應訴國外反傾銷過程中要發揮龍頭作用,成為組織者,推動者,和代言者。由於交易成本和「搭便車」現象的存在,很多企業在面對傾銷訴訟時往往選擇了放棄,有了行業協會,情況就大大不一樣了。國內成功應訴的企業中,如溫州打火機在歐盟應訴成功,就是溫州煙具行業協會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最好證明。
❹ 一道關於國際貿易理論的論述題(20)
個人看法:
從規模報酬遞增理論來看,美國造的飛機多,單位產品成本遞減而取得成本優勢。
從技術差距論來看,美國造飛機技術比較高,而日本處於模仿滯後階段。
從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來看,美國造的飛機處於成長期,具有一定的壟斷優勢,目前只有英美法德俄等國具有製造大飛機的能力。
最後就是壟斷優勢理論,美國飛機在國際市場具有壟斷優勢,技術也是壟斷,有規模經濟,企業家才能,而且有獲取廉價原料,勞動力和資金的渠道。這些都是日本不能比的。
❺ 00149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簡答題和論述題怎麼出
你好,這個基本上是閉卷考試!!
三、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30.2011年,我國的出口總額為1.9萬億美元,進口總額為1.7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GDP為7.3萬億美元。請計算我國2011年的對外貿易依存度。(計算結果保留到百分數整數) 答:我國2011年對外貿易依存度=貿易總額/GDP=(1.9+1.7)÷7.3×100%=49%
31.按《聯合國國際貿易標准分類》(SITC),2011年,我國0~4類商品的出口額分別為505億美元,23億美元,150億美元,323億美元和5.7億美元;5~8類商品的出口額分別為1147億美元,3196億美元,9026億美元和4586億美元;第9類商品的出口額為23億美元。請計算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中初級產品的比重。(計算結果保留到百分數整數)
答: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中初級產品總額=505+23+150+323+5.7=1006.7(億美元)
4/7頁
我國出口商品總額=505+23+150+323+5.7+1147+3196+9026+4586+23=18984.7(億美元) ∴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中初級產品的比重=1006.7÷18984.7×100%=5.30%
32.我國某公司對外出售貨物一批,對外報價為每公噸2000美元FCA上海,外商要求改報CIP鹿特丹價格。如果單位運費每公噸40美元,單位保險費每公噸20美元,試計算在不影響利潤前提下,出口商應如何報價?(請寫出計算公式和過程。)
答:CIP價=進貨成本價+國內費用+國外運費+國外保險費+凈利潤
FCA價=進貨成本價+國內費用+凈利潤
∴CIP價=FCA價+40+20=2060(美元)
33.某公司出口一批貨物CIF價為5000美元,現客戶來電要求按CIF價加10%投保一切險,我方照辦,如果保險費率為1%,請計算應繳納的保險費。
答:應繳納保險費總額=投保金額×保險費率
=CIF價×(1+10%)×1%
=5000×110%×1%
=55(美元)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34.簡要回答二戰後國際貿易發展的主要特點。
答:1、不同階段,國際貿易增長速度呈現出重大差異
2、製成品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導
3、服務貿易迅速發展,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4、發達國家仍然是國際貿易的主體,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為國際貿易的主要流向。
5、區域性貿易迅速發展。
35.簡要回答海運提單的性質和作用。
答:1、提單是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證明
2、提單是承運人出具的、證明貨物已由其接收或裝船的收據。
3、物權憑證
36.簡要回答招投標的特點。
答:1、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機制
2、交易一次性完成
3、規范的操作程序
37.簡要回答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答:(一)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方式的創新
(二)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營銷的創新
1、網路互動式營銷
2、網路整合營銷
❻ 國際貿易理論案例分析題
1、因為是CIF條款,且賣方為貨物投保了水漬險,那麼貨物在海上遭受暴風雨,海水湧入船艙內,致使部分化肥遭到浸泡,以及數日後,又發現部分化肥包裝袋破損。這些損失顯然是因為海水浸泡所致,且在水漬險承包范圍內,所以,因由保險公司承擔損失。
