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單位GDP能耗是多少,與發達國家相比如何
中國單位GDP能耗是多少,與發達國家相比如何
------「以單位GDP能耗計算,每百萬美元能耗,比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高2?2倍,比美國、歐盟、日本分別高2?3倍、4?5倍、8倍資料來源:我國節能現狀與「十一五」節能重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周大地,郁聰,朱躍中,人民網/人民日報/中國經濟時報。。」 ------「從單位產品的能耗水平看,目前8個高耗能行業的單位產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進水平高47%,而這8個行業的能源消費占工業部門能源消費總量的73%資料來源:我們必須選擇新型工業化,中國環境新聞網;中國能源拉響警報,人民網;中國能源戰略構想,中國能源綜合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課題組;2004年中國行業發展報告;「十一五」一個重要目標:單位GDP能耗降低20%,2005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 ------據北京大學《經濟增長的綠色核算》課題研究,我國單位GDP能耗約為世界平均值的四倍以上,為日本的14倍多,2003年我國消耗了相當於全球總產量30%的主要能源和原材料,創造的GDP僅佔到世界的4%。 ------2004年,中國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鋼材、8%的石油、45%的水泥,而創造的GDP僅佔世界的4%資料來源:空前的節約運動,中國力降資源對外依賴度,國家環保總局網站。 ------從能源利用效率來看,作為佔全球總人口1/5的中國,2004年GDP佔全球GDP只有4%,但單位產值能耗卻是發達國家的3~4倍。我國單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資料來源:「十一五」一個重要目標:單位GDP能耗降低20%,2005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 ------目前我國每年的新建建築中80%以上仍屬於高耗能建築,單位建築面積採暖能耗為氣候相近發達國家的3倍左右。再比如汽車,中國的汽車生產過程中消耗為1?6噸油當量,美國只有0?9噸油當量資料來源:「十一五」一個重要目標:單位GDP能耗降低20%,2005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 ??「目前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僅33%,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資料來源:「十一五」一個重要目標:單位GDP能耗降低20%,2005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中國國土資源報;有關領導講話。」 ------原地質礦產部朱訓部長按匯率GDP比較的結果是:中國1億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12?03萬噸標准煤,大約是日本1億美元GDP所消耗能源的7?20倍、德國的5?62倍、美國的3?52倍、印度的1?18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28倍資料來源:關於中國能源戰略的辯證思考,朱訓,《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第8期。
中國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2.2倍
2011年12月28日上午,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報告時透露,201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主要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
據中新網報道,張平指出,盡管「十一五」時期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能源消耗仍然偏高,環境污染仍很嚴重,生態環境仍十分脆弱。2010年中國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主要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石油、鐵礦石等均已超過50%。
據上述報道,2011年前三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僅下降1.6%,氨氮排放量下降0.9%,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7.2%。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持久性有機物等持續增加,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農村和土壤環境問題日益凸顯,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生態問題十分突出,一些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接近極限。
據財新網報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此前透露,2011年第一季度單位GDP能耗只降低了0.8%,前三個季度為1.6%,距離今年要完成3%—3.5%的任務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當時國務院專門召開了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進一步推動節能減排。
2011年9月7日,國務院印發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下稱《方案》)。該《方案》明確,「十二五」節能目標為:到2015年,全國萬元GDP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准煤(按2005年價格計算),比2010年的1.034噸標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噸標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間,實現節約能源6.7億噸標准煤。
據上述《方案》,「十一五」期間,全國單位GDP能耗降低19.1%。基本實現了「十一五」規劃設定的約束性目標,扭轉了「十五」後期單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上升的趨勢。
熱心網友�0�22012-5-28
