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述國際收支與匯率、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關系。
當國際收支為順差時,意味著一國收入大於支出,出口大,從而外匯儲備就會增加,本國貨幣相對而言在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從而會引發本幣升值,本國貨幣匯率上漲。
國際貿易與投資有替代和促進作用,不同時期不一樣。
2. 國際收支是個什麼概念啊和國際貿易有什麼關系
國際收支:在一定時期內,一個經濟實體的居民同非居民所進行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和綜合。國際收支是一個流量概念,反映的內容是以貨幣記錄的全部交易,記錄的是一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交易。
最優貨幣區:指若干個國家或地區因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而構成的一個區域,在該區域內實行固定匯率制度或單一貨幣制度有利於建立該區域與其他區域的調節機制。
特里芬兩難:是指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作為唯一的儲備貨幣,具有不可克服的內在缺陷的問題:美國國際收支順差,國際儲備資產供應則不足;若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則美元的信用難以維持。
馬歇爾—勒納條件:當本國國民收入不變時,貶值可以改善貿易余額的條件是進出口的需求彈性之和大於1。
匯率制度:是指一國貨幣當局對本國貨幣匯率水平的確定、匯率變動方式等問題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規定。包括:確定貨幣匯率的原則和依據;維持與調整匯率的辦法;管理匯率的法令、體制和政策;確定維持和管理匯率的機制。
經常賬戶:是指對實際資源國際流動行為進行記錄的賬戶。它包括以下項目:貨物、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
資本與金融賬戶:是指對資產所有權國際流動行為進行記錄的賬戶。它包括資本賬戶和金融賬戶兩大部分。
國際投資頭寸:反映一國某一時點上對世界其他地方的資產與負債的概念就是國際投資頭寸,而一國對外資產與負債相抵後所得的凈值就是凈國際投資頭寸。
米德沖突:是指在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只有支出變更一種政策工具,無法同時實現內外均衡兩個經濟目標的情況。
遠期外匯交易:外匯交易的一種,交易雙方事先簽訂交易合約,確定交易時間、交易價格、匯率及交易幣種,到期進行交割。運用此交易也可以避險也可以投機。
一價定律:指在自由貿易條件下,同一種商品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貨幣表示的價格是一樣的。
貨幣危機:廣義貨幣危機,也可稱為匯率危機,指一國的夥伴匯率在短期內大幅度的變化;狹義的貨幣危機是指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國家發生大規模資產置換,固定匯率制度崩潰的情況。
絕對購買力平價理論:在某一時點上兩國的貨幣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比決定兩國貨幣交換的比率;它等於兩國物價水平的倒數比。
國際收支綜合賬戶差額:指經常賬戶與資本和金融賬戶中的資本轉移、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其他賬戶構成的差額,也就是將賬戶中的官方儲備賬戶剔除後的余額。
貨幣替代: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內對本國貨幣幣值的穩定失去信心或本國貨幣資產收益率相對較低時,外幣在貨幣的各個職能上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幣發揮作用的一種現象。
歐洲貨幣市場:是指非居民之間以銀行為中介在貨幣發行國國境之外,進行該國貨幣(可自由兌換)借貸存儲的市場,也稱離岸貨幣市場。
蒙代爾法則: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把內部均衡目標分派給財政政策,把外部均衡目標分配給貨幣政策的政策搭配原則。
J型曲線效應:當一國貶值後,最初會使貿易狀況進一步惡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後貿易收支狀況的惡化才能得到控制並趨好轉,最終使貿易收支狀況得到改善。這個過程用曲線描述出來,與大寫字母J相似,代指貶值對貿易收支改善的時滯效應。
支出轉換政策:是指匯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匯率政策指通過調整匯率從而調整進出口的對比關系來調節國際收支的目的。直接管制政策是指政府通過行政命令形式(如數量性管制和價格管制)來平衡國際收支的政策。該兩種政策都沒有改變總需求水平,而只是改變了支出的方向。
特別提款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會員國根據其份額分配的,可用以歸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會員國政府之間償付國際收支赤字的一種賬面資產。
套匯:是指利用不同外匯市場、不同貨幣種類、不同交割期限的某些貨幣在匯率上的差異,進行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外匯買賣,從中賺取匯差,套匯的種類有直接、間接和時間套匯。
與國際貿易的關系不太清楚。
3. 求《國際貿易》芬斯特拉的完整中文版 PDF !萬分感謝!
