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車增值稅怎麼算
一.將開出的銷項發票及其他應稅收入、認證無誤的進項發票進行登帳處理專,後依據公式計算:
本屬月應納增值稅金=本月銷項稅金-本月進項稅金-上期留抵稅金
1.結果若未正數,則將結果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貸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交稅後,借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貸記銀行存款
2.結果若未負數,不做賬務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中的部分條例:
第四條車輛購置稅實行從價定率的辦法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計稅價格×稅率
第五條車輛購置稅的稅率為10%。
車輛購置稅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並公布。
第六條車輛購置稅的計稅價格根據不同情況,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納稅人購買自用的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為納稅人購買應稅車輛而支付給銷售者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不包括增值稅稅款。
(二)納稅人進口自用的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的計算公式為:
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三)納稅人自產、受贈、獲獎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並自用的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由主管稅務機關參照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最低計稅價格核定。
⑵ 汽車貿易公司(一般納稅人資格)如何報稅還有計算稅費題急急急-----
你那200萬是發票上的金額嗎?
若含:〔200/(1+0.17)〕*0.17=29.06
(1)10.2*20*0.17=34.68
增值稅=34.68-29.06=5.62w
(2)10.2*15*0.17=26.01
增值稅不用交,下月專還可以接著抵扣屬29.06-26.01
⑶ 進口車增值稅計算公式
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我國現行增值稅採用購進扣稅法,根據納稅人的不同情況實行不同的計稅方法。
(一)、應納稅額計算的一般方法
應納增值稅稅額=當期銷項稅額一當期進項稅額
(二)、應納稅額計算的特殊方法
1.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如果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採取銷售額和應納稅額合並定價的辦法,則應將含稅銷售額換算成不含稅銷售額。換算公式為:
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十徵收率)
2.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納稅人進口貨物,按照組成計稅價格和規定的稅率計算進口環節應納的增值稅稅額,不得抵扣任何稅額。組成計稅價格和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十關稅
屬於徵收消費稅的進口貨物,還需在組成計稅價格中加上消費稅。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十關稅十消費稅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固—— 增值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率)X增值稅率
=(80+80*60%)/(1-5%)*17%
=22.90526
≈22.91萬元
⑷ 汽車行業怎麼算增值稅
將開出的銷項發票及其他應稅收入、認證無誤的進項發票進行登帳處理,後依版據公式計算:
本月應納增值權稅金=本月銷項稅金-本月進項稅金-上期留抵稅金
1.結果若未正數,則將結果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貸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交稅後,借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貸記銀行存款
2.結果若未負數,不做賬務處理
問題補充中總金額與稅金不匹配,請詳細描述問題總金額與稅金的構成
⑸ 中國得汽車增值稅是怎麼計算得
機動車銷售增值稅=購車總價÷1.17×17%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中的部分條例第四條車輛購置稅實行從價定率的辦法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計稅價格×稅率
第五條車輛購置稅的稅率為10%。車輛購置稅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並公布。
第六條車輛購置稅的計稅價格根據不同情況,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納稅人購買自用的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為納稅人購買應稅車輛而支付給銷售者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不包括增值稅稅款。
(二)納稅人進口自用的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的計算公式為: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三)納稅人自產、受贈、獲獎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並自用的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由主管稅務機關參照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最低計稅價格核定。
(5)汽車貿易公司應繳納增值稅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一、起征點
個人提供應稅服務的銷售額未達到增值稅起征點的,免徵增值稅;達到起征點的,全額計算繳納增值稅。增值稅起征點不適用於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的個體工商戶。
1、按期納稅的,為月應稅銷售額5000-20000元(含本數)。
2、按次納稅的,為每次(日)銷售額300-500元(含本數)。
二、稅制改革
中國自1979年開始試行增值稅,於1984年、1993年和2012年進行了三次重要改革。現行的增值稅制度是以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頒布的國務院令第13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為基礎的。
第一次改革,屬於增值稅的過渡性階段。此時的增值稅是在產品稅的基礎上進行的,征稅范圍較窄,稅率檔次較多,計算方式復雜,殘留產品稅的痕跡,屬變性增值稅。
