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的產生

國際貿易的產生

發布時間:2020-11-29 11:49:09

國際貿易包括哪些方面

國際貿易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

1、按貨物移動方向國際貿易可分為:進口貿易、出口貿易、過境貿易

2、按統計標准國際貿易可分為:總貿易、專門貿易

3、按商品形態國際貿易可分為:有形貿易、無形貿易

4、按有無第三者參加國際貿易可分為:直接貿易、間接貿易、轉口貿易

5、按參加國的多少國際貿易可分為:雙邊貿易、多邊貿易

6、按清償工具國際貿易可分為:現匯貿易、記帳貿易、易貨貿易

7、按貨物運輸方式國際貿易可分為:陸路貿易、海路貿易、空運貿易、郵購貿易

8、按經濟發展水平國際貿易可分為:水平貿易、垂直貿易

9、按地區國際貿易可分為:南南貿易、南北貿易、北北貿易

拓展資料: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並無不同,但由於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② 產生國際貿易為什麼能實現雙贏

這是經濟學十大基本原理之一:
貿易可以使的每個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解釋:
貿易可以使得每個人從事最擅長的活動。
上升到國際,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貿易使得每個國家從事最擅長的經濟活動,並享有種類更多的物品與勞務,比如中國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發達國家以高新技術、集約型產業為主。
主要考慮因素:
成本
單位時間勞動生產率不同。

③ 為什麼發展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是在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時才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一個歷史范疇。國際貿易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的條件,一是要有國家的存在,二是產生了對國際分工的需要,而國際分工只有在社會分工和私有制的基礎上才可能形成。這些條件不是人類社會一產生就有的,而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社會分工的不斷擴大而逐漸形成的。

原始社會的貿易
在原始社會初期,人類的祖先結伙群居,打魚捕獸,生產力水平極度低下,人們處於自然分工狀態,勞動成果僅能維持群體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沒有剩餘產品用以交換,因此談不上有對外貿易。
人類歷史的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即畜牧業和農業的分工,促進了原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品除維持自身需要以外,還有少量的剩餘。人們為了獲得本群體不生產的產品,便出現了氏族或部落之間用剩餘產品進行原始的物物交換。當然,這種交換還是極其原始並偶然發生的物物交換。
在漫長的年代裡,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繼續發展,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部門,形成了人類社會第二次大分工。由於手工業的出現,便產生了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生產—商品生產。當產品是專門為滿足別人的需要而生產時,商品交換就逐漸成為一種經常性的活動。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擴大,出現了貨幣,於是,商品交換就變成了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流通。這樣就進一步促使私有制和階級的形成。由於商品交換的日益頻繁和交換的地域范圍不斷擴大,又產生了專門從事貿易的商人階層。第三次社會大分工使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進一步擴大。商品生產和流通更加頻繁和廣泛,從而階級和國家相繼最後形成。於是,到原則社會末期,商品流通開始超越國界,這就產生了對外貿易。
人類社會三次大分工,每次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剩餘產品的增加,同時也促進了私有制的發展和奴隸制的形成。在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社會初期,隨著階級和國家的出現,商品交換超出了國界,國家之間的貿易便產生了。可見,在社會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發展的基礎上,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擴大,以及國家的形成,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必要條件。

奴隸社會的國際貿易
在奴隸社會,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其特點是自給自足,生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消費,而不是為了交換。奴隸社會雖然出現了手工業和商品生產,但在一國整個社會生產中顯得微不足道,進入流通的商品數量很少。同時,由於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和生產技術落後,交通工具簡陋,道路條件惡劣,嚴重阻礙了人與物的交流,對外貿易局限在很小的范圍內,其規模和內容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奴隸社會是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和奴隸的社會,奴隸社會的對外貿易是為了奴隸主階級服務的。當時,奴隸主擁有財富的重要標志是其佔有多少奴隸,因此奴隸社會國際貿易中的主要商品是奴隸。據記載,希臘的雅典就曾經是一個販賣奴隸的中心。此外,糧食、酒及其他專供奴隸主階級享用的奢侈品,如寶石、香料和各種織物等也都是當時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商品。
奴隸社會時期從事國際貿易的國家主要有腓尼基、希臘、羅馬等,這些國家在地中海東部和黑海沿岸地區主要從事販運貿易。我國在夏商時代進入奴隸社會,貿易集中在黃河流域沿岸各國。
對外貿易在奴隸社會經濟中不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它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奴隸貿易成為奴隸主經常補充奴隸的重要來源。

