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際貿易關於絕對優勢的計算題
1.本國在小麥的生產上占絕對優勢。外國在布的生產上有絕對優勢。
2.本國的貿版易得權益是1-3*1/4=1/4,外國的貿易得益是3*1-1/2=5/2
3.本國的貿易得益是1-1/4=3/4,外國的貿易得益是1-1/2=1/2
『貳』 國際貿易計算題 絕對優勢和絕對劣勢
美國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是小麥,英國具有絕對劣勢的是小麥~
『叄』 貿易理論中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的異同
絕對優勢理論是主張以各國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為基礎進行國際專業化分工,並通過自由貿易獲得利益的貿易理論。如果一國某種產品的絕對生產成本或價格比其他國家低,就稱該國具有這種產品上的絕對優勢,因而該國就應完全專業化生產並出口這種產品,同時進口那些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這種基於絕對優勢的國際分工和自由貿易的結果將使貿易各方都可獲得貿易利益。
(2)比較優勢理論是主張以各國生產成本的相對差異為基礎進行國際專業化分工,並通過自由貿易獲得利益的貿易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國在所有產品上都具有絕對優勢,但相對而言總有一種產品的優勢是最大的;另一國在所有產品上都是絕對優勢,但比較起來總有一種產品的優勢是最小的。這樣,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兩國在相對成本差異的基礎上一樣能產生貿易,獲得貿易利益。
這是高鴻業上的課後題把 ,老兄,加油啊哦
本文來自: 人大經濟論壇 詳細出處參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474904&page=1
『肆』 國際貿易的絕對優勢理論的內容。
絕對優勢理論是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18世紀提出的。絕對優勢理論認為,各國在生產技術上的絕對差異導致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這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基礎。各國應集中生產並出口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而進口其不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其結果是可以節約社會資源提高產出水平。
『伍』 微觀經濟中計較優勢和絕對優勢怎麼計算
絕對優勢是絕對的也是抄突出的優勢,相對優勢是通過比較得出的是相對的!
可以通過SWOT分析法可以得出。
絕對優勢:當兩個國家生產兩種商品,使用一種生產要素一一勞動時,如果剛好A國家 在一種商品上勞動生產率髙,B國家在這種商品上勞動生產率低,則A國該商品生產上具有 絕對優勢。兩國按各自的絕對優勢進行專業生產分工並參與貿易,則兩國都能從貿易中得到 利益。這種貿易利益來自專業化分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髙。
每一個國家都可利用適宜於生產某些特定產品的絕對有利的條件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 彼此進行交換,這樣對所有交換國家都是有利的。
相對優勢:指一個國家生產同一單位的某種商品的比較優勢相對低於另一個國家,這個 國家在這種商品的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
每一個國家不一定要生產各種商品,而應集中力量生產哪些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商品, 然後進行國際貿易,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總量將增加,如此形成的國際分工 對貿易各國都有利,即「兩優之中選最優,兩劣之中選次劣」。
『陸』 國際貿易中常用的計算公式有那些
在我國進出口業務中,最常採用的貿易術語是FOB、CFR和CIF三種。這三種貿易術語僅適用於海上或內河運輸。在價格構成中,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生產或采購成本、各種費用和凈利潤。
FOB、CFR和CIF三種貿易術語的價格構成的計算公式如下:
FOB價=生產/采購成本價+國內費用+凈利潤
CFR價=生產/采購成本價+國內費用+國外運費+凈利潤,即FOB價+國外運費
CIF價=生產采購成本價+國內費用+國外運費+國外保險費+凈利潤,即FOB價+國外運費+國外保險費
(二)FCA、CPT和CIP三種貿易術語的價格構成
FCA、CPT和CIP三種貿易術語,是國際商會為適應國際貿易的新發展而制定的貿易術語。它們的適用范圍比較廣,其價格構成也有三部分:生產或采購成本、各種費用和凈利潤。由於採用的運輸方式不同,交貨地點和交貸方式不同,有關費用也有所不同。
FCA、CPT和CIP三種貿易術語的價格構成的計算公式如下:
FCA價=生產/采購成本價+國內費用+凈利潤
CPT價=生產/采購成本價+國內費用+國外運費+凈利潤,即FCA價十國外運費
