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國際貿易實務中F代表什麼
運費啊
⑵ 在國際貿易術語中,為什麼c組,f組,d組安排運輸一方正好和承擔風險的一
你好,這些術語就是這么安排的,還有疑問的話可以咨詢我們歐高國際貨代。
⑶ 國際貿易術語中F組貿易術語有哪幾個,它們相同點與不同點
F組主要運費未付 FCA Free Carrier 交至承運人(……指定地點)——一般交給指定的貨代你就O.K了。
FAS Free Along Side 船邊交貨(……指定裝運港)——你將貨物送到指定的船邊或者駁船上就免責了。
FOB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你將貨物送到指定的船上就免責了,與FAS的區別在於風險的分界點,FOB是在貨物的中垂線越過運輸船舷為界限,而FAS為船隻的岸邊碼頭或者駁船。一般FAS不怎麼使用。
⑷ 根據現行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F組術語是什麼合同
是什麼合同?
什麼意思啊,問得莫名其妙。
F組屬於常用的有:FCA貨交承運人,FAS船邊交貨,FOB船上交貨
想問什麼?跟合同有啥關系?
⑸ 消息分析下國際貿易F組術語和C組術語的區別
FOB (free on board)即裝運港船上交貨(但在與北美國家交易的時候,應在FOB後面+vessel表示船上交貨)因此,賣方在合同 規定 的時間和裝運 港口 ,將符合合同 規定 的貨物交到買方指定的船上,並及時 通知 買方即可。之後的運費和保險費與賣方無關。
而 CFR (cost and freight以前叫C&F,<<90通則>>改為 CFR )成本加運費,是賣方負責辦理貨物運輸,並承擔運至指定目的港的運費,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裝運期內裝船, 通知 買方、提交相關單據並負責清關後完成交貨義務,不負責辦理保險。
接下來的 CIF (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運費加保險,顧名思義就是比CFR 條款 多了保險費用.可以簡單的理解為FOB+F=CFR, CFR+I=CIF。另外,與FOB所屬的F組( FCA 、 FAS 、FOB) 術語 相比,CFR,CIF所屬的C組(CFR,CIF, CPT , CIP ) 術語 下賣方所承擔的責任更大,即賣方都要負責訂立從啟運地至目的地的運輸契約,並支付正常的運輸費用,而且在CIF、 CIP 術語中賣方更要負責辦理貨物保險,支付相應保險費。
⑹ 外貿中F/A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FORM A的縮寫
FORM A 是普惠制原產地證明書格式A,它的全稱是<普遍優惠制原產證明(申報與證明之聯合格式)格式A>,英文為: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CERTIFICATE OF ORIGIN(COMBINED DECLARATION AND CERTIFICATE)FORM A,它是受惠國的原產品出口到給惠國時享受普惠制減免關稅待遇時必備的官方憑證,所有的給惠國都接受。格式A證書由受惠國出品商填制申報,受惠國簽證機構審核,證明及簽發。在我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局是簽發普惠制產地證的官方機構。
FORM 59A的全稱是:<輸往紐西蘭貨物原產地證明書>,英文:CERTIFICATE OF ORIGIN FOR EXPORTS TO NEW ZEALAND,是享受紐西蘭普惠制優惠關稅的證明格式之一,是由出口商自行簽發。
FORM A 是所有的給惠國都接受的,而且是由官方出具的。
在填制FORM A證書時,第8欄(原產地標准)是證書的核心。
如果出口商品完全是中國原產的,不論出口至哪個給惠國,都填「P」
如果出口商品是含有進口成份的商品,則:
出口至歐盟,瑞士,挪威和日本,並符合有關給惠國的加工標準的,填:「W」,並在「W」的下方加註商品四位數字HS品目號;
出口至加拿大的含有進口成份的商品,進口成份價值不超過該商品出廠價之40%的,填:「F」
出口至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此樣可留空
出口至俄羅斯,哈撒克斯坦和烏克蘭的,填「Y」,其下填明進口原料和部件的價值在出口產品離岸價格中所佔百分率
,對於在一個受惠國生產而在另一個或一個以上受惠國製作或加工的產品,填寫「PK」。
出口澳大利亞的只需一般原產地證就可以,不用FORMA
普惠制 (GSP)與原產地證明 FORM A
(一) 普遍優惠制簡介
世界各國對於進口商品都要徵收關稅。但就同一個國家而言,對同樣的進口商品,由於其原產地不同,征稅的稅率並不是完全相同的。發達國家對進口商品征稅至少有三種稅率標准:一般稅率、最惠國待遇稅率、普惠制稅率。
一般稅率通常是針對沒有正常的外交或貿易關系的國家的。最惠國待遇稅率通常適用於具有正常貿易關系的國家,這是國家之間互相給予對方的正常關稅待遇。一般來說,如果進口商品按一般稅率徵收關稅,由於稅率太高,商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將大大削弱。因而大多數能長期維持的國際貿易在進口國家都是受到最惠國待遇。而普惠制稅率是比最惠國待遇稅率更低的一種稅率。
