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際貿易論文
其實800字數的國際貿易論文很簡單,你自己算算,摘要大概100字數,引言大概200字數,結束語大概100字數,基本上正文還剩多少字數?所以說你只需先把摘要、引言、結束語先寫完,然後再寫正文你會發現很快就寫完了,如果還不知道怎麼寫,你可以網路下:普刊學術中心,很多學術論文寫作技巧類教程,值得抽時間學習下
㈡ 國際貿易畢業論文成文(8000字左右,不少於7000字)
http://www.51papers.com/lw/list24-1.htm
http://www.google.cn/search?hl=zh-CN&newwindow=1&q=%E5%9B%BD%E9%99%85%E8%B4%B8%E6%98%93%E6%AF%95%E4%B8%9A%E8%AE%BA%E6%96%87&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aq=f&oq=
http://www.studa.net/guojimaoyi/
給你的這三個網站里有很多國際貿易的論文成文,而且不收費,很多篇!一定對你有用,那麼多篇我粘貼來估計也發不上去了
㈢ 國際貿易專業論文研究方向
論文題目:我國發展國際貿易的知識產權戰略研究
研究方向:在當代社會,知識產權已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的核心,在從事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簽署之後更是如此,所以,在發展一國(或一市)的國際貿易時,從戰略高度來認識知識產權問題顯得尤為必要。知識產權問題主要體現在利用和保護兩個方面,我國(或紹興市)在這兩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績,但也有進一步提高的必要。我國(紹興市)國際貿易的發展離不開知識產權戰略的制訂,其中包括在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利用戰略和知識產權保護戰略。
參考文獻:(1、2同一參考文獻)
(1)知識產權法:鄭成思著 法律出版社 1997年7月第1版
(2)高新技術與知識產權:際傳夫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國際貿易法:馮大同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2002
年9次印刷
(4)國際商法:陶凱元主編,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版
(5)國際貿易學:張二震,馬野青著,南京大學出版社
(6)《知識產權法學》:馬治國,曹新民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3月版
(7)《WTO知識產權協議逐條講解》:鄭成思著,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㈣ 國際貿易方面哪些主題作為論文題目比較時尚和比較前沿謝謝。如題 謝謝了
1、WTO基本原則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運用及我國的服務貿易立法與實踐 2、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3、技術性貿易壁壘體系與當代國際貿易 4、貿易投資一體化與國際貿易理論創新 5、國際貿易的發展利益及其實現機制 ............
㈤ 國際貿易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e-國際貿易與企業實施問題的分析 姚鍾華 張濤 文獻來自:經濟問題 2004年 第08期
跨國經營企業國際市場進入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 宋亞輝 郭繼鳴 李勝歌 文獻來自:河北工業大學學報 2004年 第06期
跨國公司無國籍化的發展趨勢及其政策含義 邱巍 巫寧耕 文獻來自:經濟科學 2001年 第02期.
東亞跨國公司的競爭優勢 吳先明 文獻來自:世界經濟文匯 2002年 第04期
淺析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國際競爭力 蔡筱霞 文獻來自:林業財務與會計 2004年 第08期
論中國企業跨國並購 武勇 譚力文 文獻來自:經濟問題探索 2004年 第08期
有關跨國公司與國際技術轉移的理論分析 王學鴻 文獻來自: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年 第03期
