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美國貿易公司排行

美國貿易公司排行

發布時間:2020-12-01 04:44:31

『壹』 如何在美國開設貿易公司

美國的公司法是各州政府定的,不是聯邦法律,因此各州的州法都不完全一樣,但大同小異,所以要成立一個公司先要選定一個州來登記。公司不定要設在所登記的那個州,換句話說,登記在一個州,公司可以設在另外一個州。在美國成立公司最普遍的州是德勒瓦州,包括美國最大的企業和金融公司都在這個州登記。這是因為這個州的公司法比較松動,資金也沒有嚴格的規定,董事會和公司的組織也非常簡單。那麼,在美國成立公司應具備什麼條件呢?以下分別說明:
(一) 定名:首先,要先選擇一個英文名字,後面加上有限公司的字樣,如:CORPORATION INCORPORATED(INC.)LIMITED(LTD.)
(二) 地點:在美國任何地點都可以登記,為業務的方便,金融和貿易公司設在紐約或紐約附近地區較好。
(三) 組織:在德勒瓦州登記,董事會一個董事也可以,而且可以兼董事長和總經理,換句話,公司只要一個人也可以。
(四) 資金:在德勒瓦州,沒有最低資金的要求。一千萬美元可以登記,一千美元也可以登記公司。
(五) 股份:在德勒瓦州,公司發行的股份也不受限制,一千萬股可以,一千股也可以。美股的每股面額(PAR VALUE)和價格可以任意定。
(六) 股東:股東的人數不受限制,一個也可以。
(七) 范圍:在美國成立公司,業務范圍可以隨時更改,不受嚴格的限制。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貳』 哪些中國企業會上美國貿易戰打擊清單

特朗普(Trump)政府擬對每年最多達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的模糊計劃,使中國企業紛紛猜測自家產品是否將出現在華盛頓的清單之上。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些關稅背後隱藏著白宮一個更廣泛的目標,即破壞中國一項被稱為「中國製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的高層戰略,該戰略旨在將一批中國企業打造為機器人、半導體、飛機製造、計算機應用等行業的世界領軍者。

中國商飛依靠與包括通用電氣(GE)、霍尼韋爾(Honeywell)、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Rockwell Collins)在內的美國公司建立的合作和合資公司,為C919供應包括發動機、機輪和航電設備在內的關鍵部件。

清華紫光(Tsinghua Unigroup)

在中國政府支持的投資者中,少有像清華紫光集團如此激進地在全球四處追逐半導體資產的。這個由位於北京的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控股的集團的成立使命就是通過收購把國外的半導體技術帶到中國。美國貿易辦公室的報告指出,清華紫光已經從由中國工信部直接控制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National IC Fund)獲得了資金。

清華紫光曾多次嘗試直接收購優質美國資產。例如,2015年,該集團提出以38億美元收購美國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 15%的股份。但在美國監管機構發起調查後,清華紫光撤銷了這筆交易。

但清華紫光支持的集團還發起了一些規模較小、旨在進行類似收購交易的基金。另一家出現在美國貿易辦公室報告中的實體——華創投資(Hua Capital),利用來自清華紫光的資金收購了美國數字成像公司OmniVision。

華大基因(BGI)

作為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基因吸引了一輪又一輪願意出高價的私募股權機構的投資。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是華大基因的主要投資者之一。

2013年,華大基因收購了總部位於美國的基因組測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後者已經對逾2萬個人類基因組進行了測序。

華盛頓擔心中國政府和共產黨對華大基因的興趣。上述報告指出,華大基因已經從政策性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獲得了大筆貸款,並表示,雖然股權結構為私人所有,但華大基因「與政府有明顯關聯」。

