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2020年安徽各縣gdp排名

2020年安徽各縣gdp排名

發布時間:2020-12-25 00:26:56

1. 2009安徽省各縣gdp

希望對你有幫助

http://news.qq.com/a/20100226/001654.htm?qq=0&ADUIN=605807972&ADSESSION=1267149942&ADTAG=CLIENT.QQ.2269_.0

2. 安徽各縣人均GDP排名和人均收入排名

1合肥:2102.12(億)

2蕪湖: 902.00

3安慶: 820

4馬鞍山:665.89

5阜陽: 607.80

6六安: 584.02

7滁州: 576.18

8宿州內: 540.60

9蚌埠: 532.09

10巢湖: 529.36

11淮南: 508.77

12宣城: 432.77

13亳州容: 431.93

14淮北: 371.87

15銅陵: 343.72

16黃山市:266.92

17池州: 245.59

3. 安徽省各市繁華程度排名

第1名:合肥

安徽省省會,雖然合肥的基礎較為薄弱,省內各市對合肥也有些爭議,但畢竟也做了60多年的省會,而且近年來經濟發展明顯加速,已經超越了很多老牌省會城市,加上科教實力較強,科大、工大、安大三所重點高校的大力支持,位列安徽第一也是合乎情理。前段時間合並巢湖後,城市發展格局進一步拉大,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第2名:蕪湖

皖江地區主要城市,安徽沿江發展的重要陣地,皖南區域中心城市。蕪湖經濟基礎相對較好,加上有長江航運的天然優勢,經濟發展自然不慢。建國後,蕪湖經濟穩步增長,並有一批以奇瑞為代表的大企業支撐,縣域經濟也較為富裕,近年來與長三角合作加強,綜合實力已然穩居安徽第二。

第3名:馬鞍山

該市為新興的鋼鐵工業城市,重工業發達,人均收入在安徽名列前茅。可貴的是近年來,該市積極利用鄰近長三角的區位優勢,縣域經濟和中小企業也逐步發展起來,加上城市建設基礎較好和沿江的航運條件,又是全國文明城市,所以名列三強也是實至名歸。

第4名:蚌埠

皖北地區的老工業城市,當年憑借千里淮河第一港和鐵路的交匯推動了城市的迅速崛起,並一度發展成為安徽前列的重要城市。蚌埠科教實力也較為強大,高校機構較多。但是近年來實力有所衰落,GDP只能排在安徽中游,城市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加上地處皖北,缺少發達地區的引領,當年的輝煌正在逐步衰退,被省內很多後起之秀超越。但是蚌埠畢竟還有當年的雄厚基礎和交通發達的優勢,所以再次崛起也不是難事,故眼下只列第四。

第5名:淮南

同樣是皖北地區的老工業城市,煤炭工業是其主要的產業部門,資源型城市的特點顯而易見,但是交通上不如蚌埠發達,學校機構也少於蚌埠。但是淮南城市面積較大,是全國「較大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加上重工業實力還在,人均收入也不差,這座百萬人口的老市居於第五也是合理的。

第6名:安慶

安徽的老省會,也是安徽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自古就是長江北岸的重要城市之一,軍事上地位顯赫,在國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安慶作為安徽的傳統城市之一,建國後曾一度衰落,但近年來經濟發展也有所起色,經濟總量穩居前五位。相信安慶憑借歷史文化和長江之利,在搞好縣域經濟的同時,綜合實力還會有一個明顯的跨越。

第7名:滁州

一座有著1500餘年歷史的淮東州府,《醉翁亭記》讓人們了解了古滁州自然之美和人民之樂。由於建國後設市較晚,起步較遲,但近年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逐步邁上全省上遊行列。滁州憑借毗鄰南京、揚州的區位優勢和市區發達的家電電子實力,經濟實力目前居全省第五。在安徽新一輪建設熱潮中被定位為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和皖江地區對接長三角的前沿。但北部轄縣縣域經濟較為薄弱,影響了綜合實力的抬升。

