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高手幫我分析一下,同樣的業務,從工廠出口和從外貿公司出口哪個更合算
1.簡單來講,稅收主要分兩種,一為流轉稅 如增值稅,消費稅等,一為所得稅,如企業所得稅,可以理解成前者對商業過程征稅,後者對商業結果征稅.具體到外貿業務來講,主要有三方參與其中,即工廠,外貿公司和國外客戶.我們只說外貿公司. 外貿公司從工廠購進貨物並向其支付貨款,工廠要為外貿公司開具增值稅發票,稅率為17%, 即如果你和工廠商定的含稅價是100元,則其中包含100/1.17*0.17=14.53元的增值稅, 而你向客戶銷售貨物是不用交稅的,差不多全世界的國家都對出口貨物實行免稅政策, 即你和客戶商定100美元,那你就可以收到100美元,不用向國家交稅(當然地稅徵收的小稅種除外). 好了,那我外貿公司的利潤是多少呢? 別著急,自己先想一想,應該是多少.再和我跟你講的對比一下.
+你的銷售收入: 100 USD*8.26=826 RMB
-你的成本: 700 RMB (這是你和工廠商定的含稅價)
=你的銷售利潤:126 RMB
+退稅收入: 700/1.17*0.13=77.78 RMB
=你的利潤總額: 203.78 RMB.
那大家所說的外貿代理外匯用 1USD=9.16 RMB來結算是怎麼來的呢? 是這樣的:
8.26+8.26/1.17*0.13=9.17 RMB,為什麼?好好想一想.還有些是用9.25來結算的又是怎麼回事呢?
9.25是假定出口公司提供給工廠的匯率。
其實上面的演算法的可以大概看作是出口公司的自營業務演算法。因為這樣等同於是出口公司向沒有出口權的工廠買貨然後再賣,再從中賺退稅。其中,最重要的是工廠必須可以開增值稅發票,這樣出口公司才可以賺多一些。
至於出口公司的代理業務,指的是幫工廠出口,但只收取代理費用,如 1% -5% 左右,即類似報關行的做法。
2.舉例, 收匯 US$100, 出口公司給工廠的匯率為 9.25 (目前流行的匯率)
工廠可收貨款 $100 * 9.25 = ¥925
出口公司先支付牌價給工廠 $100 * 8.26 = ¥826, 欠工廠差價 ¥925 -¥826 = ¥99
工廠開票繳稅17%,出口公司獲取其中的退稅 ¥925/1.17*0.13 = ¥102.78
出口公司再把差價還給工廠,凈賺 ¥102.78 - ¥99 = ¥3.78
當然出口公司還有其它的操作上可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工廠的銷售利潤為 ¥925 - 17%稅率 + ¥99 = ¥866.25 ,所以工廠在報價方面要考慮成本和利潤加起來要 < ¥866.25 就可以了。
工廠的銷售利潤為 ¥925 - 17%稅率 + ¥99 = ¥866.25 工廠利潤¥925已經包含了那¥99, 為什麼還要+¥99呢? 請幫忙解析一下。
¥99是 17%稅後的退稅金額,就好像你賺了6塊錢,從中交了3塊錢的稅,國家退給你1塊錢,你其實賺了 6-3+1 =4 塊。1是包括在3裡面,而不是6。
3.由於中國鼓勵出口,所以目前大部分出口產品的公司(外貿公司)都享受出口退稅,即交完稅後,可以退回一部分的稅給你。那麼,外貿公司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又會把退稅中的一部分以比牌價高的匯率返還給工廠。這就是目前外貿公司為什麼可以給出9.0-9.25的匯率的原因。那會有朋友問:外貿公司既交稅,又把退稅的一部分給工廠,那不是沒有錢賺?原因在於,在中國的財務工作里,進項和銷項是可以抵消的,(學過財務的應該明白)所以,交稅的錢就變成是工廠出的了,外貿公司是基本不用交稅的,對於工廠來說,羊毛出在羊身上。
② 工廠直接出口和貿易公司出口有什麼區別,退稅一樣嗎,哪樣劃算一點,
個人認為,誰做為出口商去報關就會退給誰。
哪樣劃算要看公司整體安排。
③ 工廠和貿易公司出口退稅基數為什麼不一樣
公司性質不同,貿易公司和工廠的退稅政策是有區別的。
工廠退稅:內根據的稅務備案,和賬面留底基容數。進行進項和銷項的互抵,稅務根據企業的規模做個基數在資料庫,賬面留底基數范圍內進行互抵,余額定向退稅,而且稅務習慣性找理由的拖欠退稅。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貿易公司實際退稅比工廠還容易和劃算。他們的退稅比例是一致的。看到的不一致實際是根據進項和銷項計算後做的平均稅點。
