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貿企業收到加工費的增值稅發票,要怎樣做賬務處理
加工費:
借:經營費用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
貸:銀行存款
出貨: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銷售: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⑵ 請問貿易公司原材料進來,委託加工後成品銷售開票出去可以嗎,原材料發票和加工費發票入賬違規嗎
可以。截止2019年五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以及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稅率為17%. 發票項目應根據實際業務內容開具。
司采購原材料,與生產企業簽定委託加工合同,企業開具加工費發票。做好原材料的委託發外及加工完工的成品入庫。這樣就可以開具成品發票。要不就直接此,由加工企業采購材料,加工好成品後銷售給你司,你司成品進項發票,再開出銷項發票。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或其它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則為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對增值稅專用發票來說,不管是銷售還是加工,都是一樣的。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
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五條規定,單位和個人在開具發票時,必須做到按號碼順序填開,填寫項目齊全,內容真實,字跡清楚,全部聯次一次復寫、列印,內容完全一致,並在發票聯和抵扣聯加蓋單位財務印章或者發票專用章。
因此,上述公司收取的加工費在填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貨物或應稅勞務名稱」一項時,應與實際交易相符,可以開具為加工費,並依法繳納增值稅。
公司長期從事該項業務,且經營范圍中無此項業務,屬於超范圍經營,應及時到工商部門辦理變更經營范圍手續並辦理稅務登記證變更手續。
⑶ 貿易公司,只有一票加工費發票,怎麼做賬
這個啊,你還是咨詢相關的會計比較好,網上的答案會讓你不知所措的,如果能咨詢給你們公司記賬的會計他就會知道的。
⑷ 貿易公司買材料委託其它單位加工進項發票怎麼開
因為稅法中的增值稅是這么定義的: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委託加工物資就屬於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所以交稅.
因為委託加工物資的進項稅在發出前已經抵扣瞭然而委託加工後 產品的增值部分只有對方加工的那部分所以增值稅可抵扣的進項稅也就只有加工部分如果運輸途中 支付運費 並取得運輸發票的話可以按照運輸費的7%抵扣進項.
如果是以委託加工的方式,由受託方出資購買材料然後加工產品,再將產品或者半成品交給你公司,這樣,就不僅僅是開具加工費增值稅的問題。而是受託方開具包括加工費用和材料費金額在內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給你公司作為進項抵扣增值稅。
委託加工,你是委託方,別的企業是受託方.你購進的原材料只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就可以憑票抵扣進項稅額的.如果受託方收加工費的時候,給你開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對加工費也是可以憑票抵扣進項稅額的.
對加工後收回的產品銷售出去,要給客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給小規模納稅人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無論開具何種發票,都要按照不含稅的價款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
注意,如果你委託加工的是應稅消費品,受託方要代扣代繳消費稅的.
⑸ 服裝貿易公司能否開加工費發票
如果貿易公司的經營范圍僅限於貿易,沒有生產加工項目,就不能開加工費發票。
⑹ 我方是進出口商貿公司, 進料加工服裝和來料加工服裝在稅務上什麼區別,財務上如何處理,最好能有案例求
