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邊境貿易市場與展望
與越南一河之隔的廣西東興市,邊境貿易是全市的支柱產業,中越邊貿成為東興的「城市品牌」。1989年中越關系正常化以來,東興邊貿經濟長盛不衰,16年來實現邊貿成交額180億元人民幣,其中2004年成交50億元,年年增長20%以上,成為中國邊境口岸城市對外貿易的成功典範。那麼,東興邊貿有哪些特點呢?
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東興市海岸線長50公里,陸地線長27.5公里,與越南廣寧省芒街市隔河相望,開展邊境貿易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並且,東興與越南有傳統的貿易往來。作為國家一類口岸城市,東興還擁有199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邊境經濟合作區,可以享受國家給予的邊境經濟合作區政策和邊境貿易政策。
濃郁的城市貿易文化。在東興口岸,每天出境到越南的「跨國上班族」竟有3000多人。東興全市11萬人口,市內常住人口達8萬人,其中專為邊貿而來的外來人口達4萬。東興有小額貿易經營權企業120多家,從事互市貿易的邊境群眾有1萬多人,東興城區注冊的經商戶有6500戶。
邊貿特色的市場體系。東興十分重視專業市場建設,目前有海鮮、輕紡、建材、農產品等4個專業市場,2004年又建成佔地面積120畝的邊境互市貿易區。東興針對越南和東盟的貿易實際,積極籌建中草葯市場、紅木市場、機電產品市場、大型建材市場等邊貿特色的專業市場。專業市場的龍頭作用,大大提升了邊貿的規模與層次。
⑵ 臨沂展望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臨沂展抄望商貿有限公司成立襲於2009年05月2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銷售:數碼產品、照相攝影器材、電腦配件、電腦耗材、家電、通訊器材(以上經營項目需許可經營的,須憑許可證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張洪翠
成立時間:2009-05-27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130020001137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柳青街道廣州路與沭河路交匯金河社區沿街6號
⑶ 改革開放以來的對外貿易政策和展望,大概600字 。急~~~
我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對外貿易政策 A 改革開放時期 1 初期 改革開放初期實行有管制的開放式貿易保護政策這一時期的貿易政策是在對外開放的前提下更注重獎出與限入的結合實行有條件的、動態的貿易保護手段因此稱之為有管制的開放型貿易管制政策。 2 深化期 這一時期實行有自由化傾向的貿易保護政策1992年南巡講話後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深化時期對外貿易政策開始進行了深入的改革特別是進口限制方面的改革步伐加快首先是對關稅的改革降低了我國的關稅水平其次是減少、規范非關稅措施實行單一的有管理的匯率制度三是根據GATT/WTO的規則對涉外法律體系進行完善。另一方面就是大力促進出口的發展。奉行順差就是成績順差就是目的「順差至上」的重商主義思想。 B. 入世以來 從2001年入世以來我國實行一般自由貿易政策這一時期我國對外貿易政策一方面要適應中國市場改革的特點另一方面又要與世貿規則相一致。我國外貿政策也從有貿易自由化傾向的貿易保護政策向有協調管理的一般自由貿易政策轉變。 C. 國際金融危機後我國的對外貿易政策 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不良影響也蔓延至我國對我國外貿進出口影響極為突出擴大內需穩定外需的政策。
一、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1978年對外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外貿總額為206億美元,世界排名僅第32位,出口排名第34位,進出口只佔全球比重0.78%。到2010年,我國外貿總額為29727.6億美元,世界排名第2位,進出口佔全球比重近8%。貿易額從千億美元邁上萬億美元的大台階,日本用了30年,德國用了25年,美國用了20年,我國只用了26年。
1.貿易方式不斷發展。
1978年以前,我國的貿易方式比較簡單,曾主要採取政府間簽訂協定、進行記賬結算、現匯貿易的易貨貿易方式,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貿易方式不斷增多。除原有的貿易方式外,我國採用了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和進料加工等靈活多樣的貿易方式,在技術進出口中還採取了提供技術許可、顧問咨詢、技術服務、合作生產等多種方式。
2.我國對世界貿易的貢獻不斷提高。
目前,我國外貿佔世界貿易比重從0.8%提高到8%,對世界貿易貢獻從不到1%擴大到11%,並成為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第二、東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使中國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國真正變成了現實。目前,外貿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達20%,海關稅收佔全國稅收的17%,就業人數超過1億。
3.出口商品展銷方式改變。
以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為龍頭,各地「小交會」和赴國外參展為輔助的多層次出口商品展銷,在我國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貿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4.製成品出口比重顯著提升。
