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人均gdp比中國高6倍,是否生活比我們好6倍
人均就是騙百姓的,一個馬雲和一百個普通人它們的人均收入為50O萬,
『貳』 美國為什麼人均gdp比中國高高在哪裡
無論是絕對值還是人均數,美國的GDP都比中國高,這是經濟總量和質量回上的巨大差答距,中國經濟相比美國還是處於追趕階段,美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以高端製造業、金融業、高科技行業為主的階段,中國和美國相比,差距在核心科技上,大到飛機發動機的葉片,小到汽車門上的合頁,不是中國做不出來,而是質量上相差太大!使用壽命短,使用成本太高,反應的就是冶金技術的差距!再從人均GDP上看,美國的經濟總量本來就比中國高,人口總量只有不到4億人,而中國是13億人,人均GDP當然差距就更大了。
『叄』 2010中國GDP是多少美國2010年人均GDP是中國人均的多少
2010年中國GDP:397983億元(人民幣),
USD$60483.7386億美元(統計局1月20日公布),
2010年美國GDP:964483.898億元(人民幣),
USD$146578.1億美元
中國人口13億,美國人口3億。
『肆』 美國人均GDP大約是中國的4,5倍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這反映了一個國,整體的強大程度和科技發達程度。勞動生產率高了好多倍。這是我們的差距所在。
『伍』 中國人均gdp什麼時侯超越美國
你這問題問的太尷尬了,最近幾年現在中國一年整體GDP才是美國三分之二左右回的!美國人口答大概是中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這樣上下比較一下,美國人口少【大約3個億多點】GDP比中國高!中國人口【快14億了】GDP才美國3分之2的,差距太大了,人均GDP超美國那要到猴年馬月的!專家預測未來中國整天GDP超過美國指日可待的!要知道2108年美國GDP是20萬億美元,中國才有13.1萬億美元的!按樓主我轉換一下了中國要人均超美國中國現在比例話要84萬億,世界整體收入第一美國2018年GPP才20萬億,中國排第二!要說中國整體GDP超美國很快的,整體差距不大好追的!
『陸』 統計,2019年中國人均GDP約為美國人均GDP的1/6,則1/6是比較相對指標嗎
相對指標 相對美國而言
『柒』 中國的人均GDP有沒達到美國的一半
什麼啊?達到美國一半?那美國才多少人,我們GDP不早超過它啦?
2011年人均GDP,美國48174美元,中國5184美元。
離一半差的遠呢,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還兩說呢。
『捌』 中國的人均GDP,何時才能超過美國
中國的人均GDP,在2035年前後可能超過美國。
2018年中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已經達到了9732美元。一時間很多網友調侃「又被平均了」。實際上這些網友們都誤解了,人均國民總收入,是GNI,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GNP(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即便達到或超過全球平均水平,但中國人均GDP與發達國家還相差很大。比如,2018年美國的人均GDP高達6.26萬美元,能進入全球前十。德國的人均GDP也高達4.82萬美元,接近咱們目前水平的5倍。
『玖』 中國相當於發達國家的哪個階段人均GDP接近70年代的美國
中國生活水平相當於美國什麼時候,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如果單單從生活水平上看,大致相當於美國的六十、七十年代比較合適:溫飽問題基本解決,生活用品過剩,房子和車子成為基本的追求;如果從中國經濟走勢上分析,大致相當於美國20世紀初、經濟危機之前的年代——也就是段子所言的20世紀10年代:發展處在高速狀態,但晃晃悠悠,經濟危機的火種此起彼伏,充滿隱患;但如果從人們的精神狀態來分析,中國人的精神狀態,恐怕要落後美國百多年以上的:或許相當於美國19世紀中期水平,法治在建設,犯罪率居高不下,社會群情涌動,貧富差距大造成社會群體撕裂,彼此對立情緒嚴重(權貴與平民階層的嚴重對立)。
當然,僅僅這么硬性地進行數據的、現象的對比並沒有什麼說服力的,因為彼此的政治制度不同,其實還有個發展潛力的問題是不好對比的。比如,美國是憲政民主制度,當社會出現了問題,輿論能夠充分揭示出來,人們具有憲法賦予的表達和抗議的權利,並擁有選舉權等等方面的政治權利,可以對社會規則進行修正,這在中國,幾乎都是零,所以沒法對比的。這就好像拿著中東最富裕的國家對比美日歐一樣,只要不是傻子,誰都知道他們之間,誰才真正具有發展潛力和應對困境的能力的。美國在20世紀初曾發生過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狀告一名記者的誹謗事件,一名記者說他曾在巴拿馬運河建設中有貪腐嫌疑,引發老羅斯福的不滿,憤而狀告,但最後美國法院判決了總統敗訴——這種情況,能跟今天的中國對比么?別忘了,這可是段子所言的美國20世紀初的10年代!