普惠制(GSP)全稱為普遍優惠制度(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按照普惠制的原則,所有發達國家(普遍的)對於原產於所有發展中國家(非歧視的)的商品,在最惠國待遇的基礎上,對進口關稅再進行削減或免除。普惠制的給予不要求受惠國對給惠國做出任何減免關稅的回報(非互惠的)。目前普惠制的給惠國有31個。對中國給惠的有28個,這些國家是:歐洲聯盟15個成員國,即:法國、英國、愛爾蘭、聯邦德國、丹麥、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瑞典、芬蘭;其他國家是:瑞士、挪威、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另有3個給惠國不對中國給惠,即美國、匈牙利、保加利亞。
為使普惠制所給予的優惠落實到原產於受惠國的商品,享受普惠制待遇的產品,必須原產於受惠國(原產地准則)、由受惠國直接運輸至給惠國(直運規則)、在向給惠國海關報關時提供普惠制產地證(書面證明)_Form A_。在我國普惠制產地證由各地商檢局簽發,現在是由檢驗檢疫局簽發。
很明顯普惠制是一項提高發展中國家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鼓勵其出口的國際貿易優惠政策。對於我們的外向型經濟而言,對於我們的出口商品生產和經營企業來說,如何用好用足普惠制這一國際貿易優惠政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
自普惠制實施以來,世界上約有170餘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作為受惠國,積極利用普惠制擴大向發達國家的出口,加速經濟增長,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根據聯合國的有關資料,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的優惠進口,1978年比1972年增長14倍,由10億美元增長到150億美元。1980年與1976年相比,經合發組織從受惠國進口總值增加了54.8%,列入普惠制項下可享受優惠的進口額增加了112.7%,受惠國實際享受優惠額增加了132.1%。這說明普惠制優惠進口是發達國家從受惠國進口總值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普惠制優惠進口的增幅大大超過了進口總值的增幅。
最典型的例子是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香港、韓國和台灣基本上都是在七十年代經濟起飛的,而七十年代正值普惠制的第一個十年階段。他們非常重視普惠制的利用,分別設立組織機構,制訂相應的管理制度,並採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充分利用普惠製成為他們經濟騰飛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 普惠制利用
普惠制的實施從1971年起,現在已經進入第3個10年的最後幾年。我國從1980年起開始利用。1997年我國出口商品中利用了普惠制的有190萬批441.8 億美元。普惠制對我們的出口貿易和外向型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應當注意到,由於學習和宣傳不夠,了解普惠制的人還不多。因而對普惠制的利用率還較低,而且已經利用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是屬於被動利用的情況。所謂「被動利用」即在不知道普惠制產地證具有減免進口關稅作用的情況下,把普惠制產地證作為一份普通的貿易單據,無償地向國外進口商提供,讓國外進口商獨享普惠制利益,而我們未能分享由普惠制的關稅減免額度所帶來的直接經濟利益。
出口商品的生產和經營企業,要積極學習普惠制。特別是領導和參與對外簽訂合同的業務人員,要了解商品在普惠制方案中的位置。積極主動地利用普惠制的關稅減免額度所帶來的價格上的競爭優勢,在提高商品賣價、擴大出口上有所作為。
⑺ 消息分析下國際貿易F組術語和C組術語的區別
F組術語主運費未付,賣方無需提交運輸單據;而C組主運費已付,賣方必須提交運輸單據。
⑻ 國際貿易術語E組、F組、C組的保險利益如何劃分
根據風險劃分界限判定保險利益劃分。在國際貿易實務書中有寫著劃分點
⑼ 在國際貿易合同中,如果採用F組術語要規定裝運地和目的地,為什麼要規定目的地啊
你確定F組有規定目的港嗎?F組只規定裝運港吧
⑽ 國際貿易術語F組C組D組後面跟港口名字有點不明白,還有請詳細講下F和C組的深層含義。謝謝
A FCA是復free carrier也就是制貨交承運人(……指定地點)
B FOB是Free on Board也就是裝運港船上交貨價。後接起運港
如題:FOB LONDON 就是說明貨物是在倫敦裝上船的
C CIF TOKYO是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也就是「成本、保險費加運費(……指定目的港)」。如題CIF TOKYO就是說明貨物是目的港是日本東京,那是出口了。
D CFR是Cost and Freight 也就是「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如題CFR BUSAN就是說明貨物是目的港是韓國釜山,那是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