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貿業務員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1.
熟悉產品,了解你做的產品
2.
通過平台找客戶
3.
找到客戶,接單後,根據訂單安排生產,定船等一系列問題
4.
發貨後,及時跟進客戶,做好收匯准備
5.
客戶收到貨後,跟進貨物反饋
個人觀點,請參考
2. 國際貿易新要素理論主要內容 簡潔
國際貿易新要素理論認為,應賦予生產要素以新的含義,擴展生產要素的范圍,生產要素不僅僅是生產要素稟賦理論所說的勞動、資本和土地,技術、人力資本、研究與開發、信息以及管理等等,都是生產要素,這些無形的「軟體」要素越來越成為形成貿易的基礎,它決定著一國比較優勢格局。 新要素理論當然是對要素稟賦理論的發展,但就分析方法而言,新要素理論與傳統要素貿易理論並無本質的不同
3. 國際貿易具體內容有哪些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Trade)是指不同國家(和/或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國際貿易是商品和勞務的國際轉移。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國際貿易由進口貿易(ImportTrade)和出口貿易(ExportTrade)兩部分組成,故有時也稱為進出口貿易。從一個國家的角度看國際貿易就是對外貿易(ForeignTrade)。
1、進口貿易(ImportTrade):將外國的商品或服務輸入本國市場銷售。
2、出口貿易(ExportTrade):將本國的商品或服務輸出到外國市場銷售。
3、過境貿易(TransitTrade):甲國的商品經過丙國境內運至乙國市場銷售,對丙國
而言就是過境貿易。由於過境貿易對國際貿易的阻礙作用,目前,WTO成員國之間互不從事過境貿易。
4. 外貿業務員工作內容是什麼
開發客戶、維護客戶、業務跟進、執行日常工作這些都是最基本的。
5.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包括哪些內容
主幹學科: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原理、國際商法、中國對外貿易、外貿運輸與保險、國際貿易電子化實務、商務溝通與函電(英)、國際投資學、國際貿易模擬等
全英文教學課程:商務溝通英語、國際經貿函電、經貿英語選讀;
雙語教學課程:信息系統概論、國際營銷學;
模擬操作訓練課程:國際貿易實務;
研究型課程:國際貿易專題;
討論型課程:世界經濟專題 WTO專題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社會調查和專業實習等,一般安排4到6周
6. 國際貿易理論課程講什麼內容
本課程結合當前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發展的現狀,對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課程的內容做了相應的調整。主要包括考察國際貿易發展狀況的主要概念;國際貿易的地位、作用;國際貿易學說;關稅理論;非關稅措施;經濟一體化和國際資本移動;世界貿易組織幾個方面的理論和知識。同時,本課程在介紹基本理論和知識的過程中,還注意培養學生結合相關知識和國際貿易發展的現狀,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評價的能力。
7. 國際貿易實務研究的最基本內容是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的研究對象
國際貿易是以國際商品交換和商品流專通活動為研究對象,闡明國屬際商品交換和商品流通活動中的一般規律,並據以研究各個國家在對外貿易中採取的政策措施等的一門科學。具體包括:
1.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資本主義各個發展階段的國際商品流通的一般規律;
2.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當代世界貿易的具體歷史材料和現實材料。
3.各個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情況,亦即各個國家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特殊規律。
4.國際貿易理論。
5.對外貿易政策。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的產生、發展和貿易利益及分配問題,以揭示其中的特點與運動規律,具體的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資本主義階段國際商品流通的一般規律性
(二)國際貿易理論與學說
(三)對外貿易政策
(四)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的特點。
8. 有關國際貿易的工作有什麼
1、市場/公關
企業通過媒介的介紹、傳播,和觀眾的交流、溝通和互動,在公眾面前樹立並強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而在這一系列活動安排中,專業公關是企業的好幫手。
隨著公關人才的需求看漲,原本從事市場、媒體、新聞、中文、企業公關的部分人才將眼光投向了公關行業。這個行業對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員工個個都是精兵強將。即使是有新聞、企業公關等工作經驗的人加入該行業,都需要從頭做起,晉升到總監級更需經歷10多年的奮斗。
2、營銷人員
對於以技術為背景的行業裡面,例如電訊、軟體等,銷售的需求仍然會持續走高。即使在非技術領域,銷售職位也一直是市場需求最旺盛的職位類別之一。
優秀的銷售人員需要的素質包括:積極的進取心、堅持不懈的態度、與其他人良好溝通的技巧、給人信任度以及在商談中營造 舒適氛圍的能力。
3、管理咨詢
管理咨詢分為普通管理咨詢及類似微咨詢、管理課程培訓等的細分管理咨詢業務。管理咨詢本質如同西醫需要調查診斷才能開葯,也如同中醫要望聞問切才能開葯方。
咨詢的行為都是藉助服務提供者的豐富的知識、經驗,在企業提出要求的基礎上深入企業,並且和企業管理人員密切結合,應用科學的方法,找出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進行定量和確有論據的定性分析,查出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改善方案,進而指導實施方案,使企業的運行機製得到改善,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4、財務顧問
財務顧問是指具備專業財務知識為顧客提供投資理財咨詢策劃服務的專業人員。財務顧問在各個公司跟各個行業的工作職責跟服務內容都有所不同。財務顧問應當勤勉盡責,遵守行業規范和職業道德。