第8名:淮北

與淮南同樣作為皖北的資源型重工業城市,工業實力顯而易見,人民生活水平也較高,城市建設基礎不錯,雖然是重工業城市,但環境總體良好。但淮北苦於區域面積較小,總人口不多,經濟體量不大,發展腹地缺乏,嚴重製約了綜合實力的提升。最近正在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相信未來淮北會成為一座雖小而精的皖北名城。

第9名:銅陵

與淮北類似,這座江南城市雖然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都不錯,自然環境也十分優美,但是面積太小、人口太少,而且和隔壁的蕪湖關系復雜,導致了雖然人均富裕,但綜合實力不強,經濟體量不大,總體來看,只能屈居第九。

第10:阜陽

阜陽是皖北地區人口最多的大市,交通條件優越,經濟發展腹地寬廣,勞動力資源豐富。但是阜陽經濟基礎薄弱,工業發展滯後,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升,縣域經濟普遍乏力,周圍缺少發達地區的帶動,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城市建設有一定的基礎,但大而不強,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第11名:宣城

宣城自古就是江南名郡,文化繁盛、經濟繁榮,而且有臨近江浙的地理優勢。宣城自然環境優美,縣域經濟發達,但人口較少,城市建設起步較遲,所以總體經濟實力不大,地區產值排名靠後。不過,雖然綜合實力不強,但一點也不影響宣城人民高質量的生活條件和環境。

第12名:六安

皖西大市,六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面積和人口都不少,經濟發展也有所起色。但六安縣域經濟較弱,只有霍山較好,人均收入不高,而且由於地處皖西,經濟上聯系合肥外,缺乏長三角的帶動,山區較多,不利於經濟的發展。六安城市建設提升較快,環境優美,旅遊業或許可以助推經濟的發展。隨著六安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南北交流的便利,和縣域經濟的起暖回升,相信六安的綜合實力會有一個質的飛躍,皖西的明天也會更好。

第13名:池州

池州山河秀麗,擁有長江的航運和皖江的區位,經濟發展潛力無窮,旅遊業也很好,有名山有大川。但是設市較遲,城市建設起步晚,而且人口較少,面積不大,難以形成強大的綜合實力,但是池州的人居環境絕對是一流的。

第14名:黃山

提到黃山,人們首先想到的不是黃山市,而是黃山的山。確實黃山的旅遊實力之強是眾所周知的,無需多言。人均收入也不差,環境更是沒的說。但黃山市由於旅遊業發達的原因,所以工業經濟並沒有得到重視,工業的污染也不利於黃山旅遊。加上市區不大,人口較少,所以論旅遊業絕對第一,但是綜合實力來比,確實不強。

第15名:宿州

宿州是京滬鐵路沿線城市,交通較為便利,人口較多,最近城市建設也開始發展。但是宿州經濟實力不強、人均收入較低,縣域經濟滯後。沒有大企業和強大的支柱產業,農業經濟比重大。但最近開始與徐州加強合作,希望能有助於提升宿州的綜合經濟水平。

第16名:亳州

提到亳州,人們就會想到中華葯都。如果論中草葯,亳州絕對首屈一指。但該市地處皖北北部,交通條件一般,工業實力不強、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城市建設相對滯後。又沒有阜陽那麼多的人口和寬廣的腹地,經濟發展受到制約,在省內實力較弱,綜合實力不強。