資源太多不知道你要哪個請看截圖聯系我。
4. 簡述國際收支和國內經濟的關系
當一國國際收入等於國際支出時,稱為國際收支平衡。一國國際收支的狀況內主要取決於該國進出口容貿易和資本流入流出狀況。 國際收支平衡當一國國際收支處於不平衡狀態時,市場機制可以進行某種程度的調節,但這種調節的力度有限,特別是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政府作為宏觀經濟的管理者,在很多情況下要實施不同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彌補市場對國際收支平衡調節力度的不足。但是在不同的匯率制度下,其所實施的不同的宏觀經濟政策收到的效果也不同。下面分別分析在浮動匯率制度和固定匯率制度下一國國際收支平衡的調節機制與政策效應。
5. 誰有國際貿易第十五版羅伯特J凱伯著的中文版電子書PDF之類的,只要是中文就行。
國際經濟學,第十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羅伯特J凱伯著,這本書幫國際貿易第十三版基本是一模一樣中英對照的,我現在就在上這本書,你可以參考下。
6. 貿易逆差與國際收支逆差有區別嗎,還有外匯逆差是什麼意思
貿易逆差與國際收支逆差二者的區別可以通過各自的概念內容對比得知:
國際收支逆差是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瓶頸問題之一。國際收支逆差也被稱為國際收支赤字,是指某一國在國際收支上支出大於收入。國際收支逆差會導致本國外匯市場上外匯供給減少,需求增加,從而使得外匯的匯率上漲,本幣的匯率下跌。如果該國政府採取措施干預,即拋售外幣,買進本幣,政府手中必須要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而這又會進一步導致本幣的貶值。政府的干預將直接引起本國貨幣供應量的減少,而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又將引起國內利率水平的上升導致經濟下滑,失業增加。
貿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如一年、半年、一個季度、一個月等)出口貿易總值小於進口貿易總值,即貿易逆差。又稱「入超」、「貿易赤字」。反映的是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貿易狀況,也是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2011年一季度,中國六年來首現季度貿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外匯逆差:主要應歸咎於投資證券、外國直接投資等出現凈流出,導致相關金融資本賬戶凈流出增加。我國一直採取外匯收支平衡,或略有順差的戰略。但是,一國外匯順差不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有利的。就我國目前的具體國情言,這會失去許多利用官方外匯的好處。比如:若是我國外匯收支呈順差,我們就不能以低廉的成本從國際貨幣基金借款。按照基金的貸款規定,只要會員國國際收支存在逆差,並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就可以從基金提取相當於本國份額的資金。這項資金叫做"基本貸款"。
7. 對外貿易順差與國際收支順差有什麼區別
對外貿易順差應為國際貿易順差,國際貿易順差與國際收支順差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涵蓋范圍、作用等方面,具體如下:
1、涵蓋范圍不同
(1)國際貿易順差單指對外貿易的收入與支出的差額為正,即出口貿易額大於進口貿易額;
(2)國際收支順差是一個國家所有對外收支的差額為正,即所有國際收入大於支出;國際收支是指除了對外貿易的收支外,還包括其它國際收支,比如國際間的捐款的收支,政府間的援助收支,以及其它非貿易產生的國際收支的綜合。
2、作用不同
(1)國際貿易順差:促進經濟增長、增加了外匯儲備,增強了綜合國力,有利於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和引進外資能力。
(2)國際收支順差:國際收支順差加強了我國抗擊經濟全球化風險的能力,有助於國家經濟安全,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穩定和實施較為寬松的宏觀調控政策。
(7)國際貿易與國際收支pdf擴展閱讀
國際收支順差的弊端
1、國際收支順差使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加大,國際貿易摩擦增加。
國際收支順差使得國內外匯市場上的外幣供給大於外幣需求,必然產生外幣貶值的預期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因此,國際收支順差產生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國際收支順差越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大;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又加大了外資流入和國際收支順差的擴大,進一步增強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2、國際收支順差弱化了貨幣政策效應,降低了社會資源利用效率。
外匯流入隨著國際收支順差的增加而增多,在固定匯率和外匯結售匯制度下,中央銀行要以人民幣購買外匯,貨幣的投放隨著外匯流入的增多而遞增。
隨著大量的人民幣被動地投入到流通領域,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賬戶更加受制於外匯的流入,不但削弱了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效應,還導致物價水平上 升。
8. 誰知道「國際資本流動與國際收支的關系」,在線等,謝謝
國際資本流動抄作為國際襲收支的組成部分,其內容被納入國際收支的考核之列。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同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資本流動的總體情況,主要反映在該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資本和金融帳戶中,此外,還反映在經常帳戶單方面的、無償支付的資金移動。官方儲備項目表明有關國家政府之間為結算國際經濟交易差額而 發生的金融資產轉移的金額。 通過對國際資本流動控制,可以達到調節國際收支 狀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