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動因——兼談鄧寧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在發展中國家跨國並購中的適用性 李金環 文獻來自:黑龍江對外經貿 2004年 第09期
現代西方跨國公司理論的發展 林丹明 文獻來自:南開管理評論 1997年 第02期
風險感知與國際市場進入戰略決策的互動研究——兼論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風險防範 許暉 文獻來自:經濟問題探索 2004年 第10期
創國際名牌做跨國企業 肖瑩 文獻來自:中國紡織報 2006年
國際貿易發展趨勢與我國企業的策略 王方 全偉 文獻來自:國際經貿探索 2002年 第01期
國際貿易中企業國際營銷戰略階段研究及中國企業國際營銷戰略的演變
徐頔 林媛 楊翠平 文獻來自:財經界(下半月) 2007年 第02期
跨國零售集團采購會:國際貿易方式的創新 汪素芹 文獻來自:國際貿易問題 2002年 第11期
我國跨國經營企業實施國際稅收籌劃策略分析 楊惠芳 文獻來自:國際貿易問題 2003年 第08期
巧用國際資本 加快我國企業跨國經營 張菁 文獻來自:冶金財會 1996年 第04期
我國企業海外投資戰略淺談
張凌 2002 (頁數: 3) 中文期刊
經濟前沿
中國跨國企業的形成與發展特徵
史彧 2002 (頁數: 3) 中文期刊
黑龍江對外經貿
跨國企業並購與中國企業的對策
何茂青 2001 (頁數: 2) 中文期刊
中國信息導報
國際灰市場對跨國經營企業的經濟影響分析
周宏 1996 (頁數: 7) 中文期刊
北方工業大學學報
跨國並購的盈利可能性:對稱與非對稱兩種情況的分析
胡峰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1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對策研究
杜建耀 改革與戰略 2003/10
㈥ 關於國際貿易方面的論文
國際貿易實習報告
在XXXXX的實習報告
我於X年XX日至X月X日在X進行實習,該公司是以冶金和化工產品為主的國際貿易公司,主要產銷國是北美的美國、東南亞地區、歐洲的英國以及南美的巴西等國,該公司有業務部和單證部,財務部組成了貿易主體,我就是在其中業務部門進行實習,我們公司業務部主要負責冶金和化工產品的出口工作,在實習期間,我了解了基本的貿易業務知識,學會了電腦製作外貿銷售合同,以及按信用證和T/T要求製作裝運及收匯單據,熟悉了通過電子郵件、MSN 、雅虎通與客戶進行聯系交流和業務人員按工廠要求對外報價,了解了專業外貿公司目前的發展現狀,由於今年受到金融風暴的嚴重影響,對商業的影響尤其是對進出口企業的影響非常大。
由於是以冶金和化工產品為主的貿易公司,所以對冶金和化工產品要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就對各種冶金和化工產品進行了學習,各種冶金和化工產品的名稱主要用英語來表示,如:Ferro silicon, Ferro manganese, Ferro chrome, Silicon manganese, Silicon Metal, Electrolytic manganese flake, Manganese Metal lump, Calcium silicon, Calcium carbide等,了解了各種冶金和化工產品的成分和規格,因為在貿易中產品的成分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是一項重要依據,不光要了解產品的學名,還要了解產品的代號,因為合同中往往出現的是冶金和化工產品的代號,同時各種產品的規格也一樣重要,因為客戶一般都是要先看樣品的,在寄送樣品之前一定要有符合其要求規格的產品給其看,這樣才能進行下面的交易協商的步驟。所以對冶金和化工產品的熟悉程度,是檢查一個外貿業務員是否符合要求的基本指標。可以說,我們公司的所有貿易都是建立在對各種冶金和化工產品的熟悉程度之上的。
通過幾天的學習,把公司要出口的主要冶金和化工產品的名稱、英文名稱、成分、用途等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就開始做基本的業務了。首先是通過整理客戶資料,把有用的資料篩選出來,通過把有用的外國客戶的公司名稱、聯系人、電子郵箱等收集好後,就開始通過寫電子郵件發送希望建立業務關系的信函。通過郵件、MSN、雅虎通等方式與國外的客戶進行溝通。這時主要通過英語進行交流,對英語的要求很高,通過不斷的學習,英語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對於外貿專業人員而言,不僅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而且還必須會用英語與外商交流、談判及寫傳真、郵件、書信等。如果專業英語知識掌握不好,就很難展開工作,甚至會影響業務的順利進行。因此,在實習中要求我們加強英語的學習,掌握外貿專業術語基礎。
