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做外貿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和經驗
通關憑證一定要做,不然進不去對應的國際市場的,我給您列舉一些常見的認證內。
歐盟容CE認證,俄羅斯GOST-R認證,海關聯盟RAC認證,德國GS認證,非洲國家pvoc,coc認證,美國FCC,API認證,ISO體系認證,國內3C認證以及其他國家的認證。
『貳』 做外貿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
要做出口,很重要的來是要調查自一下該商品在你要出口的國家是不是受限制,需不需要領批件。因為你是第一次做貿易建議使用信用證的支付方式,這樣可以降低風險,保證收到貨款。FOB是貿易術語,它確定的是買賣雙方風險及責任的劃分,你放負責將貨物按時按質按量的交到買方指定的船上,而運費保險費全部是由買方承擔。出口產品大部分是需要認證的,尤其是電子類商品,一般有CE認證和GE認證等。
『叄』 新手做外貿需要注意些什麼
1、要注意形象
形象分為視覺形象和感覺形象,視覺形象主要是我們跟客戶面對面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形象,有很多時候開發客戶是需要上門拜訪的,形象問題必須要注意。
2、注意不能對客戶亂許諾
有些業務為了能夠讓客戶下單,總是會許一些做不到的諾言,一次兩次的可能你還會收益,但是次數多了兌現不了,在客戶心中你的形象是會大打折扣的。
3、別自信過頭
這種毛病一般不會出現在新人身上,往往是出現在對產品有一定了解,有了一定資歷的人身上,這種人介紹起產品來頭頭是道,做起事情來細節周到,好像完美無缺一樣,但是在客戶心中這種人是最需要防備的。
4、對產品了解要足夠專業
對產品太專業往往會引起業務員的一個表現欲,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對產品不夠專業就上去開發客戶,客戶問起問題來的時候,一問三不知也是很致命的。
5、說話切記說太滿
這個其實和給客戶承諾有點像,有些人就是喜歡去承諾一下做不到的或者去說一些達不到的標准。
6、要善於傾聽
有些客戶是不會把所有的要求都一一整理出來打包給你的,很多的要求都隱藏在溝通過程當中的只言片語當中,我們要學會去傾聽總結客戶的需求。
『肆』 做國際貿易要注意什麼
對一個做國際貿易的新手來說,首先他本身要具備從事國際貿易所需要的素質,我認為最重要的有以下幾點: 1、英語水平,特別是書面的和口頭的商務英語的水平,要能很好地以這兩種方式跟客戶很好地溝通; 2、外貿業務知識,從與客戶的業務談判、接單、安排生產到安排出貨、聯系貨代、聯系相關外貿代理公司、聯系銀行、安排結匯,以及這期間若出現什麼問題,如何跟客戶、工廠及有關各方聯系解決,等等; 3、以上兩種技能畢竟是可以在工作實踐中慢慢學習的,還不是最重要的。做一個優秀的外貿業務員最重要的素質是認真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國際貿易是那種稍有疏忽就「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行業,容不得半點馬虎。 另外,就是要「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知己」是: 一、要對公司情況、工廠情況、產品情況等要有相當的了解; 二、對公司業務操作流程、工廠業務操作流程、產品生產流程等要有相當的了解。 