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國際貿易實務的概念
出口商憑國抄外進口商銀行開襲來的信用證在貨物發運後,按照信用證要求製作單據並提交我行要求議付。此時,客戶可以出口全套單據為質押,要求我行提供在途資金融通,這種資金融通方式被稱為出口押匯。
中性包裝(Neutral Packing)是指既不標明生產國別、地名和廠商名稱,也不標明商標或品牌的包裝,也就是說,在出口商品包裝的內外,都沒有原產地和出口廠商的標記。中性包裝包括無牌中性包裝和定牌中性包裝兩種,前者,是指包裝上既無生產國別和廠商名稱,又無商標、品牌;後者,是指包裝上僅有買方指定的商標或品牌,但無生產國別和廠商名稱。
採用中性包裝,是為了打破某些進口國家與地區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以及適應交易的特殊需要(如轉口銷售等),它是出口國家廠商加強對外競銷和擴大出口的一種手段。
不可撤銷跟單信用證(Irrevocable Documentary Letter of Credit)信用證一經開出,於有效期內未經信用證諸當事人的同意,開證銀行對已開出的信用證不得作片面的修改或撤銷。只要受益人提供的諸單據符合信用證的規定,開證銀行或付款銀行必須履行付款的責任。
『貳』 簡述定牌中性包裝和無牌中性包裝及其在國際貿易實務中的作用
定牌中性包裝是指在商品和/或包裝上使用買方指定的商標/牌名,但不註明生產國別。
無牌中性包裝是指在商品和包裝上均不使用任何商標/牌名,也不註明生產國別。
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主要是有利於擴大貿易。但需注意,近年來中性包裝的做法在國際上屢遭非議。因此,如國外商人要求對其所購貨物採用中性包裝時,我方必須謹慎從事。
『叄』 國際貿易實務,在製作運輸包裝時應有哪些要求
貨物包裝的一般規定:
1、貨物包裝應堅固、完好,運輸過程中能防止包裝破裂、內物漏出、散失;防止因碼放、摩擦、震盪或因氣壓、氣溫變化而引起貨物損壞或變質;防止傷害操作人員或污染飛機、地面設備及其他物品。
2、包裝除應適合貨物的性質、狀態和重量外,還要便於搬運、裝卸和碼放;包裝外表面不能有突出的釘、鉤、刺等;包裝要整潔、乾燥、沒有異味和油漬。
3、包裝內的墊付材料(如木屑、紙屑)不能外漏。除紙袋包裝的貨物(如文件、資料等),托運貨物都應使用包裝帶捆。嚴禁使用草袋包裝或草繩捆紮貨物。
4、捆紮貨物所用的包裝帶應能承受該貨物的全部重量,並保證提起貨物時不致斷開。
5、如果貨物的包裝不符合本手冊中的相關規定,應要求托運人改進或重新包裝後方可收運。
部分貨物的特殊包裝要求:
1、液體貨物。容器內部必須留有5-10%的空隙,封蓋必須平密;不得溢漏。用玻璃容器盛裝的液體,每一容器的容量不得超過500毫升。單件貨物毛重以不超過25千克為宜。箱內應使用襯墊和吸附材料填實,防止晃動或液體滲出。
2、粉狀貨物。用袋盛裝的,最外層應使用塑料塗膜紡織袋作外包裝,保證粉末不致漏出,單件貨物毛重不得超過50千克;用硬紙桶、木桶、膠合板桶盛裝的,要求桶身不破、接縫嚴密、桶蓋密封、桶箍堅固結實;用玻璃裝的,每瓶內裝物的重量不得超過1千克。用鐵制或木製材料作外包裝,箱內用襯墊材料填實。單件貨物毛重以不超過25千克為宜。
3、精密易損,質脆易碎貨物。單件貨物毛重以不超過25千克為宜,可以採用以下方法包裝:
1) 多層次包裝:即貨物?襯墊材料?內包裝?襯墊材料?運輸包裝(外包裝)。
2) 懸吊式包裝:即用幾根彈簧或繩索,從箱內各個方向把貨物懸置箱子中間。
3) 防倒置包裝:即底盤大、有手提把環或屋脊式箱蓋的包裝;不宜平放的玻璃板,檔風玻璃等必須使用此類包裝。
4) 玻璃器皿的包裝:應使用足夠厚度的泡沫塑料及其他襯墊材料圍裹嚴實,外加堅固的瓦楞紙箱或木箱,箱內物品不得晃動。
4、裸裝貨物、不怕碰壓的貨物。可以不用包裝,如輪胎等;不易清點件數、形狀不規則、外形與運輸設備相似或容易損壞飛機的貨物,應使用繩、麻布包紮或外加包裝。
5、大型貨物。體積或重量較大的貨物底部應有便於叉車操作的枕木或底托。
部分包裝類型的要求:
1、紙箱。應能承受同類包裝貨物碼放3米或4層的總重量。
2、木箱。厚度及結構要適合貨物安全運輸的需要;盛裝貴重物品、精密儀器、易碎物品的木箱,不得有腐蝕、蟲蛀、裂縫等缺陷。