通過與國外客戶的交流,確定基本的訂單意向,通常在客戶下訂單之前會給我們業務部相關的order/inquiry,主要針對產品的物理性及化學性,價格及價格條款進行初步確認。目前,由於貿易國際化、市場一體化的趨勢影響,產品價格競爭日益激烈,買家已經不僅僅局限在貨比三家的原始狀態上。因此,客戶詢盤往往是幾個循環才能達到最終共識。而在這期間,業務員通常是面對很多客戶詢盤,在精力和時間有限的前提下,作為一個業務員如何篩選何為目標客戶,何為流動客戶,以達到優化業務,能否和客戶以後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就顯得的至關重要了。經過反復洽談後,得到客戶確認的OFFICAL ORER/PURCHSE。接到客戶訂單,說明開始進入實際的業務操作領域。可以簽訂對外貿易合同了,這一階段我們可以通過和客戶的談判確定具體的合同細節,如商檢、運輸、保險、金融收匯(付款方式)、車站、港口和海關等部門以及各種中間商和代理商。如果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整筆交易的正常進行,並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糾紛。另外,在國際貿易中,交易雙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較大,尤其像我們出口冶金和化工產品的企業而言就更重要了,每次出口的交易量都在100噸左右,而且交易的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可能遭到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來風險。所以通常還需要辦理各種保險,以避免或減少經濟損失。我們還要根據相關的國際貿易法律與慣例,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與國際貿易實踐經驗,以冶金和化工產品出口貿易的基本過程為主線,以具體出口商品交易為基礎,針對出口貿易中業務函電的草擬、商品價格的核算、交易條件的磋商、買賣合同的簽訂、出口貨物的托運訂艙、報驗通關、信用證的審核與修改以及貿易文件製作和審核等主要業務操作技能的一個考驗。
另外,通過與國外客戶確定訂單之後,就要處理好訂單簽訂以後的生產、檢查貨物、租船訂艙、裝運、報檢通關等工作,做好海運提單、裝箱單、商檢證、保險單、發票、產品質量證明書等一系列與國際貿易流程有關的單據。之前,這些單據我們在上課的時候都有學習過,但是,我們都覺得書上講的東西理論性太強,實踐中一定用不到。但當真正看過這些單據後,才發現理論與實踐是密不可分的,此時我們看到的、用到的、正是書上所講、我們所學的。這些單據大大加強了我們的實踐操作能力,也讓我們對如何填寫這類單據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由於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與其他課程內容緊密相聯。應該將各們知識綜合運用。比如講到商品的品質、數量和包裝內容時就應去了解商品學科的知識;講到商品的價格時,就應去了解價格學、國際金融及貨幣銀行學的內容;講到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內容時,就應去了解運輸學、保險學科的內容;講到爭議、違約、索賠、不可抗力等內容時,就應去了解有關法律的知識等等。所以我們要想做好外貿工作必須處理好外貿方面的各種關系。
在此次的外貿業務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感覺到了要想做好外貿工作,必須要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要學習如《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托收統一規則》、《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等。這些規則已成為當前國際貿易中公認的一般國際貿易慣例,被人們普遍接受和經常使用,並成為國際貿易界從業人員遵守的行為准則。因此,在學習本課程時,必須根據「學以至用」的原則,結合我國國情來研究國際上一些通行的慣例和普遍實行的原則,並學會靈活運用國際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貿易方式和習慣做法,以便按國際規范辦事,在貿易做法上加速同國際市場接軌。這樣我們在做國際業務時就能減少麻煩,能更順利的完成訂單。