中國資源現狀可以有兩句話可以概括,一從中國的歷史和資源應用的效果來看資源利用效率取得了明顯的提高。二與發達國家相比,甚至與部分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資源利用效率問題依然十分嚴重。從單位的GDP能耗來說,我們從1980年到2000年,單位GDP能耗明顯下降。20年期間,我們累計下降64%,而世界同期的平均水平是下降了19%,OECD國家下降20%,也就是說中國的單位GDP能耗取得了明顯結果。但是,從2002年開始,單位GDP能耗出現上升。
我們來說一下萬元GDP的用水量。在1980年的時候,萬元GDP的用水量是9800立方米,到了2004年我們的萬元GDP用水量只有448立方米,下降的非常的明顯。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引起用水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用水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03年農業用水佔全社會用水的比重由1980年的83%下降到了64%,用水結構發生的明顯的變化。第二,從工業用水來看,實現增產不增水。特別是在1999年到2002年期間,工業用水量是零增長,盡管這個期間工業增加值增長很快。
從上面一組數據可以支持剛才我說第一個結論,從歷史來看,中國的資源利用有明確的進步,但是問題依然突出,挑戰依然嚴峻。主要的問題概括下來有三點:
第一個問題,是資源利用效率明顯偏低,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給大家舉幾個例子:第一個例子,從工業能源效應來看,八個主要耗能工業,單位能耗平均比世界先進水平高了40%以上,而這個八個主要工業部門占工業GDP能效的73%;第二個例子,我們的糧食作物平均水分生產率,一立方米產多少糧食,僅是發達國家的一半。我們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要比發達國家低15~25個百分點。另外,我們礦產資源的總回收率大概是30%,比國外先進水平低了20個百分點。比如建築節能、建築高能耗問題十分突出。單位面積採暖能耗相當於氣候相近發達國家2~3倍。我認為在這樣一個快速城市化的初期發展中,這個問題不解決,將來再改變現在所付出的代價和難度是非常大的。
第二個問題,近年來的資源需求增長加快,資源約束矛盾不斷加大。剛才談到能源的密度,單位GDP能耗從2002年開始又出現了增長。也就是說,在2002年的時候一直到現在,能源消費的增長速度大於GDP增長的速度,在1980年—2000年的時候,能源消費的彈性系數不到0.5,現在超過1。電力消費的彈性系數,從2000年開始就大於1,電力消費增長快於GDP增長。資源的約束矛盾不斷加大,中國的人均資源佔有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的資源總量是居世界第三位置,但是人均資源佔有量是世界第53位,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一半。中國的淡水資源佔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人均的淡水資源量將會越來越少,我們估計到2030年中國將列入嚴重缺水國家。從2002年開始為什麼說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快於GDP,最重要的問題是產業結構的發生了一些明確的變化。
大家可以看到,重工業的比重前些年快速增長,到2004年重工業已經超過67%,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63%,63%中近3/4是來自於重工業。從主要高耗能產品的單耗來看,產品能耗不是提高了,而是在逐漸下降,產品的能源消耗還是在提高。因此,近幾年造成資源需求快速造成的主要原因,我們認為是結構性的問題,是經濟增長方式的問題。因此,要建設節約型社會,要改變這樣偏離資源節約方式軌道的發展方式,要在經濟結構上做大文章。
第三個問題,環境污染嚴重,並沒有擺脫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造成了高昂的經濟成本和環境成本。並對公眾健康產生明顯的損害,大氣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佔GDP的3%~7%。目前已經存......
求近幾年世界各國單位GDP能耗對比。: ---「以單位GDP能耗計算,每百萬美元能耗,比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高2?2倍,...中國排名如何?...
萬元GDP能耗是怎樣算的?: ??「目前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僅33%,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資料來源:「十一五」一個重要目標:單位...
俄羅斯是發達國家但為什麼它的單位GDP能耗比中國還高?: 俄羅斯的經濟增長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靠出口能源的,其實俄羅斯只能算是4強國中的一個,並不能算是發達國家,...
如何從GDP 看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中國目前的人均gdp是多少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0年4月發布的2009年...發達國家單位...
中國人口資源問題?: 二與發達國家相比,甚至與部分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資源...剛才談到能源的密度,單位GDP能耗從2002年...
中國2008年單位GDP能耗是多少??: 我國2006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79%,2007年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04%,2008...
中國的資源!!! 急用~~~~~~~~~: 二與發達國家相比,甚至與部分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資源...剛才談到能源的密度,單位GDP能耗從2002年...
我國三大產業GDP和能源消費比例示意第二產業單位產值能耗最高?: 與較發達國家相比第二產業中,我國單位產值能耗較高
關於中國資源問題的論述: OECD國家下降20%,也就是說中國的單位GDP能耗取得...水分生產率,一立方米產多少糧食,僅是發...
Ⅱ 2016年西安市各區人均GDP
2016已經劃上圓滿句號,今年西安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6257.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5%,較2015年提高0.3個百分點,分別高於全國和全省1.8和0.9個百分點。在全國位於26位。
對於過去的一年西安各區縣取得的成績您是否清楚呢?
日前西安統計局公布了2016年西安各區縣經濟運行數據。GDP是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體現了各區的財力、經濟活躍度以及創造財富的能力。
您知道哪些區縣最富,哪些區縣實力較弱呢?