「知彼」是: 一、對客戶的定貨價位、定貨特點、對貨物的具體要求,習慣的貿易方式、付款方式、運輸方式等都要有相當的了解; 二、對客戶本人的脾氣、愛好、習慣等要有相當的了解。 具體措施: 一、下到工廠車間第一線去,親身去參與產品生產,和普通工人交朋友,不恥下問,以熟悉產品、了解生產流程及質量檢驗的具體要求,並且呆的時間越長越好; 二、盡可能多地翻閱公司之前的資料檔案,最好做必要的筆記,以了解業務流程及老客戶的定貨價位、定貨特點、對貨物的具體要求,習慣的貿易方式、付款方式、運輸方式等,還有老業務員對待客戶要求的方法及措施,還有函電回復的方式; 三、業務上多向老業務員請教,特別是在展會上,學習他們的談判技巧及他們對待不同客人的不同方法。 總之兩個字:要用心。只要用心,誰都可以做得很好。
『伍』 進出口貿易的基本步驟和注意事項
1.客戶詢盤:一般在客戶下purchase Order之前,都會有相關的Order Inquiry給業務部,做一些細節上的了解。
2.報價:業務部及時回復客人查詢,確定貨物品名,型號,生產廠家,數量,交貨期,付款方式,包裝規格及櫃型等,Performa Invoice給客戶做正式報價。
3.得到訂單:經過洽談,收到客戶正式的訂單purchase Order。
4.下生產訂單:得到客人的訂單確認後,給工廠下訂單,安排生產計劃。
5.業務審批:業務部收到訂單後,首先做出業務審核表。按「出口合同審核表」的項目如實填寫,盡可能將各種預計費用都列明。合同審批需附上客人訂單傳真件,與工廠的收購合同。審核表要由業務員簽名,部門經理審批,再交管理部人員審核後才能執行。如金額較大的,或有預付款和傭金等條款的,要經公司總經理審批才行。合同審批之後,製成銷售訂單,交給部門進程員跟進。
6.下達生產通知:業務部在確定交貨期後,滿足下列情況可下達生產通知, 通知工廠按時生產:
6.1:如果是L/C付款的客戶,通常是在交貨期前1個月確認L/C已經收到,收到L/C後應業務員和單證員分別審查信用證,檢查是否存在錯誤,交貨期能否保障,及其他可能的問題,如有問題應立即請客人改證。
6.2:如果是T/T付款的客戶,要確認定金已經到賬。
6.3:如果是放帳客戶,或通過銀行D/A等方式收匯等,需經理確認。
7. 驗貨:
7.1:在交貨期前一周,要通知公司驗貨員驗貨。
7.2:如果客人要自己或指定驗貨人員來驗貨的,要在交貨期一周前,約客戶查貨並將查貨日期告知計劃部。
7.3:如果客人指定由第三方驗貨公司或公正行等驗貨的,要在交貨期兩周前與驗貨公司聯系,預約驗貨時間,確保在交貨期前安排好時間。確定後將驗貨時間通知工廠。
8.制備基本文件。工廠提供的裝箱資料,製作出口合同,出口商業發票,裝箱單等文件(應由業務跟單員製作,交給單證員)。
9.商檢:如果是國家法定商檢產品,在給工廠下訂單時要說明商檢要求,並提供出口合同,發票等商檢所需資料。而且要告訴工廠將來產品的出口口岸,便於工廠辦理商檢。應在發貨一周之前拿到商檢換證憑單/條。
10. 租船訂倉:
10.1.如果跟客人簽定的合同是FOB CHINA條款,通常客人會指定運輸代理公司或船公司。應盡早與貨代聯系,告知發貨意向,了解將要安排的出口口岸,船期等情況,Q確認工廠的交貨能否早於開船期至少一周以前,以及船期能否達到客人要求的交貨期。應在交貨期兩周之前向貨運公司發出書面定倉通知(ING ORDER),通常在開船一周前可拿到定倉紙。
10.2.如果是由賣方支付運費,應盡早向貨運公司或船公司咨詢船期,運價,開船口岸等。經比較,選擇價格優惠,信譽好,船期合適的船公司,並告訴業務員通告給客人。如客人不同意時要另選客人認可的船公司。開船前兩周書面定倉,程序同上。
10.3.如果貨物不夠一個小櫃,需走散貨時,向貨代公司定散貨倉位。拿到入倉紙時,還要了解截關時間,入倉報關要求,等內容。