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使我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在與客戶的交往方面。對於一個成功的業務員來說,先和客戶當朋友再談生意。開始的一段時間我都主動在MSN里以及網上和客戶打招呼問好,後來慢慢的我的客戶都會開始主動跟我打招呼。有時還會有客戶主動打電話過來問候聊天,這樣就增進了我與客戶之間的交談及友誼,讓客戶對我有個好的印象,對業務員來說,這些客戶資源是日後最大的潛在力。棘手的客戶是業務員最好的老師。客戶的抱怨應當被視為神聖的語言,任何批評意見都應當樂於接受。正確處理客戶的抱怨:一、提高客戶的滿意度,二、增加客戶認牌購買傾向,三、豐厚的利潤。成交並非是銷售工作的結束,而是下次銷售活動的開始。銷售工作不會有完結篇,它只會一再「從頭開始」。成功的人是那些從失敗上汲取教訓,而不為失敗所嚇倒的人,有一點身為業務員都不可忘記的是從失敗中獲得的教訓,遠比從成功中獲得的經驗更容易牢記在心。不能命中靶子決不歸咎於靶子。買賣不成也決不是客戶的過錯。問一問任何一個專業業務員成功的秘訣,他一定回答:堅持到底。世界上什麼也不能代替執著。天分不能——有天分但一事無成的人到處都是:聰明不能——人們對一貧如洗的聰明人司空見慣,教育不能——世界上有教養但到處碰壁的人多的是。唯有執著和決心才是最重要的。記住:最先亮的燈最先滅。不要做一日之星。執著才能長久。一個人到了年老的時候,又窮又苦,那並不是那個人以前做錯了什麼,而是他什麼都沒有做。業務員一定要有強硬的心理承受能力。被客戶無理轟罵,無理掛掉電話是常有的事情。有次和一客戶明明一直談的好好的,突然就來一句,那就不要談了,對方就下線了。但是下次再和他談時,一樣要記住保持滿臉笑容,聲音愉快,好像上次不愉快的事情根本沒發生一樣。要給客戶一個好的印象,也許他就是在考驗你,所以要想做好業務員,尤其是像外貿業務員,我們根本見不到客戶,更要細心謹慎。
在此次實習中,也使我們確實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作用。每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中,都必須隨時處於一個團隊中,不可能孤立存在,我們能夠順利完成此次實習,與我們這一個團隊的努力與協作是分不開的。如果缺少了團隊精神,我們將是一團散沙,沒有凝聚力,也就完成不了訂單,業務量也就無從談起。我們不僅從個人能力,業務知識上有所提高,也了解到了團隊精神、協作精神的重要性。相信,有了這一次實習的經歷,無論是今後的學習,還是工作,甚至是生活,我都會更加清楚,自己要什麼、該做什麼、該如何做,怎樣才能做好;相信,此次實習將是我今後人生的一個良好開端。相信以後在工作中更能更好的適應工作,做好外貿業務。
在學校的象牙塔里待了十幾年,一夕之間身份由學生變成了社會人,剛開始真的很難適應,所有的角色和職責都轉變了,出來工作,不再有人告訴你,什麼你該做什麼不該做,也沒有老師在旁教你錯誤如何改正,一旦犯了,就要去承擔,這就是社會人的責任.但與此同時,我覺得縱然有再多的無奈,也要學著去適應去克服。實習是每一個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他使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習是我們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中的一次嘗試。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工作,讓我能夠對外貿業務有初步的了解,很慶幸有機會可以接觸到客戶,這對於我以後的工作和繼續深造都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外貿看中的還是經驗,經驗的累積對以後是一筆豐富的財富。雖然開始很辛苦,但是前景很好。實習中同事和經理的對我的幫助很大,告訴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教我如何做好業務,在此對他們的幫助表示感謝!以後的路還很長,要學的還很多,我希望能夠走好每一步。
在我的實習期中,有開心也有難過的時候,有難忘的事情,也有碰到困難問題的時候,這一切我都一直努力地去克服,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我相信,事在人為,有志者事竟成。而我在未來的人生和工作道路上了,我會更加努力用心的走下去!