封建社會的國際貿易
封建社會時期的國際貿易比奴隸社會時期有了較大的發展。在封建社會早期,封建地租採取勞役和實物的形式,進入流通領域的商品並不多。到了中期,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封建地租轉變為貨幣地租的形式,商品經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在封建社會晚期,隨著城市手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因素已孕育生產,商品經濟和對外貿易都有較快的發展。
在封建社會,封建地主階級占統治地位,對外貿易是為封建地主階級服務的。奴隸貿易在國際貿易中基本消失。參加國際貿易的主要商品,除了奢侈品以外,還有日用手工業品和食品,如棉織品、地毯、瓷器、穀物和酒等。這些商品主要是供國王、君主、教堂、封建地主和部分富裕的城市居民享用的。
在封建社會,國際貿易的范圍明顯地擴大。亞洲各國之間的貿易由近海逐漸擴展到遠洋。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開辟了從長安經中亞通往西亞和歐洲的陸路商路——絲綢之路,把中國的絲綢、茶葉等商品輸往西方各國,換回良馬、種子、葯材和飾品等。到了唐朝,除了陸路貿易外,還開辟了通往波斯灣以及朝鮮和日本等地的海上貿易。在宋、元時期,由於造船技術的進步,海上貿易進一步發展。在明朝永樂年間,鄭和曾率領商船隊七次下「西洋」,經東南亞、印度洋到達非洲東岸,先後訪問了30多個國家,用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銅鐵器等同所到的國家進行貿易,換回各國的香料、珠寶、象牙和葯材等。
在歐洲,封建社會的早期階段,國際貿易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東部。在東羅馬帝國時期,君士坦丁堡是當時最大的國際貿易中心。公元7—8世紀,阿拉伯人控制了地中海的貿易,通過販運非洲的象牙、中國的絲綢、遠東的香料和寶石,成為歐、亞、非三大洲的貿易中間商。11世紀以後,隨著義大利北部和波羅的海沿岸城市的興起,國際貿易的范圍逐步擴大到整個地中海以及北海、波羅的海和黑海的沿岸地區。當時,南歐的貿易中心是義大利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熱那亞等,北歐的貿易中心是漢撒同盟的一些城市,如漢堡、盧卑克等。
綜上所述,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國際貿易是為奴隸主和封建地主階級利益服務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以及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的發展,國際貿易不斷擴大。但是,由於受到生產方式和交通條件的限制,商品生產和流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剝削階級奢侈生活的需要,貿易主要局限於各洲之內和歐亞大陸之間,國際貿易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經濟中都不佔有重要的地位,貿易的范圍和商品品種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貿易活動也不經常發生。那麼,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及由此產生的歐洲各國的殖民擴張則大大發展了各洲之間的貿易,從而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貿易」,而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國際貿易才獲得了廣泛的發展。

④ 國際貿易如何產生

國際貿易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形成國際貿易的兩個基本回條件是:

(答1)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國家的形成。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生出用於交換的剩餘商品,這些剩餘商品在國與國之間交換,就產生了國際貿易。

⑤ 我國國際貿易形成於什麼時候

中國國際貿易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四五世紀,

但通常認為中國對外貿易始於秦朝,興於漢代。

漢朝時期的對外貿易中,

貿易國家:先是羅馬,後為阿拉伯帝國,還有朝鮮、日本、印度等國家。
貿易商品:中國輸出絲織品、皮毛、鐵器及其它金屬製品,輸入香料、葯材、玻璃、各種織物和寶石等。貿易通道:主要是陸路」絲綢之路「,也有海路。著名人物:張賽、班固。

⑥ 國際貿易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答案:以抄貿易全球化為首要襲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可以歸納為六個方面:1、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2、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

⑦ 為什麼產生國際貿易

根本原因是世界分工和比較優勢導致國際貿易。這樣子更能形成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益的實現。拿中國為例,由於人力資源成本低,因此中國出口給歐盟,美國等諸多國家的都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同樣的衣服在這些國家生產需要更大的人力資源成本,因此進口中國的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衣服。而一些發達的國家主要是資本密集型產品,比如生產的飛機,汽車,這些都是科技產品,一些國家技術相對落後不能生產出性能更加優越的產品但同時卻需要這樣的產品,因此就要進口。

⑧ 國際貿易產生於 時間 地點

國際貿易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國際貿易對很多國家來說是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個重要部分。雖然國際貿易已有悠久的歷史,但隨著近代交通、工業化、跨國企業以及全球化等概念和運作上的急速發展,國際貿易對國際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都帶來了根本的改變。很多情況下,全球化所指涉的實質上就是國際貿易。國際上各方面對國際貿易有著迥異的看法,已發展國家及跨國企業視國際貿易為國際間資源的更有效分配和利用,造福各國人民;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以及非政府組織則認為國際貿易存在著權力上的不平衡,使已發展國家得以透過國際貿易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

國際貿易交易流程乃是以L/C付款且進出口國家有外匯管制為前提,全部進出口貿易過程分為:

准備階段
成交階段
履約階段
清結階段
國際貿易,可以說是體現經濟榮枯與否,最重要行業。在日益競爭的國際市場上,貿易商如果想拓展外貿工作,就必須做好市場調查,而事實上這也等於開拓了一半的外銷市場。一個體質健全的企業,要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有賴於質優市場調查,市場調查除了能夠降低市場行銷風險,充分掌握目標市場消費者的需要,而且更可做為各階段行銷決策上的重要導航工具。

個人認為
這個貿易要從國家的興起來定義了.
國際貿易本身是指國與國之間的貿易
具有時間性,階段性的,
不是一個固定時間產生的
而是經過長時間的貿易合作而形成的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貿易的產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