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國際貿易的一些問題!
1.我想問問假如從國外進口一批貨物,貨物的產地寫與不寫,在中國港口通關的時候都會遇到哪些問題?
貨物的產地必須寫.產地會涉及到海關徵收的進口關稅.
2.能多談談從事國際貿易的時候都要注意什麼問題,希望分享分享經驗.
這個太廣泛了,剛轉行,建議你先買些貿易實務理論的書看看.
3.我們公司的貨物都是通過海運,請講講從定船期到貨物到港的程序是什麼,以及要注意什麼問題!
Re訂船期到貨物到港程序:
a.製作托單傳給貨代訂艙,獲得截櫃截單開船日期信息等. 訂船期注意下開船時間,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安排,避免時間匆促趕不上船期,要產生很多費用的.
b.貨物報檢(如果是法檢產品),這步根據產品以及報檢時間長短,安排在訂艙前或訂艙後.獲得商檢換證憑條或出境通關單.
c.貨物報關.一般報關都是委託報關行處理,資料要提前做好寄到報關行或貨代處,
d.准備報關資料的同時,委託貨運代理到工廠裝貨運到貨代指定倉庫or堆場
e.貨物及報關資料到位後,報關行進行報關,海關放行,可出口.
f.與貨代確認補料,確認BL內容.同時辦理產地證(如果客人有需要).產地證要在船開之前辦理.
g.貨物出運後跟貨代索取BL正本,准備單據.根據合同的付款方式收貨款.
2. 對外貿易中存在的問題
1979年國家提出把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以後,實行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為非金屬礦業發展創造了空前有利的條件;使非金屬礦業形成相當大的規模,總體產量和出口量均呈現較長時期的快速增長趨勢;多種非金屬礦產品,在國際市場佔有較大份額,對國際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盡管中國非金屬礦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其基本特點是企業數量過多、規模較小,還處於資源密集型的粗放式經營狀態。90%以上的非金屬礦企業是小規模企業,例如高嶺土加工廠,生產能力一般在1×104t/a以下,最大的國有企業的產能僅在20×104t/a左右;國外較大的非金屬礦企業一般在100×104t/a以上。中國少數國有大中型企業基本上屬於資源開發型企業,尚未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方式;尚未形成能適應現代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對國民經濟和出口創匯有重要影響的企業或企業集團,在世界范圍內單個企業未能佔有較大市場份額。非金屬礦產業結構不合理,布局分散、企業數量過大、集約化程度低仍是面臨的重要問題。
中國非金屬礦出口產品仍以原礦和初加工產品為主,技術含量較高的深加工產品所佔比重偏小(約佔30%),難以滿足國內高新技術和新材料產業發展要求;在國際市場上由於產品技術含量低、品種單一、檔次低,也主要是靠低價競爭。有不少非金屬礦產品,特別是與現代技術和新材料發展相關的非金屬礦高技術產品尚依賴進口。部分同一礦種的非金屬礦產品由於加工方面的差距,使得進、出口價差高達幾倍甚至幾十倍。2006年我國幾種非金屬礦產品進出口價差見表1-2-1。
表1-2-1 2006年我國幾種非金屬礦產品進出口價差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總署信息中心。
從表1-2-1可看出,鱗片石墨產品進口價是出口價的24.6 倍,說明出口的只是中低檔石墨產品,進口的則是高檔石墨製品或深加工產品。雖然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石墨產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但石墨深加工產品或高檔製品還不能滿足國內市場所需。硅砂的平均進口價格是出口價格的113.6倍,進口量達6.4×104t;石英的平均進口價格是出口價格的6.1倍,進口量達5536 t。這些說明國內中高檔石英玻璃原料以及電子級球形硅微粉基本上依賴進口,該領域對進口依存度較大。
3. 外貿中可能遇到哪些問題
這個問題太籠統了,整個外貿分許多環節,幾乎每個環節都可能出現這或那的問題,總結一下大體以下幾個方面吧:
1. 訂單問題:沒有訂單就沒有後面的一切,也就不會有任何問題。所以如何找到客戶,並最終成交,這個很關鍵
2. 交易條款問題:這裡麵包括與客戶的角力,如何在自己最有利的情況下確認訂單合同。這個過程就包含了許多單證,貿易條款等方面的東西,稍有不慎,會造成重大損失,也會讓後訂單難以完成
3. 產品問題:外貿過程就是按照客戶的要求提供產品,然後客戶總是希望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貨,而廠家卻希望用最少的成本創造最高的利潤。這個矛盾會產生很多問題,需要業務員在工廠和客戶中間做一個很好的平衡,否則這個環節導致的質量問題會很麻煩
4. 出口流程:這個就包括單證製作,貨款支付,商品報檢報關,運輸等,是最容易出錯的環節
5. 運輸以及提貨:這個環節非常關鍵,在客戶收到貨和出口商收到餘款的矛盾中,需要得當處理,否則極易造成重大損失
6. 售後問題:一般來說就是客戶投訴,有質量方面也會有其他方面,見招拆招就是
培養多學習,勤思考的習慣,仔細認真避免問題的產生,問題產生了不怕問題,及時合理理智的解決。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外貿中的問題有時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祝你成功
4. 外貿中可能遇到哪些問題
主要是這五個問題:
單證問題,運輸問題,支付問題,檢驗問題,通關問題。
因為內容太多,只內列出遇到的常見問容題
1.收到詢盤,之後如何處理,如何回復?
