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叫印度人為三哥
印度阿三是由「紅頭阿三」演變過來的。為國人戲稱印度人的稱謂。
「紅頭阿三」語原是上海地方話,舊時上海有各國租界,英租界內一般的差吏(小警察)多是從英殖民地印度調來的印度人,他們因為信仰錫克教,頭上都纏頭巾做為制服,印度警察的頭巾冠以『紅色』,這是「紅頭」的由來。
拓展資料
關於「阿三」這一稱謂的由來有以下說法:
其一,那時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舉凡洋人,在國人看來,皆如猴子般形貌舉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故此蔑稱印度人為「阿三」。
其二,據說因為印度人由於殖民地的關系,做公務員是要懂英語的,而他們因為懂英語的關系,卻也喜歡在中國人面前擺譜,通常在說一些不流利中文時,總會不自覺地加一句「I SAY……」(我說…)由於I say的發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稱呼。
其三,過去印度人因為自己是不結盟運動的領袖,便狂妄的宣稱美國是一極、前蘇聯是一極,而他們作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是當之無愧的第三極。於是中國人便叫他們「阿三」以戲謔之。
其四,印度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有許多印度人為英國政府工作,比如上海租界內就有印度警察,而英國體系的公務人員(尤其是警察)長久以來都習慣被稱呼為SIR,另外上海人一向習慣在單音節的單字前面添加一個「阿」字。所以上海人叫著叫著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此說法最為靠譜。
其五,當今網友的說法。印度一直想做老大,但前面不是還有美國和俄羅斯嗎?所以再怎麼排最多也就是阿三了。故曰「阿三」。
其六:以前在上海租界的時候,租用的洋人被稱為洋鬼子,租用的中國人叫二鬼子,(後來被稱為偽軍或二鬼子什麼的,就是中國人,《亮劍》裡面有這個稱呼)。僱傭的印度人叫三鬼子。上海人習慣稱呼前加上阿,比如阿寶,阿亮什麼的,所以後來把三鬼子演變成了阿三,是有貶義的意思,和洋鬼子、日本鬼子是一個意思。
其七:將佛法傳入我國的達摩祖師原是南印度國的三王子。
其八:二十世紀,大印度地區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印度,後東西巴基斯坦又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總共三國。
其九:印度阿薩姆邦,該地區出產的紅茶非常有名。其發音顯然近似阿三,因此可能緣於此。
其十:印地語字母表的第一個字母為अ,該字母讀音為「阿」,且該字母形狀就像數字3 。
其十一:民國時期上海的外籍巡捕所著制服,臂章上有三條橫的標記。百姓俗稱「三道頭」。著此類服裝多為印度籍人士,加之其職業是為外籍殖民者充當爪牙,故時人蔑稱之為「印度阿三」。
其十二:出於電影《大話西遊》里唐僧說的「印度阿三」,讓一部分人認識到印度人也可稱「阿三」
② 世界上一些沒有海岸線的內陸國家他的進出口貿易怎樣運作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內陸國沒有入海口與港口,交通受限,且遠離世界市場。沒有入海口與海港,使得進出口貨物必須通過另一國,有時須通過好幾個國家,必須大大增加費用。為了保持在港口有一定的存貨,或為了預防過境運輸的可能中斷,必須承擔額外的儲存費用,這必然使得產品價格上升,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由於進口費用多,貨幣外流,也影響其國際收支平衡。
內陸國家的國際貿易,除了身處同一大陸板塊之間的國家間可經過陸路運輸 及 空運之外,其他需要經過海路運輸的,一般選擇離其最近的他國港口進行中轉,採用海陸聯運的方式進出口,分為海路+公路運輸和海路+鐵路運輸這兩大類。它是國際多式聯運的主要組織形式,它以航運公司為主體,簽發聯運提單,與航線兩端的內陸運輸部門開展聯運業務。
海陸聯運常用貿易術語為CIP,不過出口商一般不用過於擔心,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無所不能的貨代對於這些看似復雜的操作自會輕車熟路!