4. 2008年安徽各市各縣經濟排名

安徽省縣(市)社會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
安徽省縣(市)排名
省份 縣(市) 綜合競爭力 經濟發展 社會發展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安徽 黟 縣 20.97 1 6.26 42 56.05 1
安徽 繁昌縣 20.11 2 9.25 8 46.36 3
安徽 肥西縣 19.68 3 9.29 6 44.89 7
安徽 全椒縣 19.08 4 8.18 11 45.63 5
安徽 祁門縣 18.29 5 6.89 32 46.15 4
安徽 天長市 18.23 6 10.69 1 37.07 20
安徽 當塗縣 18.15 7 9.32 5 39.99 14
安徽 郎溪縣 17.86 8 5.92 51 47.04 2
安徽 廣德縣 17.78 9 7.82 18 42.35 8
安徽 蕪湖縣 17.67 10 8.04 13 41.5 10
安徽 霍山縣 17.55 11 7.94 17 41.35 11
安徽 銅陵縣 17.55 12 6.28 41 45.22 6
安徽 肥東縣 17.48 13 9.5 4 37.48 16
安徽 鳳台縣 17.07 14 9.27 7 36.72 22
安徽 和 縣 17.01 15 8.06 12 39.35 15
安徽 桐城市 17 16 9.88 3 35.07 27
安徽 南陵縣 16.94 17 7.01 28 41.59 9
安徽 含山縣 16.8 18 7.47 21 40.06 13
安徽 懷寧縣 16.47 19 8.19 10 37.34 18
安徽 無為縣 16.46 20 10.14 2 32.77 36
安徽 舒城縣 15.86 21 7.34 25 37.43 17
安徽 明光市 15.78 22 7.41 23 37.01 21
安徽 岳西縣 15.42 23 5.07 57 41.34 12
安徽 休寧縣 15.03 24 6.25 43 37.34 19
安徽 來安縣 14.87 25 7.63 20 33.64 31
安徽 廬江縣 14.84 26 7.97 15 32.73 37
安徽 固鎮縣 14.78 27 6.62 36 35.68 23
安徽 績溪縣 14.7 28 6.59 38 35.53 24
安徽 懷遠縣 14.57 29 8.23 9 31.26 42
安徽 歙 縣 14.56 30 7.26 26 33.49 32
安徽 五河縣 14.41 31 6.24 44 35.42 25
安徽 涇 縣 14.14 32 6.76 35 33.36 34
安徽 青陽縣 13.95 33 6.05 47 34.41 29
安徽 宿松縣 13.92 34 5.76 52 35 28
安徽 太和縣 13.68 35 7.44 22 30.31 45
安徽 長豐縣 13.67 36 7.01 29 31.28 41
安徽 旌德縣 13.59 37 5.97 50 33.44 33
安徽 定遠縣 13.44 38 6.83 33 30.96 43
安徽 壽 縣 13.44 39 6.51 39 31.72 40
安徽 望江縣 13.36 40 4.95 59 35.11 26
安徽 樅陽縣 13.24 41 7.39 24 29.04 47
安徽 潛山縣 13.11 42 6 48 31.86 38
安徽 鳳陽縣 13.1 43 6.9 31 29.75 46
安徽 石台縣 13.02 44 4.93 60 34.1 30
安徽 界首市 12.75 45 5.99 49 30.76 44
安徽 金寨縣 12.71 46 4.98 58 33 35
安徽 太湖縣 12.54 47 5.27 56 31.78 39
安徽 霍邱縣 12.5 48 7.22 27 27.11 49
安徽 東至縣 12.19 49 6.16 45 28.6 48
安徽 蒙城縣 12.01 50 7.72 19 24.38 52
安徽 碭山縣 11.38 51 6.12 46 26.14 50
安徽 靈璧縣 11 52 7 30 22.88 54
安徽 泗 縣 10.99 53 6.33 40 24.41 51
安徽 渦陽縣 10.82 54 8.03 14 19.92 58
安徽 蕭 縣 10.31 55 6.61 37 21.62 56
安徽 阜南縣 10.14 56 5.74 53 23.12 53
安徽 臨泉縣 10.12 57 6.82 34 20.54 57
安徽 濉溪縣 10.04 58 7.94 16 17.67 60
安徽 潁上縣 9.71 59 5.3 55 22.8 55
安徽 利辛縣 8.72 60 5.71 54 18.71 59
以上2007年
安徽各市的經濟排名情況? 安徽省(各市經濟狀況排名
安徽省(各市經濟狀況排名)