進料加工是指國內有外貿經營權的單位用外匯購買進口原料、材料、輔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料加工成品或成品後再返銷出口的業務。 來料加工,即來料加工裝配貿易,也簡稱來料加工。是指進口料件由外商提供,進口時不付匯,製成品由外商銷售,經營企業收取加工費的加工貿易,進口 原材料的所有權和收益權屬於外商。 來料加工只是收取加工費,進料加工是國內企業進口原料並出口成品。 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最主要的區別就是進口材料的方式不同。 進料加工,進口的料件需要進口方出錢購買(先付匯),加工完成後再銷往國外(再收匯),有一點需要注意,進料加工分進料對口和進料非對口,進料對口的直接銷給材料的提供商;進料非對口的話則是銷給國外另外的賣家。 來料加工,進口的材料是國外材料提供商免費提供給你(先不付匯),加工完成後(只能!!!)銷給國外材料提供商(再需收匯),賺取的只是加工費,報關的時候要在報關單備注欄里具體列出,具體的料件費和加工費用。都是以賺取加工費為主要盈利方法,不同點在:進料加工需要工廠根據客戶需要自行采購原料,原料進口需要自行繳納關稅,在加工完成後,產品出口仍然需要繳納關稅,然後按照規定申請相應的退稅。來料加工則不同,原材料由客戶提供,工廠持手冊進口,加工完後再出口,憑手冊核銷,進出都沒有關稅。這就是最大區別。來料加工是指進口料件由境外企業提供、經營企業不需要付匯進口,按照境外企業的要求進行加工或者裝配,只收取加工費,製成品由境外企業銷售的經營活動。進料加工,是指進口料件由經營企業付匯進口,製成品由經營企業外銷出口的經營活動。 來料加工與進料加工的主要區別有:(1)料件付匯方式不同,來料加工料件由外商免費提供,不需付匯,進料加工料件必須由經營企業付匯購買進口;(2)貨物所有權不同,來料加工貨物所有權歸外商所有,進料加工貨物所有權由經營企業擁有;(3)經營方式不同,來料加工經營企業不負責盈虧,只賺取工繳費:進料加工經營企業自主盈虧,自行采購料件,自行銷售成品;(4)承擔風險不同,來料加工經營企業不必承擔經營風險,進料加工經營企業必須承擔經營過程中的所有風險;(5)海關監管要求不同,經營企業進料加工項下的保稅料件經海關批准允許與本企業內的非保稅料件進行串換,來料加工項下的保稅料件因物權歸屬外商,不得進行串換。有關納稅問題要看你們辦理稅務登記時是如何核定的,有定額納稅,有按照營業額計稅,還有是取得一般納稅人資格的稅種,各有不同。來料加工貿易即來料加工裝配貿易,也簡稱來料加工。是指進口料件由外商提供,進口時不付匯,製成品由外商銷售,經營企業收取加工費的加工貿易,進口 原材料的所有權和收益權屬於外商。來料加工裝配貿易是對外貿易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與一般貿易相對應的貿易方式。 進料加工是指國內有外貿經營權的單位用外匯購買進口原料、材料、輔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料加工成品或成品後再返銷出口的業務。【進料加工】 進料加工是指國內有外貿經營權的單位用外匯購買進口原料、材料、輔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料加工成品或成品後再返銷出口的業務。 經營進料加工應具備什麼條件? 1.經營人必須是經主管部門或其授權主管部門批準的具有外貿出口經營權的進出口公司,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 2.用外匯購進的進口原料,零部件必須加工成成品復出口。 3.進口的料件和加工的成品的所有權歸經營人,經營人自負盈虧。 進料加工進口料件的外匯來源有什麼要求? 進口料件的外匯來源必須是屬於進料加工專項外匯: (1) 經貿部撥給專業進出口總公司,及總公司撥給分公司的進料加工用匯。 (2) 經貿部撥給省、市、自治區外貿局的進料加工用匯。 (3) 各省市自治區用地方外匯和留成外匯撥出專供進料加工用的原材料外匯。 (4) 出口機電產品,由經貿部撥給各有關部、局供進料加工用的原材料外匯。 (5) 中央下撥的出口商品包裝用匯。 (6) 工貿公司由主管部門批準的進料加工用匯。 【來料加工】是指進口料件由外商提供,進口時不付匯,製成品由外商銷售,經營企業收取加工費的加工貿易,進口 原材料的所有權和收益權屬於外商。 來料加工又稱「兩頭在外」的加工生產形式。指國際貿易中,由國外廠商提供原材料,按照指定的產品規格標准和質量要求加工生產,成品運交對方銷售的一種生產貿易形式。具體做法有:1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材料、輔助材料,製成品交外商銷售,加工企業只收取加工費;2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材料、輔助材料、主件、配件和包裝材料,成品交外商銷售,但原材料進口與產品出口分別作價;3外商除提供部分或全部原材料外,還提供一些機器設備、工具、模具等,其價款一般從加工費中償還。