-------------------------------
★傾心解答★願您滿意★
★歡迎追問★敬請採納★
-------------------------------
③ 新加坡這個國家的介紹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 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佔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亞洲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為雨季,受較潮濕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氣不穩定,通常在下午會有雷陣雨,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在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風弱多變陽光酷熱,島內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
④ 三亞是什麼地方
三亞,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樞紐;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是祖國的南大門;是建設中的國際熱帶海濱風景旅遊新城。三亞市地處海南島最南端,位於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之間。東鄰陵水縣,北依保亭縣,西毗樂東縣,南臨南海。全市面積1919.58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市區面積37平方公里。東西長91.6公里,南北寬51公里。全境北靠高山,南臨大海,地勢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形成一個狹長狀的多角形。境內海岸線長209.1公里,有大小港灣19個。主要港口有三亞港、榆林港、南山港、鐵爐港、六道港等。主要海灣有三亞灣、海棠灣、亞龍灣、崖州灣、大東海灣、月亮灣等。有大小島嶼40個,主要島嶼10個,面積較大的有西瑁洲島2.12平方公里,蜈岐洲島1.05平方公里。
三亞在國際經濟關系中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從三亞向東經菲律賓至西太平洋,向南經澳大利亞至南太平洋,向西南經中南半島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比在廣州出發近900公里左右,是祖國真正的南大門。三亞還是保護南海諸島的後方基地,其戰略位置在國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三亞市區環境極為獨特,山、海、河三種自然美景集中一地,構成了三亞市特有的自然景觀。
市區三面環山,北有抱坡嶺,東有大會嶺、虎豹嶺和海拔393米的高嶺(狗嶺),南有南邊嶺,形成環抱之勢,山嶺綿延起伏、層次分明;同時,山脈的延伸將市區分成若干青山圍成的空間,為城市不同地區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間景觀環境。海上回望,群山如綠色屏障輝映出三亞市的嫵媚多姿。眾多山頭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灣和城市景觀的制高點。三亞面臨南海,海灣較多,眾多海灣各有佳景。處於市區的大東海、小東海、三亞灣與市民生活的關系最為密切。海上的東、西二島彷彿是面向南海的一張大門,為寬闊的海面增加了層次感,海霧飄過,兩島掩其中,憑添了幾分神秘;漫步沙灘,作為三亞市標志的鹿回頭隱約可見。三亞有東、西二條河穿過市區,二條河交叉南匯於南邊海,北匯於中島端,自然岸線曲折多變,上游水網縱橫交錯,兩岸自然生長的紅樹林綠影婆娑,時有水鳥飛弋,魚躍錦鱗,景緻優美,生機盎然。
三亞市區座落在這樣一種幽美的以山、海、河為特點的自然環境之中,城市的建設注意城市與自然景觀環境、生態環境的協調關系,「山—海—河—城」巧妙組合,渾然一體,構成了三亞市區獨特的環境特色。
⑤ 關於軍事的論文 1500字左右
寫作思路:根據為軍事主題,以為國防基調來展開描寫,緊扣敘述與描寫的內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長篇大論或肆意抒情,有情真意切之感。
範文:
步入大學,我們便開始接受軍訓的洗禮,在驕陽錘煉下,我們堅定了意志,軍訓更是培養了我們良好的作風。
我們用嘹亮的口號,堅定的步伐彰顯了我們新一代人的激情,軍訓結束後我們更是有幸的接受軍事理論的教育。大學軍事教程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開闊了我們視野。要知道古今中外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沒有國防,而能使我們安然無虞地存在下去,是依靠國防的力量。
國防是指「國家為防備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學教育等有關活動。」國防即是國家的防務也是全人民的防務。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所以必須要加強國防意識,增強國防觀念。
學習大學軍事教程讓我們的知識結構不再局限於專業學科的文化知識,而是站在軍事戰略角度審視中國與世界、個人與民族,讓我們認識到國防的重要性。近代中國充滿血與淚的屈辱史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刻苦銘心的,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要知道我們從清朝時期起就簽訂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為我們的軍事實力落後,國防的動員沒有到位,國防的動員是爭取戰爭主動性的可靠保障,所以過去我們失去的正是戰爭的主動性,且要想在國際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政治經濟實力和國防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
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發展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然而世界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還是會出現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且霸權主義和恐怖主義依舊猖獗,其他容易引起戰爭的因素還有很多。蘇聯解體,美蘇爭霸世界的冷戰結束但是我們仍能看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還有遲遲未決的台灣問題,釣魚島爭端等等這一系列的不安定因素不得不引起我們和平年代的憂思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國防力量。我們是生長在新世紀的大學生是建設國家勇往的新一代,作為國家希望的我們,應當勇於承擔民族和時代的重擔。
且國家的安危於國防的教育息息相關,大學生應該加強國防意識和國防觀念這有利於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境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所以生應是國防事業中的第一擔當者;且國防教育可以啟發大學生們的憂患意識,使之有動力學好專業課程,增強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並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確保國家的信息基礎建設持續不斷的。
