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防騙

國際貿易防騙

發布時間:2020-11-29 05:20:03

❶ 法國外貿銀行的防騙事例

我想這是一門防騙的學問 ,面對商業風險我們不能只是估計一定要做出措施來規避風險,那麼今天算個開頭,從印度銀行入手和大家說說銀行信用和防騙技巧。印度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India)應該算得上是印度信用最好的銀行其實講信用的印度人真的不少,我們要細心的發掘, 談到信用終究還是交易雙方誠意的問題。我個人是這么看待風險的:「如果有人誠心想騙你,你是逃不了的,一個主觀思維和意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無限大。要不然世界上縱然有那麼嚴格的法律但還是不能阻止犯罪的發生。所以在生意場上,客觀措施和估計能影響的僅僅只有風險和損失發生的概率。」說到印度這個國家,其實熟悉阿三做事情的人都很清楚,他們的處世風格比較拖拉,不是很有效率,儼然一幅你急他不急的態度,看了讓人想抽打。這種處世風格跟一國的風俗,文化和經濟,政治,教育等條件都有密切關系。所以說,在我們看來是「托款或者延遲付款」的范圍,在他們眼中屬於正常的期限,同理,這也就更不能談得上是信用問題了,因為這種「正常的期限」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圍以內的。說到這里了,我只想強調,即便是State Bank of India這樣的大銀行,他們終歸也是印度人開的,所以延時也肯定是時有發生的。因為,他們的銀行同樣認為那種在我們看來是「托款」的范圍實際上屬於正常期限。不用抱怨為什麼印度人不按照規矩辦事,其實歸根到底的說,市場終歸是「買方市場」,我們掙他們的錢,不能拿我們的標准去衡量和要求給我們錢掙的人。否則就沒人跟我們做生意了。 實在不用說我們是遵循規則辦事兒, that's shit !國際貿易遵循的規則也只是貿易慣例,慣例可不是法律,只是在糾紛和解釋的時候具有約束力的通則,理解的角度不同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說關於印度銀行信用的討論,實在是不該下什麼定論,也不外乎好或者不好。總之我們能了解到他們的處世風格就已經足夠了。而在信用證結算的條件下,還有個更重要的環節就是單據的符合程度,假如交單沒問題的話,銀行是第一付款人,他就是在怎麼沒信用也是銀行,拋開了想,真出了事告銀行可比告出口商有保障的多,唯一的問題就是一定要做好單據,假如沒做好,那才真的叫前功盡棄了。如何能規避這樣的「臨界信用」風險呢?這是我們今天談論的關鍵其實,國際貿易相關的金融衍生工具有很多,這里給大家介紹幾個在信用證條件下最常用的三種,1、貼現匯票貼現業務實際上也可以理解成金融業務中的遠期外匯交割,具體定義是,受益人和銀行之間按照約定期限的遠期外匯匯率和利率在票據承兌日當天進行交割。 金額按照票據總金額以貼現率折算,進行拆分,當天匯票成對當天就會由銀行代進口商墊付商貼現後的金額入公司帳戶,而貼現率折算的扣費部分會在遠期票據到期後由銀行二次補帳。實際整個貼現的成本就是遠期外匯的升/貼水率和利率以及手續費用成本。而企業,可以把遠期外匯風險轉嫁給銀行,在國外銀行承兌匯票的當天就得到我方本地銀行的融資實現即期入賬。貼現適合於對小額遠期外匯的融資處理,因為貼現的本質是「銀行代替進口商或者國外開證行在即期墊付款項」,這種業務更可以理解為「押匯/實際議付」,也就是說貼現一般而言是有追索權的, 萬一對方銀行出現信用問題,我方銀行是有權利將已墊付的款項追索走的。所以企業在做貼現的時候一定要明確這一點,貼現不是買保險,它是短線融資只適合與小金額,不要到最後真的出麻煩了,搞得陰溝里翻船就不好了。2、無追索權貼現道理跟上述貼現是一樣的,只是它在「追索權」的這個問題上有明確定義,做了一定程度放寬,也就是說, 如果貼現是本地銀行替國外開證行墊錢,那麼無追索權貼現就是本地銀行替國外開證行把你的單據買走了,幫對方銀行把錢付給出口商。當然,無追索權貼現的話,貼現率會更高,也就是我們要付出的貼現成本肯定要高出貼現,從而匯票的總價值就更低了,我們收到的錢也越少了。但從另一個方面考慮,無追索權貼現實際上適合一些中等金額的交易,因為銀行在一定程度上買斷了貼現率折算後的所有外匯風險,而一旦匯票到期日]對方開證行發生信用風險,那麼我們面對的風險僅僅是貼現率的那小一部分金額,而當時在承兌日當天即期到帳的已經貼現過的匯票金額銀行就無權追索了,對方開證行不給錢由我方本地銀行自己跟對方交涉處理。