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公司

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公司

發布時間:2020-11-28 23:34:06

⑴ 全球最大的動物進出口公司是哪家

是動物園可能這是犯法的。

⑵ 邯鄲市規模最大的外貿公司

近日,來邯鄲市首家中外合資對外源貿易公司———河北格瑞特沃爾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獲得省商務廳批准,並在邯鄲經濟開發區落戶。

據悉,國家對設立中外合資對外貿易公司的投資者資格、年出口額、注冊資本及外方注冊比例有著嚴格的要求和 規定,並須由國家商務部或經授權的試點地區審批部門批准方可設立。近年來,邯鄲市不少企業有申辦中外合資對外貿易公司的設想,但由於條件不夠,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河北格瑞特沃爾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由邯鄲市中力物資有限公司與坦尚尼亞南博有限公司合資設立,公司注冊資本860萬元人民幣,外資部分33萬美元,主要經營業務為貨物進出口貿易、機械設備、電子產品、建築材料、橡膠製品、五金交電、家用電器及廚房設備的批發。該公司的批准設立,對邯鄲市進出口貿易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⑶ 進出口貿易的最大利潤點是什麼

我覺得利潤就像海綿中的水(海綿是趨近於乾燥的海綿)那樣應該想盡辦法把水擠出來:應該降低成本,降低貨物的儲存時間和數量,最好做到零儲存,還有就是盡可能的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我建議你有時間看看《財經郎眼》真的可以學到好多

⑷ 國內最大的進出口國際貿易公司是哪幾家

這是中遠集團,中國最大的遠洋進出口貿易公司 中遠集團分布在廣州、上海、天津、青島、大連、廈門、香港等地的全資船公司經營管理著集裝箱、散裝、特種運輸和油輪等各類型遠洋運輸船隊;在海外,以日本、韓國、新加坡、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南非和西亞8大區域為輻射點,以船舶航線為紐帶,形成遍及世界各主要地區的跨國經營網路。

⑸ 中國最大的外貿公司是哪家

中化國際是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位居《財富》雜志世界五百強綜合類第二百七十六名)控股的子公司,注冊資金三點七億元,去年主營業務收入達五十七億元,凈利潤一點三億元,入選去年滬市上市公司五十強。中化國際的橡膠、塑料原料、液體化工品、焦炭等主營商品業務在國際同行中處於領先地位。中化國際之前,已有寧波杉杉、四川希望集團、新疆德隆國際等二十多家國內大企業、大集團將總部移師浦東。
中化集團的前身中國進口公司是伴隨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而成立的新中國第一家國營對外貿易公司,1950年3月10日成立,首任經理盧緒章。 1951年3月1日,為沖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的「封鎖禁運」,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下,中國進出口公司成立。從1951年起,中國進出口公司委託香港華潤公司作總代理,進口了大量國內急需的橡膠、化肥、農膜等物資。到1951年6月30日,中國進出口公司共搶運1.6億美元物資、搶購1.4億美元物資。 1952年4月3—12日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經濟會議,對反「封鎖」「禁運」產生了一定影響。中國代表團成員中國進出口公司盧緒章經理參會期間,同3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餘位工商人士進行廣泛接觸,並與英、法、西德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簽訂了總額達2億多美元的貿易協議和合同。同年夏天,公司在東柏林設立代表處,作為我國對外貿易的窗口,開始逐步建立與西歐國家的貿易關系。同年12月,中國與斯里蘭卡(舊稱錫蘭)政府簽訂第一個《中國與錫蘭關於橡膠和大米的五年貿易協定》(俗稱《米膠協議》),即我國每年以27萬噸大米換取錫蘭5萬噸橡膠。《米膠協定》的執行不僅為我國換得了急需的橡膠,支援了抗美援朝,同時也為打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禁運發揮了積極作用。 1955年,中國進出口公司開始同時經營對蘇聯、東歐的進出口業務,轉入了「蘇、新、資合一,進、出口兼營」的軌道,業務從此面向整個世界。到1957年,公司與日本、印尼等40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家客戶建立了進出口貿易關系,出口金額增加到6000萬美元,出口品種增加到30多個。七年內共進口原油162萬噸、各種石油產品700萬噸、天然橡膠60萬噸。不僅彌補了新中國經濟建設對能源和原材料的進口需求,也開辟了國際石油和化工品的進口渠道,為成為石油、化工貿易的專業公司打下了基礎。

⑹ 重慶最大的外貿公司是

重慶對外貿易進口有限公司。 重慶對外貿易進口有限公司是重慶市第一家外貿專業公司,成立於1982年,1983年獲得國家外經貿部授予的進出口經營權.是重慶市經貿委下屬從事對外貿易進出口的綜合性公司。 重慶對外貿易進口有限公司與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個客戶建立了貿易關系,在歐美、日本以及東南亞有穩定的市場。公司同外管、海關、商檢、招標、稅務、保險、銀行、運輸等一切同外貿實務有關的職能部門和企業有多年愉快的合作關系。進出口總額在整個西部(包括西南和西北)占第一位。

⑺ 中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國家是哪個

聯盟為歐盟,單個國家為美國
「歐盟成為我第一大貿易夥伴,得益於歐盟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容。去年5月1日,歐盟成員國由15個變成25個。擴大後的歐盟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語。」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室主任沈驥如分析,擴大後的歐盟擁有4.5億消費者,市場規模超過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總和。歐盟對外貿易額佔世界貿易總額的20%,25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之和佔了世界的1/4。其次,歐盟統一大市場的形成,降低了中國與歐盟的交易成本,因為原中東歐各國的貿易壁壘已被歐盟統一的貿易政策所取代,關稅同盟的優勢開始顯現。還有,擴大後歐盟對新成員國財力上的補貼和政策上的扶持,改善了這些國家的貿易環境,也間接為中國企業進入這些國家提供了機遇,創造了更多的貿易和投資機會,促進了中歐雙邊貿易的增長。而事實上,早在2004年6月,海關總署提供的2004年前5個月貿易統計表明,歐盟已由原先的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一躍而成為老大,與此同時,日本降為第二,美國變成第三。

但到了2004年底,美國就超越日本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這體現出了中美貿易的巨大潛力。因為1979年,中美貿易額不足25億美元,2003年已達1263.3億美元,增長速度令人矚目。專家分析,這和美國在華投資的增長、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的興旺、中國出口產品的多樣化、中國政府的大規模采購等因素密不可分。
盡管2004年前三季度中日雙邊貿易同比增長了26.9%,但中歐、中美的增長率更高,分別達到了35.6%和34.4%。

⑻ 國內最大的進出口國際貿易公司是哪幾家

這是中遠集團,中國最大的遠洋進出口貿易公司 中遠集團分布在廣州、上海、天津、青島、大連、廈門、香港等地的全資船公司經營管理著集裝箱、散裝、特種運輸和油輪等各類型遠洋運輸船隊;在海外,以日本、韓國、新加坡、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南非和西亞8大區域為輻射點,以船舶航線為紐帶,形成遍及世界各主要地區的跨國經營網路。標有「COSCO」 醒目標志的船舶和集裝箱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多個港口往來穿梭。

⑼ 香港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夥伴是

【答案】C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香港進口商品的地區構成中,中國內地位於各地區內之首;出口商容品的地區構成中,中國內地同樣位於各地區之首。所以,在香港進出口貿易中居首位的是中國內地。所以本題選擇C。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

閱讀全文

與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