10.4.向運輸公司定倉時,一定要傳真書面定倉紙,註明所定船期,櫃型及數量,目的港等內容,以避免差錯。
11. 安排拖櫃:
11.1.貨物做好並驗貨通過後,委託拖車公司提櫃,裝櫃。拖車公司應選擇安全可靠,價格合理的公司簽定協議長期合作,以確保安全及准時。要給拖車公司傳真以下資料:定倉確認書/放櫃紙,船公司,定倉號,拖櫃委託書,註明裝櫃時間,櫃型及數量,裝櫃地址,報關行,及裝船口岸等。如果有驗貨公司看裝櫃,要專門聲明,不能晚到。並要求回傳一份上櫃資料,列明櫃號、車牌號、司機及聯系電話等
11.2.傳真一份裝車資料給工廠,列明上櫃時間、櫃型、訂倉號、訂單號、車牌號以及司機聯系電話。
11.3.要求工廠在貨櫃離開工廠後盡快傳真一份裝貨通知給業務部,列明貨櫃離廠時間、實際裝貨數量等,並記裝箱號碼和封條號碼作為提單的資料。要求工廠裝櫃後一定要記住上封條。
12.委託報關:在拖櫃同時將報關所需資料交給合作報關行,委託出口報關及做商檢通關換單。通常要給報關留出兩天時間(船截關前)。委託報關時,應提供一份裝櫃資料,內容包括所裝貨物及數量,口岸,船公司,定倉號,櫃號,船開截關時間,拖車公司,櫃型及數量,本公司的聯系人和電話等。
13. 獲得運輸文件:
13.1. 最遲在開船後兩天內,要將提單補料內容傳真給船運公司或貨運代理。補料要按找L/C或客人的要求來做,並給出正確的貨物數量,以及一些特殊要求等,包括要求船公司隨同提單出的船證明等。
13.2. 督促船公司盡快出提單樣板及運費帳單。仔細核對樣本無誤後,向船公司書面確認提單內容。如果提單需客人確認的,要先傳真提單樣板給客人,得到確認後再要求船公司出正本。
13.3. 及時支付運雜費,付款後通知船公司及時取得提單等運輸文件。支付運費應做登記。
14. 准備其他文件
14.1.商業發票:L/C 要求提供的文件中,對商業發票要求最嚴格。發票的日期要確定在開證日之後,交貨期之前。發票中的貨物描述要與L/C上的完全相同,小寫和大寫金額都要正確無誤。L/C上對發票的條款應顯示出來,要顯示嘜頭。如果發票需辦理對方大使館認證,一般要提前20天辦理。
14.2.FORMA原產地證書:FORM A 原產地證要在發貨之前到檢驗檢疫局申辦。需注意的是運輸日期要在L/C 的交貨期和開船日之前,在發票日期之後。未能在發貨之前辦理的,要辦理後發證書,需提供報關單,提單等文件。經香港轉運的貨物,FORM A證書通常要到香港的中國商檢公司辦理加簽,證明未在港對貨物進行再加工。
14.3.一般原產地證:一般原產地證可在中國貿易促進會辦理,要求低一些。可在發貨之後不太長的時間內補辦。如果原產地證書要辦理大使館加簽,也和發票一樣要提前20天辦理。
14.4.裝運通知:一般是要求在開船後幾天之內,要通知客人發貨的細節,包括船名,航班次,開船日,預計抵港日,貨物及數量,金額,包裝件數,嘜頭,目的港代理人等。有時L/C要求提供發送證明,如傳真報告書,發函底單等,注意按客人要求的時間內辦理。
14.5.裝箱單:裝箱單應清楚地表明貨物裝箱情況。要顯示每箱內裝的數量,每箱的毛重,凈重,外箱尺寸。按外箱尺寸計算出來的總體積要與標明的總體積相符。要顯示嘜頭和箱號,以便於客人查找。裝箱單的重量,體積要於提單相符。
15.交單:
15.1.採用L/C收匯的,應在規定的交單時間內,備齊全部單證,並嚴格審單,確保沒有錯誤,才交銀行議付。
15.2.採用T/T收匯的,在取得提單後馬上傳真提單給客人付款,確認受到餘款後再將提單正本及其他文件寄給客人。
15 3.如果T/T收匯的,要求收全款才能做櫃的,要等收款後再安排拖櫃。拿到提單後可立即寄正本提單給客人。
16.業務登記:每單出口業務在完成後要及時做登記,包括電腦登記及書面登記,便於以後查詢,統計等。
