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際貿易交貨模式
貿易術語:是指用一個簡短的概念或英文縮寫字母來說明商品的價格構成、買賣雙方有關手續、費用及風險責任的劃分,確定賣方交貨和買方接貨應盡的義務。又稱價格術語。
FOB: 賣方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在買方指派的船隻,並及時通知買方。買方辦理運輸、保險。並支付運輸、保險費用
CIF: 賣方按照合同規定在裝運港將貨物裝上船,完成交貨任務。賣方辦理運輸、保險。並支付到達目的港的運費、保險費。
CFR :賣方:負責辦理運輸並支
付運費。負責辦理出口手
續。
買方:負責辦理保險並支
付保險費,辦理進口手續.
風險:貨物在裝運港越過
船舷時轉移。
出口業務:盡量爭取用CIF,CFR ( CIP,CPT)
進口業務:盡量爭取用FOB
主要確定貿易術語,明白雙方責任。貿易術語是交貨的關鍵。
『貳』 跨境進出口電子商務模式分別有哪些類型並分析之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分為企業對企業(即B2B)和企業對消費者(即B2C)的貿易模式。B2B模式下,企業內運用電子容商務以廣告和信息發布為主,成交和通關流程基本在線下完成,本質上仍屬傳統貿易,已納入海關一般貿易統計。B2C模式下,我國企業直接面對國外消費者,以銷售個人消費品為主,物流方面主要採用航空小包、郵寄、快遞等方式,其報關主體是郵政或快遞公司,目前大多未納入海關登記。
跨境電商分為出口跨境電子商務和進口跨境電子商務
跨境電子商務從進出口方向分為:出口跨境電子商務和進口跨境電子商務。從交易模式分為B2B跨境電子商務和B2C跨境電子商務。2013年E貿易的提出。跨境電子商務分為:一般跨境電子商務和E貿易跨境電子商務
『叄』 在國際貿易中的DDP是怎麼一回事, 說的詳一點
DDP 貿易 術語 指完稅後交貨(……指定目的地), DDP 術語 是指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辦理完進口清關手續,將在交貨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與買方,完成交貨。 貿易術語 DDP賣方必須承擔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風險和費用,包括在需要辦理 海關 手續時在目的地應交納的任何「稅費」(包括辦理 海關 手續的責任和風險,以及交納手續費、 關稅 、稅款和其他費用)。
EXW 術語下賣方承擔最小責任,而 DDP 術語下賣方承擔最大責任。
若賣方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取得進口許可證,則不應使用此術語。
但是,如當事方希望將任何進口時所要支付的一切費用(如 增值稅 )從賣方的義務中排除,則應在銷售合同中明確寫明。
若當事方希望買方承擔進口的風險和費用,則應使用 DDU 術語。
該術語適用於各種運輸方式,但當貨物在目的港船上或 碼頭 交貨時,應使用 DES 或 DEQ 術語。
A 賣方義務
B 買方義務
A1 提供符合合同 規定 的貨物
賣方必須提供符合銷售合同 規定 的貨物和商業 發票 或有同等作用的電子信息,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證明貨物符合合同規定的其他憑證。
B1 支付價款
買方必須按照銷售合同規定支付價款。
A2 許可證、其他許可和手續
賣方必須自擔風險和費用,取得任何 出口許可證 和進口許可證或其他官方許可或其他文件,並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辦理貨物出口和進口以及從他國過境所需的一切海關手續。
B2 許可證、其他許可和手續
應賣方要求,並由其負擔風險和費用,買方必須給予賣方一切協助,幫助賣方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取得貨物進口所需的進口許可證或其他官方許可。
A3 運輸合同與保險合同
a) 運輸合同
賣方必須自付費用訂立運輸合同,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如未約定或按照慣例也無法確定具體交貨點,則賣方可在的目的地選擇最適合其目的的交貨點。
b) 保險合同 : 無義務。
B3 運輸合同和保險合同
a) 運輸合同 : 無義務。
b) 保險合同 : 無義務。
A4 交貨
賣方必須在約定的日期或交貨期限內,在指定的目的地將在交貨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給買方或買方指定的其他人處置。