根據有關規定,收購人進行上市公司的收購,應當聘請在中國注冊的具有從事財務顧問業務資格的專業機構擔任財務顧問。
5、金融/保險/投資
工作內容廣泛,報酬差距較大,收入多半與業績掛鉤。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積極的進取心、堅持不懈的態度、與其他人良好溝通的技巧。
9. 外貿業務員個工作內容是什麼
外貿業務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有:
1、業務人員在國外采購商的詢價,做出產品報價前,應了解客戶基本信息,包括是否終端客戶、年采購能力、消費區域,以及產品的用途、規格及質量要求,公司是否能夠生產等。對於外商的郵件、傳真及時答復。
2、對於外商的產品報價,原則上按照公司財務部門經核算後的價格表(外銷)執行;公司財務部門根據市場狀況及生產成本,定期進行核算,對產品價格進行調整。對於定單數量較大,外商所能接受的價格低於公司公布的價格的,業務人員應先上報部門經理批准實施;部門經理不能批復的,報總經理批准後實施。
3、對於外商的寄樣要求,原則上要求到付;對於樣品數額較大,原則上對方承擔成本費用。在正式定單後,可以扣除成本及寄樣費用。特殊情況,如關系比較好的老客戶,方可以預付並免收樣品,報部門經理批准後執行。費用較大的,可報總經理批准後執行。對於外商需要打樣的,業務人員應和生產部門協調,確保樣品的質量及規格符合要求;樣品需要部門經理審核後寄出;外商對於產品有包裝或嘜頭要求的,正式包裝或印刷前需經外商確認。
4、付款方式上,原則上考慮前TT全部或部分作為定金,剩餘見提單傳真件付款,及全部短期信用證。收匯銀行和業務員負責對信用證做形式和內容的檢查,發現差異的,應及時通知外商修改。信用證審查無誤後,報部門經理復核。原則上,公司在收到外商的全部貨款、部分定金及信用證經復核無誤後,開始安排生產計劃,組織貨源,進行生產。
5、在定單生產階段,業務人員應到生產車間會同生產主管對產品生產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或由部門經理協調解決,或部門經理上報總經理解決。嚴格把握產品的規格、質量、包裝、生產時間符合同外商的約定。需要委託中介機構進行報關、商品法定檢驗、保險的,業務人員應及時准備相關資料交中介機構辦理;辦理過程中,業務人員可以協助。
6、收匯方式為信用證的,業務人員必須細心操作,謹慎處理,注意單證的一致性,做到安全收匯。全部收匯後,業務人員請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將相關單據較財務部門及時外匯局、稅務局辦理核銷、退稅。並注意對外商的售後服務,進行跟蹤,以建立長期的可信賴合作夥伴關系。
(9)國際貿易內容擴展閱讀:
目前市場上對外貿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入此行,不僅要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有一定年限的實務操作經驗,同時還須持有國家頒發的資格證書。外貿業務員的專業知識要求:外貿業務員除了要掌握好英語和計算機基本知識之外,還應熟悉和掌握商品基礎知識、外貿業務知識、生產管理知識、國際營銷知識、國際金融知識、外貿法規政策、國際貿易慣例、國際經貿地理、外貿業務禮儀等專業知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有關規定及國家商務部《十一五人才強商規劃》的指示精神,從 2006年起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外貿業務員」的培訓和考核認證工作,旨在通過培訓使大多數的外貿業務從業人員取得上崗資格證書,並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持證上崗制度,從根本上促進整個國際商務領域的健康發展。
10. 對外貿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 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
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
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
(10)國際貿易內容擴展閱讀:
我國對外貿易繼續穩中向好上半年貨物貿易進出口14.12萬億元人民幣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了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相關情況。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4.1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對外貿易繼續保持穩中向好勢頭。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1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其中出口7.5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
進口6.6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貿易順差9013.2億元,收窄26.7%。上半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8.3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2%。
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9%,比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貿易方式結構與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海關統計顯示:上半年,西部12省市外貿增速為17.8%,超過全國增速9.9個百分點。
中部6省市外貿增速為13.2%,超過全國增速5.3個百分點;東部10省市外貿增速為6.7%;東北三省外貿增速為8.8%,超過全國增速0.9個百分點。我國外貿區域發展協調性繼續增強。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增速快於總體增速6.6個百分點,進出口更趨平衡。
總的看,上半年我國外貿穩中有進,結構進一步優化。下半年,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但是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進出口結構繼續優化,市場多元化及貿易便利化繼續取得積極進展,預計今年全年我國外貿穩中向好的勢頭能夠得到鞏固,質量和效益將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