2.沒有空運提單,客人可以提貨嗎?
3.第一次給客戶報價應該怎麼報?
4.有關樣品付費問題
5.船到港了,還沒收到客戶的餘款,怎麼辦?
6.產地證改證後日期問題
7.包櫃與退稅如何處理?
8.信用證上沒有顯示的配件如何處理
等等
5. 在國際貿易中常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問題不明確,你到底要問什麼?在國際貿易中常遇到的問題,太多了
6. 外貿合同中常見問題
擬定英文合同的注意事項
用詞特點(formal term)
合同英語的用詞極其考究,具有特定性。要求選詞專業化(professional)、正式(formal)、准確(accurate)。具體體現在下列方面:
1. May, shall, must ,may not (或shall not) 的使用 ,May, shall , must ,may not (或shall not)對學過英語的人再熟悉不過,但在合同中用這些詞時要極其謹慎。權利義務的約見定部分構成了合同的主體。這幾個詞如選用不當,可能會引起糾紛。
may 旨在約定當事人的權利(可以做什麼),Shall約定當事人的義務(應當做什麼時候), must 用於強制性義務(必須做什麼),may not (或shall not)用於禁止性義務(不得做什麼)。May do 不能說成can do, shall do, 不能說成should do 或ought to do, may not do 在美國一些法律文件可以用shall not,但絕不能用can not do或must not ) 例如,在約定解決爭議的途徑時的,可以說
The parties hereto shall, first of all, settle any dispute arising from or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ntract by friendly negotiations.
Should such negotiations fail, such dispute may be referred to the People's Court having jurisdiction on such dispute for settlement in the absence of any arbitration clause in the disputed contract or in default of agreement reached after such dispute occurs.
本句中的shall 和may表達准確。出現爭議後應當先行協商,所以採用了義務性「約定」,如果協商解決不了,作為當事人的權利,用選擇性約定may也很妥當。如果may和shall調換位置會怎麼樣? 前半句的shall換用may後,意思變成了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意思上說得過去,但後半句的may換用shall 後,變成了應當訴訟解決,好象一出事,就要先見官,這就有些不友好了。
本句可譯:雙方首先應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因合同而發生的或與合同有關的爭議。如果協商未果,合同中又無仲裁條款約定或爭議發生後未就仲裁達成協方的,可將爭議提交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解決。
2. 正式用語(formal term)
合同英語有著嚴肅的風格,與其它英語作品有很大不同。
例如:
「因為」的短語多用「by virtue of ",遠遠多於「e to」一般不用「because of 」;
「財務年度末」一般用「at the close of the fiscal year」,而不用「in the end of the fiscal year」;
「在……之前」一般用「prior to」,而不用「before」;
「關於」常用「as regards」, 「concerning」或「relating to」,而不會用「about」;
「事實上」用「in effect」,而不用「in fact」;
「開始」用「commencement」,而不用「start」或「begin」;
「停止做」用「cease to do」,而不用「stop to do」;
「何時開會並由某某主持」的表述為:The meeting shall be convened and presided by sb.
其中「召開」不用「hold 或call」,而用「convene」; 「主持」不用「chair」或「be in charge of 」,而用「preside」;
「其他事項」用「miscellaneous」, 而不用「other matters/events」;
「理解合同」用「construe a contract」 或「comprehend a contract」,而不用「understand a contract」;
「認為」用「deem」,用「consider」少,不用「think」或「believe」;
「願意做」用「intend to do」或「desire to do」,而不用「want to do」, 「wish to do」。
三、用詞專業(technical terms)
合同用詞不以大眾是否理解和接受為轉移,它是合同語言准確表達的保障。如合同出現的「瑕疵」、 「救濟」、 「不可抗力」、 「管轄」、「損毀」、 「滅失」等就可能讓非行業人士費解,在英語以上表達分別為defect、remedy、force majuere/Act of God、jurisdiction、damage and/or loss)。另外幾乎每個合同都少不了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 whereas, in witness whereof, for and on behalf of , hereby, thereof 等虛詞。這也是合同英語的一大特色。
其它例子還有:
「賠償」用「indemnities」,而不用「compensation」
「不動產轉讓」用「conveyance」,而不用「transfer of real estate」
「房屋出租」用「tenancy」,而「財產出租」用「lease of property」
「停業」用「wind up a business」或「cease (名詞是cessation) a business」,而不用「end/stop a business」
專利許可中的「特許權使用費」只用「royalities」
還款或專利申請的「寬限期」英文「grace」,
「當事人在破產中的和解」用「composition」
以實物出資為「investment in kind」
「依照合同相關規定」一般說「pursuant to provisions contained herein」或「as provided herein」等,不說「according to relevant terms and conditions in the contract」
「合同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得轉讓本合同」英文表述為「Neither party hereto may assign this contract」,其中「hereto」表示「to the contract」,選用「Neither party to the contract」較少。
3. 同義詞、近義詞、相關詞的序列
FOR value RECEIVED,the undersigned does hereby sell, transfer, assign and set over to ______ all his right, tile and interest in and to a certain contract dated ______, 19____ by and between the undersigned and ______,a of which is annexed hereto.