17.文件存檔:所有的文件、L/C和議付文件必須留存一整套以備查用。
18.單證員平時應注意收集運價變動,船期,航線,等信息,為業務員報價提供幫助。
據介紹,今年6月份以來,連續數家出口企業在使用新版核銷單向海關申報出口時,出現通關受阻情況。如6月19日廣州一公司在向張家港保稅區海關申報出口船用油漆時,系統提示「核銷單未核注」,無法通關。造成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出口企業核銷單網上備案不及時,且與代理報關行之間銜接不當,出現先向海關申報,後辦理核銷單備案的情況,致使出口核銷單電子數據發送滯後,海關無法核注,影響了企業通關。類似情況在其他海關也時有發生。
為保證8月1日後電子口岸執法系統能夠在全國范圍內順利運行,海關提醒出口企業應重視出口報關前核銷單的備案工作,以便加快通關速度,使企業的出口產品迅速進入國際市場。
企業到海關報關出口前,必須上網向報關地海關進行新版核銷單使用的報關前備案。一張核銷單只能對應用於一張出口報關單。未進行報關前備案的新版核銷單不能用於出口報關。
企業已經進行口岸備案的核銷單,在出口口岸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如何處理?
已進行口岸備案的出口收匯核銷單,在核銷單未被用於出口報關的情況下出口口岸發生變化,可上網申請變更並重新設置出口口岸。
『陸』 請問,做國際貿易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需要用到你自己的錢的時候,謹慎。
月末發工資的時間到了別不好意專思跟老闆提,要主動問屬,然後才能知道老闆的誠信度高不高。
做貿易正常是賺差價 和 賺退稅方面的錢。只要涉及別的方面,就有可能是違法操作,謹慎
希望採納
『柒』 國際貿易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國際貿易出口流程及注意事項 (一)
外貿第一步:外貿經營權----四招開啟外貿之門
國家規定,只有具備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才能直接經營進出口業務。沒有進出口權的企業則可以採用委託外貿公司代理出口等方式進行。
取得外貿通行證的第一招:企業可以向所在地的外經貿委申請進出口權。自己擁有進出口權當然很好,全套業務都可以自己進行,對外的合同等票據都以自己的名義出具,對企業形象和樹立品牌很有好處。自中國加入WTO以後,國家鼓勵企業申報進出口經營權,申辦的手續日益簡單開放。但對企業的規模、生產能力、人員配備等仍有相當的要求。取得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通常也需要接受相對嚴格的政府職能機構行政管理。
暫時達不到申請進出口條件要求,或因地區和行業的限制不便申辦的企業,還有第二招:代理出口。對眾多的民營小企業而言,通過外貿公司代理出口更為簡便可行。所謂代理出口,就是找一家外貿公司或有進出口權的公司合作。與外商的生意你自己去洽談,談定後,以外貿公司的名義與之簽訂合同。根據合同備貨妥當後,由外貿公司代理進行出口事宜,比如商品進出口檢驗檢疫、海關申報、外匯收支等。外商把美金貨款支付給外貿公司,外貿公司再按照約定的比例摺合成人民幣,扣除相應費用後支付給你。這樣一來,雖然實質上仍是你做外貿,但操作形式上就變成:你以普通內貿的方式把貨物賒銷給外貿公司,外貿公司自行出口後支付貨款。
