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稅率的調整對貿易產生的影響
關稅(tariff)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設置的海關向進出口國所徵收的稅收。
關稅稅則(Customes Tariff),又較海關稅則,是指一國對進口商品計征關稅的規章和對進口的應稅商品和免稅商品加以系統分類的一欄表。它是海關征稅的依據,是一國關稅政策的具體體現。 從內容上來看,海關稅則一般包括兩部分:一是海關徵收關稅的規章、條例和說明;二是關稅分率表。關稅稅率表又由稅則號、商品名稱、海關稅率等欄目組成。
徵收關稅對一國經濟和社會福利的影響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對進口國消費者的影響,它提高了進口商品的價格,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量不得不因價格上漲而減少;另一方面消費者即使不用較高價格購買進口商品,也要以較高價格購買本國同類產品。
其次,關稅可以增加進口國政府的稅收收入,這些收入是進口國政府提高關稅的直接動力,但這些收入完全由本國消費者負擔。
再次,關稅保護了進口國國內與進口商品競爭的部門。關稅所帶來的高價格,必然會使一部分消費者放棄進口商品轉而選擇國內同類商品,這將促進本國同類商品的銷售。
最後,徵收關稅會引起進口國內的再分配效應。在其他條件相對不變的情況下,從理論上分析,徵收關稅必然使消費者的收入轉移至生產者,徵收關稅後,生產者與政府的收入都增加了,消費者的收入反而減少,而且消費者的損失要比本國生產者與政府所獲得的收入還要多,這部分損失是沒有任何人能夠獲得的。因此降低關稅,雖然生產者與政府的收入會減少,但對消費者而言是福音。
對世界貿易發展的影響
當世界上主要國家普遍提高關稅和加強非關稅壁壘時,不僅這些國家的進出口商品的數量要減少,而且由於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將進一步使進口商品的數量減少,影響國際貿易的發展。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世界主要國家關稅稅率的增減程度或非關稅壁壘的加強程度與國際貿易的發展速度成反比關系。
對商品結構與地理方向的影響
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變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工業製成品進口關稅下降幅度超過農產品,工業製成品受非關稅壁壘的影響程度小於農產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稅下降幅度超過對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稅下降幅度;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對外貿易受發達國家非關稅壁壘的影響程度超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本身。這種差異是使戰後製成品貿易的增長快於農產品貿易的增長、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貿易的增長超過他們與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貿易的增長的重要原因。
對商品價格、生產和銷售的影響
徵收進口稅對於進口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引起商品價格上漲,使消費者蒙受損失。徵收關稅以後,進口商品的價格提高;而非關稅措施限制進口,使進口商品的數量減少,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也會引起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國內相同產品的價格也會隨之提高。使消費者支出增加。
(2)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不論是財政關稅還是保護關稅,都有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作用。關稅收入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雖已大為降低,但它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3)保護國內的產業和市場。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後,加大了進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了它與國內同類商品的競爭能力,影響了進口商品的銷售,從而起到了保護國內產業和市場的作用。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會帶動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提高,給有關廠商帶來更多的利潤。
對出口國來說,進口國徵收進口稅,都會影響到出口商品、出口數量的減少和價格的下跌,使出口國遭受損失。
對貿易差額與國際收支的影響
當一國出現嚴重的貿易入超和國際收支逆差時,如果廣泛採取提高進口關稅等限制進口措施,可能會暫時抑制進口,縮小貿易逆差和改善國際收支.