出口貨物退(免,Export Rebates)稅,簡稱出口退稅,其基本含義是指對出口貨物退還其在國內生產和流通環節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出口貨物退稅制度,是一個國家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出口退稅主要是通過退還出口貨物的國內已納稅款來平衡國內產品的稅收負擔,使本國產品以不含稅成本進入國際市場,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從而增強競爭能力,擴大出口的創匯。
④ 工廠自營出口與外貿公司出口的區別
外貿公司需要工廠開的進項發票進行抵稅,工廠就免了這個環節了。出口的時候按照國家的規定辦理出口納稅和退稅,這個和外貿公司都是一樣的。
注意工廠要有自營進出口的權利,並且已經在海關和國家檢驗檢疫局備案,另外外貿公司的報檢一般是委託加工廠做的,如果加工廠沒有做過,要注意報檢:
填制出境貨物報檢單,一般採用網上榕基易檢,審核通過後1、列印出審核通過後的帶有報檢號的報檢單;
1、蓋上企業公章
2、檢驗原始記錄
3、有單位公章的廠檢單
4、發票、裝箱單、合同
5、工藝單、詳細裝箱單
備註:出口到歐盟的除需以上單據外還要製革廠、輔料廠和服裝加工廠的不含AZO、PCP的聲明
進料加工的還需要附上手冊復印件,商檢費用可以打7折。
(4)工廠出口與貿易公司出口擴展閱讀:
自營出口銷售是外貿企業自己經營的出口或轉口商品的銷售業務。包括; 以貿易形式直接對國外銷售,進口原材料加工復制出口,出售出國展品、樣品,批准供應外輪和遠洋貨輪、外國駐華使館商品,以及取得外匯收入的商品銷售。
自營出口銷售一般在取得貨運單據,向銀行辦妥交單結匯後作為銷售。其銷售收入一律以離岸價格為准,由銀行按結匯日牌價折成人民幣轉帳。
應由企業負擔的國外運費、保險費、傭金及其他費用,作沖減銷售收入處理。商品的銷售成本可按分批實際進價法、加權平均法計算求得。
對外應付的理賠款,屬於數量短少的,沖減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質量問題理賠,如屬供應單位責任,沖減銷售收入,向供應單位索賠,收回索賠款時,再沖減銷售成本。如屬本身責任,作為財產損失處理。
⑤ 香港貿易公司如何與國內工廠做貿易
首先,退稅跟在哪個港口出貨沒有關系。
國家規定,誰收匯,誰出口,誰出口,誰退稅。你客戶注冊的香港公司是沒有辦法退稅的。只有你的深圳的貿易公司可以退稅。
如果想得到退稅,必須與工廠簽合同,並讓工廠開票給你,憑增值稅發票和報關單等單證拿到退稅。
你歐洲客人想把退稅留在他的手上,只能是你的貿易公司退稅後,再把退稅轉給他。他的香港公司無法退稅。
所以,就看你跟客戶怎麼談了,貿易公司主要是轉退稅吧,如果賺不了退稅,那就只能少賺一些,另外讓客戶發你工資或是收他代理費了。
⑥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及生產型企業出口退稅區別
生產企業是先「免」後「抵」,出口時不需要先交稅,拿退稅額去抵消應交稅額。
外貿企業是先「交」後「退」,支付貨款給工廠時其實支付部分包含了增值稅, 國家按退稅率和發票面額把退稅退還到外貿企業。
(6)工廠出口與貿易公司出口擴展閱讀: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
1、 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稅額的依據及計算方法。
(1)對出口貨物單獨設立庫存帳和銷售帳記載的,應依據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對庫存和銷售均採用加權平均價核算的,可按適用不同退稅率的貨物分別確定:退稅依據=出口貨物數量*加權平均進價。
應退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退稅率或徵收率(從一般納稅人購進出口貨物為退稅率,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出口貨物為徵收率)
(2)對出口企業委託生產企業加工收回後報關出口的,退稅依據為購買加工貨物的原材料、支付加工貨物的工繳費等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
原輔材料應退稅額=購進原輔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原輔材料的退稅率
加工費應退稅額=加工費發票所列金額×出口貨物的退稅率
合計應退稅額=原輔材料應退稅額+加工費應退稅額
2、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消費稅的依據及計算方法。