在我國改革開放這三十年中,製成品出口比重從1978年46%提高到2007年的93.6%,機電產品從3%提高到56%;高技術產品從不到1%提高到29%,這三個比重指標全都超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5.利用外資迅速發展。
我國先後對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吸收外資,改善了外商投資企業的生產經營條件,對外開放的領域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保持了較大的規模,外資的來源國家和地區持續增加,資金、技術密集的大型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增加較多,平均單項外商投資規模不斷提高,在沿海地區外商投資迅速增長的同時,中西部地區吸收外資也有了較快發展。
二、我國對外貿易的挑戰
當然,在日漸頻繁的對外貿易中,也發生了一些難以避免的問題和摩擦,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仍將是全球反傾銷最大的受害國之一,資源和製造業領域的貿易摩擦仍將頻繁發生,甚至有可能出現為局部的貿易戰。
1.國際分工地位低,貿易增長方式粗放。
在直接生產過程中,我國多數企業都處在國際分工的價值鏈低位,談判地位也處於劣勢,反映在貿易增長方式上,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均較低,出口利益靠數量擴張,導致貿易條件惡化。
2.在整個貿易結構中,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嚴重滯後。
從部門結構來看,我國服務出口主要集中在旅遊等傳統領域,而金融、保險、計算機服務等高技術和高附加值服務的出口規模很小,比重很低。服務業發展的落後,不僅嚴重製約了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改善,而且還導致我國貨物貿易的成本上升和國際競爭力的下降,也不利於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3.外貿利益受國際金融影響的程度日益加深。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我國在對外貿易中積累的價值增值,面臨國際貨幣制度不穩定和國際金融資本轉嫁危機的風險。近年來,美元匯率對比西方主要貨幣不斷貶值,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
4.在進口貿易中技術進口效益低。
我國自1981—2005年,共簽訂技術引進合同67245項,合同金額1900.56億美元,但在多數領域同樣缺乏復制能力和繼續深入研發能力,只能達到簡單型引進的效果,降低了技術進口的經濟效益。我國雖已成為世界彩電、計算機、手機、DVD、摩托車等的第一生產大國,但並不擁有核心技術,大部分關鍵零部件都來自海外,僅僅是世界的一個「加工車間」,無法分享更多利益。
5.生產結構、貿易結構高級化與擴大就業的矛盾。
生產結構和貿易結構高級化,是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必要條件和發展趨勢,但這意味著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並更少使用人力資本,對增加普通勞動力使用有不利影響。但我國城鄉就業壓力大,為了增加就業又不得不維持並發展粗放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產品。
6.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高速增長,中外貿易摩擦越來越多,近幾年已進入貿易摩擦高發期,而受美國次貸風波、美元貶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石油和糧食價格上漲等全球因素掣肘,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的趨勢。
展望
1.確立對外貿易均衡發展的政策目標,逐步完善管理體制。
隨著我國貿易順差存量以及外匯儲備的增加,我國貿易政策的目標應由單純追求出口規模和貿易盈餘,轉變為優化外貿結構、提高出口效益。這不僅有利於增加國內消費者福利,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外部壓力,緩和與主要貿易夥伴的摩擦。為此,需對我國的進出口制度進行全面整合,構建與WTO規則相吻合的新型外貿體制。應著眼於形成動態比較優勢和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將合理的產業保護、規范的進口限制、溫和的出口鼓勵以及適度的貿易救濟相結合,使我國貿易制度的定位趨向中性化,具體政策手段趨向彈性化、柔性化。
2.積極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
2004年以來,國家對加工貿易採取了穩定、控制、適度收縮的政策,限制低層次加工貿易的發展。盡管存在諸多問題,但不應全盤否定加工貿易對吸納就業、擴大出口、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而應積極引導加工貿易的升級轉型。一是繼續採取法律和行政手段,嚴控高耗能、高污染的加工貿易項目,避免低水平的項目向中西部地區的轉移,防止中西部地區出口發展重復東部的老路;二是鼓勵高端加工貿易的發展,增強國內配套能力,提高加工貿易的技術水平和附加值,增強加工環節向產業上下游輻射的能力;三是引導加工貿易企業加強采購、訂單、庫存、交貨等環節的管理,改善加工貿易發展的微觀機制。
3.加快自主創新,進一步優化貿易結構。