2. 我們是貿易公司,一般納稅人,請問除了增值稅,還要交什麼稅
除了增值稅外,還需要交所得稅、附加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1、所得稅分為企業所得稅和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除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其他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所得稅徵收方式分為查賬徵收和核定徵收,查賬徵收是在企業的實際利潤基礎上征稅,核定徵收是在企業的實際收入基礎上按照行業的核定利潤率計算核定利潤來征稅(核定利潤=實際收入*核定利潤率)。
2、附加稅
附加稅通常有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另外,還會有一些地方性的附加稅,如上海地區有河道費。附加稅是以企業實際繳納的消費稅、增值稅稅額為計稅基礎的。
3、城建稅
城建稅有三擋稅率,企業注冊地址在市區的,稅率為7%;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不在市區、縣城或鎮的,稅率為1%。
4、教育費附加
凡繳納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除繳納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的單位外,都應當按照該規定繳納教育費附加,稅率為3%。
5、企業所得稅
除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以外的其他企業,在利潤的基礎上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的稅率通常為25%。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按照稅前利潤的50%作為計稅基礎,並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即實際稅率為10%。
6、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在利潤的基礎上按照個稅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表徵收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5%-35%。
7、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在員工工資的基礎上按照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表計算(稅率5%-45%),個稅免徵額3500元。
另注意,貿易公司的成本就是進貨成本,有進價核演算法和售價核演算法兩種計價方法。貿易公司要繳納的稅和普通公司是一樣的,進出口貿易還需要繳納關稅。
3. 貿易公司一般會有哪些稅收
需要在抄國稅繳納的稅款有:
增值襲稅,一般納稅人稅率分基本稅率17%和低稅率13%(稅目不同、稅率就不同)。小規模納稅人的徵收率為6%(工業加工、修理修配)和4%(商業)。
企業所得稅(2002年1月1日起注冊的企業所得稅在國稅繳納),基本稅率是33%,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含3萬)以下的,按18%的稅率徵收。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至10萬(含10萬)的企業,按27%的稅率徵收。
需要在地稅繳納的稅款有:
隨增值稅繳納的附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以及其他地方附加(地區不同、稅率不同,一般有7%、5%、3%、1%等)
另外還可能涉及印花稅、車船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
如企業涉及營業稅項目的業務,還需要在地稅繳納營業稅。
營業稅的稅率為:
1.對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適用的稅率為5%。
2.對交通運輸、建築業、郵電通訊業和文化體育業等基礎產業和鼓勵發展的行業適用3%的稅率。
3.對娛樂業統一適用20%的稅率。
4. 5.1增值稅稅率下調主要是為了應對貿易戰嗎
我覺得不是,而是為了通過減輕我國實體經濟的稅負來促進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5. 解釋一下利率,匯率,稅率。稅率說一下中國今年的改革內容,還有中美貿易戰對中美雙邊的影響。
存款收益率是利率,不同幣種兌換比率是匯率,不同資產流通或存在過程所征稅的稅的比率是稅率,外行強答
6. 業增值稅稅率降低,對商貿企業有何影響
增值稅是價外稅,影響不大,可能利潤會多一點,少交了點附加稅
7. 我是貿易公司的,稅負率低如何補稅
剛看來到你是貿易公司的。
貿易自公司最好是解釋,說去年市場不景氣,毛利低,進銷差價小,所以稅負低。或者客戶訂貨以後又壓低價格等(需提供明確的證據)。
最好不要補稅,因為貿易公司不涉及生產環節,進什麼出什麼,數量是確定的,只能在單價上做文章,如果補稅,你牽涉的那部分收入對應的商品從哪裡來?
