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河南鄭州經濟怎樣
鄭州市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經濟發展水平偏低,整體競爭力較弱。鄭州市縣域經濟的規模、速度、實力、機制、效益,與全國百強縣(市)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2003年全國百強縣的縣域平均GDP總值達到163億元,平均地方財政收入為8.6億元,人均GDP為2.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600元,人均農民純收入5400元,人均在崗職工工資收入1.6萬元。而同期鄭州市6縣(市)縣級GDP平均規模95.37億元,平均地方財政收入3.22億元,人均GDP為1.38萬元,人均地方財政收入465元,人均農民純收入3386元,人均在崗職工工資收入10494元;縣級GDP平均規模、平均地方財政收入、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農民純收入分別比全國百強縣平均水平低41%、63%、42%、82%、37%。由此可見,鄭州市縣域經濟無論是發展水平還是競爭力,相對於全國百強縣都處於明顯劣勢。
2、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產業調整依然滯後。鄭州縣域經濟典型的農業經濟特徵明顯,效益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近幾年雖有所發展,但占經濟總量的比重仍然很小;第二產業優勢不夠突出,資源性加工企業規模偏小,能力較弱;現代高科技企業起點低、數量少,技術含量仍然較低;第三產業比重上升雖然較快,但因起步晚、規模小,不足以支撐整體經濟發展。目前鄭州市6縣(市)縣域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7.3∶63.7∶29。
3、縣級財政運轉困難。財政是經濟發展的綜合反映,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和經濟運行質量決定了財政狀況。由於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財政來源渠道單一,直接表現為各縣人均財政收入差距巨大,最高的縣人均地方財政收入664元,最低的縣人均220元,縣(市)之間相差懸殊。6縣(市)縣級地方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為3.4%,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1個百分點。2000―2003年,全市縣級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3.3%,而財政支出年均增長21.9%。財政收入的增長遠滯後於其支出的不斷擴張,使得縣級財政只能疲於應付人頭費用,而用於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發展社會事業的資金極為有限,縣級財政入不敷出,運轉困難。
4、生產要素大量外流,對外開放程度偏低。一是資金嚴重短缺。由於縣級財政拮據,加之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級以下業務,使縣域經濟發展深受「失血」之痛。2003年,6縣(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10億元,僅占鄭州市各項存款余額的12.7%;6縣(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只有187億元,僅佔全市各項貸款余額的9.4%。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待遇、人居環境等條件限制,大中專學生回縣率很低,到縣級企業工作的更少。由於在待遇和事業留人方面缺乏吸引力,縣域80%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三是產品科技含量低。四是對外開放程度偏低。
5、農民增收任務艱巨,城鄉差距進一步拉大,城鄉統籌不夠協調。近年來,由於鄉鎮企業發展步入低谷,農民外出務工經商不景氣,導致農民增收渠道明顯變窄;再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使得農民收入的增長出現低速徘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2003年與1997年相比,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6%,遠低於「八五」時期年均增長17.6%的水平;2003年6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386元、6299元,差距達46%,農村居民純收入增長速度比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慢5.1個百分點。
❷ 長沙與鄭州GDP十分接近,但綜合實力競爭中,誰更勝一籌
說起我們中國的大城市,可以說都是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優勢。如果要將經濟水平差不多的兩座城市進行比較的話,往往都是不分伯仲。
其實,每座城市都有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路徑,強行的比較沒有太多的意義,比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揚特長,補足短板,切實地提升城市地發展潛力,增進當地居民的福祉,也許這才是最終要義吧。
❸ 大連和鄭州哪個GDP
大連。
大連,別稱濱城,舊名達里尼、青泥窪,是遼寧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位於遼寧省遼東半島南端,地處黃渤海之濱,背依中國東北腹地,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是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貿易、港口、工業、旅遊城市,也是新一線城市。
大連歷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祖先就開發了大連,1899年開始稱大連。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對大連地區進行了侵擾。作為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主要戰場,大連在近代史上曾遭受兩次大的戰爭劫,淪為俄、日殖民地近半個世紀。
大連環境絕佳,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東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稱,是中國東北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先後獲得國際花園城市、中國最佳旅遊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等榮譽。
大連是世界經濟論壇(WEF)夏季達沃斯的常駐舉辦城市,擁有中國最大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全球第二大大豆期貨市場:大連商品交易所。2014年6月,中國第十個國家級新區大連金普新區正式設立。
2016年6月14日,中科院對外發布《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顯示,大連宜居指數在全國40個城市中排名第四。 2016年12月30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確定大連市等13個城市為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範城市。 2017年,大連市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大連被譽為「2017美麗山水城市」。
鄭州,河南省省會,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地處華北平原南部、黃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東接開封市,西依洛陽市,南與許昌市、平頂山市接壤,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焦作市相望,介於東經112°42′-114°14′、北緯34°16′-34°58′之間。
鄭州市總面積7446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常住人口956.9萬人。2015年鄭州生產總值為7315.2億元。鄭州市地處中原腹地,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位於中國地貌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交接過渡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
鄭州是中國公路、鐵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綜合交通樞紐,是中國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和中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 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國首家期貨交易所。鄭州航空港區是中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鄭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為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歷史上曾五次為都、八代為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 。全市有世界文化遺產2項1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43項,擁有黃帝故里、商城遺址、天地之中等眾多歷史人文景觀。
2017年1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復函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2017年,鄭州市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❹ 洛陽現在的GDP是多少,在河南省排名第幾和鄭州有多大差距
記者前日從洛陽市委八屆八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洛陽市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1100億元,成為我省繼鄭州之後又一個GDP超過千億元的城市。鄭州以生產總值1650億元名列全國城市第25位.