(安徽省各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總 4174.00 14.2
馬市 6042.00 17.2
合市 4758.00 12.5
銅市 4748.00 19.1
蕪市 4622.00 12.8
蚌市 4586.00 20.0
淮市 4569.00 30.0
淮市 4207.00 7.7
黃市 4029.00 9.0
宿市 4000.00 15.1
安市 3980.00 6.9
池市 3975.00 13.8
滁市 3957.00 11.8
宣市 3892.00 11.7
亳市 3878.00 17.3
巢市 3788.00 19.5
阜市 3755.00 8.8
六市 3648.00 11.1
(安徽省各市財政收入)
全省 327.53 18.0 168.50 24.3
合肥市 71.67 13.5 35.67 24.1
蕪湖市 31.57 16.8 12.38 17.7
馬鞍山市 29.95 6.6 13.97 15.7
蚌埠市 19.44 19.6 7.28 39.4
安慶市 17.97 11.0 9.34 19.9
淮南市 16.81 13.5 7.75 28.3
銅陵市 14.95 68.1 6.10 70.9
滁州市 14.30 33.8 5.92 39.9
阜陽市 13.57 20.3 6.21 27.2
淮北市 12.50 12.0 5.27 16.7
六安市 10.01 41.5 5.87 43.6
巢湖市 9.97 24.5 5.07 30.8
宣城市 9.53 17.3 5.20 30.9
黃山市 6.98 29.1 4.71 26.9
宿州市 6.91 18.4 3.54 26.5
亳州市 6.90 57.3 3.24 47.8
池州市 6.24 28.9 3.79 39.6
(安徽省各市固定資產投資)
全省 926.60 50.4
合肥市 282.93 120.7
馬鞍山市 91.78 30.2
蕪湖市 87.54 30.3
安慶市 52.88 41.1
黃山市 51.91 60.9
淮南市 49.64 53.2
蚌埠市 37.74 21.0
六安市 35.98 43.6
巢湖市 35.22 24.1
宣城市 33.91 33.9
阜陽市 30.30 14.1
滁州市 26.96 48.5
淮北市 26.78 39.5
銅陵市 24.31 17.1
池州市 23.27 30.4
宿州市 19.37 20.6
亳州市 16.05 36.9
(安徽省各市規模工業效益)
安徽省 2080.84 21.2 72.27 -0.8 199.24 10.1
合肥市 363.44 13.5 16.74 36.5 38.74 26.9
蕪湖市 251.13 30.6 9.75 42.0 27.78 40.2
銅陵市 213.65 50.1 9.29 34.1 17.26 34.6
馬鞍山 212.96 2.9 10.66 -55.9 23.23 -37.8
安慶市 160.29 20.5 -2.69 同期2.57 3.23 -64.3
淮南市 115.32 14.5 3.25 -5.4 14.25 11.7
滁州市 104.96 27.4 4.45 78.2 11.49 48.0
淮北市 92.32 -3.2 1.95 -31.4 10.51 -10.6
蚌埠市 90.43 26.8 3.52 21.1 13.77 18.1
宣城市 85.22 36.5 2.32 97.1 6.10 63.0
巢湖市 71.17 26.5 3.20 46.9 6.36 36.9
阜陽市 68.03 25.0 4.86 7.9 10.45 12.6
六安市 59.18 41.2 3.14 增長1.3倍 5.57 66.6
宿州市 38.44 16.9 -0.51 同期2.27 1.05 -74.2
亳州市 33.77 19.6 0.94 同期-0.003 3.25 97.8
黃山市 31.55 32.2 0.83 增長1倍 1.92 62.1
池州市 24.95 31.9 1.39 增長1.1倍 3.01 75.5
(安徽省十七市經濟實力排名)
馬鞍山----325.00-----26000
銅陵市----182.10-----25648
合肥市----853.00-----18764
蕪湖市----400.00-----17778
淮南市----261.00-----11154
宣城市----265.00-----10076
黃山市----147.40-----10068
淮北市----200.00-----9569
蚌埠市----312.00-----8991
滁州市----328.00-----7558
池州市----110.00-----7096
安慶市----420.00-----6942
巢湖市----301.90-----6652
宿州市----313.00-----5216
亳州市----265.00-----4853
六安市----312.80-----4634
阜陽市----324.60-----3529

