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貿易研究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國際貿易研究的核心內容主要是外匯的收支平衡,任何一個國家的外貿其實說白了就是為了平衡其國際收支,我從事國際貿易有15年了,常年跑國內國外,對這個行業基本上已經摸透了。
Ⅱ 國際經濟與貿易考研考什麼內容
國際經濟與貿易考研來要考英語,政源治,專業課(比如國際貿易、國際商法、貿易實務相關內容),數學(極少數學校考數三)。
拓展資料: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是一門經濟學專業,該專業培養能較系統地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才。了解中國對外貿易和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慣例與WTO規則,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和科研院所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業務、管理、調研與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外貿英語、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國際貿易地理、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市場營銷、貨幣銀行學、外貿會計、電子商務概論、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法規、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模擬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節。
參考鏈接:網路-國際經濟與貿易
Ⅲ 國際貿易包括哪些方面
國際貿易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
1、按貨物移動方向國際貿易可分為:進口貿易、出口貿易、過境貿易
2、按統計標准國際貿易可分為:總貿易、專門貿易
3、按商品形態國際貿易可分為:有形貿易、無形貿易
4、按有無第三者參加國際貿易可分為:直接貿易、間接貿易、轉口貿易
5、按參加國的多少國際貿易可分為:雙邊貿易、多邊貿易
6、按清償工具國際貿易可分為:現匯貿易、記帳貿易、易貨貿易
7、按貨物運輸方式國際貿易可分為:陸路貿易、海路貿易、空運貿易、郵購貿易
8、按經濟發展水平國際貿易可分為:水平貿易、垂直貿易
9、按地區國際貿易可分為:南南貿易、南北貿易、北北貿易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並無不同,但由於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國際貨物貿易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一般較大,運輸距離較遠,履行時間較長,因此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遠比國內貿易要大。
國際貨物貿易容易受到交易雙方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變動、雙邊關系及國際局勢變化等條件的影響。
國際貨物貿易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涉及到運輸、保險、銀行、商檢、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過程較國內貿易要復雜得多。
Ⅳ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主要研究什麼內容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主要研究內容:自由貿易理論與保護貿易理論比較研究,關稅政策與進出口政策研究,地方外貿政策研究。
.國際服務貿易,主要研究內容:國際服務貿易的理論與現狀,國際服務貿易的法規與制度,各國服務貿易的政策與措施,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國際貿易實務,主要研究內容:跟單信用證研究,外貿合同及外貿法律的研究,各國貿易慣例及相關規則的研究,包括海運規則、商檢規則、原產地規則、仲裁規則等的研究。
Ⅳ 對外貿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對外貿易亦稱「國外貿易」 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
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
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
(5)國際貿易的主要研究內容擴展閱讀:
我國對外貿易繼續穩中向好上半年貨物貿易進出口14.12萬億元人民幣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了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相關情況。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4.1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對外貿易繼續保持穩中向好勢頭。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1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其中出口7.5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
進口6.6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貿易順差9013.2億元,收窄26.7%。上半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8.3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2%。
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9%,比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貿易方式結構與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海關統計顯示:上半年,西部12省市外貿增速為17.8%,超過全國增速9.9個百分點。
中部6省市外貿增速為13.2%,超過全國增速5.3個百分點;東部10省市外貿增速為6.7%;東北三省外貿增速為8.8%,超過全國增速0.9個百分點。我國外貿區域發展協調性繼續增強。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增速快於總體增速6.6個百分點,進出口更趨平衡。
總的看,上半年我國外貿穩中有進,結構進一步優化。下半年,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但是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進出口結構繼續優化,市場多元化及貿易便利化繼續取得積極進展,預計今年全年我國外貿穩中向好的勢頭能夠得到鞏固,質量和效益將有所提高。
Ⅵ 什麼是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
1) 研究世界貿易格局變化、世界貿易運輸地理、主要商品的世界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和變化發展;2) 研究國際貿易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人文地理環境、經濟地理環境對其貿易規模、貿易商品結構、貿易流向、貿易條件、貿易模式的影響;反之一個國家或地區貿易的發展對其自然地理環境、人文地理環境和經濟地理環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 研究世界上單個國家或地區地理環境、商品生產、商品交換的地理分布與貿易地理格局的特徵及其形成原因和變化發展。
Ⅶ 國際貿易實務研究的最基本內容是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的研究對象
國際貿易是以國際商品交換和商品流專通活動為研究對象,闡明國屬際商品交換和商品流通活動中的一般規律,並據以研究各個國家在對外貿易中採取的政策措施等的一門科學。具體包括:
1.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資本主義各個發展階段的國際商品流通的一般規律;
2.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當代世界貿易的具體歷史材料和現實材料。
3.各個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情況,亦即各個國家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特殊規律。
4.國際貿易理論。
5.對外貿易政策。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的產生、發展和貿易利益及分配問題,以揭示其中的特點與運動規律,具體的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資本主義階段國際商品流通的一般規律性
(二)國際貿易理論與學說
(三)對外貿易政策
(四)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的特點。
Ⅷ 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的核心內容
國際經濟與貿易(抄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專業是從經濟學中分化 國際經濟與貿易相關書籍
出來的應用經濟學科。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和較強的實務操作能力,具備較強的外語能力。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系統地掌握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專業理論基礎知識扎實、具有良好的英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有較強的從事外貿實際工作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Ⅸ 1.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的研究對象、任務及內容是什麼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的研究對象
國際貿易是以國際商品交換和商品流通活動為研究對象,闡明國際商品交換和商品流通活動中的一般規律,並據以研究各個國家在對外貿易中採取的政策措施等的一門科學。具體包括:
1.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資本主義各個發展階段的國際商品流通的一般規律;
2.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當代世界貿易的具體歷史材料和現實材料。
3.各個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情況,亦即各個國家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特殊規律。
4.國際貿易理論。
5.對外貿易政策。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的產生、發展和貿易利益及分配問題,以揭示其中的特點與運動規律,具體的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資本主義階段國際商品流通的一般規律性
(二)國際貿易理論與學說
(三)對外貿易政策
(四)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家和轉型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的特點。
Ⅹ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主要研究什麼內容
《國際貿易理來論與實務自》的研究對象 國際貿易是以國際商品交換和商品流通活動為研究對象,闡明國際商品交換和商品流通活動中的一般規律,並據以研究各個國家在對外貿易中採取的政策措施等的一門科學。具體包括: 1.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資本主義各個發展階段的國際商品流通的一般規律; 2.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當代世界貿易的具體歷史材料和現實材料。 3.各個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情況,亦即各個國家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特殊規律。 4.國際貿易理論。 5.對外貿易政策。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的產生、發展和貿易利益及分配問題,以揭示其中的特點與運動規律,具體的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資本主義階段國際商品流通的一般規律性 (二)國際貿易理論與學說 (三)對外貿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