CIP價=生產/采購成本價+國內運費+國外運費+國外保險費+凈利潤,即FCA價+國外運費+國外保險費
(三)主要貿易術語的價格換算
1.FOB、CFR和CIF三種價格的換算
(1)FOB價換算為其他價
CFR價=FOB價+國外運費
CIF價=(FOB價+國外運費)/(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
(2)CFR價換算為其他價
FOB價=CFR價―國外運費
CIF價=CFR價/(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
(3)CIF價換算為其他價
FOB價=CIF價x(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國外運費
CFR價=CIF價x(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
2.FCA、CPT和CIP三種術語的換算
(1)FCA價換算為其他價
CPT價=FCA價+國外運費
CIP價=(FCA價+國外運費)/(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
(2)CPT價換算為其他價
FCA價=CPT價―國外運費
CIP價=CPT價/(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
(3)CIP價換算為其他價
FCA價=CIP價x(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國外運費
CPT價=CIP價x(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
『柒』 國際貿易理論計算題
根據你提供的信息,我得出如下計算公式。
1)CIF凈價=含佣價-傭金=含佣價-含佣價*傭金率
650-650*0.02=650*(1-0.02)=637(美元)
答:凈價為637美元。
2)因為對方要求增加傭金率至5%因此得出如下公式。
CIFC5%=凈價/(1-5%)
CIFC5%=637/(1-5%)≈670.52(美元)
首先解答疑問,計算百分比單位的時候,計算期間是不能超過100%,這是鐵律。換個說法,這個百分之百已經包括了cif價格和傭金的價格了,不可能超過百分之一百了。如果說是105%的話那就超出這個范圍了,計算出來的結果肯定是錯誤的,因為它出現了額外計算量,不屬於計算圓圖中的東西了。建議提問者好好研究研究百分比圓圖,因為我這么解釋是很難解釋清楚的,還是要依靠你自己的理解。
『捌』 國際貿易考試 有一道題是「絕對優勢理論」和「比較優勢理論」的概念是什麼 能不能言簡意賅的解釋一
絕對優勢理論認為:每一個國家都有其適宜於生產的某些特定的產品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各自對這類產品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彼此進行交換,則對所有交換國家都有利。
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並不限於生產技術的絕對差別,只要各國之間存在著生產技術上的相對差別,就會出現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的相對差別,從而使各國在不同的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使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成為可能,進而獲得比較利益。
『玖』 在國際貿易中,什麼是絕對優勢,什麼是相對優勢
絕對優勢亦稱「絕對利益」。在某一商品的生產上,一國所耗費的勞動成本絕對低於另一國所產生的在該產品生產上的優勢。由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絕對優勢理論中提出。
相對優勢亦稱「比較優勢」、「相對利益」。一國在兩種商品的生產上都處於劣勢地位,相比之下劣勢較小的產品生產上具有的優勢。由英國古典經濟學家李嘉圖在相對優勢理論中提出。
(9)國際貿易絕對優勢公式擴展閱讀:
在經濟學中,比較優勢原理是指一個生產者(個人,公司,或國家)能以低於另一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比較優勢原理解釋了雙方進行貿易的好處,即使其中一方可以以比對方更少的資源進行生產,他也可以從貿易中獲益,因為他可以專門從事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活動。比較優勢是國際貿易理論的主要准則。
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說主要闡明了如下內容:
1、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國民財富。
2、分工的原則是成本的絕對優勢或絕對利益。
3、國際分工是各種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階段,在國際分工基礎上開展國際貿易,對各國都會產生良好效果。
4、國際分工的基礎是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後天的有利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相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