2、因為發盤規定B公司的答復必須在5月10日前到達中方,而實際接收的電報於5月11日才到達,而此時又恰縫該種貨物國際市場價格暴漲,因此,完全有理由拒絕成交。但是,如果考慮到日後與該客戶的合作,可以考慮適當提價,以便雙方都有利可圖。
3、開證行拒付貨款有道理——因為是CIF條款,那麼信用證一定有關於提單上顯示「運費預付」字樣的要求,而受益人提交的提單上沒有該字樣,那麼顯然不符合信用證的規定,所以遭開證行拒付。
4、因為合同規定索賠期限為貨到目的港後30天,而A公司在貨到半年後才提出索賠,顯然已經超過了合同規定的索賠期限,所以遭到外商拒絕。
應該從本案例中吸取的教訓就是:嚴格按照合同的約定行事,即應該在合同規定的索賠期限內驗收貨物,如有不符合合同約定事項,及時索賠。
5、(1)合同不成立——因為A公司先有還盤,後確認的發盤不正確,即「17日法國B公司當日復電:市場堅挺,價格不能減,仲裁條件可接受,速復。」這等於是新的發盤,也就是:「單價為850美元CFR中國上海,500公噸馬口鐵,履約中如有爭議,在中國仲裁」。而A公司卻回復「接受你16日發盤,信用證已由中國銀行開出,請確認」。因為16日的發盤因為A公司的還盤而作廢。所以,按16日發盤的合同不成立。
(2)A公司的失誤在於復電錯誤,即回電應該是:「接受17日復電」即可。這樣就以「單價為850美元CFR中國上海,500公噸馬口鐵,履約中如有爭議,在中國仲裁」合同成交。所以,業務人員看到國際市場價格暴漲,沉不住氣,亂了方寸,或者是對於發盤的概念理解不透,不知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以致錯過了絕好的成交機會。
6、這些裝運條款不可接受,因為a)條款限定了具體的裝船日期,這個不可能做到;b)條款限定船公司,而是否有指定船公司走天津新港到倫敦的航線,需要經過查詢方可知道,所以,該條款接受與否待定;既然是自天津新港指倫敦,那麼,c)條款是否矛盾?所以,這些條款不能夠接受。
7、合同不成立——因為美方的復電對發盤做了修改,因此構成還盤,而我方對此未予答復確認,所以合同不成立。
8、如果保單的受益人是我方,那麼外商的要求合理;如果保單的受益人是外商,那麼就不太合理,因為,應該由保單的受益人向保險公司索賠才是正根兒。
9、開證行的拒付沒有道理——因為信用證是獨立於合同之外的、單獨的單據買賣,即開證行是憑受益人提交的符合信用證規定的單據付款,與實際貨物無關。所以,開證行的拒付理由不當,即開證行不能夠因貨物的品質為由拒付貨款。
❼ 國際貿易 論述題
1,美國對鋼鐵進口採取限制措施的理論依據是就業保護論。其基本觀點是:通過限制進口,可把國內需求由國外產品轉移到國內產品上,從而擴大本國的生產和就業。2,就業保護論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國內就業,往往適得其反,不僅不能使本國的就業增加,反而會降低本國的就業總水平。因此,美國對鋼鐵進口採取限制措施,反而造成更多人的失業。3,通過貿易保護來增加就業,是一種明顯的以鄰為壑的行為,必將導致他國的報復和制裁。因此,美國遭到了歐盟等許多國家的反對。這些國家把美國起訴到WTO後,美國必然要敗訴,加之貿易限制措施得不償失,美國最終不得不取消限制措施。
❽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論述題憑樣品買賣應當注意什麼
(1)凡憑樣品買賣,賣方交貨品質必須與樣品完全一致。在憑樣成交條件下,買方應有合理的機會對賣方交付的貨物與樣品進行比較,賣方所交貨物,不應存在在合理檢查時不易發現的有導致不合商銷的理疵。買方對與樣品不符的貨物,可以拒收或提出賠償要求。因此,賣方應在對交貨品質有把握時採用此法,而且應嚴格按樣品標准交貨。
(2)以樣品表示品質的方法,只能酌情採用。憑樣品買賣,容易在履約過程中產生品質方面的爭議,所以不能濫用此種表示方法。凡能用科學的指標表示商品質量時,就不宜採用此法。如在造型上有特殊要求或具有色、香、味等方面特徵的商品以及其它難以用科學的指標表示質量的商品,則採用憑樣品買賣。在當前國際貿易中,單純憑樣品成交的情況不多,在不少場合,只是以樣品來表示商品的某個或某幾個方面的質量指標。例如,在紡織品和服裝交易中,為了表示商品的色澤質量,則採用「色樣」(Colour Sample);為了表示商品的造型,則採用「款式樣」(Pattern Sample);而對商品其他方面的質量,則採用其他方法來表示。
(3)採用憑樣成交而對品質無絕對把握時,應在合同條款中相應作出靈活的規定。當賣方對品質無絕對把握,或對於一些不完全適合於憑樣成交的貨物,可在買賣合同中特別訂明:「品質與樣品大致相同」或「品質與樣品近似」。為了預防因交貨品質與樣品略有差異而導致買方拒收貨物,也可在買賣合同中訂明:「若交貨品質稍次於樣品,買方仍須收領貨物,但價格應由雙方協商相應減低。」當然,此項條款只限於品質稍有不符的場合,若交貨品質與樣品差距較大時,買方仍有權拒收貨物。
(4)憑樣品買賣時,賣方應留存一份或幾份相同的樣品,作為復樣或留樣,以備將來組織生產、交貨或處理質量糾紛時做核對只用。
(5)要分清標准樣品和參考樣品。參考樣品最好註明:僅供參卡,以免與標准樣品混淆
(6)當樣品由買方提供時,應防止被捲入侵權第三方工業產權和其他知識產權的糾紛
賣方還應注意對方來樣是否是反動的。黃的的、醜陋的式樣和圖案,注意原材料供應、加工技術和生產安排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