採用來料加工貿易形式,有利於充分發掘人力資源,增加外匯收入,提高工業生產技術,促進經濟發展。 答案補充 所謂進料加工是你的上遊客戶給你下定單但不提供所需要部件的原材料或其他組成的零部件,而來料加工則是指客戶給提供原材料或其他組成的零部件。用最簡單的概念來說就是進料加工你要尋找你自己的供應商給你提供原材料你來加工;而來料加工則是客戶給你提供原材料你直接加工。 1)來料加工是對方來料,我方按其規定的花色品種、數量進行加工,我方向對方收取約定的加工費用;進料加工是我自營的業務,自行進料,自定品種花色,自行加工,自負盈虧。 (2)進料加工,進是一筆買賣,加工再出口又是一筆買賣,在進出口的合同上沒有聯系;來料加工原料進口和成品出口往往是一筆買賣,或是兩筆相關的買賣,原料的供應往往是成品承受人 (3)來料加工的雙方,一般是委託加工關系,部分來料加工,雖然包括我方的一部分原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買賣關系,但一般我方為了保證產品的及時出口,都訂有對方承購這些產品的協議,進料加工再出口,從貿易對象來講,沒有必然的聯系,進歸進,出歸出,我和對方都是商品買賣關系,不是加工關系。相同點 1、原料來自國外,成品在國外銷售。 2、料件都屬保稅貨物。 3、加工目的相同,都是為賺取外匯。 4、料件進口免交許可證件。 5、勻實行合同登記備案,設立保證金台帳。 6、都要辦理核銷。 不同點 1、來料屬於一筆交易,一份合同,進料屬於多筆交易,成品可以賣給多個國家。 2、來料雙方是委託關系,進料雙方是買賣關系。 3、來料由委託方確定加工品種技術要求,進料我方自定加工品種技術要求。 4、來料我方不負責產品銷售,只收取加工費,進料我方自行銷售成品,自負盈虧,賺取利潤。進料加工是指有進出口經營權企業,用外匯購買進口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裝材料,經生產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返銷出口的業務。進料加工貿易,海關一般對進口材料按85%或95%的比例免稅或全額免稅,貨物出口按「免、抵、退」計算退(免)增值稅。 來料加工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由我方加工企業根據外商要求進行加工裝配,成交外商銷售,由我方收取加工費的業務。來料加工貿易,海關對進口材料全額免稅,貨物出口免徵增值稅、消費稅,加工企業加工費免徵增值稅、消費稅,出口貨物耗用國內材料支付進項稅金不得抵扣計入成本。 由於稅收政策的不同,造成兩種加工方式稅負的不同,也就影響到加工企業的經濟效益,那麼,在兩種加工方式之間如何選擇呢?筆者試分別舉例進行分析。 案例:某公司從事對外加工業務(以及國內銷售業務),對外加工出口a產品,發生國內成本:國內材料成本10,000,000元、國內其他成本(工資、折舊等無進項稅金)40,000,000元。 1.該業務採取進料加工方式 a產品當年出口銷售收入(離岸價×外匯兌換率)170,000,000元,加工a產品進口材料成本(當年海關核銷免稅組成計稅價格)100,000,000元,當年應退稅額1,500,000,000元。 適用「免、抵、退」出口退稅政策,進料加工出口貨物免、抵的增值稅不徵收城建稅、教育費附加,a產品稅率17%、退稅率13%,城建稅稅率7%,教育費附加費率3%。 進料加工方式效果計算: (1)銷售收入: 170,000,000元 (2)銷售成本:152,800,000元,其中: 進口材料成本: 100,000,000元 國內材料成本: 10,000,000元 國內其他成本: 40,000,000元 不予抵扣或退稅進項稅額: 170,000,000元×(17%-13%)-100,000,000元×(17%-13%)=2,800,000元 (3)應交增值稅:-免、抵稅額=-〔(出口銷售收入-進口材料成本)×退稅率-應退稅額〕=-〔(170,000,000元-100,000,000元)×13%-1,500,000元〕=-7,600,000元 (4)銷售稅金及附加:-免、抵稅額×(7%+3%)=-760,000元 (5)利潤=(1)-(2)-(4)=17,960,000元 2.該業務採取來料加工方式 加工費免徵增值稅,出口貨物耗用國內材料進項稅金不得抵扣計入成本,a產品當年來料加工費65,000,000元。 上一頁 來料加工方式效果計算: (1)銷售收入(來料加工費): 65,000,000元 (2)銷售成本:51,700,000元,其中: 國內材料成本: 10,000,000元 國內其他成本: 40,000,000元 耗用國內材料進項稅額:10,000,000元×17%=1,700,000元 (3)應交增值稅:0元 (4)銷售稅金及附加:0元 (5)利潤=(1)-(2)-(4)=13,300,000元 3.