3、條筐、竹簍。編制緊密、整齊、牢固、不斷條、不辟條,外型尺寸以不超過50×50×60厘米為宜,單件毛重以不超過40千克為宜,內裝貨物及襯墊材料不得漏出。應能承受同類貨物碼放3層高的總重量。
4、鐵桶。鐵皮的厚度應與內裝貨物重量相對應。單件毛重25-100千克的中小型鐵桶,應使用0.6-1.0毫米的鐵皮製作,單件毛重 101-180千克的大型鐵桶,應使用1.25-1.5毫米的鐵皮製作。
『肆』 國際貿易實務》習題及案例集及答案
第一章:國際貿易術語
一、單項選擇題
1、在進出口貿易實踐中,對當事人行為無強制性約束的規范是(C )。
A、國內法 B、國際法 C、國際貿易慣例 D、國際條約
2、與進出口貿易關系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國際條約是( B)。
A、《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B、《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C、《跟單信用證統一通則》 D、《托收統一規則
3、按照《2000年通則》的解釋,採用CIF條件成交時,貨物裝船時從吊鉤脫落掉入海里造成的損失由( A )。
A.賣方負擔 B.買方負擔 C. 承運人負擔 D.買賣雙方共同負擔
4、按照《2000年通則》的解釋,CIF與CFR的主要區別在於( B )。
A. 辦理租船訂艙的責任方不同 B.辦理貨運保險的責任方不同
C. 風險劃分的界限不同 D.辦理出口手續的責任方不同
5、在實際業務中,FOB條件下,買方常委託賣方代為租船、訂艙,其費用由買方負擔。如到期訂不到艙,租不到船,( A )。
A.賣方不承擔責任,其風險由買方承擔 B.賣方承擔責任,其風險也由賣方承擔
C.買賣雙方共同承擔責任、風險 D.雙方均不承擔責任,合同停止履行
6、以下關於國際貿易術語「CIF」的內容提法正確的是( A )。
A 賣方除承擔成本加運費的義務外,還要負責辦理運輸保險並支付保險費。
B 賣方在投保時應投保一切險。
C 賣方必須將貨物實際交付給買方,才算完成了交貨義務。
D 貨物的風險在貨物實際交付時由賣方轉移給賣方
7、根據《INCOTERMS2000》的解釋, 進口方負責辦理出口清關手續的貿易術語是(B)。
A. FAS B. EXW C. FCA D. DDP
8、CIF Ex Ship』s Hold 屬於(B )。
A、內陸交貨類 B、裝運港船上交貨類 C、目的港交貨類 D、目的地交貨類
9、根據《INCOTERMS2000》的解釋, 出口方負責辦理進口清關手續的貿易術語是(D )。
A. FAS B. EXW C. FCA D. DDP
10、負責制定《2000通則》的組織是(B )。
A、國際法協會 B、國際商會 C、經合組織 D、WTO
11、我方出口大宗商品,按CIF新加坡成交,合同規定採用程租船運輸,我方不願承擔卸貨費用,則我方應選擇的貿易術語的變形是( C )。
A、CIF Liner Terms Singapore B、CIF Landed Singapore
C、CIF Ex Ship』s Hold Singapore D、CIF Ex Tackle Singapore
12、以FOBST成交,則買賣雙方風險的劃分界限是(B )。
A、貨交承運人 B、貨物越過裝運港船舷
C、貨物在目的港卸貨後 D、裝運港碼頭
13、《1932年華沙——牛津規則》主要是為了解釋( B )術語的。
A、FOB B、CIF C、CFR D、FAS
14、CIF Ex Ship』s Hold 與DES相比,買方承擔的風險( C )。
A、兩者相同 B、後者大 C、前者大 D、買方不承擔任何風險
15、根據《2000通則》的規定,CFR術語僅適用於水上運輸,若賣方先將貨物交到貨運站或使用集裝箱運輸時,應採用(A )為宜。P76
A、FCA B、CPT C、CIP D、DAF
二、多項選擇題
1、貿易術語在國際貿易中的主要作用是(ABCD )。
A.簡化交易手續 B.明確交易雙方責任
C. 縮短磋商時間 D.節省費用開支
2、根據《2000年通則》的解釋,FOB條件和CFR條件下賣方均應負擔(ACD )。
A.提交商業發票及海運提單 B.租船訂艙並支付運費
C. 貨物於裝運港越過船舷以前的一切風險 D.辦理出口通關手續
3、按照《2000年通則》的解釋,FOB、CFR與CIF的共同之處表現在(ABD )。
