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1各市GDP
城市排序 2011年GDP 較2010年增長率 省排名 城市級別
1 上海市 19500.00億元 增長 8.0% 滬 直轄市
2 北京市 16000.00億元 增長 8.0% 京 直轄市
3 廣州市 12380.00億元 增長11.0% 廣東1 副省級城市
4 天津市 11300.00億元 增長16.5% 津 直轄市
5 深圳市 11000.00億元 增長10.0% 廣東2 副省級城市
6 蘇州市 10500.00億元 增長12.0% 江蘇1 地級市
7 重慶市 10000.00億元 增長16.7% 渝 直轄市
8 杭州市 7000.00億元 增長10.0% 浙江1 副省級城市
9 無錫市 6900.00億元 增長11.5% 江蘇2 地級市
10 成都市 6800.00億元 增長15.0% 四川1 副省級城市
11 佛山市 6613.00億元 增長12.0% 廣東3 地級市
12 青島市 6600.00億元 增長--.-% 山東1 副省級城市
13 武漢市 6500.00億元 增長12.0% 湖北1 副省級城市
14 南京市 6140.00億元 增長12.0% 江蘇3 副省級城市
15 大連市 6100.00億元 增長14.0% 遼寧1 副省級城市
16 寧波市 6000.00億元 增長10.0% 浙江2 副省級城市
17 沈陽市 5950.00億元 增長12.6% 遼寧2 副省級城市
18 長沙市 5600.00億元 增長14.0% 湖南1 省會城市
19 唐山市 5400.00億元 增長11.3% 河北1 地級市
20 煙台市 ?億元 增長12.5% 山東2 地級市
21 鄭州市 4900.00億元 增長13.0% 河南1 地級市
22 東莞市 4735.00億元 增長11.1% 廣東4 地級市
23 濟南市 4400.00億元 增長10.5% 山東3 副省級城市
24 泉州市 4270.00億元 增長13.5% 福建1 地級市
25 南通市 4100.00億元 增長12.0% 江蘇4 地級市
26 長春市 4040.00億元 增長15.2% 吉林1 副省級城市
27 哈爾濱市 4000.00億元 增長12.5% 黑龍江1 副省級城市
28 石家莊市 4000.00億元 增長12.0% 河北2 省會城市
29 西安市 3800.00億元 增長14.9% 陝西1 副省級城市
30 大慶市 3737.00億元 增長12.0% 黑龍江2 地級市
⑵ 2011年中國各市人均gdp排名...
2011年中國各城市人均gdp收入排行榜 1.東莞----22882元; 粵
2.深圳----21494元; 粵
3.溫州----19805元; 浙
4.珠海----18908元; 粵
5.上海----18645元; 滬
6.台州----18313元; 浙
7.廣州----18287元; 粵
8.北京----17653元; 京 9.佛山----17424元; 粵
10.寧波----17408元; 浙
11.紹興----17319元; 浙
12.中山----17255元; 粵
13.杭州----16601元; 浙
14.廈門----16403元; 閩
15.蘇州----16276元; 蘇
16.嘉興----16189元; 浙
17.無錫----16005元; 蘇18.舟山----15524元; 浙
19.金華----15387元; 浙
20.湖州----15375元; 浙
21.南京----14997元; 蘇
22.東營----14939元; 魯
23.惠州----14884元; 粵
24.常州----14589元; 蘇
25.泉州----14209元; 閩
26.大慶----13662元; 黑
27.濟南----13578元; 魯
28.包頭----13218元; 蒙
29.衢州----13006元; 浙
從幾個比較權威的官方網站上獲取的信息!