進料加工與來料加工比較及選擇 加工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稅金及附加,其中,進料加工:銷售成本=進口材料成本+國內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稅進項稅額,銷售稅金及附加=-免抵稅額×(城建稅稅率+3%);來料加工:銷售成本=國內成本+耗用國內材料進項稅金,銷售稅金及附加=0元,因而: 進料加工利潤=銷售收入-進口材料成本-國內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稅進項稅額+免、抵稅額×(城建稅稅率+3%); 來料加工利潤=來料加工費-國內成本-耗用國內材料進項稅額; 根據這兩個公式,對進料加工與來料加工進行比較、選擇:一般進料加工與來料加工發生的「國內成本」相同,企業選用進料加工方式還是來料加工方式利潤大,只需比較進料加工的「銷售收入-進口材料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稅進項稅額+免、抵稅額×(城建稅稅率+3%)」差額與「來料加工費-耗用國內材料進項稅額」差額大小,選擇差額大的加工方式。 本文案例中,進料加工的「銷售收入-進口材料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稅進項稅額+免、抵稅額×(城建稅稅率+3%)」差額(67,960,000元)>來料加工的「來料加工費-耗用國內材料進項稅額」差額(63,300,000元),進料加工利潤(17,960,000元)>來料加工利潤(13,300,000元),該公司應選擇進料加工方式。 本文以上進料加工與來料加工比較及選擇是在進料加工出口貨物免、抵的增值稅不徵收城建稅、教育費附加規定下進行的,實際上我國有的省市規定(如山東省地稅局)進料加工出口貨物免、抵的增值稅要徵收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在這種規定下: 進料加工利潤=銷售收入-進口材料成本-國內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稅進項稅額-免、抵稅額×(城建稅稅率+3%); 來料加工利潤=來料加工費-國內成本-耗用國內材料進項稅額; 一般進料加工與來料加工發生的「國內成本」相同,企業選用進料加工方式還是來料加工方式利潤大,只需比較進料加工的「銷售收入-進口材料成本-不予抵扣或退稅進項稅額-免、抵稅額×(城建稅稅率+3%)」差額與「來料加工費-耗用國內材料進項稅額」差額大小,選擇差額大的加工方式。
⑺ 商貿企業是否可委託加工因采購原材料和支付加工費而收到的專有發票能否抵扣
代加工了 需要做環評 還要變更營業范圍
⑻ 再請教一下貿易公司的加工費記入什麼科目
生產成本吧,不過現在稅局要求比較嚴,要求有收發貨等等資料齊全。
⑼ 公司是貿易型的,支付對方加工費應計入什麼會計科目啊
該類業務通過委託加工物資科目核算。會計處理:
1、發出加工物資版: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權
2、加工費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應付賬款
3、收回加工物資
借:原材料
貸:委託加工物資
4、支付加工費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⑽ 貿易公司想開模具加工費專票,請問怎麼開票公司經營范圍有模具加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以及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內配勞務,稅率為17%. 發票項容目應根據實際業務內容開具
如果你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當然應該取得加工費增值稅發票的,這樣,你公司可以抵扣增值稅款,否則,加重你公司是增值稅稅負。委託對方加工產品或者半成品,對方應該就委託加工收取的加工費,給你們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是以委託加工的方式,由受託方出資購買材料然後加工產品,再將產品或者半成品交給你公司,這樣,就不僅僅是開具加工費增值稅的問題。而是受託方開具包括加工費用和材料費金額在內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給你公司作為進項抵扣增值稅。請你在具體業務操作中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