B4 受領貨物
買方必須在賣方按照 A4 規定交貨時受領貨物。
A5 風險轉移
除 B5 規定者外,賣方必須承擔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直至已經按照 A4 規定交貨為止。
B5 風險轉移
買方必須承擔按照 A4 規定交貨時起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
如買方沒有履行 B2 規定的義務,則必須承擔由此而發生的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額外風險。
如買方未按照 B7 規定 通知 賣方,則必須自約定的交貨日期或交貨期限屆滿之日起,承擔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但以該項貨物已正式劃歸合同項下,即清楚地劃出或以其他方式確定為合同項下之貨物為限。
A6 費用劃分
除 B6 規定者外,賣方必須支付按照 A3a) 規定發生的費用,以及按照 A4 規定交貨之前與貨物有關的一切費用;及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貨物出口和進口所需要辦理的海關手續費用,及貨物出口和進口時應交納的一切 關稅 、稅款和其他費用,以及按照 A4 交貨前貨物從他國過境的費用。
B6 費用劃分
買方必須支付自按照 A4 規定交貨時起與貨物有關的一切費用;及如買方未履行 B2 規定的義務,或未按照 B7 規定作出 通知 ,由此而發生的一切額外費用,但以該項貨物已正式劃歸合同項下,即清楚地劃出或以其他方式確定為合同項下之貨物為限。
A7 通知買方
賣方必須給予買方有關貨物發運的充分通知,以及要求的任何其他通知,以便買方能夠為受領貨物而採取通常必要的措施。
B7 通知賣方
一旦買方有權 決定 在約定期限內的時間和/或在指定的目地港受領貨物的點,買方必須就此給予賣方充分通知。
A8 交貨憑證、運輸單據或有同等作用的電子訊息
賣方必須自付費用向買方提供按照 A4/B4 規定受領貨物可能需要的提貨單和/或通常運輸單據(如可轉讓提單、不可轉讓海運單、內河運輸單據、 空運 單、鐵路運單、公路單或 多式聯運 單據),以使買方按照 A4/B4 規定受領貨物。
如買賣雙方約定以電子方式通訊,則前項所述單據可以由具有同等作用的電子數據交換( EDI )訊息代替。
B8 交貨憑證、運輸單據或有同等作用的電子訊息
買方必須接受按照 A8 規定提供的提貨單或運輸單據。
A9 查對、包裝、標記
賣方必須支付為按照 A4 規定交貨所需進行的查對費用(如核對貨物品質、丈量、過磅、點數的費用)。
賣方必須自付費用提供交貨所需要的包裝(除非按照相關行業慣例,合同所指貨物無需包裝即可交貨)。包裝應作適當標記。
B9 貨物檢驗
買方必須支付任何裝運前檢驗的費用,但出口國有關當局強制進行的檢驗除外。
A10 其他義務
賣方必須支付為獲取 B10 所述單據或有同等作用的電子訊息( A8 所列的除外)所發生的一切費用,並償付買方因給予協助發生的費用。
應買方要求,賣方必須向買方提供投保所需的信息。
B10 其他義務
應賣方要求並由其承擔風險和費用,買方必須給予賣方一切協助,以幫助賣方取得為按照本規則將貨物交付買方需要的、由進口國簽發或傳遞的任何單證或有同等作用的電子訊息。
『肆』 外貿,國際貿易,與跨境電商的區別從生產模式,銷售模式,物流模式,支付模式,企業形態。五個方面回答
進口也算國際貿易的一部分,
生產: 都一樣, 都是工廠生產,
銷售: 外貿出口- 主要是通過 B2B網站, 展會,搜索等方式開發國外的批發商, 主要是批發生意, 電商主要是通過 B2C, B2B,獨立站的銷售平台 銷售, 零售為主,也有B2B的單子,
物流: 外貿出口- 主要是海運,空運,快遞給國外的客戶, 電商- 主要是賣家自己發貨給客戶,或者通過第三方海外倉發貨給客戶,或者是從平台的倉庫發貨,
支付: 外貿出口,主要是TT 銀行轉賬, 電商主要是第三方支付系統,
企業形態: 外貿一般是工廠自己運作,也有外貿公司,或者個人的, 電商-有公司運作 也有個人運營,
『伍』 國際貿易是做什麼的公司的盈利模式
就我知道的,給你舉個例子,國際貿易公司可以從工廠買入商品,可能價格比較低一點(一般工廠跟貿易公司在同一國),然後公司把這些商品銷往國外的公司,而賣出的價格比從工廠那邊買過來的高,這從中就會產生差價,而公司的利潤就是從這差價中獲得的
『陸』 國際貿易常見盈利模式及其特點
國際貿易常見盈利模式及其特點,比如說,通過啊貿易差通過彼此的需求。
『柒』 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與傳統貿易方式分析