8. 稅稅率降低,對商貿企業有何影響
財稅〔2018〕32號和33號,是對增值稅的大調整。面對這么「美好」的稅收政策,熱議不斷。可見,增值稅稅法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全民都十分關心的大事。會議指出,為支持製造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發展,持續為市場主體減負(無論是對製造企業還是商貿企業都是如此),會議決定,從2018年5月1日起:
一、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
二、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准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並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讓更多企業享受按較低徵收率計稅的優惠。
這兩個1%的變化,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這對納稅人尤其是負稅人來說,是利好的消息。
對可能在實務中碰到的問題,我在這里提示一下,供參考:
1. 這里沒提行業,也就是全部都改,原17%、11%稅率涉及的全行業都跟著變,改後仍保持三檔稅率不變 : 16%、10%和6%。
2. 2018年5月1日前已銷售但未開票的業務,再開票是按17%開呢還是按16%開呢?——這要取決於你是否已經拿到貨款或取得了銷售憑證,如果已收到款項,只是沒開發票,就應該按17%的稅率開發票;如果已經取得了銷售款憑證,也應按17%開發票;反之,就按16%的開。
3. 稅率變了,外面還欠了一大堆進項票,怎麼辦?—— 趕緊追!要不回來就少抵扣了,少抵扣就多繳稅了。
4. 4月要把進項稅額全部認證完嗎?—— 最好能把收到的發票全部認證,後續就算能退,手續也比較繁鎖。
5. 從2018年5月1日起,不再區分貨物銷售、生產、提供勞務與應稅服務類別分別標准來判斷是否超過小規模納稅人應稅銷售額。各行各業執行一個標准,只要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不超過500萬元的,均可選擇按小規模納稅人管理。
6. 為了公平起見,對於已由小規模納稅人轉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允許2018年底前再轉回小規模納稅人。(但這里有個問題要算好賬:由一般納稅人轉回至小規模納稅人時,需將未抵扣的進項稅額作轉出處理。所以如果留抵較大的公司,在2018年底前要不要轉回小規模納稅人要慎重考慮!)
9. 貿易公司稅率問題
這個不能說不合理,做生意只是朝著雙贏的局面去做而已,至於雙方的利益分配就是靠雙方去談了
10. 貿易公司的稅率和抵扣問題
1.一般需要交納的稅種,增值稅(國稅),地方稅(各地不一樣,得到當地地稅具體問),增值稅稅率如果你是小規模納稅人,交納4%,如果是一般納稅人,交納17%。地稅稅率還得到當地地稅去問,一般是根據增值稅金額來的,按一定比例收取。另外如果你們單位如果是自然法人性質的話,那交納個人所得稅。按具體的盈利金額來,分為不同的檔次,可以網路一下,很多的。如果是企業法人性質的話,現在一般企業是按照25%交納所得稅,微利企業交納20%的所得稅。(微利企業在各稅務局都有標准,問一下吧,我說了不算)。另外,如果你們有進口方面的,還得交納相應的關稅,關稅的稅率是根據具體商品來的,這到時候海關會告訴的,或者自己查詢下海關的網站,我不知道你的商品,只好你自己查了
進貨:100萬
銷售:120萬
利潤:20萬
交納增值稅:120*0.17-100*0.17=3.4萬
地稅:一般根據增值稅具體金額來,樓下的就不錯
所得稅:(120-100-費用)*0.25
2.關於抵扣問題,所謂的抵扣,只要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才可以。增值稅納稅人分2類,一類是小規模納稅人,一類是一般納稅人。現在稅務部門對所謂的一般納稅人認定有具體的標准,至於你貿易公司,一般只要符合年銷售額有180萬,有完整的會計核算,就可以到國稅部門申請一般納稅人了,一般有個輔導期,時間為6個月-1年。
一般納稅人是抵扣的前提。
3.所謂的抵扣,還是舉個具體的例子吧,比如你進貨是117萬,他給你開的發票(先不說發票)是117萬,那麼你的進項稅額就是17萬,也就是賣貨給你的那家交的稅(能理解吧),然後你進到你這以後,賣出去是150萬,那你應該交的稅就是150*0.17=25.5,本來你應該交的稅應該是25.5萬,但現在就產生抵扣問題了,你可以抵扣的就是你進貨時幫別人交的17萬,然後25.5-17=8.5也就是你實際要交的稅了。另外還是進出口的話,涉及到一個退稅的問題,這個也是根據具體商品來的,可以在海關網站上或者直接到海關進行咨詢。
4.抵扣的發票一般只有2大類,一類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抵扣17%,一類的運輸業發票,好象可以抵扣10%吧,具體我記的也不是很清楚了,可以自己看一下
5.另外,既然准備開公司,最好找個老會計,這些事交給他一手包辦,自己心裡有個數就行了,呵呵
回答完畢,以上均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