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呼和浩特2017年gdp排名

呼和浩特2017年gdp排名

發布時間:2020-12-24 19:08:06

Ⅰ 包頭和呼和浩特經濟那個更好一點

這個我知道一點,我之前總是去內蒙古出差,所以對於內蒙古的各盟市都有所了解,我覺得還是包頭好一點,包頭畢竟是內蒙古的經濟中心、製造業中心、工業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包頭的內生經濟驅動力比較強,包頭的國企、央企也多,地方政府的稅收不少,基礎設施方面也不輸呼市,比如地鐵、公共自行車、BRT都在規劃建設中,另外感覺包頭人還是比較務實的,城市規劃方面也比較合理,市區是昆區、東河區、青山區、九原區、高新區這5個,環境沒的說,特別好,公園、廣場遍布全城,所以內蒙古的第一個文明成為、衛生城市、宜居城市、節能減排示範市等知名頭銜也都是花落包頭,反正我每次出差,去包頭,都感覺當地人很親切,比較實在。再說說呼市吧,呼市是內蒙古的省會,當地人把省會叫首府,應該說集中了很多的機關、事業單位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官員比較多,哈哈,這也刺激了呼市的第三產業,比如餐飲、按摩、迪廳和桑拿等服務業,所以呼市的第三服務業比較發達,另外由於自治區政府設立在呼市,所以呼市可以得到更多自治區層面上的撥款,來搞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呼市人擁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另外由於呼市是省會,所以高層住宅多一點,給人一種很發達的感覺,不過呼市的交通比較頭疼,好了,就說這么多吧。

Ⅱ 內蒙古城市排名

排名如下:

1、鄂爾多斯市:GDP總量為3579.81億元,人均GDP為173046元。

2、包頭市:GDP總量為2753.03億元,人均GDP為95668元。

3、呼和浩特市:GDP總量為2743.72億元,人均GDP88087為元。

4、赤峰市:GDP總量為1406.84億元,人均GDP為32605元。

5、通遼市:GDP總量為1222.62億元,人均GDP為39078元。

6、呼倫貝爾市:GDP總量為1185.86億元,人均GDP為46887元。

7、錫林郭勒盟:GDP總量為769.09億元,人均GDP為73135元。

8、巴彥淖爾市:GDP總量為740.14億元,人均GDP為43930元。

9、烏蘭察布市:GDP總量為721.18億元,人均GDP為34301元。

10、興安盟:GDP總量為417.92億元,人均GDP為26052元。

11、烏海市:GDP總量為410.08億元,人均GDP為73085元。

12、阿拉善盟:GDP總量為256.43億元,人均GDP為103399元。

(2)呼和浩特2017年gdp排名擴展閱讀:

內蒙古自治區,通稱內蒙古,簡稱「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橫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地區,接鄰八個省區,是中國鄰省較多的省級行政區之一。

內蒙古下轄9個地級市、3個盟;另外有滿洲里、二連浩特2個計劃單列市(縣級市);52個旗(其中包括鄂倫春、鄂溫克、莫力達瓦達斡爾3個少數民族自治旗),17個縣,11個盟(市)轄縣級市,23個市轄區。

內蒙古地處亞歐大陸內部,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全國總面積的12.3%;截至2017年底全區常住人口為2504.8萬人;全區基本上是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全區由於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響,形成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的復雜多樣的氣候。

內蒙古資源儲量豐富,有「東林西礦、南農北牧」之稱,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積居全中國第一,稀土金屬儲量居世界首位,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草原牧區。

《經濟藍皮(2015~2016)》認定內蒙古為中國大陸6個步入高收入階段和工業化後期階段的省級單位之一。 2016年10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被批准為大數據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類綜合試驗區。

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03.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6年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47.2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6408.6億元,增長1.5%;第三產業增加值8047.4億元,增長6.1% 。

