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湖南、江西、廣西和貴陽都很接近廣東,經濟GDP卻跟廣東的排名有很大距離啊
如果分三等。我想廣東在第一等,湖南在第二等,至於廣西、江西和貴陽相差不遠,都歸第三等吧!而為什麼後面四省和廣東的GDP相差那麼遠,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廣東人口比其它四省多很多。廣東人口八九千萬不是少數,人多總量當然大;而其它四省人口最多的湖南才六千七百萬。第二,與國家政策有關。改革開放在廣東試點,廣東的高速發展比其它四省多十多二十年,這是廣東GDP高於其它四省的根本原因。有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湖南地處中部,國家實行中部崛起戰略以來,湖南的經濟就好多了。加上人口多於中部其它省和湖南人風風火火的性格,湖南成為中部經濟最強只是時間問題!湖南2008年的GDP總量雖然只是廣東的三分之一,但亦是江西的近兩倍、貴州的近三倍;而且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湖南的GDP可以變成廣東的40%、50%、60%甚至和廣東齊頭!
2. 有誰能預測2020年廣西那個城市人均gdp最高
我國城市化發展現狀
1.城市化發展速度快、城鎮人口不斷增長。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城市化發展速度呈現先慢後快的特徵。1949年,我國的城市化率僅為10.6%,1978年增長到17.92%,近30年只提高7.3%,發展速度很慢。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增長到2000的36.09%,22年增加了18.17個百分點。「十五」期間,我國城市化發展迅速,由2000年的36.09%增長到2004年的41.8%,2005年達到43%,年均增長1.4%。伴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鎮人口數量由1978的17 245萬人增長到2005年底的56 212萬人,城市總數由193個增加到668個。
2.城市化水平地區差異大。城市化水平是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體現。我國東部地區的城市數量、城市化水平及增長速度均高於中西部地區。截至2001年,全國城市總數為662個,其中,東部地區293個,佔44.26%,中部地區247個,占 37.31%,西部地區122個,佔18.43%。從省際之間看,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市,達到88.3%,北京、天津的城鎮化水平超過70%,最低的西藏僅為18.9%。地區間城鎮化發展速度也不同,1990—2000年十年間,上海、江蘇、福建的增長幅度都超過了20個百分點,浙江、廣東、海南、重慶的增長幅度在15~20個百分點之間。而中西部地區的增長不足10%。
3.城鎮化水平低。我國的戶籍制度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發展戰略限制了農村人口向城市的遷移,非農產業就業比重低。城鎮化水平低於非農產值比重,2005年,我國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87.6%,而城鎮化水平為43%,二者相差44.6個百分點。從非農產業就業的比重考察,2005年非農產業就業比重為53.9%,城鎮化水平低於非農就業比重近11個百分點。從人均GDP的角度看,世界上人口密度較大的國家在人均GDP接近l 000美元水平時,同期的城市化率都在50%以上,我國2002年GDP為102 398億元人民幣,以美元計算人均GDP達到l 000美元,而2002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只有39.1%。
3. 廣西各城市排名
廣西壯族抄自治區地級市人口(2018年數據)和面積(2018年數據)排名如下:
1、廣西各地級市人口(2018年數據)人口排名:
廣西歷史悠久,早在80萬年前廣西就有原始人類生息了,先秦時期,嶺南稱百越之地,廣西分屬西甌、駱越。廣西境內最早的古國,見諸文獻記載的是蒼梧古國。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佔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郡、象郡與南海郡」3個郡。廣西分屬桂林郡、象郡,這是廣西歷史上第一次劃分行政區。
4. 廣西經濟在國內排名第幾
1、廣東 39082億元 增速9.5%廣東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見事早、行動快、出拳重,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完成生產總值39082億元、比上年增長9.5%,人均生產總值40748元、增長8.4%,均提前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
2、江蘇 34061億元 增速12.4%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061億元,比上年增長12.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4232元,摺合6475美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29億元,增長1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9%。
3、山東 33805.3億元 增速11.9%全省實現生產總值 33805.3億元,增長11.9%;地方財政收入 2198.5億元,增長1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19元,分別增長9.2%和8.5%。
4、浙江 22832億元 增速8.9%2009年,全省生產總值22832億元,比上年增長8.9%;地方財政收入按可比口徑增長7.2%;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例1.7%;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預計下降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007元,實際增長9.7%和9.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1.5%;城鎮新增就業81.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6%;人口自然增長率4.63‰。
5、河南 19367億元 增速10.7%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19367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26億元、支出2903億元,分別增長11.6%和2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705億元,增長3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46億元,增長19.1%。
6、河北 17026.6億元 增速10%經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生產總值實現17026.6億元,總量排全國第六位,比上年增長10%。
7、遼寧 15065.57億元 增速13.1%預計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5065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91億元,增長17.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075億元,增長3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12億元,增長18.2%。經濟增長保持了不低於振興以來的平均速度,不低於東部地區的平均速度。