『叄』 公司主要做美國貿易的,注冊香港公司有什麼優勢啊

為何要在香來港設立公司

1.香港公自司注冊方便,價格便宜,注冊時間快,只需身份證,公司名稱,5-7天即可注冊辦理好;
2.香港國際知名度高,用香港公司做外貿,打品牌是最佳只選,也是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的最佳跳板;
3.香港公司取名自由,名字可以帶集團,控股,國際,世界任何地方地名等,分行更可以不以有限公司結尾,取名XXX研究院;
4.香港公司稅務更自由,如果是離岸經營,都不需要繳稅,每年只需零報稅和年審即可;
5.內地企業在香港成立公司後來上市很方便,審核比較簡單,不像國內那麼嚴格,要求那麼高;
6.香港公司的經營范圍沒有限制,也就是說香港公司經營范圍可以是隨便的,除了銀行和保險著行業外,其他基本不需要審批;
7.香港公司的注冊資金無需到位驗資,注冊資金再多也無需繳納稅務;
8.香港法律很健全,在香港投資建設有很好的法律保障。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7694849.htm

『肆』 美國有哪些傢具公司請從大到小排名

IKEA是美國年輕人比較喜歡的傢具公司,時尚也實用.

『伍』 中國和美國有貿易來往的企業列表,謝謝!

1)國有企業
2)民營企業
3)合資企業
4)外資企業

目錄完畢~~~~~~~5分就只能到目錄了,嘿嘿嘿嘿~~~~~~~

『陸』 有7家中國公司,4家美國公司,2家法國公司參加國際會議洽談貿易,彼此都希望與異國的每家公司單獨洽談一

(1)7家中國來公司和源4家美國公司洽談次數:7×4=28(次),
(2)7家中國公司和2家法國公司:7×2=14(次),
(3)4家美國公司和2家法國公司:4×2=8(次),
一共洽談次數:28+14+8=50(次);
答:需安排50次會談場次.
故選:B.

『柒』 誰是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毗鄰的加拿大(19%),中國(12%)、墨西哥(11%)和日本(8%)緊隨其後,每天大約有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產品流經美加的國界。美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高度發達,全球多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國的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自從1980年代隆納·里根的總統任期以來,美國增加了對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運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並減少福利制度的規模,拋棄了自經濟大恐慌以來長期實行的、偏向干涉主義的凱恩斯派經濟政策。也因此,美國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務比其他工業化國家都要少,降低國內的稅賦,並更依賴於自由市場和私營的慈善機構上。

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鉀鹽、磷酸鹽、硫磺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他礦物有銅、鉛、鉬、鈾、鋁礬土、金、汞、鎳、碳酸鉀、銀、鎢、鋅、鋁、鉍等。戰略礦物資源鈦、錳、鈷、鉻等主要靠進口。探明煤儲量35,966億噸。探明原油儲量270億桶。探明天然氣儲量56,034億立方米。森林面積約44億畝,覆蓋率達33%。

交通運輸
美國擁有完整而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運輸工具和手段多種多樣。2000至2003年產值分別為3137億、3061億、3104億及3178億美元。與運輸業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約佔美經濟總量的3%,吸納了1/8的就業。

由於汽車產業在美國的發展相當早(比較起其他西方國家),美國許多城市的發展都提前顧慮到了將城市和住宅區搭配道路網路的設計。為了連結廣闊的國土,美國設計並建造了高通行量、高速度的高速公路,美國的國家交通系統主要便是依賴這些高速公路網。當中最重要的是州際高速公路系統的建設。這些高速公路在1950年代經由當時的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授權建造。根據2004年的數據,美國的公路總長為6,407,637公里,名列世界第一。

大城市裡也有建設公共交通的系統,紐約市的地鐵網路是當中最大的,也是世界上載客量最為沉重的捷運網路之一。而區域鐵路和公共汽車網路則延伸至長島、紐約上州、新澤西州、和康乃狄克州,都成為了世界上載客量最大的交通網之一。但是普遍而言,美國城市的公共交通相對其他發達國家較為薄弱,人們出行更多的使用私人汽車。