電子商務模式下的國際貿易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創新,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
(一)國際貿易在電子商務發展中的變革
電子商務的誕生及應用改變了跨國貿易的歷史,跨國貿易由原來的實物、保守、單一買賣雙方交易變為開放式、立體化、多元化、網路信息化的實體與非實體組成的貿易模式,激發了對跨國貿易理歷史變革。
面對傳統的國際貿易理和電子商務貿易相結合的概念,傳統的貿易方式已經不適應信息化發展下的新型貿易的步伐。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管理創新
電子商務的誕生與發展必然會給國際貿易監管帶來新的挑戰,同時也為相關貿易國的對外貿易管理方式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國在對外貿易宏觀管理中,也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如:如何運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間貿易,如何推行電子商務在企業中的管理等問題,呈現在眼前。
(三)國際貿易政策創新
目前,電子商務環境中的國際貿易政策創新主要體現在世貿組織(WTO)通過了電子商務免、禁征關稅協議。該協議的達成將對永久性禁止徵收電子商務關稅產生推動作用,在電子商務的發展史上樹起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四)國際貿易運行機制
創新電子商務創造了一個網上虛擬市場,形成新的國際貿易運行機制,促進以信息網路為紐帶的世界市場信息一體化進程。在這種網路貿易的環境下,各國間的經濟貿易聯系進一步加強,這為進一步促進國際貿易創新奠定了基礎。
(五)國際貿易交易方式創新
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應用推動了國際貿易方式的創新,實現對以紙面貿易單據的流轉為主體的傳統國際貿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變革。在信息產業向縱深發展的同時,發展迅速的國際貿易迫切要求實現全球貿易運作的信息化,節約社會成本和貿易成本,電子商務的發展正好滿足了這種需求。
(六)國際貿易營銷創新
電子商務引起市場營銷的巨變,促進國際貿易營銷創新,產生了新的市場營銷形式——電子營銷。電子營銷就是指通過電子信息網路進行市場營銷。
企業通過電子營銷,藉助互聯網,可以進行生產、信息傳遞、廣告、購物、支付和信息化產品等業務,雙向交互信息可以交換資料文件、影像、聲音等,可以進行一對一雙向交互,甚至可以是一對無數和無數對無數的交互。
(七)國際貿易運輸方式創新
在EDI普及的情況下,國際貿易運輸不僅僅是單一方式的運輸,而是必須將倉儲、運輸、交通等密切結合起來,形成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綜合物流。
運用信息網路對整個國際貿易運輸過程進行綜合管理,提高綜合物流的每一個環節鏈的效率和服務水平,降低庫存、聯運等綜合物流的各環節的成本。
(7)國際貿易模式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是網際網路爆炸式發展的直接產物,是網路技術應用的全新發展方向。網際網路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也成為電子商務的內在特徵,並使得電子商務大大超越了作為一種新的貿易形式所具有的價值
『捌』 國際貿易包括哪些方面
國際貿易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
1、按貨物移動方向國際貿易可分為:進口貿易、出口貿易、過境貿易
2、按統計標准國際貿易可分為:總貿易、專門貿易
3、按商品形態國際貿易可分為:有形貿易、無形貿易
4、按有無第三者參加國際貿易可分為:直接貿易、間接貿易、轉口貿易
5、按參加國的多少國際貿易可分為:雙邊貿易、多邊貿易
6、按清償工具國際貿易可分為:現匯貿易、記帳貿易、易貨貿易
7、按貨物運輸方式國際貿易可分為:陸路貿易、海路貿易、空運貿易、郵購貿易
8、按經濟發展水平國際貿易可分為:水平貿易、垂直貿易