即使如此,因為我們跟美國生存在共同的世界,不發生此類的對比,也是不可想像的,不管怎麼說,人們總是要拿著兩個大國進行對比的。可絕大部分人的對比,都是對比的社會現象以及生活水平,卻忘記了至關重要的一點:政治制度根本性的差異。對比社會現象和生活水平,總會找到相似的歷史階段,這很容易理解;但社會總是發展的,發展還有個潛力的問題和發生危機的隱患問題。我們其實明白,找到一個社會產生危機的根源是相當重要的,於美國而言,他們的社會危機,多是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的嚴重問題而引發,比如生產過剩引發的經濟危機,投資泡沫引發的金融危機,等等。這是市場經濟社會經常遭遇到的,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日本,恐怕都無法避免,能做的,就是提前預警,靠政策、法律和國際市場合作給予及時調整。
但對我們而言,我們的社會危機根源,又是什麼呢?
很明顯的是,我們的社會危機,不會是美日歐那樣的市場危機——即使我們出現過那樣的危機,但並沒有形成他們的狀態,也沒有出現類似他們的解決過程。比如,90年代初,我們曾發生了出口下滑導致經濟疲軟的嚴重經濟問題,大批企業被迫關停,國人收入急劇下降,表面上看,是經濟層面的問題,其實誰都明白,那個危機的引發,正是政治問題導致的結果——認真地說,如果不發生那場政治問題,那次的經濟危機是不可能發生的。再比如,美國並沒有發生過權貴逃往國外的問題,你怎麼比較,恐怕也難比較這個權貴外逃問題的,因為美國就沒發生過此類社會問題的,而權貴外逃,就是典型的制度性問題,並非經濟運行本身的問題。
『拾』 中國人均gdp可能超越美國嗎
只要美國國勢不會像中國清未或是蘇聯解體那樣遇到顛覆性危機,中國GDP總量雖然已經是世界第二,但在短期內基本上不大可能超越美國,更不用說人均GDP在可見的將來哪怕是小說也不會有人提出這種荒謬的說法,2017年美國的GDP總量約為19萬億美元,這個差距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2004年,美國的GDP為122749億美元,而我們那時候僅為19553億美元,相差了差不多6倍。
美國2004年的GDP就相當於我國的2017年GDP,意味著我們綜合實力和美國的差距僅有13年嗎?
追逐美國這個說法其實並不科學。首先雖然如今我國的發展速度仍是當今世界屈指可數的,但這幾年發展速度已經漸漸平緩下來,沒有過去十年增長速度那麼迅猛。另外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標准可不止看GDP,還有科技,教育等眾多指標。
但是單從GDP總量來講,按照目前中國與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中國在2025年之前超過美國還是很有很大可能的!
至於人均GDP,2017年中國的人均GDP只有8千多美元,連世界的平均水平1萬美元還達不到,中國人均GDP也想要超過美國的話,那差不多需要有80萬億美元總量,而現在全世界加起來還不到80萬億。
中國人均GDP總量想要短期內超越美國基本不太可能,畢竟中國人口基數大,路總要一步一步走!在GDP總量還沒有超越美國之前,還要拿人均GDP出來說話,豈不是徒留他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