Ⅲ 呼和浩特的經濟

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呼和浩特排名28。
2013年,呼和浩特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710.39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分產業看, 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34.72億元,同比增長5.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66.74億元,同比增長14.5%;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1708.93億元,同比增長7.9%。三次產業的比重為5:32:63,一、二、三產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 2.3%、47.7%和50.0%,三次產業分別拉動經濟增長 0.2、4.8 和5.0 個百分點。 全年地方財政總收入實現360.05億元,比上年增長13.8%。 呼和浩特有「中國乳都」之稱,擁有「伊利」、「蒙牛」兩大國內知名乳業品牌,已形成了呼市最具活力的乳業產業鏈條。奶牛頭數、奶產量、人均佔有量、人均消費量等均居全國之冠。2005年8月28日呼和浩特市被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乳都」。到目前為止全市乳品加工企業超過13家,乳品加工企業從業人員1.7萬人,相關從業人員達60萬人,獲綠色食品標志的乳產品達30多個。2009年,奶牛存欄達到70萬頭,鮮奶產量達到305.4萬噸,乳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
2013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458.14千公頃,比上年增長3.2%,其中糧食播種面積326.67千公頃,比上年增長 0.5%。全年糧食產量136.90萬噸,比上年增長 12.3%。2013年末家畜存欄252.36萬頭(只),比上年下降3.3%。 呼和浩特已建成大唐托電、呼市熱電廠、北方金橋等電廠,電力裝機容量在全國地級市中位居前列。 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呼和浩特市六大支柱產業之一。 呼和浩特市生物制葯及發酵工業起步較早,建成了全國最大生物發酵基地之一,生物制葯及發酵工業已成為呼和浩特市一個支柱產業。 此外,呼和浩特在冶金化工、機械製造、新興能源等方面也具有較強優勢。
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1 %,其中: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3.8%,集體企業增加值下降18.3%,股份合作企業增加值增長41.5%,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40.5%,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加值下降8.6%,其它經濟類型企業下降26.1%。
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435.70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實現利潤110.32億元,比上年增長26.4%;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18.41億元,比上年下降33.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8.4%,比上年提升3.2個百分點。 呼和浩特市服務業由以傳統服務業為主向現代服務業為主轉變,並以金融、物流、旅遊為依託。新興服務業逐步發展壯大,據統計截至2009年,呼和浩特市共有律師事務所38家,各類咨詢機構44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商務中介服務業在資質機構數量,從業人員專業水平都排在自治區前列。
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04.83億元,比上年增長 15.6%。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42.36億元,比上年增長11.8 %。

Ⅳ 內蒙古地級市排名省會是呼和浩特吧

排名?什麼意思?是按大小?經濟?還是其他?