⑶ 2011年中國各省市人均GDP排名
還沒完全出來,樓主再等等吧。
另外,用手機提問的話只能輸入100個字的回答,也不夠寫的啊
⑷ 2011年 山東省 各地市GDP 排名數據 最好附有人數 謝謝
預計名次城市GDP總量全國排名
第一青島未公布10名
第二煙台未公布20名
第三回濟南4400億23名
第四濰坊答未公布31名
第五淄博3280億36名
第六濟寧未公布40名
第七臨沂2700億43名
第八東營未公布45名
第九泰安未公布56名
第十威海未公布61名
第十一德州1950億69名
第十二聊城未公布70名
第十三濱州未公布72名
第十四棗庄1560億82名
第十五菏澤1440億93名
第十六日照未公布116名
第十七萊蕪未公布218名
⑸ 1992-2010年青島市GDP佔全國的多少
在評價一個城市是否適合居住時,「交通方便快捷」、「城市干凈整潔無污染」和「空氣質量好」是成為「宜居城市」的必要條件。一項關於「宜居城市」的調查顯示,在公眾看來,「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凈整潔無污染」和「空氣質量」是衡量一個城市是否適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標。 酷愛旅遊的研究生李晉拍攝的各地圖片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購買刊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提到上海,他立刻滔滔不絕:「我心中有兩個上海。第一個上海從新天地開始,一直到外灘3號。第二個上海是巨鹿路上的阿毛,火車站旁的鍋貼,以及隨處可見的便利店。當我第一次在午夜從便利店買到粽子時,我就承認,上海是個適合生活的城市。上海的經濟總量位居大中華區第一位,2009年上海市GDP達到2183億美元超越香港(2107億美元)。上海的人均GDP(1.1萬美元)和單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即GDP含金量)均位居中國大陸第浦西天際線一位。上海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中心,2009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全年股票成交額34.65萬億元,在全球證券交易所中排名第3,僅次於同處紐約的紐交所和納斯達克,超越倫敦和東京。上海是全球第二大期貨市場中心,2009年,上海期貨交易所各交易品種累計成交合約4.35億張,居全球商品期貨和期權交易所第二位,僅次於芝加哥,銅、鋅、天然橡膠、燃料油、螺紋鋼和線材等期貨品種交易量均為全球第一,同時上海跨入全球十大衍生品市場中心行列。上海還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現貨交易中心。上海是世界第一大港,2009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完成5.92億噸,居世界第一,2010年第二季度上海集裝箱吞吐量也已超越新加坡,居世界第一。上海是亞洲第一大航空港,2010年上半年上海兩大機場航空客運量達3282萬人次,居亞洲第一。在評價一個城市是否適合居住時,分別有47.9%、46.1%和43.9%的受訪者認為「交通方便快捷」、「城市干凈整潔無污染」和「空氣質量好」是成為「宜居城市」的必要條件,明顯高於「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治安狀況」、「社會保障水平」等其他因素。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居民的文化層次越高,對於環境因素越為看重。 大連已成為我國最具開放色彩的城市之一。到2003年底,全市累計批准成立外商投資企業 8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有22家進駐大連。近年來,大連對外貿易穩步增長,進出口業務興旺,2004年實現外貿自營出口101.5億美元。大 連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政府批准興建的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目前中國開發面積最大的經濟技術開發區。1984年10月興建以來,已開發50平 方公里,該區已有外商投資企業1500餘家。大連保稅區是中國政府 1992年5月批准建立的中國東北地區惟一的保稅區,已開發面積1.98平方公里,到2004年底,該區內有各類企業3000多家。2000年4月,經國 務院批准建立了遼寧大連出口加工區,該區是中國政府批准試點的15個出口加工區之一。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中國政府1991年3月批准興建的,已開發面 積8.2平方公里。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大連經濟的支柱產業。大連作為中國第一個「創建軟體產業國際化示範城市」,被確定為國家軟體出口基地和半導體照明產 業化基地,正在向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軟體開發基地和中國最優秀的軟體產業基地之一的目標邁進。經濟發達,經濟發展迅速,經濟實力強」是上海「宜居」的主要原因。而北京的入選,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在各方面都具有優勢」。 北京是綜合性產業城市。綜合經濟實力保持在全國前列。第三產業規模居中國大陸第一。2009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1186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1%。人均GDP達到67,612元人民幣,在中國大陸僅次於上海市。北京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118.3億,2743.1億和9004.5億元,第三產業規模居中國大陸第一,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5.8%。當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26738元,比2008年增長8.1%,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986元,增長11.5%。北京居民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2009年全年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5309.9億元,比上年增長15.7%。2009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02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完成全年財政收入增長10%的任務目標。