凡屬於從價定率計征的貨物應依外貿企業從工廠購進時徵收消費稅的價格為依據;凡屬於從量定額計征的貨物應依據購進和報關出口的數量為依據。
應退消費稅稅款=出口貨物的工廠銷售額(出口數量)×稅率(單位稅額)
生產企業出口退稅
1、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增值稅「免、抵、退」稅額的計稅依據及計算方法
根據國稅發[2002]11號規定,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應根據出口貨物離岸價、出口貨物退稅率計算。出口貨物離岸價(FOB)以出口發票上的離岸價為准(委託代理出口的,出口發票可以是委託方開具的或受託方開具的),若以其他價格條件成交的,應扣除按會計制度規定允許沖減出口銷售收入的運費、保險費、傭金等。若申報數與實際支付數有差額的,在下次申報退稅時調整(或年終清算時一並調整)。若出口發票不能如實反映離岸價,企業應按實際離岸價申報「免、抵、退」稅,稅務機關有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等有關規定予以核定。
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稅購進原材料包括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價格為組成計稅價格。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格+海關實征關稅+海關實征消費稅
當期應退稅額和當期免抵稅額的計算
1、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時,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2、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時,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的「期末留抵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新發生出口業務的生產企業自發生首筆出口業務之日起12個月內的出口業務,不計算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等於當期免抵退稅額;未抵頂完的進項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從第13個月開始按免抵退稅計算公式計算當期應退稅額。
3、消費稅的計稅依據
生產企業自營或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消費稅的應稅貨物,屬從價定率計征的按增值稅的計稅價格為依據;屬於從量定額計征的按出口數量為依據,予以免徵消費稅。
另外,來料加工復出口貨物的外銷收入屬於免稅收入,不計算退稅額。
參考資料:出口退稅_網路
⑦ 進出口貿易公司和工廠比的優勢在哪裡
1.服務. 服務是貿易公司最大的優勢.
2.種類多.貿易公司不是生產型公司,不受產品種類的限制回,客人需要什麼答產品就找什麼工廠采購.
3.價格.其實貿易公司也是有價格優勢的.貨比三家,貿易公司可以找到物美價廉的供應商.特別是穩定長期合作的工廠,很願意給貿易公司超低的價格.
⑧ 工廠與貿易公司的外貿工作的區別,哪個
工廠和貿易公司在外貿工作上沒有區別。但是在接單方面各有優勢。版
工廠的外貿優勢在於自己是生權產廠家,一般情況下比貿易公司價格便宜。
廠家在質量把控方面和設計對接更有效率。
廠家更容易讓客戶信賴,因為有這么多設備重資產和工人,不容易逃跑。普通貿易公司人不多,很容易跑掉。
公司的優勢在於熟悉很多供應商,可以及時調配貨物。工廠訂單多的時候會忽略中小訂單,貿易公司可以承接。公司辦公地點集中在交通繁華地段,方便業務洽談。
⑨ 有進出口權的貿易公司,怎麼做出口
工廠沒有增票,那就不能享受退稅,全額繳17%的稅就是了。只要客戶那邊能接受價格一樣能做的。
出口退稅,實際上返回你開增票的稅額,並不是額外多給你
⑩ 我們是一家貿易公司,接了國外的訂單 ,然後發單給國內工廠生產,那工廠能代報關出口貨嗎
一般工廠不會自己報關的,如果其有出口業務,那也是委託貨代來做。不過你們要注意了,如果委託工廠來安排報關,則你們的買方就會暴露,那麼估計你們就不會有復單了,除非你們自己本身就是國外的公司(即由你們直接簽出口合同),或者你們與工廠有特殊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