第二次改革,屬增值稅的規范階段。參照國際上通常的做法,結合了大陸的實際情況,擴大了征稅范圍,減並了稅率,又規范了計算方法,開始進入國際通行的規范化行列。
第三次改革,把部分現代服務業由徵收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擴大了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增值稅
⑹ 關於汽車增值稅計算公式問題
首先來更正一下,問題中是自購置稅的內容,不是增值稅。
購置稅=購車總價÷(1+購車發票上的稅率)×10%
原來的汽車銷售發票上的稅率是17%,現在是13%
問題(1+17%)是將含稅價轉換為不含稅價
必須這樣計算,更不能拆開計算
⑺ 二手車經銷單位的銷售額,增值稅額如何計算
納稅人銷售二手車,減按0.5%的徵收率征稅,銷售額計算公式為:銷售版額=含稅銷售額權/(1+0.5%)舉例來說,甲二手車經銷公司,2020年5月份二手車含稅銷售額為100500元,5月份應繳納的增值稅=100500/(1+0.5%)×0.5%=500元。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出台了兩次徵收率減按政策,一次是湖北之外的小規模納稅人3%減按1%,還有就是本次二手車3%減按0.5%。在換算銷售額時,分母都直接是(1+優惠徵收率),而之前的減按政策,公式的分母是(1+3%)。
⑻ 應交增值稅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公式為: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增值稅計算公式:含稅銷售額/(1+稅率)=不含稅銷售額
不含稅銷售額×稅率=應繳稅額
上面說增值稅是實行的「價外稅」,什麼是價外稅?也就是價外征稅,就是由消費者負擔的。比如:
你公司向a公司購進甲貨物100件,金額為10000元,但你公司實際上要付給對方的貨款並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設增值稅率為17%)=11700元。
為什麼只購進的貨物價值才10000元,另外還要支付個1700元呢?因為這時,你公司作為消費者就要另外負擔1700元的增值稅,這就是增值稅的價外徵收。這1700元增值稅對你公司來說就是「進項稅」。a公司多收了這1700元的增值稅款並不歸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稅上交給國家。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繳而已,並不負擔這筆稅款。
再比如:
你公司把購進的100件貨物加工成乙產品80件,出售給b公司,取得銷售額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乙產品貨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為b公司這時作為消費者也應該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稅款,這就是你公司的「銷項稅」。你公司收了這2550元增值稅額也並不歸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給國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稅款也不是你公司負擔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繳而已。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稅就可以在銷項稅中抵扣。
沿用上例,你公司購進貨物的支付的進項增值稅款是1700元,銷售乙產品收取的銷項增值稅是2550元。由於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增值稅可以在銷項增值稅中抵扣,所以,你公司(在出售了乙產品獲得b公司的貨款後)上交給國家增值稅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那1700元已在你公司購買甲貨物時加入貨款中,由a公司代收代繳過了),所以這850元是b公司在向你公司購乙產品時付給你公司的,通過你公司交給國家。b公司買了你公司的乙產品,再賣給c公司,c公司再賣給d公司……,這些過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稅的,直到賣給最終的消費,也就把增值稅轉嫁到了最終消費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稅也是流轉稅。
如果你是一名會計,從會計分錄中也看得出來:
你公司向a公司購進100件貨物時,分錄:
借:原材料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0
貸:應付賬款——a公司 11700
分錄中並沒有把收取的1700元做為公司的費用,而是做為「應交稅金」,因為你公司是一般納稅人,進項稅額可以抵扣。
你公司向b公司銷售80件甲產品時,分錄:
借:應收賬款——b公司 1755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550
分錄中並沒有把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增值稅款做為公司的業務收入,而是掛「應交稅金」,因為這並不歸你公司所有,而是應交給國家的稅收。
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 = 2550 - 1700 = 850 元就是要交給國家的稅收。
⑼ 如何計算汽車增值稅
將開出的銷項發票及其他應稅收入、認證無誤的進項發票進行登帳處理,後依據公式計算:
本月內應納增值稅容金=本月銷項稅金-本月進項稅金-上期留抵稅金
1.結果若未正數,則將結果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貸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交稅後,借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貸記銀行存款
2.結果若未負數,不做賬務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中的部分條例:
第四條車輛購置稅實行從價定率的辦法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計稅價格×稅率
第五條車輛購置稅的稅率為10%。
車輛購置稅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並公布。
第六條車輛購置稅的計稅價格根據不同情況,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納稅人購買自用的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為納稅人購買應稅車輛而支付給銷售者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不包括增值稅稅款。
(二)納稅人進口自用的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的計算公式為:
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三)納稅人自產、受贈、獲獎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並自用的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由主管稅務機關參照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最低計稅價格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