5. 安徽省城市排名

第一名:六安市

六安市素有「白鵝王國、羽絨之都」美譽,是全國重要的優質羽絨原產地和集散地。佔地面積14990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白馬尖、九公寨、天堂寨、萬佛湖、橫排頭。

6. 安徽各縣市GDp2016年

2016年安徽省各市復區(不含制縣級市)GDP排名:合肥市26名、阜陽市158名、蕪湖市79名、蚌埠市165名、淮南市215名、馬鞍山市143名、淮北市232名、銅陵市216名、安慶市141名、黃山市258名、滁州市155名、宿州市168、六安市197名、亳州市207名、池州市255名和宣城市205名。

7. 安徽省各市gdp2019

2019年安徽省生產總值371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15.7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5337.9億元,增長8%;第三產業增加值18860.4億元,增長7.7%。人均GDP達58496元,摺合8480美元。

從各市GDP情況來看:2019年合肥市的GDP達到了9622.7億元,繼續領跑全省。蕪湖市繼續排在省內第二名,2019年蕪湖GDP達到了3751.9億元;而滁州、阜陽兩市的GDP總量非常接近,分別是2638.9億元和2601.8億元,分別排名第3名和第4名;此外,安慶、馬鞍山、蚌埠三市的GDP也非常接近,分別是2268.5億元、2180.1億元和2009.9億元,和滁州、阜陽一起成為第三集團的成員。

另外其他各市中,宿州市的GDP為1840.8億元,六安市的GDP為1650.2億元,亳州市的GDP達到了1634.3億元,宣城市、淮南市、銅陵市、淮北市的GDP也都超過了1000億元,池州市、黃山市的GDP均在800億元左右,也有望在最近幾年突破千億元。
應答時間:2020-07-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8. 安徽省各縣經濟排名

2005年安徽各縣人均財政收入排名

縣(市) 財 政 居全省 人均財 居全省
總收入 政收入
(億元) 位 次 (元) 位 次

寧 國 市 7.21 3 1914 1
鳳 台 縣 8.34 1 1419 2
繁 昌 縣 5.61 5 1218 3
當 塗 縣 5.30 7 821 4
霍 山 縣 3.00 16 820 5
肥 西 縣 7.26 2 749 6
蕪 湖 縣 3.83 10 716 7
天 長 市 4.22 8 684 8
銅 陵 縣 1.93 28 651 9
廣 德 縣 3.23 13 644 10
黟 縣 0.61 60 633 11
青 陽 縣 1.62 34 612 12
祁 門 縣 1.11 48 597 13
績 溪 縣 0.90 54 509 14
懷 寧 縣 3.44 12 503 15
肥 東 縣 5.34 6 501 16
休 寧 縣 1.27 43 465 17
南 陵 縣 2.50 17 460 18
旌 德 縣 0.68 59 452 19
涇 縣 1.59 35 449 20
含 山 縣 1.93 28 438 21
桐 城 市 3.20 14 430 22
無 為 縣 5.73 4 411 23
全 椒 縣 1.84 32 410 24
歙 縣 2.02 26 409 25
樅 陽 縣 3.68 11 382 26
石 台 縣 0.38 61 343 27
郎 溪 縣 1.07 49 319 28
長 豐 縣 2.45 18 317 29
來 安 縣 1.55 36 317 30
和 縣 1.97 27 303 31
東 至 縣 1.55 36 291 32
鳳 陽 縣 2.11 23 289 33
潁 上 縣 4.20 9 268 34
濉 溪 縣 3.13 15 265 35
明 光 市 1.63 33 257 36
岳 西 縣 1.02 51 255 37
舒 城 縣 2.37 20 239 38
潛 山 縣 1.36 41 237 39
廬 江 縣 2.43 19 206 40
太 湖 縣 1.06 50 190 41
金 寨 縣 1.16 47 180 42
界 首 縣 1.30 42 174 43
懷 遠 縣 2.14 22 168 44
定 遠 縣 1.53 38 167 45
五 河 縣 1.17 45 166 46
蒙 城 縣 1.92 30 157 47
渦 陽 縣 2.19 21 156 48
宿 松 縣 1.17 45 146 49
望 江 縣 0.82 56 136 50
霍 邱 縣 2.04 24 133 51
太 和 縣 2.03 25 129 52
固 鎮 縣 0.76 58 128 53
壽 縣 1.52 39 116 54
蕭 縣 1.41 40 106 55
臨 泉 縣 1.92 30 97 56
碭 山 縣 0.86 55 93 57
泗 縣 0.79 57 91 58
阜 南 縣 1.27 43 83 59
靈 璧 縣 0.94 52 81 60
利 辛 縣 0.94 52 66 61