城鎮、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3.2%和32.4%,比上年下降0.6個和1.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居住水平繼續提高。按照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標准,北京已達到「富裕型」社會,但貧富差距拉大問題在北京同樣存在。廣州是一座最難說清的的城市,沒有北京城的豪情霸氣、沒有大上海的金堆玉砌、沒有老成都的悠閑從容、沒有昆明的花團錦簇……只有那麼一點實在、一點安穩、一點通透;還有那麼一點張揚、一點浮躁、一點曖昧,一切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矛盾,卻都能包容其間,這就是廣州。廣州又稱「五羊城」、「穗城」。 廣州的別名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周朝時廣州連年災荒,民不聊五羊石像生。一天南海上空飄來五朵彩色祥雲,上有騎著仙羊的五位仙人,仙羊口中銜著五色稻穗。仙人把稻穗賜予百姓,並祝福此地永無飢荒。仙人離去後,五隻仙羊因為依戀人間而留了下來,保佑當地風調雨順。百姓為感謝五位仙人,在他們留守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觀」,觀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越秀公園內既有「五羊雕塑」,此傳說已經被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吉祥物所應用。成都市位於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腹地,是中國副省級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部地區中國大陸地區機構、央企、外企西部或西南區域總部駐地基本設立在成都市。1989年經過國務院批准,成都市實行計劃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成為中國14個計劃單列城市之一。2003年《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成都綜合實力名列中國第九位。2004年由央視組織的「2004CCTV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評選終於塵埃落定,成都市作為中西部唯一入圍城市,成功躋身「全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之列。青島是中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山東省最大的工業城市,也是中國著名的「品牌之都」。工業有紡織、機車車輛、機械、化學、石油化工、鋼鐵、橡膠、家用電器、啤酒、卷煙等。有馳名中外的青島啤酒、海爾集團、海信集團等大企業集團。截至2007年度,青島市共有2個產品獲得了中國世界名牌產品稱號,中國名牌產品總數達到69個,佔山東省中國名牌總數的25.1%,是中國名牌產品擁有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時,青島涌現出一批企業與品牌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紀錄、中國紀錄,獲得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近幾年除了傳統的輕工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外,重化工產業也獲得了長足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更是突飛猛進,使得產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杭州是浙江省省會,長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中心。也是中國最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桂林的秀美,都成為這個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tj桂林市1991年以來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青年文明號模範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中國城市名片」等稱號。珠海的浪漫,成為這個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2008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並明確珠海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海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珠海是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為確保本身的高科技和旅遊地位,珠海抑制重工業發展。按總工業輸出額計,主要工業依次為:電子及通訊設備、電子儀器及機械、辦公室儀器。珠海從昔日一個經濟落後的邊陲小縣,一躍成為新型花園城市。廈門的溫馨、成為這些城市被公眾青睞的主要原因。 一個城市的繁榮是環境、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因素的協調和均衡發展,只有這樣的城市,才是最具有生活價值的城市。就目前看來,每個城市都有需要進一步改善的方面,大城市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小城市在經濟水平甚至城市規模上向大城市靠攏,是城市發展的大趨勢。廈門市是福建省的一個副省級城市,是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同時也是全國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並擁有地方立法權。位於福建東南部,西部與漳州毗鄰,北接泉州,東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曾是國共雙方距離最短的前線陣地,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著名景點有鼓浪嶼、集美歸來堂、萬石植物園、廈門大學、海滄大橋、同安影視城、集美園博苑、南普陀寺等。
⑹ 2011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是哪個!