❺ 為什麼長沙2018GDP比鄭州高,增速比鄭州快,2019gdp卻低於鄭州
有時候統計會有誤差。。
❻ 河南省GDP為什麼這么高
原因是河南省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工業大省的重大轉變。
河南歷來是農業大省。1949年,河南一產占.6%、二產佔18.2%,農業占據絕對統治地位。2018年,河南一產降至8.9%、二產提高到45.9%,實現質變。
全省形成了以裝備製造、食品製造、新型材料製造、電子製造、汽車製造5大主導產業為重點,以智能製造裝備、生物醫葯等4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工業經濟總量穩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河南挺起了製造業的脊樑。
從鄉村型社會到城市型社會的重大轉變。建國初期,河南是農村型社會。近年來,從中原經濟區獲批建設,到中原城市群成為國家重點發展城市群,再到鄭州躋身國家中心城市行列,河南的城鎮化突飛猛進。
農村人口每年轉移落戶近200萬人,進入了歷史上城鎮化發展速度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時期,2018年城鎮化率達51.7%。
(6)鄭州2017年GDP增長擴展閱讀:
河南省的對外經濟:
2019年全年河南省貨物進出口總值5711.63億元,比上年增長3.6%。出口總值3754.64億元,增長4.9%;進口總值1956.99億元,增長1.2%。
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新設立企業214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87.2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6%。實際利用省外資金9993.80億元,增長3.6%。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新簽合同額44.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2%;營業額41.63億美元,增長20.7%。
❼ 鄭州未來10年,GDP能超過武漢嗎
我希望鄭州能在10年內超過武漢,但以目前的實力,還是有些難度,但鄭州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希望還是有的。
綜上所述,武漢和鄭州雖然看起來各不一樣,但是它們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了中國的進步和發展,都是我們熱愛的地方,也是很多人都想要去奮斗的城市,它們的共通之處就是機會很多。但從眾多指標對比來看,各方面都弱於或者遠低於武漢。因此鄭州想要超過武漢,估計10年內有難道,但還是有希望。
最後,希望鄭州加大科技、教育的投入,引進更多的大學,畢竟得人才得天下。
❽ 河南各市2019gdp是多少
河南各市2019GDP如下:
1、鄭州:11191.13億元;
2、洛陽:5019.93億元;
3、南陽:3802.89億元;
4、許昌:3043.20億元;
5、周口:2935.79億元;
6、新鄉:2707.45億元;
7、安陽:2545.67億元;
8、商丘:2599.51億元;
9、信陽:2598.17億元;
10、焦作:2466.60億元;
11、駐馬店:2583.18億元;
12、平頂山:2285.76億元;
13、開封:2123.97億元;
14、濮陽:1736.88億元;
15、三門峽:1718.97億元;
16、漯河:1312.72億元;
17、鶴壁:897.58億元;
18、省直管濟源:682.60億元。
(8)鄭州2017年GDP增長擴展閱讀
1、河南省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長為7.7%,下半年河南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最終實現了同比增長7.0%的好成績。
2、河南是人口大省,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38.30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6.0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8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17%。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76萬人,年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3040.89萬人,其中省內轉移1826.01萬人,省外輸出1214.88萬人。
3、2018年年末河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2995.14萬人,2019年,該數據首次突破3千萬人。同時,省內轉移數量也有大幅增長,可見越來越多河南「勞動力」走向城市掙錢,也更願意到省內大城市工作。
❾ 2020鄭州的GDP是多少
2019年鄭州市gdp破萬億,大致在10500億人民幣左右,接近1500億美元,大約占河南省gdp的20%。2020年面臨新冠疫情,全國都面臨企業復工困難,經濟增長乏力的困境,鄭州作為河南省的省會,中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必然也會受到疫情因素的影響,預計2020年全國經濟增長率在2%左右,鄭州歷年均超出平均線,大致增長區間在3%到5%左右,所以2020年鄭州gdp預計會達到11000億人民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