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貿易中主要貿易方式有哪些
一、包銷
出口企業為了在別國推銷自己的產品,不一定通過自己辦銷售店的辦法,可以和國外的某家企業達成包銷或獨家經銷(exclusive sale)協議,把某一種或某一類商品在某一地區的獨家經營權利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對方,即包銷商。
至於具體的買賣合同需要另行簽訂,但要受包銷協議條款的約束。如果出口企業通過協議只是把某一種或某一類商品在某一地區的經營權在一定期限內給予一家企業,並無排他性,則這家出口企業還可以把該經營權給予其他企業,這些企業就是一般經銷商。
二、代理
出口企業也可以通過和國外企業達成代理協議,委託代理商在市場上招攬生意,或從事其他委託的事務。委託商對由此產生的權利與義務負責,代理商只收取約定的傭金。根據代理商職權范圍大小,可分為獨家代理和一般代理。
獨家代理(sole agency)是指代理商在約定的地區和時期內擁有獨家經營權,即委託商不得將該商品直接或間接地銷售給代理區內的其他買主。而一般代理(agency)不享有這種獨家經營權。
三、寄售
寄售(consignment)是指這樣一種銷售方式,出口企業和國外的代銷商訂立寄售協議,把貨物運交代銷商,代銷商出售貨物後,扣除協議規定的銷售費及傭金後把錢交付給寄售商。
四、招標
招標(invitation to tender)是指招標單位需要采購商品或興辦某工程時,說明有關條件,邀請有興趣的企業在指定期限內按照一定程序報價,即投標。然後由招標人開標與評標,選擇最滿意的投標人進行交易。這種方式在國際貿易中經常採用。
五、拍賣
拍賣(auction)是拍賣行接受貨主的委託,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序在拍賣場以公開叫價的方法,把貨物賣給出價最高的買主的一種交易方式。不易標准化鮮活產品或藝術品、古董等的國際貿易是通過拍賣來完成的。
❷ 某物資在國際貿易中的流向為: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是俄羅斯、加拿大、瑞典、剛果、巴西
答案A
本題考查世界的資源分布。出口國主要集中在熱帶地區和寒帶地區,聯系所學知識,他們共同的資源是原始森林資源豐富。
❸ 對外貿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 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
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
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
(3)國際貿易中流向的主要部分是擴展閱讀:
我國對外貿易繼續穩中向好上半年貨物貿易進出口14.12萬億元人民幣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了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相關情況。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4.1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對外貿易繼續保持穩中向好勢頭。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1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其中出口7.5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
進口6.6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貿易順差9013.2億元,收窄26.7%。上半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8.3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2%。
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9%,比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貿易方式結構與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海關統計顯示:上半年,西部12省市外貿增速為17.8%,超過全國增速9.9個百分點。
中部6省市外貿增速為13.2%,超過全國增速5.3個百分點;東部10省市外貿增速為6.7%;東北三省外貿增速為8.8%,超過全國增速0.9個百分點。我國外貿區域發展協調性繼續增強。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增速快於總體增速6.6個百分點,進出口更趨平衡。
總的看,上半年我國外貿穩中有進,結構進一步優化。下半年,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但是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進出口結構繼續優化,市場多元化及貿易便利化繼續取得積極進展,預計今年全年我國外貿穩中向好的勢頭能夠得到鞏固,質量和效益將有所提高。
❹ 國際貿易可分為哪些方面
國際貿易的基本類型
國際貿易活動的種類繁多,性質復雜。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對國際貿易做不同的分類。其中最基本的分類有:
一、出口貿易、進口貿易和過境貿易
按照商品的流向不同,可以把國際貿易分為出口貿易、進口貿易和過境貿易。
出口貿易是指將本國生產 或加工的商品銷往 他國市場的貿易活動;進口貿易是指將外國的商品輸入本國市場銷售的貿易活動。就一筆交易而言,對賣方是出口貿易,對買方則是進口貿易。