鄂爾多斯市人均GDP為10.2128萬元,摺合1.4942萬美元,位列全國首位。
2009年上半年鄂爾多斯市實現GDP865億元,同比增長18.1%,預計鄂爾多斯全年GDP將超過兩千億元。到今年年底,鄂爾多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很有可能超過兩萬美元。即使按照保守的發展速度計算,再過五年時間,鄂爾多斯將可能在人均GDP這一重要經濟指標上超過香港。
作為一座典型的能源城市,鄂爾多斯地下是無邊的煤海。
鄂爾多斯也是人均擁有悍馬最多的城市。
⑺ 2011年青島GDP CPI 人均收入是多少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 GDP )3016.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0.9%。上半年全市限額回以上單位共實現消答費品零售總額413.2億元,增長27.5%。全市進出口總值336.7億美元,增長30.3%;其中,進口148.5億美元,增長36.7%;出口188.2億美元,增長25.6%。上半年全市外商直接投資到賬21.95億美元,增長67%。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 收入 累計實現297.8億元,增長29.8%;城市居民 人均 可支配 收入 13963元,增長13.4%; 人均 消費性支出9120元,增長8.4%。上半年農民 人均 現金 收入 6533元,增長17.2%; 人均 生活消費支出3322元,增長15.2%。 同時,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7%,6 月 份上漲6.7%,八大類商品價格全部上漲,通脹預期加重。
滿意請採納
⑻ 青島市市內四區2010年GDP及人均收入分別是多少
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5666.19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98元,增長11.8%;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8549元,增長12.4%。
⑼ 2011各省人均gdp排名
2011年的要到2012年年中才能出來,現在沒法統計。
一、 地區生產總值排名
名次 省份 GDP 常住人口 人均GDP
01 廣東 45963億 9638萬 47689元
02 江蘇 40516億 7725萬 52448元
03 山東 39787億 9470萬 42014元
04 台灣 3億 2316萬 136671元 3
05 浙江 27154億 5180萬 52421元
06 河南 22619億 9487萬 23842元
07 河北 20255億 7034萬 28796元
08 遼寧 18263億 4319萬 42285元
09 上海 17959億 1921萬 93488元 4
10 四川 16745億 8185萬 20458元
11 湖北 15638億 5720萬 27339元
12 香港 15587億 685萬 227547元 2
13 湖南 15245億 6406萬 23798元
14 福建 14369億 3627萬 39617元
15 北京 13723億 1755萬 78194元6
16 安徽 12120億 6131萬 19768元
17 內蒙 11981億 2422萬 49467元
18 陝西 10285億 3772萬 27267元
19 黑龍江 9950億 3826萬 26006元
20 天津 9720億 1228萬 79153元 5
21 江西 9433億 4432萬 21284元
22 廣西 8910億 4856萬 18348元
23 吉林 8684億 2740萬 31693元
24 重慶 8562億 2859萬 29948元
25 山西 8529億 3427元 24888元
26 雲南 7336億 4571萬 16049元
27 新疆 4983億 2159萬 23080元
28 貴州 4421億 3798萬 11640元
29 甘肅 3810億 2635萬 14459元
30 海南 2105億 859萬 24505元
31 澳門 1772億 54萬 325616元 1
32 寧夏 1610億 625萬 25760元
33 青海 1250億 557萬 22442元
34 西藏 565億 290萬 19483元
2010年全國34各省區市人均GDP排名
排序以各地常駐人口數統計得出
(港澳台地區以實際匯率摺合成人民幣得出)
1 澳門 325616元
2 香港 227547元
3 台灣 136671元
4 上海 93488元
5 天津 79153元
6 北京 78194元
7 江蘇 52448元
8 浙江 52421元
9 內蒙古 49467元
10 廣東 47689元
11 遼寧 42285元
12 山東 42014元
13 福建 39617元
14 吉林 31693元
15 重慶 29948元
16 河北 28796元
17 湖北 27339元
18 陝西 27267元
19 黑龍江 26006元
20 寧夏 25760元
21 山西 24888元
22 海南 24505元
23 河南 23842元
24 湖南 23798元
25 新疆 23080元
26 青海 22442元
27 江西 21284元
28 四川 20458元
29 安徽 19768元
30 西藏 19483元
31 廣西 18348元
32 雲南 16049元
33 甘肅 14459元
34 貴州 11640元
中部六省順序依次是:湖北、山西、河南、湖南、江西、安徽等
中西部前五強:內蒙古、重慶、湖北、陝西、寧夏等
⑽ 2011年中國各個城市人均GDP排行
2011年中國各城市人均GDP收入排行榜 1.東莞----22882元; 粵
2.深圳----21494元; 粵
3.溫州----19805元; 浙
4.珠海----18908元; 粵
5.上海----18645元; 滬
6.台州----18313元; 浙
7.廣州----18287元; 粵
8.北京----17653元; 京 9.佛山----17424元; 粵
10.寧波----17408元; 浙
11.紹興----17319元; 浙
12.中山----17255元; 粵
13.杭州----16601元; 浙
14.廈門----16403元; 閩
15.蘇州----16276元; 蘇
16.嘉興----16189元; 浙
17.無錫----16005元; 蘇18.舟山----15524元; 浙
19.金華----15387元; 浙
20.湖州----15375元; 浙
21.南京----14997元; 蘇
22.東營----14939元; 魯
23.惠州----14884元; 粵
24.常州----14589元; 蘇
25.泉州----14209元; 閩
26.大慶----13662元; 黑
27.濟南----13578元; 魯
28.包頭----13218元; 蒙
29.衢州----13006元; 浙
從幾個比較權威的官方網站上獲取的信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be7cce0100ubw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