雁塔區
1235.43億
全市排名:第1
全區總面積152平方公里,轄8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超過110萬。雁塔區是西安市最大的核心區,區內擁有西安市最好的文化教育資源與眾多名勝古跡,是中國著名的科教文化旅遊大區。2016年雁塔區躍上1200億元的大關,總量居全省24城區之首!
未央區
772.88億
全市排名:第2
全區總面積262.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80萬。歷史上先後有秦、漢、唐等11個王朝建都未央。2010年躋身新中國60年縣域經濟最具投資潛力十大縣市。如今的未央區位於西安城區北郊、是西安市新的行政中心、城市中心區,是二十一世紀的「浦東新區」。
碑林區
741.68億
全市排名:第3
全區總面積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60萬。是一個文化教育發達、文物名勝薈萃、科技力量雄厚、市場經濟繁榮的城區。碑林區也是西安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蓮湖區
621.91億
全市排名:第4
總面積38平方公里,總人口70.68萬。轄9個街道,這里交通發達,遺址眾多,歷史上蓮湖區域是西安中心城區的一部分,自漢高祖五年(前202)設長安縣後,歷代屬長安縣轄。
長安區
608.02億
全市排名:第5
全區總面積1580平方千米,轄25個街道辦事處,人口108萬,古長安曾是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的京畿之地,長安交通方便,鐵路公路連接四面八方;通訊發達,電力充足,水源豐沛,地下熱水蘊藏豐富。
新城區
540.66億
全市排名:第6
總面積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86萬人,是陝西省政府和省市機關的所在地,新城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是省市重要的交通樞紐,素有「古城門戶」之稱。同時這里旅遊資源豐富,文化積淀深厚。
灞橋區
329.78億
全市排名:第7
全區總面積332平方公里,轄9個街道辦事處,33個社區,226個行政村,常住人口60.82萬。集中了豐富的審美文化資源、產業文化資源與經濟文化資源。
高陵區
300.24億
全市排名:第8
高陵區幅員面積294平方公里,轄3鎮3街道2管委會;常住人口超過35萬。境內有唐昭慧塔、李晟碑、東渭橋遺址等古文化遺跡,是中國建縣歷史最早的縣份之一。高陵區是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閻良區
193.94億
全市排名:第9
總面積244平方公里,轄2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28萬人。閻良區航空工業發達,是集飛機設計、製造、鑒定、試飛、教學、研究於一體的著名中國航空城。閻良旅遊以航空科普游為主。
臨潼區
183.11億
全市排名:第10
總面積915平方公里,人口72萬,轄23個街道辦事處、28個社區,285個行政村。自周秦到漢唐,臨潼一直為京畿之地,處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地帶。現在是中國御溫泉之都、中國十佳生態休閑文化旅遊城區、陝西省旅遊示範縣。
戶縣(鄠邑區)
162.81億
全市排名:第11
總面積1282平方公里,總人口60萬。戶縣地處古都長安近郊,為周秦漢唐歷朝京畿之地,秦漢時為皇家上林苑屬地,歷史遺存與文化積淀豐富而厚重。
藍田
122.44億
全市排名:第12
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萬。藍田縣亦是陝西省歷史文化名城,因境內盛產美玉而得名。藍田縣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是聞名遐邇的「美玉之鄉」。
周至縣
114.99億
全市排名:第13
全縣總面積29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9.4萬。境內有道教文化發祥地、世稱「天下第一福地」的樓觀台,周至環境優美、風景秀麗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總結: 2016全市各區基本保持8%的經濟增長速度,長安區以12%的增幅占據第一位,增長速度較低的是閻良、臨潼區,分別是2.3%,4.2%。
Ⅲ 2016年全國各大城市GDP值排名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城市gdp排名-依次是:1上海、2北京、3深圳、4廣東、5重慶、6成都、7蘇州、8杭州、9南京、10天津、11青島、12鄭州、13無錫、14寧波、15武漢、16長沙、17佛山、18西安、19南通、20濟南。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Ⅳ 埃及2016年GDP多少美元
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100億美元!人均GDP:3508美元 人口289萬
Ⅳ 獨聯體gdp排名2016
歐亞發展銀行(EDB)分析研究部日前發布了最新一期《獨聯體宏觀監測報告》稱,2015年獨聯體國家GDP將下滑2%至3%,2016年將恢復增長,有望達到1.5%至2.5%。
Ⅵ 2016淄博的人均gdp
據目前的水平看,從地理位置及潛力看,估計可能性不會很大,至少15年很難!
