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基本概念練習題

國際貿易基本概念練習題

發布時間:2021-01-02 14:51:28

『壹』 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有哪些有什麼重要意義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國家(和/或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國際貿易是商品和勞務的國際轉移。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
國際貿易由進口貿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貿易(Export Trade)兩部分組成,故有時也稱為進出口貿易。
從一個國家的角度看國際貿易就是對外貿易(Foreign Trade)。

國際貿易的重要意義:

加快國內過剩物資的外銷,滿足國內物資需求!達到貿易平衡,增加國家收入!
國際貿易對參與貿易的國家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互通有無始終是國際貿易的重要功能。世界各國由於受生產水平、科學技術和生產要素分布狀況等因素的影響,生產能力和市場供求狀況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各國國內既存在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又存在著各種形式的產品過剩狀況。而通過國際貿易不僅可以增加國內短缺產品的市場供給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且還為各國國內市場的過剩產品提供了新的出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供求的矛盾,從而調節了各國的市場供求關系。2、促進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在當今世界上,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各個國家的分布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的國家勞動力富餘而資本短缺,有的國家資本豐裕而土地不足,有的國家土地廣闊而耕作技術落後。如果沒有國際貿易,這些國家國內生產規模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都會受到其短缺的生產要素的制約,一部分生產要素將閑置或浪費,生產潛力得不到發揮。通過國際貿易,這些國家就可以採取國際勞務貿易、資本轉移、土地租賃、技術貿易等方式,將國內富餘的生產要素與其他國家交換國內短缺的生產要素,從而使短缺生產要素的制約得以緩解或消除,富餘生產要素得以充分利用,擴大生產規模,加速經濟發展。3、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各國參與國際貿易的重要基礎是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利用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進行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可以擴大優勢商品生產,縮小劣勢商品生產,並出口優勢產品從國外換回本國居於劣勢的商品,從而可在社會生產力不變的前提下提高生產要素的效能,提高生產效率,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4、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優化國內產業結構在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通過國際貿易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備,以提高國內的生產力水平,加快經濟發展。同時,通過國際貿易,使國內的產業結構逐步協調和完善,促使整個國民經濟協調發展。5、增加財政收入,提高國民福利水平國際貿易的發展,可為一國政府開辟財政收入的來源政府可從對過往關境的貨物徵收關稅、對進出口貨物徵收國內稅、為過境貨物提供各種服務等方面獲得大量財政收入。在美國聯邦政府成立初期,關稅收入曾占聯邦財政收入的90%。至今,關稅和涉外稅收仍然是一些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國際貿易還可以提高國民的福利水平。它可以通過進口國內短缺而又是國內迫切需要的商品,或者進口比國內商品價格更低廉、質量更好、式樣更新穎、特色更突出的商品,來使國內消費者獲得更多的福利。此外,國際貿易的擴大,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增長,將為國內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間接增進國民福利。6、加強各國經濟聯系,促進經濟發展在現代,世界各國廣泛開展國際貿易活動,這不僅把生產力發展水平較高的發達國家互相聯系起來,而且也把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捲入國際經濟生活之中。國際市場的競爭活動,也促使世界總體的生產力發展進一步加快。這不僅促進了發達國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也促進了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

『貳』 國際貿易的幾種主要理論是什麼

幼稚產業保護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A.漢密爾頓(Hlexander Hemilton 1757-1804)提出的,一種對某些產業採取過渡性的保護、扶植措施的理論,是國際貿易中貿易保護主義的基本理論。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指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確立了該體系,由於此次會議是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舉行的,因此稱之為「布雷頓森林體系。」

要素稟賦理論(Factor Endowent Theory),又稱要素比例說 (Essential Factor Proportion Theory),簡稱赫-俄原理(H-O Theory),是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E.F.Heckscher,1879—1959年)和俄林(Beifil Goffhand Ohlin,1899—1979年)的學說。要素稟賦論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要素稟賦說,是指除生產要素供給比例說之外,還包括要素價格均等化的