XXXXXXX
XXXXXXX
㈦ 國際貿易論文
國際貿易方面的論文
可以參考下輕風論文網的,我之前就在他們那裡代寫了一篇國際貿易方面的文章,非常專業。投稿後直接錄用了
還有些資料你參考下
關於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與實踐探析的論文
國際貿易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其含義就是運用電子化手段作為交易方式的國際貿易業務。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E-國際貿易顯示在全球呈現競相發展的態勢,世界經濟格局和貿易體制的變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E-國際貿易的核心內容依舊是國際貿易,值得關注的是電子商務己在改造貿易流程、促進國際貿易專業化中介的形成、節省交易成本及增加收益率、增加貿易機會以及提高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等諸多方面對國際貿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E-國際貿易具有了傳統國際貿易方式所無可比擬的優勢,成為未來國際貿易的必然趨勢。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檸檬」問題在電子商務時代顯得尤為嚴峻,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市場質量不確定性及市場效率和結構都產生了影響。在解決「檸檬」問題的多種辦法中,可信賴的E-國際貿易中介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數學模型可以發現在電子商務時代中介的信息成本、效率與市場規模之間的內在關系:電子商務的出現導致了新的國際貿易市場中介分工形式的出現,新的專業化分工的出現也通過提高交易效率、擴張市場規模,推動著電子商務的發展。 商務是一種交易方式的技術變動,易方式會衍生新的交易成本。我們細分交易的過程為契約前、契約中和契約後,每個過程對應的交易成本。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方面的收益在新時期產生了新的內容,體現在直接和間接收益兩個方面。本文結論對指導企業的電子商務改造有很好的作用,增強企業電子商務的盈利性,要從成本和收益等方面入手。國際貿易論文,整個影響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具體從宏觀和微觀的層面上給出了政策措施建議。 電子商務在很多方面對國際貿易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保住我國傳統出口市場份額的同時,使我國的出口不斷擴大,的方法就是採用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在國際貿易領域系統地運用電子商務技術進行實踐探析,E-國際貿易系統,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有著十分迫切和重要的意義。本文在研究了具體的案例——北京國際貿易效率化工程的基礎上,實踐探析,提出了構建E-國際貿易系統的方法與E-國際貿易系統的集成。 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是革命性的。E-國際貿易系統應用於國際貿易領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與實踐探析域也成為了21世紀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是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發展中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具體的你參考下輕風論文網吧
㈧ 國際貿易發展趨勢與特點的論文
[摘要]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可以歸納為六個方面:1、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2、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力量;3、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4、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5、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6、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深入分析和把握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於我們科學決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
伴隨世界經濟較快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的縱深發展,當前國際貿易增長明顯加速,已經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2004年,全球貨物貿易名義增長21%,創下25年來的歷史新高。在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國際市場對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以及美元貶值因素的影響下,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全球貿易的高速增長既是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國際分工深化的共同結果,同時它又促進了世界生產。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導致世界各國的外貿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力量
美、歐、日三大經濟體既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力量,在國際貿易中也居於主導地位。目前,發達國家已經占據世界貨物出口70%以上的份額和服務貿易90%以上的份額,更為重要的是,發達國家通過開展區域貿易合作和控制多邊貿易體制來主宰國際貿易秩序,並在國際交換中獲得了大部分貿易利益。
中國是近年來國際貿易增長中顯眼的「亮點」,表現為中國不僅在全球貿易總量中的份額和排名不斷攀升,而且對全球貿易增量的貢獻也更為顯著。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11548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德國的第三大貿易國,佔全球貨物貿易總額和增量的比重分別達6.4%和20%。
(三)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
2004年8月1日,世貿組織147個成員就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框架達成了協議,但協議的內容較為原則和籠統,各成員在農業、非農市場准入等問題上仍存在很大分歧。2005年是多哈回合談判的關鍵一年,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將在12月香港部長會議上就主要議題的實質內容進行談判。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各種區域貿易協定紛繁多樣、成員交叉重疊,一些貿易協定已超出傳統的降低貿易和投資壁壘的范圍,這對多邊貿易體系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同時,以區域貿易安排為主要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加速發展,並呈現出不少新的趨勢:一是區域貿易安排迅猛發展。二是主要貿易大國都在追求區域貿易安排的主導權。三是區域貿易安排成員間的貿易比重進一步上升。2004年,區域內貿易總量占國際貿易總量的比重已超過50%。四是國家之間的競爭正在向區域經濟集團之間的競爭轉變。區域貿易安排已經成為各國爭取市場資源、擴大發展空間、提升國際地位的戰略手段。
(四)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