由於一國對某種商品的各品種的生產和需求不一定一致,因而,在同類商品上往往既有出口也有進口。若在一定時期內,一國或一地區在某種商品大類的對外貿易中,出口量大於進口量,其超出部分便稱為凈出口;反之,如果進口量大於出口量,其超出部分便稱為凈進口。
在進出口貿易中,買賣雙方的商品有時要經過第三國國境,第三國對此批貨物收取一定的費用,這對第三國來講,就構成了該國的過境貿易。
二、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
按照商品的形態不同 ,可以把國際貿易 分為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
有形貿易是指實物商品的進出口,因為實物商品是有形的,可以看得見的。在國際貿易中,有形商品種類繁多,通常可分為初級產品和工業製成品兩大類。初級產品是指沒有經過加工或加工很少的農 、林、牧、漁和礦產品 ;工業製成品是指經過工業加工的產品 。根據《聯合國國際貿易商品標准分類》,國際貿易商品分為10大類,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鮮活動物(0類);飲料及煙草(1類);燃料以外的非食用原料(2類);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3類);動植物油、油脂和蠟(4類);化學品及其有關產品(5類);主要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6類) ;機械及運輸設備(7類);雜項製品(8類);沒有分類的其他商品(9類) 。其中0-4類為初級產品,5-8類為工業製成品。
無形貿易是指非實物形態的勞務和技術的進出口。因為勞務和技術是無形的 ,看不見摸不著的 。無形貿易主要包括運輸、裝卸、保險、金融、郵政通訊、船舶修理、國際旅遊、工程服務、代理、技術轉讓等等。 關於無形貿易 ,至今還沒有像實物商品那樣的國際分類標准。
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的主要區別是:有形商品的進出口,經過海關辦理手續,包括在海關的貿易統計中,它是整個國際收支的主要構成部分;無形商品的進出口,不經過海關辦理手續,不包括在海關的貿易統計中,但它也是國際收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子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部分服務商品有形化了,如光碟像是有形產品,但就其性質而言,應是服務產品。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的界限模糊了。
三、直接貿易、間接貿易和轉口貿易
按照貿易過程中有無第三國參加 ,可以把國際貿易 分為直接貿易、間接貿易和轉口貿易。
直接貿易是指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之間直接進行的,沒有第三國介入的貿易。商品從生產國直接輸出到消費國,對生產國來說是直接出口,對消費國來說是直接進口,都是直接貿易。
間接貿易是指商品生產國和商品消費國通過第三國進行的貿易。商品通過第三國轉賣給消費國,對生產國來說是間接出口,對消費國來說是間接進口,對第三國來說就是轉口貿易。
轉口貿易是指一國(地區)進口某種商品不是以消費為目的,而是將它作為商品再向別國出口的貿易。從事轉口貿易的大多數是地理位置優越、運輸條件便利以及貿易限制較少的國家和地區,如倫敦、鹿特丹、新加坡和香港等。它們由於具有上述條件,便於貨物集散,所以轉口貿易很發達。
四、總貿易和專門貿易
按照劃分進出口的標准不同,國際貿易可以分為總貿易和專門貿易。
總貿易是指以國境為標准劃分的進出口貿易。凡進入國境的商品一律列為總進口,凡離開國境的商品一律列為總出口。總進口額加總出口額就是一國的總貿易額。過境貿易列入總貿易,中國、日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原蘇聯及東歐等國家採用這種劃分標准。
專門貿易是指以關境為標准劃分的進出口貿易。當外國商品進入國境後,如果暫時存放在海關保稅倉庫或放在其他特區內使用而未進入關境,一律不列為進口。只有從外國進入關境的商品,以及從保稅倉庫提出進入關境的商品,才列為專門進口。從國內運出關境的本國產品,以及進口後經過加工又運出關境的商品,則列為專門出口。專門進口額加專門出口額就是一國的專門貿易額 。美國 、德國、義大利、瑞士等國採用這種劃分標准。
聯合國所公布的各國貿易額,一般都註明是總貿易額還是專門貿易額。
五、現匯貿易、記賬貿易和易貨貿易
按照貿易清償方式不同,國際貿易可以分為現匯貿易、記賬貿易和易貨貿易。
現匯貿易是指以現匯結算方式進行交易的貿易。由於現匯在運用上靈活、廣泛,可以自由地兌換其他貨幣,所以,該方式是目前國際貿易活動中運用最普遍的一種。其特點是銀行逐筆支付貨款,以結清債權、債務,結算方式以信用證為主,輔以托收和匯付等方式。
記賬貿易是由兩國政府間簽訂貿易協定或貿易支付協定,按照記賬方法進行結算的貿易。其特點是在一定時期內(多為一年),兩國間貿易往來不用現匯逐筆結算,而是到期一次性結清。通過記賬貿易獲得的外匯稱為記賬外匯,一般僅用於協定國之間,不能用於同第三國的結算。
易貨貿易是指商品交易的雙方依據相互間簽訂的易貨協定或易貨合同 ,以貨物經過計價作為結算方式 ,互相交換貨物的一種交易行為。此種方式比較適用於那些外匯不足,或因其他各種原因無法以自由結匯方式進行相互交易的國家。
❺ 國際貿易包括哪些方面
國際貿易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
1、按貨物移動方向國際貿易可分為:進口貿易、出口貿易、過境貿易
2、按統計標准國際貿易可分為:總貿易、專門貿易
3、按商品形態國際貿易可分為:有形貿易、無形貿易
4、按有無第三者參加國際貿易可分為:直接貿易、間接貿易、轉口貿易
5、按參加國的多少國際貿易可分為:雙邊貿易、多邊貿易
6、按清償工具國際貿易可分為:現匯貿易、記帳貿易、易貨貿易
7、按貨物運輸方式國際貿易可分為:陸路貿易、海路貿易、空運貿易、郵購貿易
8、按經濟發展水平國際貿易可分為:水平貿易、垂直貿易
