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幾道國際貿易計算題 謝謝了
1)因為單價每公噸1000英鎊cif倫敦,數量100公噸,水漬險和短量險,保險費率分別為0.3%和0.2%,又因為:cif
=
cfr
+
i
,而
i
=
cfr
(1+10%)
x
r
,所以,cfr
=
i/(1+10%)
x
r
,
註:這里
i
為保費,r
為費率
則
cif
=i/(1+10%)
x
r
+
i=
i
(1/((1+10%)
x
r
)
+
1),
那麼,i
=
cif(1/((1+10%)
x
r
)
+
1),因為水漬險費率為0.3%
,帶入公式,得:
i
=
1000
(1/((1+10%)
x
0.3%
)
+
1)=
3.2891英鎊/公噸,又因為數量為100公噸,
則水漬險保費=
100公噸
x
3.2891
英鎊/公噸=
328.91英鎊
同理,因為短量險費率為0.2%,帶入上述公式,得:
i
=
1000
(1/((1+10%)
x
0.2%
)
+
1)=
2.1951英鎊/公噸,又因為數量為100公噸,
則短量險保費=
100公噸
x
2.1951英鎊/公噸=
219.51英鎊
那麼,總保費=漬險保費
+
短量險保費
=
328.91英鎊
+
219.51英鎊=548.42英鎊
答:保險公司應收保險費548.42英鎊。
2)保費
i
=
cfr
(1+20%)
x
r
,
註:這里
i
為保費,r
為費率
因為cfr價為250000美元,客戶要求改報cif價加20%投保海運一切險,保險費率為0.6%,那麼,帶入公式,得:i
=
250000
(1+20%)x
0.6%
=
1800美元
答:
我方應向投的保費為1800美元。
❷ 國際貿易 計算題,求完整計算過程及答案
解:
w=40kg=0.04t
m=0.3m*0.4m*0.5m=0.06m3(立方米)
m>w
所以採用m為運費噸
運費=主運費+附加費
運費=0.06*150*500
+
0.06*150*500*25%
+
0.06*150*500*15%
=0.06*150*500*(1+25%+15%)
=4500*1.4
=6300(usd)
答:該批運費為6300美元
❸ 國際貿易計算題
根據你提供的信息,我得出如下計算公式。
1)CIF凈價=含佣價-傭金=含佣價-含佣價*傭金率版
650-650*0.02=650*(1-0.02)=637(美元)權
答:凈價為637美元。
2)因為對方要求增加傭金率至5%因此得出如下公式。
CIFC5%=凈價/(1-5%)
CIFC5%=637/(1-5%)≈670.52(美元)
首先解答疑問,計算百分比單位的時候,計算期間是不能超過100%,這是鐵律。換個說法,這個百分之百已經包括了cif價格和傭金的價格了,不可能超過百分之一百了。如果說是105%的話那就超出這個范圍了,計算出來的結果肯定是錯誤的,因為它出現了額外計算量,不屬於計算圓圖中的東西了。建議提問者好好研究研究百分比圓圖,因為我這么解釋是很難解釋清楚的,還是要依靠你自己的理解。
❹ 關於cif和cfr的國際貿易計算題
第一題,發票金額是不包括保險費的,所以必須將CIF中的保險部分去掉再計算
第二題,沒有說按照發票金額計算,但是CFR裡面不包括保險,就必須換算成CIF包括保險的價格計算保險費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❺ 求關於關稅計算的進出口實務題,包括題目以及詳細答案
例:我國某進出口公司2002年5月份從國外進口了一批貨物,該批貨物的價格為100000美元,運抵我國口岸起卸前發生的運費、保險費等費用摺合人民幣26000元。當日的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牌價為1:8.25.關稅稅率為25%.該公司應如何計算進口貨物應納的關稅?
應納稅額=(100000×8.25+26000)×25% =212750(元)
例:我國某外貿進出口公司2002年6月出口一批貨物到美國。該批貨物貿易合同的結匯價為人民幣300 000元。出口關稅稅率為20%.該公司應如何計算出口貨物應納的出口關稅?
應納稅額=300000÷(1+20%)×20%=50000(元)
❻ 國際貿易CIF題目計算 求大神
CIF價格構成是等於工廠成本+利潤+運費+港雜+海運費
工廠成本包括采購成本-退稅額+銀行貸款利率+港雜平攤+銀行手續費
因為銀行手續費是根據美金數量來的,所以我們應該先算出前段的費用再最後總的加上利潤之後再扣除這5個點的銀行手續費。
一般成本=76-76/1.13*0.13+76*0.05/12*2+(1200+200+100+1200+1000)/1000=71.59元,
CIF=(71.59/7.12+1.45+0.6)*1.1/(1-0.05)=17.58USD/pcs,
總的CIF價格是17580美金。
以上供參考,謝謝
❼ 國際貿易的計算題
1)本國生產小麥有絕對優勢,外國生產布有絕對優勢。假使2單位勞動力全部投入生產小內麥,那麼本容國可以生產8單位小麥,外國可以生產2單位小麥;假使2單位勞動力全部投入生產布,那麼本國可以生產2單位布,外國可以生產4單位布。相比較可以得出以上結論。 2)考慮一國既需消費小麥,又需消費布,則如果本國投入1單位勞動力生產小麥,投入1單位勞動力生產布,則共能生產4單位小麥,1單位布;同理,外國能生產1單位小麥,2單位布。但如果進行勞動分工,本國專門生產小麥,外國專門生產布,則本國共能生產8單位的小麥,外國共能生產4單位的布。已知外國1單位的布可換本國2單位的小麥,則可進行交換——外國用2單位的布與本國4單位的小麥交換,這樣本國和外國各能得到4單位的小麥與2單位的布。兩國均能獲益,當然,外國獲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