應該叫「首府」不叫省會,因為是自治區。

我再給你們說一遍,呼和浩特是內蒙古的首府!不叫省會!樓下的還漏掉一個,最西部的是阿拉善盟。

還有是「巴彥淖爾」不是「巴音」雖然意思一樣,但不能混了,,我是巴彥淖爾人。

Ⅳ 呼和浩特是幾線城市

三線強
因為
一線城市
一線強
北京
上海
(一個政治文化中心,一個經濟中心,無爭議)
一線弱
廣州
深圳
(南粵雙雄,實力旗鼓相當,公認一線)
准一線
天津
(原本屬於二線強,近幾年國家重視、發展極快,步入准一線)
二線城市
二線強
南京
武漢
沈陽
西安
成都
(都屬於區域中心城市)
重慶(直轄市)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
青島
大連
寧波(三個經濟發達的計劃單列市)
二線弱
濟南
哈爾濱
長春(剩下的三個副省級城市)
廈門(計劃單列市、規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線中)
鄭州
長沙
福州(經濟發展較好的三個非副省級省會城市)
烏魯木齊
昆明(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國際化城市)
蘭州(西北重工業城市、蘭州軍區)
蘇州
無錫(最發達的兩個非省會地級市)
三線城市
三線強
南昌
貴陽
南寧
合肥
太原
石家莊
呼和浩特(七個實力相當的省會城市)、佛山
東莞(兩個製造業經濟強市)、
唐山(環渤海重工業大城市)、
煙台(環渤海重要港口、經濟強市)、泉州(閩南經濟中心城市)、
包頭(重工業大城市)
三線弱
銀川
西寧
海口
洛陽
南通
常州
徐州
濰坊
淄博
紹興
溫州
台州
大慶
鞍山
中山
珠海
汕頭
吉林
柳州
准三線
拉薩
保定
邯鄲
秦皇島
滄州
鄂爾多斯
東營
威海
濟寧
臨沂
德州
濱州
泰安
湖州
嘉興
金華
泰州
鎮江
鹽城
揚州
桂林
惠州
湛江
江門
茂名
株洲
岳陽
衡陽
寶雞
宜昌
襄樊
開封
許昌
平頂山
贛州
九江
蕪湖
綿陽
齊齊哈爾
牡丹江
撫順
本溪
丹東
遼陽
錦州
營口
承德
廊坊
邢台
大同
榆林
延安
天水
克拉瑪依
喀什
石河子
南陽
濮陽
安陽
焦作
新鄉
日照
聊城
棗庄
蚌埠
淮南
馬鞍山
連雲港
淮安
麗水
衢州
荊州
安慶
景德鎮
新余
湘潭
常德
郴州
漳州
清遠
揭陽
梅州
肇慶
玉林
北海
德陽
宜賓
遵義
大理
四線城市
剩餘的所有城市
但是,包頭升為二線了。

Ⅵ 請問呼和浩特市近幾年產業結構、支柱及特色,經濟發展規劃及趨勢,相關GDP、投資、消費額、儲蓄額

問得好多
簡單的給你回答一下

市產業結構總體上還處於一種調整的狀態中 整體軟化不明顯 自主創新能力比較薄弱 農業畜牧業所佔比例連年下降 工業比例上升較快 尤其是以乳業()、電子業、制葯業等特色工業支柱為先導帶動了整體的快速發展 三產服務業發展尤快 而且比較具有自主性和創新性 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健康的第三產業結構 比較大的支柱企業有伊利 蒙牛 大唐托電 tcl 創維 華蒙金河等

經濟規劃嘛
無非還是那幾句
經濟結構調整 產業結構優化 消費結構升級 積極培育良好的市場氛圍和投資環境 政府牽頭 鼓勵自主創新 突出環保節約 保持我市經濟的又快又好發展勢頭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而做好服務工作

其他專業數據請查詢我區政務公開的相關統計數據

http://www.huhhot.gov.cn/chinese/home/index.asp

Ⅶ 呼和浩特經濟最發達區和經濟最落後的區分別是哪個

呼和浩特2019年各區GDP如下:賽罕區(776.5億),新城區(605億),玉泉區(306億),回民區(298億),土左旗(188億),和林格爾縣(174.5億),托克托縣(148.6億),清水河縣(58.6億),武川縣(50.6億)建成區來比,回民區最低,加上縣級相比,武川縣最落後。最發達的是中心區賽罕區。

Ⅷ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經濟最發和經濟最落後分別是哪個區

對,我認為發展最好的應該就是三塊或者這種比較內部的這個區。

Ⅸ 呼和浩特和廈門哪個城市綜合實力強剛看了13年城市gdp排名廈門gdp高於呼市,教育也強於呼市因為廈門大學

沿海城市肯定比內陸城市發達,何況呼和浩特市還是少數民族地區,我個人覺得肯定廈門更強些

Ⅹ 呼和浩特未來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

內蒙古是中國最北部地區的一個省份,與俄羅斯等國毗鄰。它在中國的最北部。它的邊疆文化也很有特色。






同時,近年來,內蒙古其他地級市人口開始向呼和浩特轉移,常住人口達到31.6萬人,在GDP上略超過包頭市。






此外,伊利和蒙牛這兩個國內知名企業落戶呼和浩特,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結合區域優勢,這兩家企業建立了成熟穩定的乳品產業結構,並在全國市場吸引了一批穩定的客戶群體。

閱讀全文

與呼和浩特2017年gdp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