美國建造了橫貫大陸的鐵路網路,用以在48個州之間運載貨物。美國鐵路公司(Amtrak)所建造的鐵路網也橫貫了48個州中的46個,專門用於客運用途。美國的鐵路貨運系統是世界最繁忙和先進的,且美國的鐵路總長度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美國鐵路的客運並不如西歐和日本那般發達,部分原因是出自美國國土的遼闊;若要到達數千英里以外的大城市,搭乘飛機會比搭乘鐵路還要省時。美國政府的分析便認為空中客運是導致客運鐵路公司在1970年代接連倒閉的主因。

空中運輸是長途旅行的更好選擇。以乘客量而言,在2004年全世界前30個最繁忙的機場中就有17個位於美國,包括了排名第一的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以運貨量而言,在同一年裡,全世界前30個最繁忙的貨運機場就有12個在美國,包括了排名第一的孟菲斯國際機場(MEM)。

許多世界上主要的港口也位於美國;最繁忙的是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港和長堤港,以及紐約港,它們全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五大湖也有許多船運交通,每大湖都與密西西比河的河網路廣泛連接,河的最下游直通大西洋。而第一個連接五大湖與大西洋的伊利運河(Erie Canal)則促成了美國中西部的快速農業和工業發展,並使得紐約市成為美國的經濟中心。

財政金融
20世紀60至70年代,美國政府奉行「凱恩斯主義」的赤字財政政策,大幅增加社會福利和軍事支出。80年代,里根政府一方面減免稅收,另一方面擴大政府支出特別是軍費開支,導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急劇擴張。1992年,美聯邦財政赤字達到2904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峰,占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高達4.9%。1993年柯林頓政府上台後將「減赤」作為施政重點之一。90年代美經濟持續增長使稅收收入大幅增加,同時柯林頓政府加強了稅收征管,美聯邦財政於1998年財年轉虧為盈,出現692億美元的盈餘。布希政府2001年1月上台後,面對經濟頹勢,力主通過減稅刺激經濟復甦,加之反恐及軍費開支大幅增加,2002財年美聯邦財政重現赤字,達1578億美元。2004財年美財政赤字達412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04年底,美國公債總額為75962億美元,公眾持有額為44084億美元。(數據來源:美國財政部)