3. 福費庭業務Forfaiting算得上是真正的遠期風險全部賣斷。這個業務世界通用,在金融學中屬於出口信貸的范疇,其基本定義為,出口國商業銀行或者大型金融機構以進口國銀行或者公司出據的有價金融票據為依據,給本地出口商提供無追索權一次性高額融資. 它在性質上與貼現有著絕對的不同,這是一種信貸而不是按貼現率折算匯票。所以,在國際業務中它常用於超大額的資金融資,包括高價技術轉讓,集團或者政府采購和大型設備的進出口以及資源類商品國際貿易。剛才提到Forfaiting的依據是進口國銀行或者公司的有價金融票據,也就是說,在超大額的貿易項目中,對方公司的固定資產是同樣可成為申請融資的依據的,比如內部認購的股票(原始股),以銀行本票折算的任何有形和無形資產,幾乎能夠用票面表示出金額的東西都可以承交給出口商(供應方融資人)作為融資抵押,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由國外開證行已承兌的信用證或匯票咯。這個用在遠期信用證上怎麼操作呢?其實很簡單,跟貼現大同小異,只不過forfaiting不是貼現,它不存在票面貼現率的問題,成本按照專門的計算方法按遠期匯率進行成本折算,注意這里的所說的成本就是操作forfating本身的手續費用。 其公式大致如下:票面金額× ( L I B O R + 利差) ÷ 3 6 0 × 遠期天數(什麼叫做LIBOR? 這指的是銀行間的拆借率,這個匯率只在銀行間內部交易中有效,它公布於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集中型離岸金融中心的央行,目前我國參照的對各國的LIBOR是以倫敦市場的標價為準的,這個價格在不停的變化,它是銀行之間以及國別之間的信用等級和外匯交易需求量為核算基礎的)這個公式同樣適用於無追索權貼現,不同點只是在於在貼現業務中,用的是遠期匯率和貼現率來替換上述公式中的LIBOR。為什麼呢?因為目前在我國,由於金融體系還不夠完善和相關政策的限制,真正意義上的forfaiting還不存在,但是用於遠期票據貼現融資的項目還是存在的,這樣更方便出口商收匯``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國的銀行只有招商銀行一家可以提供forfeiting,其他中資銀行(包括四大商行)所提供的也最多隻是無追索權貼現而不是forfaiting(說有的話,就是蒙人的), 區別就在折算方法上,試想如果以遠期匯率和貼現率來替換LIBOR的話,實際上我們的成本會和forfaiting差不多,但是forfaiting買斷的是票面金額折算後的所有遠期風險,而無追索權貼現僅僅只是貼現後的票面金額,如果把無追索權貼現和forfaiting劃等號的話,那麼貼現率就白白被銀行賺走了,這么看那還不如有追索貼現,雖然有部分風險但是得到融資後一切順利的話銀行在到期日後還會二次不帳。如果用犧牲相當與forfeiting的成本去賣斷部分貼現折算的遠期風險,那就太不值了。綜上所述,其實遠期風險是會容易規避掉的,只是大家要熟悉金融衍生工具的運用,合理為自己融資,雖然有一定的成本,但是首先而言,這個花費對大額的收匯處理和對方的銀行信用問題就有很大益處,只要賣斷風險給銀行就相當於把商業風險變成金融風險轉嫁給融資機構,使風險變成數字化概念踢出我們的視線,由銀行處理金融領域的問題,我們可以得到很大的便利。此外,如果我們賣斷風險,實際上帶來的好處不止這些,比如,在遠期條件下大於90天的收匯期會對核銷退稅造成影響,而即期得到融資後,我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此外,實現了即期條件下的遠期收匯``不僅僅規避了匯率風險更給我們的市場開發帶來了方便,因為我們可以酌情在信用證項下給與進口商放帳期,當然我們可以把貼現的成本融到價格中,既然融資讓變了你我,當然成本也是要相對提升的。

❷ 什麼職業以後最吃香

哪些職業有前途,可以從行業調薪率上窺見一斑。

據中智薪酬最新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2020年調薪率最高的還是互聯網行業,調薪率為8.5%,其次是高科技(8.1%)和醫葯健康(7.8%)。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貿易防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