從長遠來看,一國國際競爭力的形成和提升歸根結底要依靠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掌握產業發展的關鍵和核心技術。在研發創新活動日益全球化的條件下,我國應實行開放、集成式的創新模式,充分利用科技要素全球流動的機遇,有效吸納、利用、整合國際創新資源,在國際合作中改善創新機制,增強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為此,應依據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改進完善技術標准體系,加強自主技術創新和自主品牌的培育。同時,綜合運用出口退稅、進出口信貸、信用擔保等政策工具,加大對自主創新產品出口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服務業的全面開放,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掘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
4.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
首先,要加強對外資並購的監管,規范外資並購活動,引導外資並購,參與企業治理結構優化與產業升級;其次,以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為契機,鼓勵企業開展軟體、電信、金融、設計等服務外包業務,加快服務外包的人才培養,形成一批外包產業基地;再次,地方政府要根據經濟發展的環境、土地、能源指標,制定合理的「招商選資」標准,明確外資項目的進入條件。對有意轉移和撤資的外資企業做好法律咨詢、資產清理維護、區域間政策協調等善後服務工作。同時,完善《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和《並購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執法力度,維護外商投資的合法權益,有效遏止跨國公司的不正當競爭活動,督促跨國公司踐行其應盡的社會責任。
5.加快對外投資和國際合作方式創新,支持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
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我國應充分利用經濟、政治和外交手段為這些「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在海外發展創造條件,幫助企業預判和掃除國際關系中的障礙,促進資本的雙向流動,全面提升我國在國際產業轉移中的地位,形成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首先要促進產品原產地和原材料供應地的多元化;其次是在通過外援等方式鞏固傳統市場的基礎上,加強市場開拓,提高勞務輸出和對外承包工程的質量和水平;三是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跨國並購,參與全球資源和價值鏈的整合,加快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跨國公司;最後我們還要積極推進外經貿主管部門、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和駐外使(領)館等機構的聯動,建立完善支持企業國際化經營的服務體系。
6.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全面參與國際經濟協調。
近年來,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各國(地區)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推進區域經貿整合的熱情紛紛高漲。
面對復雜多變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形勢,我國應堅持積極推進地區合作的戰略方針,著手構建區域全面合作的制度框架。在保障「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和CEPA順利實施的基礎上,從建立更廣泛的FTA入手,合理確定FTA談判的戰略次序,以雙邊FTA帶動區域一體化,實現地區資源整合和利益共享,提高我國參與國際經濟規則制定以及國際事務議程設計的能力,從而為我國對外開放營造更有利的外部環境。
⑷ 濟南展望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濟南展望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12月2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批發、零售:工藝美術品,玩具,服裝,鞋帽,箱包,針紡織品,建材,五金、交電,金屬材料,電子產品,機械設備,汽車及摩托車配件,文化用品等。
法定代表人:王曉榆
成立時間:2001-12-21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100280841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濟南市歷下區趵突泉南路7號樓2-101室
⑸ 論文:中國與越南貿易的發展與展望
可以參考:
1、《中國與越南貿易關系的實證分析》,
http://scholar.ilib.cn/A-gxdxxb-zxsh200306007.html
,也可以從維普進去找
2、《廣西與越南貿易對廣西GDP貢獻的實證分析》下載地址:
http://www.lrn.cn/invest/e_west/200711/t20071130_173047.htm
⑹ 淺談中德貿易關系的現狀及展望
