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分期付款余額怎麼查詢
這是不公開的
B. 宜昌國貿的儲值卡有密碼嗎怎樣查詢余額
沒有密碼,余額只能買完東西的時候問別人還剩多少,你在哪撿的?
C. 「預付一半,發貨前付清餘款。」這種付款方式在對外貿易中屬於什麼類型是L/C, T/T, D/P,還是什麼
只能是T/T了.或者是現在時興的COD,即CASH AGAINST DOCUMENT.
不可能是L/C或D/P.
D. 國際貿易中,若採用TT付款,比如TT首付比例30%,那麼餘款是在發貨後付清還是在發貨前
餘款是我們拿到提單正本後傳真給客戶,客戶我們給的傳真收到後,付清餘款!
E. 在國際貿易中,發生外匯余額的變動時,年末結算用哪個匯率水平如何建立匯率損益科目
企業選用匯率有二種,一種是變動匯率,就是每次業務當時的匯率,一種是固內定匯率,就是每月一日容時的匯率作為當月全部業務的匯率.
企業不管用哪一種匯率,都要設立"匯兌損益"賬戶.
匯兌損益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外幣貨幣性項目因匯率變動而形成的收益或損失。
二、本科目一般無明細科目。
三、匯兌損益的主要賬務處理:
本科目借方反映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損失,貸方反映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收益。期末各外幣明細科目的期末余額,應按照期末匯率摺合為記賬本位幣。按照期末匯率摺合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外幣科目余額之間的差額,如為貸方余額,借記外幣科目,貸記本科目;如為借方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外幣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F. 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項目差額為正,資本和金融項目差額為正,儲備資產差額為負,表示什麼意思
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項目差額為正,資本和金融項目差額為正,為什麼儲備資產差額為負:
造成這種差額的原因是:順差和逆差的問題所導致的。有了順差和逆差才能達到國際收支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項目劃分:
共劃為四類: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和金融項目、儲備資產變動和凈誤差與遺漏。
1、經常項目包括貨物貿易項目、服務貿易項目、收益項目和經常轉移。
2、資本項目紀錄資本性質的轉移和專利、版權、商標等資產的一次性賣、賣斷。金融項目紀錄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三項。
3、儲備資產指的是由央行或財政部門持有並可以隨時直接使用的金融資產。4、凈誤差與遺漏項目主要是平衡國際收支平衡表借方合計與貸方合計的差額。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計算公式
1、國際收支總差額=經常賬戶差額+資本與金融賬戶差額+凈差錯與遺漏
2、國際收支總差額+儲備資產變化=0
3、各項差額=該項的貸方數字減去借方數字
貿易順差和貿易逆差
1、貿易順差:順差favourablebalance;surplus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反映出來的貸方余額,即一國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對外經濟往來的收入總額大於支出總額的差額。由貿易項目產生的國際收支順差,反映一國的國際儲備或對外支付能力的增強;由資本項目產生的國際收支順差,反映資本的大量流入。
2、貿易逆差:在對外貿易中,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若一國的進口額大於出口額,稱為入超,即貿易逆差,或叫貿易赤字。國際貿易的逆差,在金本位制貨幣條件下,需要向出口順差國輸出黃金,以清算負債,否則,就無法達成貿易。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根據使用貨幣的不同產生截然相反的經濟利益關系。
3、貿易平衡( Balance of Trade )。貿易平衡是指一國在特定年度內外貿進、出口總額基本上趨於平衡。縱觀世界各國 ( 地區 ) 政府的外貿政策實踐,這種現象並不多。一般來說,一國政府在對外貿易中應設法保持進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結余,此舉有利於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貿易順差和貿易逆差的利弊
1、有利的一面
轉變傳統的追求貿易順差的觀念,努力追求外貿平衡。傳統貿易觀念認為出口為了創匯,順差是好事,逆差是壞事。這一觀念長期主導著我國的貿易政策和實踐。
其實,一國的對外貿易應追求長期的進出口基本平衡,而不是長期的貿易順差。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長期的貿易順差所帶來的並非都是好處。
首先,貿易順差雖然增加了外匯儲備,但從資源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是資源未被充分利用;
其次,持續高額順差導致人民幣升值預期,進而又導致資本凈流入增加,資本凈流入增加又進一步導致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再次,巨額的經常項目的順差,會轉化為貨幣大量投放的壓力,成為通貨膨脹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2、不利的一面
相反,貿易逆差的結果也並非都是壞處。
第一,適當逆差有利於緩解短期貿易糾紛,有助於貿易長期穩定增長;
第二,逆差實際上等於投資購買生產性的設備,只要投資項目選擇得當,既可補充國內一些短缺的原材料,還能很快提高生產能力、增加就業以及增加經濟總量;
第三,逆差能減少貨幣升值的預期,減緩資本凈流入的速度;
第四,短期的貿易逆差有助於緩解我國通貨膨脹的壓力,加大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
從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經濟增長快的年份,都是逆差或者順差較小的年份。
3、因此在對外貿易問題上,應當徹底轉變觀念,放棄以出口創匯、追求順差為目標的傳統觀念和做法,確立以國際收支平衡為目標的政策。
G. 什麼是對外貿易余額
正數是出口多,進口少;負數是出口少,進口多,也就形成了貿易赤字。
H. 國際收支經常賬戶差額的經濟含義是什麼
國際收支經常賬戶差額即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差額是一定時期內一國商品、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項目上借方總值和同期商品商品、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項目上貸方總值之差。
當貸方總值大於借方總值時,經常項目順差;反之,則為經常項目逆差。
經常項目差額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額。如果出現經常項目順差,則意味著由於有商品、服務、收入和經常轉移的貸方凈額,該國的國外財產凈額增加,也即經常項目順差表示該國對外凈投資。
在開放宏觀經濟中,經常項目的差額概括了一國的凈債務人或債權人的地位,能夠清楚地反映出一國內、外經濟的緊密聯系。因此,經常項目差額又被國際銀行家視為評估向外國貸款的重要變數之一。
(8)國際貿易餘款收不到擴展閱讀:
經常項目差額的計算公式:
經常項目(經常賬戶)由三個子項目構成,分別為貨物與服務項目(又稱貿易項目)收益項目和經常轉移項目,因此經常賬戶差額就可以寫為:
經常賬戶差額=貿易賬戶差額+收益差額+經常轉移差額。
如果差額為正,則經常賬戶盈餘,如果為負則經常賬戶赤字,如果為零,則經常賬戶平衡,經常賬戶差額的變化受其子項目差額的影響,其子項目和內部結構的變化都將直接影響經常賬戶的變化。
I. 假定進出口函數nx=x -my,且凈出口余額為0,則增加投資支出將(收入增加,但凈出口余額變為負值
J. 國際貿易中,付款方式(即先付款後發貨或先付首款餘款另付)與貿易條款(如CIF、CIP等)是否有關系
國際貿易術語,又來叫「價格術語」、「自交貨條件」,是在國際貿易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用以確定買賣標的物的價格、買賣雙方各自承擔的費用、風險、責任范圍的以英文縮寫表示的專門術語。
因此,付款方式與國貿術語沒有直接關系,付款方式與貿易術語一同規定在雙方之間的貿易合同里,付款方式主要有有托收、信用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