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際經濟與貿易與會計有什麼關系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具有從事對外經濟貿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學生畢業後可在外向型企業、外貿公司、政府對外經濟貿易管理部門、相關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業務、管理、調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WTO方向)本科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較系統地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國對外貿易和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慣例與WTO規則,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對外貿易狀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和科研院所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業務、管理、調研與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 2. 掌握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 3. 能運用計量、統計、會計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4. 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其貿易政策; 5. 了解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動態; 6. 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計算機從事涉外經濟工作。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經濟學、統計學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研和宣傳策劃工作。
㈡ 新會計准則對外貿企業的會計賬務處理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與國際會計制度接軌,2006年我國財政部對現行的會計准則再度修訂,並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首先執行新會計准則。為了更具有針對性,雖然即將出台的38個准則中有許多變化都非常重要,但此文僅就其中與外貿公司業務相關的部分准則變化情況予以說明。
一、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1.企業應當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者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這里取消了過去的後進先出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
2.已售存貨,應當將其成本結轉為當期損益,相應的存貨跌價准備也應當予以結轉。
二、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1.取消了固定資產減值轉回,明確規定減值損失不允許轉回。其目的是確保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更加真實、可靠,避免利用資產減值作為利潤調節手段,保護投資者利益。
2.重新定義了預計凈殘值。新的預計凈殘值的定義強調了現值,也就是說在確定預計凈殘值時其金額應為其折現值。
3.固定資產預計的處置費用應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計提折舊,其金額為折現值。
4.對投資者投入固定資產提出公允性要求。
5.沒有再提接受捐贈及盤盈固定資產的處理要求。
三、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1.企業自創商譽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明確區分,不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
2.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3.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
四、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1.採用了資產組的概念,在單項資產減值准備難以確定時,應當按照相關資產組確定資產減值。
2.擴大適用范圍。2001年《企業會計制度》提出了計提「八項」資產減值准備,樹立了資產減值(可收回金額)的理念,及其確認和計量原則,但在適用范圍上有所局限,缺乏詳盡的實務指導性規定內容,新准則規定「適用范圍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除特別規定以外的其他減值的處理」,例如對子公司、聯營公司和合營公司的投資等。
3.在減值跡象判斷上,新准則比現行制度要求更加明確。
4.新准則規定已計提減值准備不允許轉回。
5.新准則取消了商譽直線法攤銷改用公允價值法,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減值測試,只要有活躍市場,只要有公平價值,就可以使用公允價值。強調一旦使用了公允價值,就停止歷史成本價值的賬務處理。這種減值測試的難度相當大,會給財務人員的實際操作帶來很大困難。
五、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增加了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應當確認其產生的預計負債,同時計入當期費用。
六、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新准則要求收入的計量採用公允價值,如收入的名義金額與其公允價值(通常為現值)差額較小,可按名義金額計量;如差額較大,應按公允價值計量。執行新准則後外貿企業工程承包項目、遠期收匯的一般貿易項目的收入確認方式仍屬於焦點問題。
七、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企業發生的借款費用,可直接歸屬於購建或生產的並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予資本化;其他借款費用,應該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
八、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新准則要求企業一律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注重暫時性差異,可直接得出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能直接反映其對未來的影響,可處理所有的暫時性差異。
九、企業會計准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1.要求會計政策變更時應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處理,並將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調整期初留存收益,會計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也應一並調整,但不需要重編以前年度的會計報表。如果累計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會計政策變更應採用未來適用法。在編制比較會計報表時,對於比較會計報表期間的會計政策變更,應調整各該期間的凈損益和其他相關項目,視同該政策在比較會計報表期間一直採用。
2.對於重要的前期差錯,新准則不允許計入發現當期的凈損益,而要求對前期的相關項目重新表述。對於非重要的前期差錯,則不需要採用追溯重述法,可以計入當期的凈損益和有關項目。