『捌』 王永慶台朔在美國有幾個貿易公司

‍王永慶與王永在 兄弟建立的台塑集團是台灣最大的民營製造業集團,旗下有30多家分公司與海外公司,在台灣石化界及整個企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王永慶更是世界「塑膠大王」。王永慶不僅在台灣已經建立了龐大的家族事業及正在台灣投資3000億元台幣興建跨世紀的「六輕」工程,還在美國投資數10億美元,建立了龐大的石化工業基礎。王氏家族人員眾多,兒子、女兒、兒媳與女婿計數十人,位居家族事業要津。王家盡管未有人在政壇任職,但政商關系良好,對台灣經濟與政治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是台灣新興大家族的典型代表。
6月5日,台塑集團在股東大會結束後宣布了自企業成立以來最重大的一次人事變動。擔任台塑集團董事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王永慶卸任,職位由原台塑總經理李志村接任,王永慶弟弟王永在的長子王文淵升任總裁,副總裁一職則由王永慶的女兒王瑞華擔任。
今後,台塑集團將進入由職業經理人和王家第二代聯手管理的「同治時代」。但王永慶和王永在兄弟仍是台塑集團的精神領袖。
從米店小老闆到塑膠大王
1917年1月18日,台北縣新店的一個貧苦農家喜添新丁,這就是後來被尊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
當時,祖籍在福建省安溪縣的王家過著十分艱難的生活,幾代人都以種茶為生,只能勉強糊口。王永慶的父親王長庚整日照看茶園,微薄的收入勉強支撐著一個家庭的正常開銷。9歲那年,王長庚不幸患病只得卧床休養,王永慶開始用自己瘦小的肩膀幫助母親分擔生活的重擔。
15歲那年,王永慶小學畢業,先到茶園做雜工,後到台灣南部嘉義縣的一家小米店當了一年學徒。第二年,王永慶作出人生中第一個重要決定,開米店自己當老闆,啟動資金則是父親向別人借來的200塊錢。
問題隨之而來,王永慶的小店開張後沒有多少生意,原因是隔壁的日本米店具有競爭優勢,而城裡的其他米店又拴住了老顧客。不過,16歲的王永慶展現了超強的營銷能力,不僅挨家挨戶上門推銷自己的大米,而且還免費給居民掏陳米、洗米缸,照現在的話說,王永慶向嘉義縣老百姓提供的是針對性極強的個性化服務,在維系客戶關繫上逐漸佔了上風。此外,當時大米加工技術比較落後,出售的大米摻雜著米糠、沙粒和小石頭,買賣雙方都是見怪不怪。王永慶在每次賣米前都把米中雜物揀干凈,買主得到了實惠,一來二往便成了回頭客。有篇文章說,起初王永慶的米店一天賣米不到12斗,後來一天能賣100多斗。
幾年下來,米店生意越來越火,王永慶籌辦了一家碾米廠,同時完成了個人資本的原始積累。從那個時候起,王永慶的命運發生了變化。
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經濟開始發展,建築業勢頭最好。王永慶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便抓住時機經營木材生意,結果獲利頗豐。這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居然成了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商人。這時,經營木材業的商家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王永慶看到這一點,便毅然決定退出木材行業。
上世紀50年代初,台灣「工業局」推出一系列工業發展計劃,其中包括利用美國援助興建石化工業基本原料聚氯乙烯。時年38歲的王永慶大膽接手了當時這一無人看好的項目,成立了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在塑膠領域大獲成功的王永慶先後成立了南亞塑膠工廠、台灣化學纖維工業公司等一大批企業。
目前,台塑集團經營范圍十分廣泛,包括煉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纖維、紡織、電子材料、半導體、汽車、發電、機械、運輸、生物科技、教育與醫療事業等。尤其是在石化工業領域,建立起從原油進口、運輸、冶煉、裂解、加工製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這在台灣是獨一無二的企業集團。台塑集團下轄9個公司、員工總數超過7萬,資產總額達1.5萬億新台幣。
根據台灣《天下雜志》近年對島內2000家大企業實力狀況的調查,台塑集團已經躍居台灣各企業集團的龍頭老大。王永慶也以54億美元的身價登上《福布斯》全球頂級富人榜。
2002年,盡管王永慶宣布退休,不再過問集團的具體經營事務,但仍是集團與主要企業的董事長,是台塑集團幕後的舵手與精神領袖。
經營之神崇尚樸素人生觀