Ⅶ 義大利,加拿大誰的GDP高,誰的人均GDP高
就GDP總量而言,義大利略勝一籌;就GDP人均而言,加拿大表現更佳。
GDP一般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世界銀行(World Bank)、聯合國(United Nations)等機構公告內容作為參考。以上述機構資料,再分為GDP(nominal)和GDP(PPP)說明。
一、義大利GDP(nominal),依IMF(2017)/ World Bank(2016)/ United Nations(2016),四捨五入,分列如下:
總量分別為:19,379億/18,589億/18,589億美元。
人均分別為:31,984 /30,661/31,279美元。
二、義大利GDP(PPP),依IMF(2017概估)/ World Bank(2016)/CIA World Factbook(2017概估),四捨五入,分列如下:
總量分別為:23,109億/23,269億/23,070億美元。
人均分別為:37,970/38,161/38,000美元。
三、加拿大GDP(nominal),依IMF(2017)/ World Bank(2016)/ United Nations(2016),四捨五入,分列如下:
總量分別為:16,524億/15,298億/15,298億美元。
人均分別為:45,077/42,183/42,154美元。
四、加拿大GDP(PPP),依IMF(2017概估)/ World Bank(2016)/CIA World Factbook(2017概估),四捨五入,分列如下:
總量分別為:17,693億/16,254億/17,640億美元。
人均分別為:48,141/44,025/48,100美元。
資料來源:WIKI,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nominal)、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nominal) per capita、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PPP)、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PPP) per capita
Ⅷ 美國中國日本德國2016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2016年全球GDP排名前十的國家(括弧內為該國GDP總量):
1、美國版(18.03萬億美權元)
2、中國(11萬億美元)
3、日本(4.38萬億美元)
4、德國(3.36萬億美元)
5、英國(2.86萬億美元)
6、法國(2.42萬億美元)
7、印度(2.09萬億美元)
8、義大利(1.82萬億美元)
9、巴西(1.77萬億美元)
10、加拿大(1.55萬億美元)
Ⅸ 2016年中國人均GDP預測多少人民幣
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會達到1.2-1.5萬美元。作為金磚國家之一的中國近幾年飛速發展。在金磚國家中,中國增長率最高,年均保持在10%以上。預計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有可能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發展勢頭迅猛的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國家已成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中國社科院7日發布《新興經濟體藍皮書》預測,到2015年金磚四國經濟總量佔世界份額將達到22%,而四國GDP增量將佔世界增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國和印度發展更為迅速,預計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印度則可能躍至世界前五。近十多年來,金磚國家發展迅速,追趕發達國家的勢頭相當明顯,表現為經濟增長速度較快,經濟規模世界排位提升,對發達國家趕超效果明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國際經濟影響力提升等。21世紀頭十年,中國經濟增長超過10%、印度超過7%、俄羅斯超過6%,金磚國家整體平均增長率超過8%,遠高於發達國家2.6%的平均增長率及4.1%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長率。此外,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出現巨大反差。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發達國家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從1990年的88.6%下降到2000年的76.6%、2008年的20.8%和2010年的約30%。而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1990年的-0.6%上升到2010年的60%多,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即超過30%,居世界第一。在近十多年裡,除新加入的南非外,金磚國家相繼進入了萬億美元大經濟體俱樂部。由於經濟增長較快,金磚五國作為一個整體,其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的比重從2001年的17.71%上升到2009年的24.22%,五國經濟佔美國經濟的比重也有所上升,顯示金磚國家與美國經濟總量的差距在縮小。在金磚五國中,中國發展潛質最大,發展速度最快,最有希望和最快趕超美國。其次為印度、俄羅斯和巴西,南非次之。2001年以來,中國先後超越義大利、法國、英國、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根據IMF數據,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份額從1978年的1.8%(全球第10位)上升到2007年的6%和2010年的約9%(第2位)。中國經濟總量相當於美國經濟的比重,從1978年的6.5%、2001年的11.5%提高到2007年的23.7%和2010年的約40%。如果按照中國年均7%~8%的經濟增速和人民幣年均升值5%的速度,美國則按照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速(即1.7%),再考慮到美元在未來將出現的長期貶值趨勢。根據這些假設條件測算,中國名義GDP可在2015年內達到美國經濟80%左右的規模,人均GDP將接近1萬美元的水平,中國將替換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而到2020年則可能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根據很多預測顯示,當前中印差距較大,如印度高技術出口商品只佔總出口的5%,只相當於中國的1/6。因此,印度不大可能在今後10年或20年內變得與中國勢均力敵,但到2020年可能躍至世界前五,在中國超越美國後,印度也將在2040年前接近或超過美國,中印美世界經濟新三強將會形成。而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則難以在可預見的未來創造超越美國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