9、按地區國際貿易可分為:南南貿易、南北貿易、北北貿易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並無不同,但由於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國際貨物貿易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一般較大,運輸距離較遠,履行時間較長,因此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遠比國內貿易要大。
國際貨物貿易容易受到交易雙方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變動、雙邊關系及國際局勢變化等條件的影響。
國際貨物貿易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涉及到運輸、保險、銀行、商檢、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過程較國內貿易要復雜得多。
『玖』 國際貿易中主要貿易方式有哪些
一、包銷
出口企業為了在別國推銷自己的產品,不一定通過自己辦銷售店的辦法,可以和國外的某家企業達成包銷或獨家經銷(exclusive sale)協議,把某一種或某一類商品在某一地區的獨家經營權利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對方,即包銷商。
至於具體的買賣合同需要另行簽訂,但要受包銷協議條款的約束。如果出口企業通過協議只是把某一種或某一類商品在某一地區的經營權在一定期限內給予一家企業,並無排他性,則這家出口企業還可以把該經營權給予其他企業,這些企業就是一般經銷商。
二、代理
出口企業也可以通過和國外企業達成代理協議,委託代理商在市場上招攬生意,或從事其他委託的事務。委託商對由此產生的權利與義務負責,代理商只收取約定的傭金。根據代理商職權范圍大小,可分為獨家代理和一般代理。
獨家代理(sole agency)是指代理商在約定的地區和時期內擁有獨家經營權,即委託商不得將該商品直接或間接地銷售給代理區內的其他買主。而一般代理(agency)不享有這種獨家經營權。
三、寄售
寄售(consignment)是指這樣一種銷售方式,出口企業和國外的代銷商訂立寄售協議,把貨物運交代銷商,代銷商出售貨物後,扣除協議規定的銷售費及傭金後把錢交付給寄售商。
四、招標
招標(invitation to tender)是指招標單位需要采購商品或興辦某工程時,說明有關條件,邀請有興趣的企業在指定期限內按照一定程序報價,即投標。然後由招標人開標與評標,選擇最滿意的投標人進行交易。這種方式在國際貿易中經常採用。
五、拍賣
拍賣(auction)是拍賣行接受貨主的委託,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序在拍賣場以公開叫價的方法,把貨物賣給出價最高的買主的一種交易方式。不易標准化鮮活產品或藝術品、古董等的國際貿易是通過拍賣來完成的。
『拾』 國際商務有幾種模式
這個有很多啊,你要說模式,我也不是很好解釋啊。主要學習經濟學原理、國際貿易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國際貿易實務操作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解決處理國際貿易業務工作中具體問題的實際能力。掌握國際貿易理論,了解有關經濟法規和各主要國家、地區的貿易政策;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基本知識和職業能力:
(1)掌握國際貿易理論,了解有關經濟法規和各主要國家、地區的貿易政策;
(2)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
(3)熟練地應用計算機從事國際貿易的業務工作;
(4)了解涉外經濟法規和主要國家地區的貿易政策。
(5)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和業務拓展能力。
主要形式有:一是貿易分商品貿易又稱有形貿易和服務貿易也稱無形貿易;二是投資:分為1、外國直接投資,提供資金。2、證券投資。三是許可與特許。涉及知識產權問題。還有其他形式如管理合同、承包生產、交鑰匙工程、BOT等。 國際商務學主要研究國際商務活動以及與之緊密聯系的金融,法律和貿易等方面的問題.
國際商務學研究的主要是國與國之間的商務活動,這個籠統的定義至少有兩層意思:
(1)國際商務學研究的是超越國界的經濟活動 ;
(2)國際商務學研究的是商業性的國際經濟活動,是國家和企業以經濟利益為目標而進行的經濟活動,而不是非商業性的跨國經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