8、上海 14900.93億元 增速8.2%2009年,上海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2%,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540.3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5273.3億元比上年增長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4%,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0.4%,扭轉了工業生產持續下滑的走勢,初步遏制了對外貿易降幅持續擴大的勢頭。
9、四川 14151.3億元 增速14.5%初步統計,全省生產總值14151.3億元,增長14.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74.2億元,增長21.9%;城鎮新增就業7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4元,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4462元,增長8.3%;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8%;人口自然增長率2.7‰。
10、湖南 12930.7億元 增速13.6%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2930.7億元,增長13.6%;財政總收入1504.6億元,增長1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695.4億元,增長3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13.8億元,實際增長21.1%;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0.4%。
11、湖北 12831.52億元 增速13.2%初步統計,全年生產總值12831.5 億元,增長13.2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742.2 億元,增長20.1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211.8 億元,增長41.6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28.4 億元,增長19 .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7 元,增長9.2 % ;農民人均純收入5035.3 元,增長8.1 % ;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8.8 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 %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5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0.4 個百分點。
12、福建 11949.53億元 增速12.0%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949.53億元,比上年增長12.0%。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7.6%,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全年工業增加值4918億元、增長12.1%,建築業增加值894億元、增長18.6%。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01億元,增長5%,糧食總產量667萬噸,連續三年增產。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增長9%,農產品出口增長12.8%。
13、北京 11865.9億元 增速10.1%初步核算,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86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026.8億元,增長10.3%。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4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86元,實際增長9.7%和13.4%。
14、安徽 10052.9億元 增速12.9%初步核算,2009年,我省共實現GDP 10052.9億元,成為第14個「萬億大省」。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9%,增幅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比全國高4.2個百分點。
15、內蒙古 9725.78億元 增速16.9%初步核算,經國家統計局審定,2009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9725.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6.9%,比全國平均增速高8.2個百分點,增速連續八年保持全國各省區市第一位。
16、黑龍江 8288億元 增速11.1%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288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11.1%,連續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905.5億元,增長1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29.1億元,增長37.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641.6億元,增長10.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401.8億元,增長19.2%。
17、陝西 8186.65億元 增速13.6%全年實現生產總值8186.65億元,增長13.6%;完成財政總收入1389.5億元,增長25.8%;城鎮新增就業38.8萬人,登記失業率3.94% 。
18、廣西 7700.36億元 增速13.9%初步統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7700.3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9%,比全國高5.2個百分點,增速在全國排第5位;財政收入966.89億元,增長14.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620.83億元,增長19.8%,比全國高6.1個百分點,增速在全國排第6位。
19、江西 7589.2億元 增速13.1%全省實現生產總值7589.2億元,增長13.1%,財政總收入928.7億元,增長1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642.4億元,增長4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4.4億元,增長19.3%。
20、天津 7500億元 增速16.5%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是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11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259億元,分別增長3.4%、18.2%和15.1%。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62403元,摺合9136美元,增長11.1%。
21、山西 7300億元(對比2008年數據) 增速6%預計全年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左右(7300億元——對比2008年數據);一般預算收入增長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增速創15年以來新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0.4%。