A.均適合水上運輸方式 B.風險轉移均為裝運港船舷
C.買賣雙方責任劃分基本相同 ? D.交貨地點均為裝運港
4、FOB與FCA相比較,其主要區別有( ABCD )。
A、適用的運輸方式不同 B、風險劃分界限不同
C、交貨地點不同 D、提交的單據種類不同
5、CIF術語與DES術語的區別是( ABCD )。
A、適用的運輸方式不同 B、CIF為憑單交貨,DES為憑實物交貨
C、不但風險劃分地點不同,而且費用劃分界限也不同。
D、CIF合同屬於裝運合同,DES合同屬於到達合同。
6、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有( ABC )。
A、《2000通則》 B、《1932年華沙—牛津規則》
C、《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 D、《漢堡規則》
7、我某進口公司按FOB條件進口一批貨物,採用程租船運輸,如我進口方不願承擔裝船費用,應採用( BCD )。A、FOB Under Tackle B、FOB Stowed C、FOB Trimmed D、FOBST
8、國際貿易術語具有兩重性,分別是( BD )。
A、表示付款條件 B、表示交貨條件
C、表示運輸條件 D、表示成交價格的構成因素
9、F組術語的共同點是(BCD )。
A、風險劃分和費用劃分相分離 B、賣方都需要提交符合合同的貨物
C、買方都需要自費辦理保險 D、銷售合同都是「裝運合同」
10、根據《2000通則》的規定,( BC )是風險和費用劃分點相分離的貿易術語。
A、FOB B、CIF C、CPT D、DDP
三、判斷題
由於國際貿易是涉外經濟活動,那麼調節它們法律關系的,主要應是國際貿易慣例。( √ )
2、《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是進行國際貨物貿易關系最大,亦是最重要的一項國際公約 。(√ )
3、FOB價格條件按各國慣例的解釋都是由賣方負責申請領取出口許可證和支付出口稅。 ( √ )
4、如果買方想採用鐵路運輸,願意辦理出口清關手續並承擔其中的費用,買方可以採用FCA貿易術語。(× )
5、買方採用FOB條件進口散裝小麥,貨物用程租船運輸,若買方不願承擔裝船費用,可用FOB Stowed×××××××××變形。( √ )
6、採用FOB貿易術語的各種變形是為了解決買賣雙方在卸貨費用上的負擔問題(×
7、FCA、CPT、CIP三種貿易術語中,就賣方承擔的風險而言,FCA最小,CPT其次,CIP最大。(√ )
8、我方按FOB舊金山從美國購進一批小麥,賣方理所當然應將貨物裝到舊金山港口的船上。(√ )
9、按CIF Landed Singapore 成交,貨物在新加坡港的卸貨費和進口報關費應由賣方負擔。(× )
10、貿易術語因其表示商品的價格構成,所以可以稱為「價格術語」。 (√ )
11、EXW術語是買方承擔責任、費用和風險最小的術語。 (× )
12、在所有的貿易術語下,出口報關的責任、費用均由賣方負擔。 (× )
13、根據《2000通則》的規定,以C組術語成交簽訂的合同都屬於裝運合同。(× )
14、按一般慣例,凡是FOB後面未加「理艙」或「平艙」字樣,則由買方負擔理艙或平艙費用。(√ )
15、CFR Ex Ship』s Hold NEW YORK 是指賣方必須將貨物運到紐約,在艙底交接。(√ )
四、名詞解釋
1、國際貿易術語 貿易術語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它是用來確定交貨條件,即說明買賣雙方在交接貨物時各自承擔的風險、責任和費用;另一方面又用來表示該商品的價格構成因素
2、Symbolic Delivery:P71
3、FOBST: 國際貿易FOB術語的一種變形,即"FOB stowed and trimmed" (包括理艙、平艙費用的裝運港船上交貨價格)。採用這種變形是為解決FOB術語項下裝船費用的負擔問題。如買賣雙方採用FOBST術語,則由賣方承擔除須使貨物越過裝運港船舷之外,還須負擔理艙和平艙的費用。
4、國際貿易慣例: 指在國際貿易實踐中逐漸自發形成的,某一地區、某一行業中普遍接受和經常遵守的任意性行為規范。
5、FCA, CPT, CIP & FOB, CFR, CIF: 相同:風險、責任、費用劃分的基本原則相同.