代理出口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除了同樣的成本與費用外,還不得不承擔額外的出口代理費----這個費用常常會占總交易金額的1%---2%。其次你不得不把外商資料、交易價格等商業秘密提供給外貿公司。外商貨款直接支付給外貿公司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雖然外貿公司受國家嚴格管理,代理出口的外貿公司賴帳私吞的可能性很小,但佔用資金遲遲不轉帳給你的情形卻屢見不鮮,因為在外貿操作中根據資金轉帳的渠道和各個經辦銀行程序的不同,國外支付的款項抵達國內帳戶所需時間差別有時長達一個月,也不容易查詢進展,這就給不良的出口代理商佔用資金提供了借口與便利。畢竟代理出口的外貿公司良莠不齊,既有本分經營拿了代理費認真替你做事情的,也有千方百計挖牆腳、剋扣挪占貨款的。再者,通過代理出口,所有票據寫著別人的商號名字,對自己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拓展多少有些局限與影響。
同樣地,除了工廠以外,普通外貿公司甚至個人都可以通過代理出口的方式從事外貿。實務操作上與工廠無異,只多了一個普通國內進貨的環節以解決貨源而已。
對於個人做外貿還有第三招:掛靠。所謂「掛靠」就是與某個外貿公司達成協議,成為此外貿公司名義上的業務員或兼職的業務員。業務自己做,以外貿公司的名義對外簽合同、交貨、結算貨款,自己則按照約定的比例計提利潤。掛靠的方式多見於有一定的外貿經驗,有自己的進貨和銷售渠道的人。這所以選擇掛靠而不是自己去開公司,主要是藉助大型外貿公司的知名度和商業信用,以期在購銷過程中得到優惠便利,並節省辦公費用。在這種情況下,掛靠者甚至不需要到公司上班,在自己家中用一台電腦即可完成外貿交易----有時甚至是大宗交易。這種自由的SOHO(small-home office)方式頗受有經驗的外貿人的歡迎。不過,做外貿SOHO需要比較深厚的外貿知識技巧,有對進銷兩方面渠道較強的把控能力,因此並不推薦外貿新手去做。
如果交易金額不大,但又不能像網上小店那樣可以用「國際快遞+網上支付」方式簡易操作外貿的,還可以選擇個體工商戶外貿備案。自2004年新版《對外貿易法》出台以後,放開了對個體工商戶進行出口業務的限制,理論上個人也可以申請外貿經營權了。申請上也沒有資金限制,具體步驟是:
1.在工商局辦理個體工商戶注冊。
2.到外經貿委作個人外貿經營權登記。
3.到海關辦理「中國電子口岸」入網手續。
4.到外匯管理局辦理「對外付匯進出口單位名錄」或者出口收匯核銷備案登記手續。
5.在銀行開立個人對外貿易結算帳戶,辦理外匯收付。
個人申請外貿權雖然並不困難,但因為是個體工商戶身份,在經營中承擔無限責任,風險較大。加上個人的商業信用畢竟有限,即便取得了外貿權,實際操作中也很難運用各種基於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的結算工具等,因此目前而言還只適合特定產品或小額交易。
有了自營進出口權、代理出口、掛靠、個體工商戶外貿備案四招,
外貿之門為虎添翼此敞開。
『捌』 在國際貿易中,商品名稱條款要注意的事項是什麼
1.商品的品名必須准抄確、具體,切忌作空泛、籠統的規定,以免給履約造成麻煩。
2.商品的品名要統一,一種商品不能用幾個名稱,應盡可能使用國際上通用名稱,做到中英文名稱精準一致和統一,若使用地方性名稱,則需要雙方就其含義取得共識。
3.約定品名要實事求是,切實反映商品的實際情況,凡做不到或不必要的描述性詞句都不應列入條款,以免影響履約。
『玖』 學習國際貿易應該注意什麼
應該主要分清那些貿易術語的買賣雙方責任,公式,案例分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