9、按地區國際貿易可分為:南南貿易、南北貿易、北北貿易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並無不同,但由於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國際貨物貿易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一般較大,運輸距離較遠,履行時間較長,因此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遠比國內貿易要大。
國際貨物貿易容易受到交易雙方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變動、雙邊關系及國際局勢變化等條件的影響。
國際貨物貿易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涉及到運輸、保險、銀行、商檢、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過程較國內貿易要復雜得多。
❻ 國際貿易合同有哪幾部分及主要條款
國際貿易合同主要條款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種類較多,各類合同內容都不盡相同,它們都有著各自特點,但也都有其共同點,從法理上可把合同的基本內容分為三部分:
(1)效力部分
①合同的開頭部分。主要包括買、賣雙方的全稱、住址、訂約日期、地址以及同意訂約的詞句,合同的名稱、編號等。
②合同的結尾部分。包括生效日期,合同使用的文字和文本,正本份數,雙方當事人的簽字。
開頭和結尾部分規定了合同的效力范圍和有效條件的主要問題,全稱為效力部分。如在合同中開頭部分註明的訂立合同中的時間和地點,它在法律上就表明:第一,除非法律或合同中對合同生效的時間另有規定,否則應以該日期為合同的生效日期;第二,如果合同中對該合同所應適用的法律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在發生法律沖突時,按國際私法的法律沖突原則,關於該合同的有效性的問題,一般應由合同成立地法律來確定。
(2)權利與義務部分
此部分是合同內容的主要成份:
①標的物條款(也稱商品條款)。主要包括:商品名稱、規格、質量、性能、質量、包裝等。對有些商品還要商品的生產國別、製造廠商加以規定。
②價格條款。合同中規定的標的物單位和總價的各條文,屬於價格條款。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總是以"貿易術語"為基礎和一個特定數額的貨幣單位來表示商品單位的。如"鋁錠FOB安特衛普港每噸640英鎊"單價乘以交易商品的數量,即為總價。價格條款一般應包括價格的計量單位,單位價格金額、計價貨幣、交貨地點的貿易術語。
③保留所有權條款。賣方在收到用現金支付的貨款以前,保留貨物的合法所有權;如果買方對賣方的貨物作出處分,則買方仍是作為賣代理人或受信託人持有此項收益,賣方有權獲得此項收益。
④裝運和保險條款。主要規定裝運時間、裝運港與目的港以及裝運通知事項。這一條款主要是規定由誰負責投保和支付保險費用、投保險別、保險金額等。此條款規定與所採用的貿易術語有著直接的聯系。
⑤支付條款。是指合同中有關買方支付貨款的各個條款。包括:支付工具、貨幣的種類、支付時間、支付的方式,以及賣方為取得貨款應提供的單證等各項規定。在國際貨物銷售合同中,一般採用跟單信用證的付款方式,但也有些情況下採用托收方法。
⑥商檢條款。是指合同中有關商品檢驗的條文,通常規定:檢驗權、檢驗機構、檢驗證書、檢驗時間、地點、檢驗的方法、檢驗標准等內容。
⑦負責條款。主要包括:
a.規定構成不可抗力的條件(哪些條件屬不可抗力);
b.說明因不可抗力,當事人不能按合同規定履行義務,不應承擔責任;
c.規定發生不可抗力的事項時,當事人應如何處置(力爭減少損失)。
⑧法律適用條款。以上條款,是雙方當事人為一筆買賣交易而明確記載於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條款,但這些約定不可能涉及合同權利、義務關系的各個方面,通常在合同中規定該合同適用的法律,如"本合同適用於××國法律"。
(3)索賠與爭議的解決部分
此部分是關於程序問題的規定。主要包括:
①索賠的手續;
②提出索賠的期限;
③提出索賠所需單證;
④索賠的方式。
如索賠遭到拒絕,在當事人之間就會發生爭議。在國際貿易中,雙方當事人一般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選擇用仲裁的方式解決爭議。因此,合同條款應明確約定是到××仲裁機構仲裁?還是到××法院訴訟。二者選擇其一。當事人還可根據實際情況,約定將爭議提交國際法院解決。
❼ 國際貿易主要付款方式有哪些
外貿出口主要的付款分為三種:
電匯 T/T(Telegraphic Transfer)。
信用證L/C(Letter of Credit)。
付款交單D/P(Document against Payment).其中L/C用的最多,T/T其次,D/P較少。
這種貿易,雙方各以一方的出口支付從另一方的進口,這種方式多實行於外匯管制國家。另外,雙邊貿易也泛指兩國間的貿易往。
多邊貿易也稱多角貿易,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國家通過協議在多邊結算的基礎上進行互有買賣的貿易。很顯然,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多邊貿易表現的更為普遍。
(7)國際貿易中流向的主要部分是擴展閱讀:
按商品移動的方向國際貿易可劃分為:
1、進口貿易(import Trade):將其他國家的商品或服務引進到該國市場銷售。
2、出口貿易(Export Trade):將該國的商品或服務輸出到其他國家市場銷售。
3、過境貿易(Transit Trade) :A國的商品經過C國境內運至B國市場銷售,對C國而言就是過境貿易。由於過境貿易對國際貿易的阻礙作用,WTO成員國之間互不從事過境貿易。
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是就每筆交易的雙方而言,對於賣方而言,就是出口貿易,對於買方而言,就是進口貿易。此外輸入該國的商品再輸出時,成為復出口;輸出國外的商品再輸入該國時,稱為復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