都是「憑單交貨」,即賣方只要取得貨運單據交給買方,就履行了交貨義務,可收取貨款。
不同:適用的運輸方式不同:CIP組適用於各種方式及其組合;CIF組適用於海運和內河運
交貨和風險的轉移地點不同
交貨時間不同:CIF組下取得正式提單日即是交貨日;CIP組下貨交承運人後取得單據的簽字日即是交貨日
投保的險別不同:CIF組僅為海洋運輸險
運輸單據不同:CIF組下是clean on board B/L;CIP組依不同運輸方式而定。
6. 比較FOB、CFR、CIF三種貿易術語有哪些相同點和區別?
相同:交貨都在出口國的裝運港 風險劃分都以裝運港船舷為界 憑合格單據證明已完成交貨(象徵性交貨)
不同:承擔的責任不同 支付費用不同
7. 比較CIF術語與DES術語有哪些區別
性質不同:DES是實質性交貨
風險劃分不同:DES於目的港船上買方有效控制貨物時劃分風險
費用不同:DES下賣方承擔的費用包括了正常運費和可能的不正常費用(轉船、繞航、特殊附加險)-DES才是真正的到岸價!
付款方式不同:CIF術語成交常採用信用證方式;DES採用貨到付款方式
8.比較CIF與CIP的異同點
基本原則相同:價格構成的原則相同 同屬裝運合同 風險在裝運地轉移
風險劃分點和責任劃分點分離
不同:運輸方式不同 不同運輸方式下,交貨地點、風險、費用、責任劃分不同
一、各組貿易術語總結
(一)E組術語(啟運術語,Departure)
(二)F組術語(主運費未付術語,Main Carriage Unpaid)
(三)C組術語(主運費已付術語,Main Carriage Paid)
註:C組術語的風險劃分界限和費用劃分界限相分離
註:以F組和C組術語成交的合同都屬於裝運合同。
(四)D組術語(到達術語,Arrival)
以D組術語成交的合同屬於到達合同。
D組術語中,除DEQ下賣方負責卸貨外,其餘的術語下賣方均不負責卸貨.