2006年安徽各縣人均GDP排名
縣(市) 人均生產總值 位 次
寧 國 市 17677 1
繁 昌 縣 14251 2
鳳 台 縣 12854 3
天 長 市 11513 4
當 塗 縣 11189 5
祁 門 縣 10681 6
肥 西 縣 10598 7
歙 縣 10442 8
績 溪 縣 10230 9
霍 山 縣 10111 10
廣 德 縣 9998 11
蕪 湖 縣 9921 12
黟 縣 9827 13
銅 陵 縣 9394 14
郎 溪 縣 8938 15
休 寧 縣 8663 16
桐 城 市 8380 17
肥 東 縣 8290 18
南 陵 縣 7935 19
來 安 縣 7888 20
固 鎮 縣 7884 21
旌 德 縣 7784 22
懷 寧 縣 7548 23
含 山 縣 7457 24
涇 縣 7389 25
五 河 縣 7335 26
全 椒 縣 7204 27
無 為 縣 7010 28
和 縣 6733 29
青 陽 縣 6695 30
長 豐 縣 6402 31
明 光 市 6277 32
潛 山 縣 6127 33
鳳 陽 縣 6091 34
東 至 縣 6077 35
樅 陽 縣 5990 36
懷 遠 縣 5927 37
泗 縣 5640 38
宿 松 縣 5558 39
岳 西 縣 5277 40
金 寨 縣 5259 41
太 湖 縣 5236 42
舒 城 縣 5223 43
蒙 城 縣 5211 44
石 台 縣 5103 45
渦 陽 縣 4948 46
蕭 縣 4876 47
界 首 縣 4802 48
濉 溪 縣 4748 49
廬 江 縣 4727 50
靈 璧 縣 4652 51
定 遠 縣 4630 52
望 江 縣 4577 53
碭 山 縣 4509 54
壽 縣 4131 55
霍 邱 縣 4036 56
利 辛 縣 3893 57
太 和 縣 3501 58
潁 上 縣 3473 59
臨 泉 縣 2875 60
阜 南 縣 2829 61

9. 2011年安徽省各市的GDP排名!要准確的!

2011上半年安徽各市GDP排名
合肥GDP1394.3億元 增速回16.3
蕪湖GDP641.5億元 增速16.4
安慶GDP540.9億元 增速12.7
馬鞍山答GDP471.0億元 增速12.4
六安GDP407.1億元 增速13.2
阜陽GDP390.8億元 增速12.1
滁州GDP364.7億元 增速13.8
宿州GDP352.7億元 增速13.9
蚌埠GDP341.3億元 增速13.2
巢湖GDP329.7億元 增速13.2
淮南GDP320.5億元 增速12
亳州GDP289.0億元 增速11.7
宣城GDP276.5億元 增速13.5
銅陵GDP273.7億元 增速10.2
淮北GDP267.1億元 增速11.6
黃山GDP180.0億元 增速12.8
池州GDP162.8億元 增速13.8

閱讀全文

與2020年安徽各縣gdp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