22、吉林 7200億元 增速13.5%預計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2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地方級財政收入達到487億元,增長15.2%。
23、重慶 6527億元 增速14.9%2009年,是重慶在逆境中化危為機、挑戰中克難奮進的一年。初步統計,全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4.9%,達到6527億元。
24、雲南 6168億元 增速12.1%去年,全省生產總值完成6168億元,增長12.1%;財政總收入1490.8億元,增加130.6億元,增長9.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98.3億元,增加84.2億元,增長13.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949.8億元,增加479.6億元,增長32.6%。
25、新疆 4270億元 增速8%全區生產總值預計4270億元,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25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8億元,增長14.8%。全口徑財政收入883.7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8.8億元,分別增長7.9%和7.7%;地方財政支出1474.9億元,增長28.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0元,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4000元,增加497元,增長14%,實現歷史性突破。
26、貴州 3887億元 增速11%預計全省生產總值3887億元,增長11%;財政總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分別為779.58億元和416.46億元,增長15.9%和19.7%,一般預算支出1358.76億元,增長28.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38.18億元,增長3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7.25億元,增長1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10.9%和10%左右;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1161.2億元和1087.2億元。
27、甘肅 3380億元 增速10%預計,完成生產總值3380億元,增長10%,其中:第一產業486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1508億元,增長10.5%;第三產業1386億元,增長11.1%。
28、海南 1646.6億元 增速11.7%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全省生產總值1646.6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2.5億元,增長4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4.5億元,增長19.2%,投資、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29、寧夏 1334.6億元 增速11.6%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334.6億元,增長11.6%。財政總收入突破200億元,達213.6億元,增長19.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超百億元,達111.5億元,增長17.4%。稅收增幅居全國第六。糧食總產實現「六連增」。擴內需取得重大成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119.1億元,增長30.3%。
30、青海 1081.27億元 增速10.1%經濟總量持續攀升,實現生產總值1081.27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0.5億元,增長37.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300億元,增長18.8%,實際增幅為近20年來最高。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66.5億元,增長21.9%,增幅超過全國水平10.2個百分點。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到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92元,增長9%;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46元,增長9.3%。
31、西藏 437億元(預計) 增速12.1%今年西藏自治區的生產總值預計達到437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大幅增長,預計達到30億元,連續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5. 面積、人口、GDP,廣西14個地級市都排名第幾
一·轄區面積,廣西14個地級市都排名第幾:
第一名.百色市:3.63萬平方公里;
第二名.河池市:3.35萬平方公里;
第三名.桂林市:2.78萬平方公里;
第四名.南寧市:2.28萬平方公里;
第五名.柳州市:1.86萬平方公里;
第六名.崇左市:1.74萬平方公里;
第七名.來賓市:1.34萬平方公里 ;
第八名.玉林市:1.28萬平方公里;
第九名.梧州市:1.26萬平方公里;
第十名.賀州市:1.18萬平方公里;
第十一名.欽州市:1.08萬平方公里;
第十二名.貴港市:1.06萬平方公里;
第十三名.防城港市:0.62萬平方公里;
第十四名.北海市:0.33萬平方公里。
結尾語:
各位讀者,關於「面積、人口、GDP,廣西14個地級市都排名第幾」?你們有什麼不同看法呢?筆者神渡說廣西廣東,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
6. 北航整體落戶廣西,具體搬到哪個城市為當地gdp增長幾個百分點
北航也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落戶於廣西北海,作為廣西第一所985高校,北航將給廣西當地經濟帶來的發展是顯而易見的。不過這其實更是一項軟實力的發展,並不能確切的說到底給當地的GDP帶來多大的發展。
這一次北航落戶於廣西,是一個歷史性的跨越,是對於創辦高層次教學的一次嘗試,而拋棄了過去的低層次獨立學院的建設方針。同時我們要知道的是,北航在廣西北海招生已經很多年了,這一所985高校本來就有在廣西辦學的經歷,只是之前的是獨立院校,而現在是更高水平的院校建設。
7. 廣西的經濟在全國排名多少
1、廣西壯族自治區在2016全年的全國GDP增長排名是第23名,在2017第一季度版GDP增長排名是26名;
2、廣西權壯族自治區2017第一季度經濟以3909.53億元排名全國第19名;
3、全國GDP排名共31個單位,今年廣西排名在20以內,不算落後,屬於中等水平;
8. 廣西gdp,是什麼意思
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生產總值(GDP)21237.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87.74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7077.43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10771.97億元,增長6.2%。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5.2%、32.5%和 52.3%。
應答時間:2020-07-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