第二章:合同的品質、數量和包裝
一、單項選擇題
1、在國際貿易中,造型上有特殊要求或具有色香味方面特徵的商品適合於(A P121 )
A、憑樣品買賣 B、憑規格買賣 C、憑等級買賣 D、憑產地名稱買賣
2、若合同規定有品質公差條款,則在公差范圍內,買方(A )
A、不得拒收貨物 B、可以拒收貨物 C、可以要求調整價格
D、可以拒收貨物也可以要求調整價格
3、大路貨品質標準是指( D )
A、適於商銷 B、上好可銷品質 C、質量劣等 D、良好平均品質
4、目前我國出口的某些工藝品、服裝、輕工業品等常用來表示品質的方法是(A )
A、憑樣品買賣 B、憑規格買賣 C、憑等級買賣 D、憑產地名稱買賣
5、憑樣品買賣時,如果合同中無其他規定,那麼賣方所交貨物(B )
A、可以與樣品大致相同 B、必須與樣品大完全一致
C、允許有合理公差 D、允許在包裝規格上有一定幅度的差異
6、國際貿易中,大宗農副產品、礦產品以及一部分工業製成品習慣的計量方法(C )。
A、按面積計算 B、按長度計算 C、按重量計算 D、按容積計算
7、在國際貿易中,木材、天然氣和化學氣體習慣的計量單位(C )。
A、按重量計算 B、按面積計算 C、按體積計算 D、按容積計算
8、在國際貿易中,一些貴重金屬如黃金、白銀的習慣的計量單位( B )。
A、克拉 B、盎司 C、長噸 D、司馬擔
9、根據《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規定,合同中使用「大約」、「近似」等約量字眼,可解釋為交貨數量的增減幅度為(B P129 )。
A、不超過5% B、不超過10% C、不超過15% D、由賣方自行決定
10、凡貨樣難以達到完全一致的,不宜採用(B )
A、憑說明買賣 B、憑樣品買賣 C、憑等級買賣 D、憑規格買賣
11、某公司與外商簽訂了一份出口某商品的合同,合同中規定的出口數量為500噸。在溢短裝條款中規定,允許賣方交貨的數量可增減5%,但未對多交部分如何作價給予規定。賣方依合同規定多交了20噸,根據《公約》的規定,此20噸應按( B)作價。
A、到岸價 B、合同價 C、離岸價 D、議定價
13、我國現行的法定計量單位是( B )。
A、公制 B、國際單位制 C、英制 D、美製
二、多項選擇題
1、賣方根據買方來樣復制樣品,寄送買方並經其確認的樣品,被稱為(BCD )。
A、復樣 B、回樣 C、原樣 D、確認樣 E、對等樣品
2、憑商品或牌號買賣,一般只適用於(AB )
A、一些品質穩定的工業製成品 B、經過科學加工的初級產品
C、機器、電器和儀表等技術密集產品 D、造型上有特殊要求的商品
3、包裝標志按其用途,可分為( ABC )。
A.運輸標志 B.指示性標志 C.警告性標志 D.識別標志 E.條形碼標志
4、某公司向國外某客商出口50噸小麥,合同規定賣方交貨的數量可溢短裝5%,賣方實際交貨時多交了2噸,買方可就賣方多交的2噸貨物作出(AC )的決定。
A、收取52噸貨物 B、拒收52噸貨物
C、收取多交貨物的1噸 D、拒收多交的2噸貨物
5、表示品質方法的分類是( BC )
A、憑樣品表示商品的品質 B、憑實物表示商品的品質
C、憑說明表示商品的品質 D、憑商標表示商品的品質
6、一賣方同意以每噸300美元的價格向買方出售1200噸一級大米,合同和信用證金額都為36萬美元。但賣方實際交付貨物時,大米的價格已發生了波動。因價格波動,一級大米的價格是350美元/噸,而三級大米的價格為300美元/噸,則(BD )
A、賣方可交三級大米 B、賣方應按合同規定交貨
C、因價格波動賣方可按比例少交一些貨物
D、無論進貨多少,只要賣方的交貨符合合同和信用證的規定,賣方就能收回36萬美元的貨款
7、我國實施ISO9000系列標准,努力按國際標准化組織出口商品生產的原因是(ABD )
A、ISO9000系列是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B、ISO9000系列標準是參與國際競爭,發展對外貿易的要求
C、ISO9000系列標準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適應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D、ISO9000系列標準是全面提高企業素質,強化質量管理的手段
8、在國際貿易中,常用的度量衡制度有(ABCD )
A、公制 B、國際單位制 C、英制 D、美製
9、在國際貿易中,溢短裝條款包括的內容有( ABC )
A、溢短裝的百分比 B、溢短裝的選擇權
C、溢短裝部分的作價 D、買方必須收取溢短裝的貨物
10、在國際貿易中,關於包裝由誰供應的通常做法是(ABC )