十、企業會計准則第29號: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1.新准則規定將擬分配的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在報表附註中進行披露。
2.資產負債表日後股利分配(包括股票股利和現金股利)均屬非調整事項,僅在財務報表附註中單獨披露,不在財務報表列示,不涉及會計核算。
十一、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1.公允列報。
2.資產和負債、收益和費用在列報時不能相互抵消。
3.財務報告的構成:我國新准則規定財務報告至少由6部分組成: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利潤分配表、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表、現金流量表、附註。
十二、企業會計准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1.購買或處置子公司及其他營業單位的現金流量以凈額單獨列示在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中,並將其他相關信息在報表附註中以總額披露。
2.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以現金流量發生日或平均匯率折算,與經營活動、投資活動或籌資活動分開,單獨列示。
3.外幣現金流量應折算成企業的報告貨幣,並在現金流量表中反映。對於折算匯率的選擇,准則規定:「企業外幣現金流量及境外子公司的現金流量,應以現金流量發生日的匯率或平均匯率折算。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應作為調節項目,在現金流量表中單獨列示。」平均匯率既可採用報告期的加權平均匯率,也可對報告期年初和年末的匯率進行簡單平均。
4.由於外幣現金流量是企業以記賬本位幣以外的其他貨幣作為計量和結算單位而產生的,在來源上並不構成單獨的現金流量,因此,經折算後的外幣現金流量應依其性質分別歸入經營活動、投資活動或籌資活動中合並反映。
5.由於匯率變動對企業所持有的外幣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將產生影響,《准則》中要求報告匯率變動對企業所持外幣現金的影響額,並將其作為當期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變動的一個調節項目單獨列項反映。
6.由於外幣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增減凈額是由外幣現金流量引起的,而外幣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增減凈額已按期末匯率調整,外幣現金流量按發生日匯率或平均匯率折算,所以兩者之間的差額即為匯率變動對外幣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影響額。在實務中,這一影響額可以採用倒擠法、逐筆法、逐月法等方法計算確定。
十三、企業會計准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1.准則中不要求母公司財務報表中披露關聯方交易,但在合並財務報表中應當披露包括在合並報表中的企業集團成員之間的交易,以及個別財務報表中披露有關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信息。
2.准則強調了實質重於形式原則,關聯方關系注重關系的實質,不僅僅是法律形式。准則明確:不能僅因為兩個或多個企業有同一名關鍵管理人員,就將其作為關聯方,除非該關鍵管理人員能同時對這些企業實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不能僅因為共同控制某合營企業,就將各合營者作為關聯方。
3.強調了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關系,或根據兩方或多方實質上同受另一方控制關系確認關聯方。
4.判斷關聯方交易是否需要披露,不以交易金額的大小作為判斷標准,而應以交易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程度來確定。
㈢ 外貿會計和會計有什麼區別
會計是一復個大范圍概念,包制括各種形式的會計,比如,涉外會計,預算會計等。當然也包括外貿會計。它是對所有形式的經濟進行的一項管理活動。
外貿會計它相當於涉外會計,國際會計。是根據核算和管理主體,對象進行的分類。
同時,外貿會計很可能以兩種形式的貨幣進行會計計量,相對來說比較繁瑣。
而且外貿會計可能對知識要求高,尤其是英語水平。它的核算內容,經濟活動流程是以加工,來料加工,出口貿易,輸出勞務等為主。側重貿易。而會計包括了所有,帶有普遍性,外貿會計更具專業性。
1,外貿會計比普通會計多了很多帳戶,主要是外幣結算,匯兌損益,退稅,收匯核銷等。
2,外貿會計在納稅,收益核算方面與內貿不同。
3,外貿會計和內銷會計有些項目是不同的。
因為會計制度有國內和國際會計之分。
一般的會計是以國內會計制度為准,那麼外貿會計的客體就是國際業務了。
外貿會計的考試並不難,每次考試通過率為80-90% 。只要操作過,再加上有會計的功底,應該沒問題。
外貿企業需要會計也不會單單出來招聘外貿會計。 一個會計考出外貿會計是專業的擴展或者提高,僅此而已。
一般來說,外貿會計就業前景還不錯。
㈣ 從會計的角度來看 它和國際貿易有什麼聯系
我學的商務英語現在在做外貿公司有幾個就是學國貿的,相對畢業來找工作來說的話,我個人覺得國貿發展前途更大些,因為畢竟中國的東西相對來說就是便宜很多東西都在出口貿易順差你應該知道所以外貿這一行是會越走越寬的,所以找工作不成問題。大外貿公司去不了,可以先到小的外貿公司干著,而且小外貿公司的優勢在於你可以全流程都跟下來學東西多。國貿在學校課本上雖然理論東西很懂,很空,但是一旦你接觸了實單做過幾筆之後就發現你學的東西還是很有用的。至於會計
我不好多說什麼
我有個朋友是學會計的
現在在一個工廠給人做會計
好找不好找工作
我也不好多什麼
而且會計需要好仔細好細心的
哦
對了重要一點
國貿一定要學好英語
總之
看你愛好什麼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也祝你錢途前途都光明!
㈤ 會計與國貿哪個專業好
兄弟抄 選會計吧
每個學期好好學襲習
大學畢業後把CPA搞定 錢途無量了
如果實力尚在 ACCA搞定 錢途無可限量了
但是考這倆證很難 有點心理准備
國際貿易 全國只要是大學的地方基本上都有
理論很空洞 來得不實在
還是會計比較實在
全國沒有不需要會計的企業
不需要國際貿易的企業比比皆是
你覺得呢?
㈥ 財會和會計學是一個專業么國際貿易和國際經濟與貿易是一個專業么謝謝。
財會是財務會抄計襲的簡稱,而會計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等很多分支。
國際貿易僅指對外貿易,而國際經濟與貿易包括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形勢分析等多方面。
所以根據您的情況,您完全可以去報考財會和國際貿易專業的職位,那是您專業知識的分支,您應該能夠輕松應對。
㈦ 國貿還是會計
我是學會計的,國貿專業就業有點低,學經濟用數學不是很多,只要不是統計這專樣就行,學會計都是加屬減運算。其實這年頭無論什麼專業怎麼就業都是要憑真本事+關系網,大學是另一種形式的高考。學會計多考證,學國貿考外語證,並多熟悉業務流程,大學也要拼搏努力,不在乎什麼專業,只問自己是否肯奮斗。
㈧ 外貿會計和普通會計有什麼區別
外貿會計和普通會計主要區別在於貿易的區別,外貿會計要有對外國際業務的內容,有關稅,退稅等業務,你內貿沒有這些內容。
㈨ 國際貿易與國際會計的關系
就是貿易與會計的關系
㈩ 簡述外貿會計與企業財務會計的區別與聯系
外貿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性質基本一致,都屬於會計學科範疇。
外貿會計主要是進出口版退稅的。包括:權一般貿易進出口退稅業務,來料加工業務進出口業務實操,進料加工業務進出口業務實操, 深加工方式下進出口業務操作,配套相關理論知識與注意事項,除了以上,還涉及到報關、商檢、核銷、電子口岸、軟體操作、免抵退稅申報等相關知識。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主要依據,藉助於專門的技術方法,對一定單位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與監督,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參與經營管理、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外貿會計的基礎就是財務會計,只是外貿會計是由會計慢慢根據公司的特定性在公司特定行業的催化下行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