國際貿易結構的高級化與產業結構的升級互為依託,其變化趨勢有以下兩個突出特點:一是伴隨著各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全球服務貿易發展迅猛。近20多年來,國際服務貿易規模已經從1980年的3600億美元擴大到目前的2.1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的19%。在行業結構上,服務貿易日益向金融、保險、電信、信息、咨詢等新興服務業傾斜,傳統的運輸業、旅遊業所佔份額持續下降;在地區分布上,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所佔份額繼續擴大,東亞地區的增長尤其顯著。二是高技術產品在製成品貿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訊技術產品出口增長最快。同時,由於跨國公司紛紛把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近年來發展中國家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佔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
(五)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生產要素特別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更加自由地流動,跨國公司通過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生產和營銷網路,推動了貿易投資日益一體化,並對國際經濟貿易格局產生了深刻影響。一是跨國公司已成為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核心力量。目前世界上的跨國公司已達6.2萬家,它們不僅掌握著全球13的生產和70%的技術轉讓,更掌握著全球23的國際貿易和90%的外國直接投資。二是國際貿易競爭從以比較優勢為主,轉變為以跨國公司數量和在國際范圍內整合資源的能力為主。這就意味著,一個國傢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就越可以在國際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別國的資源。三是國際貿易格局由產業間貿易轉向產業內貿易、公司內貿易為主。主要表現為,中間產品、零部件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增加。四是跨國公司產業轉移不斷加快,加工貿易在整個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持續提高,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增長點。
(六)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世界各國經濟交往愈加頻繁,貿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但是隨著國際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摩擦產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當前,各國經濟景氣的不均衡性、區域貿易集團的排它性、貿易分配利益的兩極化等都是造成貿易保護主義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
當前世界已進入貿易爭端的高發期,並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基於戰略利益考慮而引發的貿易摩擦增多。二是貿易保護的手段不斷翻新。各種技術壁壘成為貿易保護的新式武器,知識產權糾紛成為國際貿易爭端的重要方面。三是摩擦從單純的貿易問題轉向更為綜合的領域。社會保障問題、匯率制度問題等已成為摩擦的新領域,資源摩擦與貿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四是中國已成為國際貿易保護的最大受害國。從1995年開始,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
我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對策思考
(一)處理好、發展好大國經貿關系,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空間。美、歐、日、東盟、俄既是全球的貿易大國(集團),也是我國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2004年,我國與歐盟、美國、日本和東盟的貿易額均超過1000億美元,分別達到1773億美元、1696億美元、1679億美元和1059億美元,占據我國外貿總額的半壁江山。目前中俄貿易規模雖然相對較小,但雙方在油氣和礦產資源、高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深入推進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貿關系向更高層次和更廣領域發展,事關我國對外經濟工作的大局。
(二)積極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和多邊經貿關系,推動建立有利我經濟發展的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具有重大的經濟政治意義。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國—東盟自貿區貨物貿易協議。繼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新進展。一個更具開放性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符合包括中國在內的世貿組織各成員方的長遠利益。我們要積極推動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在多邊經貿體制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做好世貿組織首次對華貿易政策審議的應對及與世貿組織申請加入方談判的工作。積極參與聯合國等多邊國際組織的活動,進一步發揮我在聯合國貿發會議、開發計劃署等機構中的作用。
(三)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著重推進高技術產品和服務出口。我國以數量增加為主的增長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必須加快外貿從數量增長為主向以質取勝轉變。要繼續落實和完善出口退稅等各項政策,在確保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下大力氣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狠抓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結構調整;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抓好高新技術產品、軟體和醫葯出口基地建設,重點支持汽車及零配件、船舶、鐵路設備、通訊產品、生物醫葯等產品出口,加快形成高新技術產品帶動機電產品出口,機電產品出口帶動外貿出口的格局;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著重引進高端加工增值環節。同時,組織協調好國內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關鍵技術和重大設備的進口。
(四)提高貿易摩擦和「入世」後過渡期的應對工作水平,營造有利於發展的外部環境。積極妥善應對貿易摩擦,維護國內產業安全和企業利益。完善貿易摩擦應對機制,做好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貿易壁壘應對工作。繼續爭取更多國家承認我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針對全球紡織品貿易取消配額後的新形勢,認真做好紡織品一體化應對。及時發布紡織品出口和紡織業投資信息,引導企業有序出口,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鼓勵行業自律。推動紡織業開拓國際市場從出口為主向出口與「走出去」相結合轉變,減少貿易摩擦。注重研究用好世貿組織規則,主動做好入世後過渡期應對工作。依法運用各種貿易救濟措施,保護國內產業。密切跟蹤貿易救濟措施實施後對國內上下游產業的不同影響,指導企業及時調整結構、增強競爭力。研究借鑒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相關法律和案例,科學規范案件調查與裁決程序。
供參考的網上資料,希望不要全部抄襲~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