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口的GDP都超過東莞的泉州,為何不是新一線城市
目前我國共有15個新一線城市,每年的排行榜都變動不居,根據2020年最新榜單,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沈陽、青島、合肥、佛山光榮上榜。成都依舊穩居龍頭地位不倒,昆明、寧波不幸出局被合肥和佛山後來者居上。對此,福建人卻有不同看法,泉州GDP總量和人口總量都超過東莞,卻不能入選新一線,福建人表示不服。
縱觀新一線15個城市,幾乎都是所在區域的交通樞紐,成都如此,武漢如此,沈陽亦是如此,反觀泉州自己,因為地處東南沿海地區,即使有高鐵通過,但是卻依舊沒有形成通達的交通網路,且泉州晉州國際機場就運載量還需要再不斷提升,完全無法支撐起一座新一線城市的客運需求。綜合來說,泉州想要進入新一線,還需要多方面全面提升才行。
② 新一線城市的考核標準是什麼
新一線城市的考核標准,首先就是經濟是否達標,因為經濟是一個城市的基礎,直接決定全民的生活質量。還有人均收入水平,只有全民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
除此之外,還有人口的多少,人民素質的好壞以及教育程度等一些綜合指標。只有這些都達標了,那麼就一定能夠成為一線城市。
③ 泉州GDP超過東莞,福建省第一大市,為什麼不是新一線
④ 泉州市2019年第四季度經濟總量多少
泉州市2019年度,經濟用量約為9600億,
⑤ 按GDP來算,泉州一直是福建第一,廈門何時超越泉州
說到福建,大部分人第一個想到就是廈門,但其實,廈門的GDP在福建省的排行並不是第一,而泉州截止年,已經連續16年坐在福建省GDP排行的頭把交椅。從2018年福建省GDP來看,泉州的GDP總量比廈門多了一倍左右,雖然廈門的經濟建設更好,但從兩者GDP的差異上看來,一時半會兒廈門的GDP還是無法趕上福州的。
⑥ 福建省哪個城市GDP最高,元朝曾超廣州,連續21年領跑第一
如果要問福建省GDP最高的城市是誰,相信很多人都會條件反射地想到省會福州市和廈門市。雖然這兩座城市發展強勁,但卻不是全省GDP最高的城市,福建省GDP常年位居榜首的則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泉州市,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福建省這座“低調”的城市吧。
泉州著名的景點有開元寺、府文廟、清源山等等,如今的已經泉州變成了一個非常適合生活的城市。它少了一絲北上廣深廈的激烈競爭,但又同時不失生活樂趣。在泉州你既可以選擇打拚事業,同樣也不會讓你感覺特別乏累,周末閑暇的時候再約上三五好友去清源山采風踏青,實在是舒服至極。另外泉州作為福建省的重要城市,交通自然也是沒話說,他擁有自己獨立的國際機場,想要出國旅遊辦事都非常方便。這樣的一座城市,你愛了嗎?
⑦ 為什麼泉州的GDP能長期占據福建省第一
泉州的GDP已經連續20多年位居福建第一了,作為沿海開放城市,泉州和省會福州,特區廈門其實並沒有兩樣,都是民營經濟活躍,商業頭腦靈活,外貿經濟發達的城市,但泉州又何以一枝獨秀,經濟常年領跑福建省呢?個人認為綜合下來有以下幾點原因:
三:泉州的產業集群效應非常明顯,服裝鞋帽,五金家電,石材水暖……我也沒法一一列舉,泉州所擁有的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數量位居全國地級城市第一。
泉州已經形成了縣縣都有產業集群,縣縣都有特色產業的民營經濟基本布局,南安的石材水暖,晉江的日化鞋服,石獅的服裝牛仔,德化的陶瓷工藝,產業不重疊,各自科學發展,一縣一特色,民營經濟百花齊放,各顯神通,泉州把這一切都發揮到極致,小到拉鏈大到汽車玻璃,泉州都能把它做到世界第一。
第二,比如:安踏目前是世界第三大運動鞋服製造商,市值僅次於耐克和阿迪達斯,潯興拉鏈,世界上最大的拉鏈生產商,信義玻璃,目前是亞洲第二,世界第三的汽車玻璃製造商,強大的民營經濟既提供了就業,又拉動了內需,也為經濟高速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去年,泉州市共完成GDP7548億元,繼續穩居福建省第一,全國地級城市前列,經濟增速達到8.4%,但與第二名的省會福州差距縮小,顯示出泉州目前面對外貿出口整體萎靡不振的情況下,民營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也存在著拐角轉折的問題。
⑧ 為什麼福建省GDP最高的不是省會福州也不是廈門,而是泉州
因為泉州的製造業多,所以GDP也就相應的領先了。
福州第二,廈門第三
給你一個數據分析,看看就清楚了。
福建省有9個地級市,其中整體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分別為泉州、福州以及廈門,而且泉州多年以來GDP總量都屬於最高的,這跟泉州較為發達的工業密切相關,因為在三大產業當中,以工業、建築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所佔地區生產總值(GDP)比例最高,17年工業實現增加值3926.19億元,增長7.7%,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74.19億元,比上年增長3.5%;而同年第一、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98.03億元和2952.19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2.6:58.3:39.1,促使泉州經濟增長較快。
其次,福州去年GDP總量為7856.81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94.66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3204.90億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4157.26億元,增長9.2%。由此可見,工業的發達程度不如泉州,從而相對應第二產業創造的經濟收益遠低於泉州,而福州以國內貿易、對外經濟、金融業、服務業以及旅遊業等為主第三產業增加值超過泉州,從整體來看,泉州三大產業增加值依然超過福州,從而經濟總量去年約達8468億元,同時比福州多出800多億元。
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認為,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新活力,福建成為深化改革的「試驗田」和「苗圃地」,「多區疊加」優勢正逐漸轉化為發展優勢,高質量發展支撐有力。
就2019年而言,張國旺表示,福建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三次產業運行平穩。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96.23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20581.74億元,增長8.3%,收入超百億元的工業企業達45家,產值超千億的產業集群達18個;第三產業增加值19217.03億元,增長7.3%,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
製造業依舊是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張國旺指出,2019年,福建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製造業投資增長16.2%。全省高成長企業超過4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4500家,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3%,高技術製造業投資、製造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7.0%和22.2%;新型功能材料、生物醫葯等4個集群入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智能手錶、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新產品產量增速迅猛,互聯網、商務服務、科研服務、教育衛生等服務業快速增長。
⑨ 有誰知道泉州市金門縣2019年GDP
金門縣的GDP暫時我們沒辦法知道。
只有等到當地官方通告了才可以清除。
⑩ 同為民營經濟發達地區,溫州gdp為什麼比不過泉州
溫州人沒有轉型升級能力,主要是溫州人不行,只能做低劣產品。溫州人憑借改革開放先發優勢開了個好頭,那時物資匱乏,是賣方市場,溫州的低劣垃圾產品打火機、眼鏡等不愁沒有銷路。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其他地區與溫州同類型產品工廠越來越多,溫州的工業競爭力明顯不足了。泉州人務實,精益求精,溫州地區上市公司數量僅23家,泉州有104家,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重要的是泉州還在上升勢頭,溫州已經走下坡路了,再過十年泉州與差距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