幾十年來,全球化工行業一直把王永慶尊為「經營之神」,其經營之道更是備受推崇,很多台灣企業家都將王永慶的管理經驗當作最為實用的教科書。
有位叫郭泰的作家,研究王永慶其人其事20多年,搜集了近40年來王永慶的演講稿和報紙、雜志、電視等相關報導,寫出了一本書,名為《王永慶給年輕人的八堂課》。這本書歸納出王永慶做人做事的根本態度和起碼原則。有書評這樣寫到,「王永慶給年輕人的八堂課,道理雖然淺顯易懂,卻是他數十年從不斷挫敗中累積出來的寶貴心得,可謂句句珠璣,發人深省」。
第一堂課:刨根問底,也就是面對問題一定要追究到水落石出,否則絕不罷休。
第二堂課:務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不問結果;事事追求點點滴滴的合理化。
第三堂課:瘦鵝理論,這是王永慶時常提及的人生奮斗理念,說的是學習瘦鵝忍飢挨餓,用刻苦耐勞的精神面對困境,並以堅毅態度等待機會到來。
第四堂課:基層做起,必須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從基層做起,還必須在選定目標後咬住不放,全力以赴。
第五堂課:實力主義,學歷不等於實力,只有從實實在在的經驗才能培養出令人信服的實力。實務經驗愈豐富,成功機會就愈大。
第六堂課:切身感,企業的管理制度若能讓員工產生切身感,他們的潛能才可發揮到十成。王永慶經常對員工說:「雖是一分錢的東西,也要撿起來加以利用,這不是小氣,而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警覺,一種良好的習慣。」
第七堂課:價廉物美,只有建立在價廉物美的基礎上,企業才能夠蓬勃發展,在這一點上,王永慶堅持供應價廉物美的原料給下遊客戶。
第八堂課:客戶至上,買賣雙方唇齒相依,懂得維護客戶的利益,才能取得自己的最大利益。
還有文章指出,王永慶從多年的經營管理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實用理論,其中最為精闢的是「壓力管理」和「獎勵管理」兩件法寶。
所謂壓力管理,就是在人為壓力逼迫下的管理之道。具體地說,就是人為地造成企業整體及所有從業人員存在緊迫感。「一勤天下無難事」,王永慶始終對此深信不已,他認為承受適度的壓力,甚至主動迎接挑戰,更能充分體現出一個人的旺盛生命力,因此無論對人還是對己,王永慶都提倡嚴格要求。
據說,台塑集團的主管人員最怕「午餐匯報」。王永慶每天中午都在公司里吃一盒便飯,用餐後便在會議室里召見各單位主管,先聽他們的報告,然後提出很多犀利而又細微的問題。主管人員為應付這個「午餐匯報」,每周工作時間不少於70小時,他們必須對自己所管轄部門的大事小事十分清楚,對出現的問題做過真正的分析研究,才能順利「過堂」。王永慶本人每周工作100小時以上。由於堅持事無巨細的工作方針,再加上習慣於刨根問底,龐大的台塑集團完全在王永慶的掌握之中,他對企業運作過程的每一個細節都能了如指掌。
當然,獎懲分明是台塑集團的一貫作法,王永慶對員工的要求雖然苛刻,但對部屬的獎勵也極為慷慨。據報道,台塑的激勵方式有兩類:一類是物質的,即金錢獎勵;另一類是精神的。有關台塑的金錢獎勵以年終獎金與改善獎金最為有名。王永慶私下發給管理人員的獎金稱為「另一包」,即公開獎金之外的獎金。對於一般職員,則採取「創造利潤,員工分享」的做法。台塑員工都知道自己的努力會得到相應的報酬,因此都拚命地工作,王永慶的「獎勵管理」制度造成了「1+l=3」的效果。
王永慶曾在總結成功經驗時表示,他認為最有效同時也最有意義的做法,是選擇「永遠追求更大貢獻」作為企業的目標。他說:「我不但與別人競爭,對自己也是嚴之又嚴。」
龍兄虎弟紅花綠葉一個不少
王永在比哥哥王永慶小五歲,原任台塑集團副董事長,是陪伴王永慶時間最長的事業搭檔。媒體在評價兩個人幾十年的合作經歷時,經常使用的詞語是「珠聯璧合」與「相得益彰」。一家雜志的文章說,王永慶、王永在兄弟一靜一動,從年輕時代開始,王永慶負責規劃事業發展方向,弟弟王永在負責落實和執行。
在台塑老員工眼中,哥哥王永慶扮演著「抬頭看」的角色,思索規劃著台塑集團下一步發展方向,而弟弟王永在就是「低頭做」,一步步推動著台塑走向更高的階段,王永慶建立制度,王永在落實細節。而兩人的默契及信任更難能可貴,王永慶做了決策,王永在百分之百服從,而王永在執行過程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哥哥王永慶充分授權。有記者曾問王永在兩個人有沒有吵過架,王永在則委婉地說:「他講他的,我轉頭走掉就是了。」
在生活上,身為億萬富翁的王永慶,同樣對自己和家人嚴格要求,一貫奉行「勤勞朴實」,事事講究「合理化」。據說,王永慶的吃飯原則是「簡便」,最愛吃的是家常鹵肉飯;穿的原則是「整潔」,一雙運動鞋總要穿上好幾年。弟弟王永在則是隨遇而安,對任何事情都泰然處之,進退自如。

『玖』 美國貿易夥伴排名

應該是日本歐盟中國韓國中亞

閱讀全文

與美國貿易公司排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