在這里的同義詞和近義詞並列(如sell, transfer, assign and set over,right和 tile and interest),在英文合同里十分普遍。這是出於嚴謹和杜絕漏洞的考慮,有的也屬於合同用語的固定模式。如:
This agreement is made and entered into by and between Party A and Party B.句中「made and entered into」和「by and between」兩組分別屬於同義詞和相關詞並列。
For and in consideration of mutual covenants and agreements contained herein, the parties hereby covenant and agree as follows: 句中「for and in consideration of 」, 「covenants and agreements」三組同義司和近義詞並列。
The parties have agreed to vary the Management on the terms and subject to the conditions contained herein. 這里的「on the terms」和「subject to the conditions」是一個意思都表示「依照本協議的條款規定」。合同條款的固定模式是「terms and conditions」
再例如:
「Party A wishes to be released and discharged from agreement as from the effective date」,一句中的「release」和「discharge」意思幾乎相同。
並列的詞還有:
ships and vessels
support and maintenance
licenses and permits
charges, fees, costs and expenses
any and all
any ties, obligations or liabilities
the partners, their heirs, successors and assigns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the partnership
applicable laws, regulations, decrees, directives, and rules
5. 拉丁詞
在國外合同中,拉丁詞仍然是很常見:
比例稅率:用pro rate tax rate要比proportional tax rate多
從事慈善性服務的律師:pro bono lawyer,不怎麼用lawyer engaged in charitable legal assistance
委託代理人:多用agent ad litem。
7. 有關國際貿易案例中的幾個問題
賣方在交貨問題上存在欺詐,已構成違約。
賣方要求撤銷合同合理。合同規內定如賣方在合同規定時間內不容能按時交貨,買方有權撤銷合同。
合同撤銷,沒有價款返還。在這個案例里,買方已經收了貨款的情況下,自然該全額帶利息返還。賣方應支付罰金6869.61港元 --- 20712.05港元之間。看確定哪天為裝運日。
買方應提供,<汕頭外輪代理分公司來港船舶登記表>和<宇宙船務有限公司貨物倉單>,以及向公安局報案的登記。
8. 關於國際貿易學習中的一些問題
C,
A C D,
A,B,C,D
A,B
D
A,B,C
D,
B,
B,
A,
B,
B,
B,
B.
9. 外貿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求解
1. 賠款,誰讓你們的生產控制出問題的;
2. 降無可降的話,這能放棄唄,若專不是想放長線釣大屬魚的話,沒有哪家公司會傻子般做虧本生意的;
3. 和客戶可以解釋,但實在無法取得客戶理解的話,你只能執行訂單或給客戶違約金;
4. 生意場上,信譽很重要!!!!!!
10. 幾個國際貿易中的問題,考試用的。
按照《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的規定,受益人最後向銀行交單議付的期限是不遲於提單簽發日的(21 )天 。
判斷題
在票匯情況下,買方購買銀行匯票徑寄賣方,因採用的是銀行匯票,故這種付款方式屬於銀行信用。 (F )
註:只有L/C屬銀行信用
《UCP 500》的條款不適用於備用信用證。(F )
註:備用信用證是信用證的一種,所以適用。
還有什麽叫綠條款信用證
打包信用證又稱綠條款信用證,即銀行憑不含紅條款的信用證以不同形式如貸款、超額支取或現金貸款,預支款給出口商
案例分析,用中文回答就可以了
• We export a lot of grass-weaving goods under CIF, all risks are taken out to 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and L/C payment is stipulated in the contract. Everything goes well including payment, while the next day, we are noted that the tanker fired in the sea and all the goods are burned down. The buyer demands us to claim to the insurance company, or return the whole payment of goods.
• How should we deal with the matter? Why
CIF條款為:成本加保險加運費,風險劃分為貨物在裝貨港越過船舷。
此案例中,依照CIF條款,賣方只負責辦理保險,並在貨物裝船風險轉移後,單據即遞交買方,所以貨物在海上的風險由買方承擔。買方可憑保險憑證要求保險公司索賠。賣方無需賠償,應拒絕買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