內部化理論又稱市場內部化理論,是西方跨國公司研究者為了建立跨國公司理論時提出和形成的理論觀點,是當前解釋對外直接投資的一種比較流行的理論內部化理論強調企業通過內部組織體系以較低成本,在內部轉移該優勢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當作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真正動因。在市場不完全的情況下,企業為了謀求整體利潤的最大化,傾向於將中間產品、特別是知識產品在企業內部轉讓,以內部市場來代替外部市場。

『叄』 簡述當代國際貿易的基本特徵(簡答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分工深入到行業內部不同產品之間、甚至同一產品的不同生產過程

隨著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各國就業結構業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在那些比較發達國家,其總體趨勢是:就業人口從農業和工業向服務業轉移
隨著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各國的就業結構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在中國目前的總體趨勢是:就業人口從農業向服務業和工業轉移。

『肆』 國際貿易學習什麼知識

業務培養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受到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

2. 掌握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

3. 能運用計量、統計、會計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4. 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其貿易政策;

5. 了解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動態;

6. 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計算機從事涉外經濟工作。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經濟學、統計學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伍』 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是什麼啊!求答案

一、幸福是什麼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以計算機科學理論為基礎,系統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知識、培養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管理、法律和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及,主要課程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及信息安全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計算機應用具備從事高級護理及管理的國際型護理人才。主要課程,本書主要介紹公共關系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實務。什麼樣的顧客才能成為回頭客?客戶只關注價格該怎麼辦支付與結算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環節之一,為適應對外貿易,學校的培養模式是理。
二、什麼是國際貿易 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的主指是絕對優勢理論,指各國在生產同樣產品時,勞動生產率的絕對差異所導致的各國之間生產優勢的不同,因此各國應專門生產本國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產品。亞當·斯密是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的創始者。在其代表著作《國富論》中,他提出了國際分工與自由貿易的理論。在對其理論的論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在他看來,適用於一國內部的不同職業之間、不同工種之間的分工原則,也適用於各國之間。他認為,每一個國家都有其適宜於生產的某些特定的產品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去進行專業化生產,然。
,商務談判等一系列的基礎知識。還有最新的UCP600都是熟練掌握國際貿易的基礎。即,國際貿易是泛指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之間所進行的以貨幣為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

『陸』 重商主義的基本論點是什麼國際貿易理論 復習思考題

重商主義(抄Mercantilism),也稱襲作「商業本位」,產生於16世紀中葉,盛行於17—18世紀中葉,後為古典經濟學取代。
它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上:即一國的國力基於通過貿易的順差,即出口額大於進口額,所能獲得的財富。
是封建主義解體之後的16至17世紀西歐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一種經濟理論或經濟體系,反映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商業資產階級利益的經濟理論和政策體系。
該理論認為一國積累的金銀越多,就越富強。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禁止金銀輸出,增加金銀輸入。重商主義者認為,要得到這種財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農業、商業和製造業;發展對外貿易壟斷;通過高關稅率及其它貿易限制來保護國內市場;並利用殖民地為母國的製造業提供原料和市場。

『柒』 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有哪些有什麼重要意義

『捌』 國際貿易基礎題

普遍優惠制
普遍優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簡稱普惠制,是指發達國家承諾對從發展中國版家或地區輸入權的商品,特別是製成品和半製成品,給予普遍的、非歧視的和非互惠的關稅優惠待遇。這種稅稱為普惠稅。1968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第二屆會議通過普惠制決議,1970年為第二十五屆聯合國大會所採納。但在具體實施中,各給惠國根據自身利益都對受惠國規定了一些限制。 普惠制的主要原則是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所謂普遍的,是指發達國家應對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出口的製成品和半製成品給予普遍的優惠待遇。所謂非歧視的,是指應使所有發展中國家或地區都不受歧視、無例外地享受普惠制的待遇。所謂非互惠的,是指發達國家應單方面給予發展中國家或地區關稅優惠,而不要求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提供反向優惠。對外貿易 博世(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博世汽油電噴授權銷售店,簡稱gsp

『玖』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習題集(第2版)答案誰能幫忙找到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課後練習第一、二章答案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貿易基本概念練習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