發展,確保國家的軍事實力日益雄厚讓其有對國家無私奉獻精神。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基本的國防知識和積極投身於國防建設和為國效力的精神。總之,通過大學軍事教程的學習,我們豐富了知識結構,提高了綜合素質,增強了國防觀念,也明白了肩負的責任。參與國防,人人有責,讓我們用行動的力量為國家的前進保駕護航
⑥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幾年幾月幾日成立的
1949年(己丑來年)10月1日成立,以五星紅旗源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國徽內容包括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 首都北京, 省級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是由56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漢族占總人口的91.51%。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國,與英、法、美、俄並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國, 世界第一大糧食總產量國以及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第二大吸引外資國,還是世界許多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被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之一。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首都北京。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⑦ 我國地緣環境的特點和狀況是什麼
我國地緣環境的特點:地緣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鄰國眾多,邊境線漫長,大國集中
我國地緣環境: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
1、三面陸地,東面海洋。陸地三面北邊是荒原和冰凍之地,西邊是戈壁、沙漠,南邊是崇山峻嶺、大河和熱帶雨林,在歷史上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
2、陸海兼備,陸地邊界和海岸線漫長。陸地邊界全長約2.28萬公里,大陸海岸線長1.84萬公里,另有島岸1.4 萬余公里,海岸線總長超過3.2 萬公里。
3、地緣戰略地位重要。現在社會隨著海陸交通的發達,東面和西面已經分別成為中國經濟和能源的戰略要地,處於對外交流的前沿。
4、大國眾多。三面陸地、一面海洋面對十幾個鄰國,其中日本、俄國、印度、韓國等均為世界大國或中等強國,與我國存在各種領土、領海和資源明確或潛在的爭端,整體地緣環境不容樂觀。
(7)中國海岸線長有利於國際貿易擴展閱讀:
我國地緣環境分析:
一、大陸東緣,海陸中心。中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北接西伯利亞,南與東南亞、大洋洲相望,在東方版世界地圖上。
恰好位於世界的中心(西方版世界地圖上的 中 心 是大西洋)。這樣的海陸兼備又與歐洲、北美拉開距離相互鼎立的位置,使得中國便於與世界交往,又有條件成為世界的重要發展極。
二、緯度適中,適於發展。在地球上,中緯度地區是最適合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地區,歷史上強大的 國 家也都誕生於中緯度地區,緯度過高或者過低,都不適於產生強大的 國 家。而我國大部分國土恰好都位於中緯度地區。
三、背山面海,有利有弊。地理課本上介紹過,我國的地理形勢,西高東低,大致分為三級階梯。這樣的地理環境,使得我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匯流入海,在東部廣闊的沖積平原孕育了燦爛的文明和發達的經濟。
北邊西伯利亞高原、蒙古高原,西邊青藏高原、西南雲貴高原圍成的較為封閉的地理環境,客觀上促進了形成統一的國家,阻擋了來自亞歐大陸西部、中部的外敵入侵。
東面和南面綿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港口,又適合開展對外貿易。但同時,西部北部西南的高山高原,也阻礙了對外經貿交流和運輸通道的建設,在海上通道也必須要通過馬六甲海峽等有限的幾條通道。
四、鄰國眾多,責任重大。四面鄰居眾多,這些鄰居們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各異,體制、制度、願景各有不同,在歷史上的相互交往中也發生過各種各樣的小插曲。鄰里和睦責任重大,對有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還是要提高警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緣環境
⑧ 圖中M國,有50多傢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造船廠,對外貿易發達.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描述甲半島西海岸峽
(1)甲半島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根據右圖小圖分析,在冰期時,西側由於冰川侵蝕形成U型谷地,後氣候變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上入侵淹沒,形成峽灣.屬於冰川侵蝕地貌.(2)甲半島西部大部分位於高緯度地區,冬季黑夜漫長,北部有北極圈穿過,有極夜現象,所以黑夜.冬季該地受來自西部海洋的盛行西風影響,暖濕氣流帶來的水汽較多,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經,水汽充足.冬季陸地溫度較低,所以水汽易凝結成霧.所以大霧較多.
(3)讀圖判斷,甲半島東南部緯度較低,氣候較溫暖.甲半島大部分地區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有利於生活和居住.東南部臨海,海灣內風浪小,漁業資源豐富,海運便利.
(4)圖中M國事挪威,根據圖例,該國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區.對外貿易發達,海運需求量大.海運運費低,運量大,該國海岸線曲折漫長,優良港灣多.該國造船業發達.
故答案為:
(1)冰川侵蝕形成(U型)谷地,後氣候變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沒,形成峽灣.
(2)黑暗的原因:大部分位於高緯度地區,冬季黑夜漫長,北部有極夜現象.
多霧的原因:冬季受來自海洋的(西風)暖濕氣流影響,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經,水汽充足,陸地溫度較低,水汽易凝結成霧.
(3)①東南部緯度較低,氣候較溫暖;②M半島大部分地區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東南部;③東南部臨海,漁業資源豐富,海運便利.
(4)對外貿易發達,海運需求量大;本國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區;海運運費低,運量大;海岸線曲折漫長,優良港灣多;造船業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