近幾年來中美經貿關系總體上呈現了不斷發展的態勢。一方面在中國加入WTO的新形勢下,雙方都高度重視中美經貿發展的加深與擴大,兩國高層戰略對話及部門間的接觸頻繁,增進了理解與信任。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以及美國經濟的復甦也為中美經貿發展創造了寬松的外部環境。 一、雙邊經貿合作與發展繼續擴大 據中國《海關統計》,2002年1-7月,中美貿易額為510.31億美元,其中對美出口362.9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8%和21.3%。 自美進口147.33億美元,同比下降1.2%。今年以來,美國對華直接投資仍保持了高速的增長,繼續居各國對華投資的第一位。1-6月,美國對華直接投 資項目數為1457個,合同金額43.57億美元,實際使用美資24.54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7%、17.4%和19.7%。美國對華投資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實際投資額高;二是單項投資額高;三是在製造業的投資比例大。美國對華投資的強勁趨勢出於兩個原因: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經濟的健康發展和投資環境的改善以及美商對中國加入WTO後的良好預期。 二、制約中美經貿關系發展的不利因素 (一)美國貿易保護主義迴流,加強了對其國內產業的保護美國自2001年經濟增長減速以來出口持續下降。2002年經濟雖然開始緩慢復甦,其全球貿易 頹勢仍未根本好轉,1-7月,美國商品和服務出口同比下降了7.4%。加上今年國會舉行中期選舉,為了黨派利益,共和黨需要爭取國內產業界的支持。因此,布希政府在貿易政策上逐步退縮並加強了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先後實施了限制鋼鐵進口的「201」條款,頒布了新的農業補貼法案。雖然此次鋼鐵保障措施並非專門針對中國,但也直接影響了我國每年3.7億美元的鋼鐵出口。種種跡象顯示美國的貿易保護有愈演愈烈之勢,並將採取措施在未來簽訂的貿易協定中更多地加入保護本國工人權益的條款,擴大鋼鐵、紡織、汽車、造船業等國內製造業部門的利益。美國擴大保護鋼鐵與紡織等業界利益將對我出口產生不利影響。 (二)用跨機構監督程序和中國執行評估報告對中方施壓今年是中國加入WTO第一年,美國政府將監督和促使中國執行WTO承諾作為其貿易政策的長期首要目標。目前已建立起了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協調,布希政府貿易政策工作組委員會監督的跨政府部門機構。該機構包括三個層次:工作組和小組委員會;貿易政策審議小組;國會國家經濟委員會。主要依靠商務部、農業部、國務院、財政部、勞工部、美國專利與商標辦公室收集信息和作出評估。2002年6月,美中安全審議委員會發表了一份《美中經濟關系對美國家安全影響》的報告,認為中國在稅率安排方面有些拖延和不協調,頒布了不科學而影響貿易的生物技術法規、沒有嚴格遵守有利於外國保險公司的規定以及在快遞服務領域存在限制措施等。美方表示在 年底WTO中國過渡審議機制中提出討論,可以預見在今後的雙邊經貿談判中我方將面臨較大的壓力。 (三)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將繼續成為敏感問題 關於貿易不平衡問題,雙方都認識到存在貿易統計上的差異。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自美進口逐步增長,中美間貿易不平衡狀況將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期內,由於中國市場開放循序漸進以及名義關稅率較高實際關稅率低的事,期待美國商品和服務一下子大量地進入中國市場是不現實的。美國出口商卻不願正視這個現實,因此當出口並非像他們想像那樣快速增長時,各種各樣的壓力隨之而來,甚至演變成貿易戰。在美國貿易逆差是敏感的話題,衍生出許多的辯論,包括對強勢美元政策的質疑等等。其中的主流又是認為貿易逆差中以對華貿易逆差最甚,原因是中國市場不開放,應嚴厲限制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據美方統計,2002年美國貿易逆差持續攀升,1-7月其貿易逆差達2533.1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 5%,其中對華貿易逆差524.72億美元,同比增長17.6%,居各國第一。 (四)中美反傾銷、反補貼斗爭不容忽視 美國無視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的現實,多年來始終援引美國《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案》第1316條規定,即「在行政當局做出取消的決定之前,已確定的任何一個外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結論仍保持有效」以及調查中「行政當局的任何決議都是不容司法審議的」。由於美國歧視性地堅持對中國「非市場經濟國家」的認定,嚴重損害了中國企業和產品的利益。截止2001年9月,美國對中
⑺ 宜昌展望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宜昌展望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3月1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日用百貨、文具辦公用品、勞保用品、包裝材料、五金交電、儀器儀表、機械設備(不含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建築材料(不含木材)、裝潢材料、防水排水材料、針紡織品、消防器材、蔬菜、肉類、禽類批發零售等。
法定代表人:李華艷
成立時間:2015-03-13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50000023648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宜昌市西陵區建設路2-1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