A、由賣方提供包裝,包裝連同商品一起交付買方
B、由賣方提供包裝,但交貨後,賣方將原包裝收回
C、由買方提供包裝或包裝材料 D、由廠家免費提供包裝
三、判斷題
在出口貿易中,表達品質的方法多種多樣,為了明確責任,最好採用既憑樣品又憑規格買賣的方法。(√ )
在出口憑樣品成交業務中,為了爭取國外客戶,便於達成交易,出口企業應盡量選擇質量最好的樣品請對方確認並簽訂合同。 (× )
3、在約定的品質機動幅度或品質公差范圍內的品質差異,除非另有規定,一般不另行增減價格。 (√ )
4、某外商來電要我方提供大豆,按含油量18%、含水量14%,不完善粒7%,雜質1%的規格訂立合同。對此,在一般條件下,我方可以接受。 (× )
5、中國A公司向《公約》締約國B公司出口大米,合同規定數量為50000公噸,允許賣方可溢短裝10%。A公司在裝船時共裝了58000公噸,遭到賣方拒收。按公約的規定,買方有權這樣做。 (√ )
6、運輸包裝上的標志就是指運輸標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嘜頭。(√ )
7、對於警告性標志,各國一般都有統一規定。但我國出口危險品貨物除印刷我國的危險品標志外,還應標明國際上規定的危險品標志。 (√ )
8、進出口商品包裝上的包裝標志,都要在運輸單據上表明。( √ )
9、雙方簽訂的貿易合同中,規定成交貨物為不需包裝的散裝貨,而賣方在交貨時採用麻袋包裝,但凈重與合同規定完全相符,且不要求另外加收,麻袋包裝費。貨到後,買方索賠,該索賠不合理。 ( √ )
10、包裝費用一般包括在貨價之內,不另計收。 (√ )
『伍』 國際貿易實務都是學的什麼呀
國際貿易實務(合同標的:比如商品的品名、品質表示,數量,包裝;貿易術語,包括13個基本術語及其變形;價格和價格條款;國際運輸與保險;貨款的收付;檢驗,索賠,仲裁;貿易磋商及合同簽訂;合同履行等等)
國際貨物運輸(也就是運輸方面的實務):了解貨代,了解海上班輪運輸,掌握提單及其業務,計算班輪運費,航空運費,郵費,鐵路運費,計算滯期和速遣費,掌握集裝箱運輸和國際多式聯運業務等等
關於保險方面:保險的基本原則,索賠條件,海運中的風險損失和費用,PICC的CIC條款,投保的手續和注意事項
關於國際結算方面:掌握國際結算收付工具,收付方式和業務流程和風險防範(匯付,托收,信用證),了解保理和福費廷業務,了解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實際應用
商務寫作方面(主要是信函寫作):學會用英文向對方發出合作意向的信函;掌握詢盤,發盤,還盤,接受的信函寫作;掌握裝船通知,催裝,催付等實用性信函的寫作;掌握合同中重要條款的寫作(比如溢短裝條款,保險條款等)
可能學校不同,開設的專業課也恐怕有所不同,但主要應該圍繞以上幾個方面(也有的學校開了國際稅收,國際金融,涉外經濟法一類的課——諸如此類)
學完之後?如果是考慮從事國際貿易方面的工作的話,你可以選擇成為:外貿業務員(主管、主任、經理等等),單證員,跟單員,報關員,報檢員,貨代員乃至以後又可能出現在這個領域的新的職業等等
如果認為自己英語牛的,完全可以憑借這個專業對於國際貿易方面的優勢去干翻譯工作(ms這行很吃香)
『陸』 國際貿易實務
1、韓國公司拒收合理——理由一:合同規定的包裝物為麻袋,而實際交貨卻有1000袋為版編織袋包裝,權這不符合合同對包裝物的規定;理由二:合同約定每袋50千克,而經韓國海關檢查發現每袋重量僅為47千克,也不符合合同約定。
2、該案例不適用UCP600允許有5%的溢短裝的規定。
3、中方公司應積極與韓方公司協商收下這批貨物,按照韓國海關檢驗的實際數量結算,或者補齊短交的數量,全額結算,以期盡量避免退運給自己造成較大的損失。
『柒』 國際貿易實務 清潔提單
提單若注「包裝鬆散」,則該提單為不清潔提單。
「包裝鬆散」就是包裝狀況不良,存在缺陷。
『捌』 國際貿易實務中的包裝條款問題
floor slab, pack with carton, then put in the pallet, pallets will pack inside the 40' container.
『玖』 國際貿易實務運輸包裝的標志怎麼考
運輸標志、又稱嘜頭,是一種識別標志。按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的建議,包括四項專內容;屬(l)收貨人名稱的英文縮寫或簡稱;(2)參考號,如訂單、發票或運單號碼;(3)目的地;(4)件號,還有不懂的地方歡迎詢問我們歐高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