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5年全國各省GDP的排名次序怎樣
2015年全國各省gdp排名如下:
2015年重慶、貴州、西藏增幅超10%
增速方面,31省區中有23地GDP同比增幅超過7%,超過10%的有3地,分別為重慶、貴州、西藏。2014年GDP增速GDP同比增幅超過7%有26個,高於10%的省份有五個,2015年地方整體增速呈小幅下滑趨勢。
2015年山西GDP同比增幅3.1% 官方: 實屬不易
特別要注意的是,山西及遼寧的經濟增速再次放緩,2014年山西以同漲幅4.9%的成績墊底。2015年GDP增速進一步下滑至3.1%,經濟形勢仍然嚴峻。山西省統計局副局長張曉東表示,2015年山西在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跌,經濟運行面臨嚴峻挑戰的情況下,仍處於最困難時期。山西省經濟發展中積極因素不斷積累,經濟結構積極變化,民生進一步改善,實屬不易。
2015年遼寧增速3%為全國倒數第一 創下23年以來最低值
比山西情況還糟糕的,便是遼寧省。根據統計數據(1993年到2015年),遼寧2015年3%的GDP增速也創下23年以來的最低值。遼寧2014年GDP增速為5.8%,根據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遼寧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3%,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9%,增速排在全國倒數第一位,比山西省3.1%的GDP增速還低0.1個百分點。
遼寧省長陳求發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新世紀以來遼寧省經濟形勢最為嚴峻復雜的一年。遼寧經濟下滑的原因,主要是投資和工業出現困難。
❷ 2015年全國各省gdp排名表多少
據報道,截至27日,全國31省區已全部公布2015年經濟數據,那麼,全國最富裕的3個省份也出爐了。其中廣東位居首位,其次是江蘇,山東居於第三 多年來,盤踞「31省區GDP排行榜」前三名的是廣東、江蘇、山東。據此前廣東省、山東省統計局數據,2015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達7.28萬億元,連續27年穩居全國各省市第一;江蘇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僅次於廣東省,穩居全國第二江,江蘇和廣東的差距逐步縮小。2015年,山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002.3億元,躋身「6萬億俱樂部」,在江蘇之後。
❸ 2015年中國GDP全球排名 2015年中國GDP增速多少
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全年GDP增速為6.9%。據悉,這是1990年以來的最低增速,雖然此前央行和諸多機構都預測到了這個數據。
此外,中國四季度GDP同比增長6.8%,不及預期的6.9%;環比增長1.6%,不及預期和前值的1.8%。
雖然不是7%,但已經基本達成去年年初政府設定的年度GDP「7%左右」的目標。
對此,總理早有過論述:
「我們從來沒有講過要死守某一個點,而是讓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是什麼構成了6.9%的增速?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0863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274278億元,增長6.0%;第三產業增加值341567億元,增長8.3%。
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2015年中國的經濟結構呈現出以下態勢:
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5%,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0.0個百分點。
需求結構進一步改善。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6.4%,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
區域結構協調性增強。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7.6%和7.8%,分別快於東部地區0.9和1.1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5.7%,快於東部地區3.0個百分點。
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新進展。全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
❹ 為什麼2015年中國gdp增速西部省份排名靠前
1月19日中抄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GDP增長6.9%,為1990年以來的25年新低。
同時,這一增速也跌破「7」,這暗示著中國經濟將會面臨進一步放緩的可能。 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8%,符合市場原。
❺ 全國2015年省份GDP排名
❻ 求2015年,2016年全省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率是多少
很明顯,2015年的經濟走勢是下行的,對於2016年,我的判斷是將會是探底的一年,但在2016年內能不能真探到這個底不好說,如果探到底了,後面幾年就是逐步復甦了,如果還探不到,那真有點不敢想像。先聲明,我下面用的都是官方發布的數據,不是外媒或研究機構的數據,因為這樣數據口徑容易統一,比較好說明問題,如果一會拿匯豐數據一會拿路透社數據,數據之間根本沒法做比較,而且光憑官方自己發布的數據就可以表現出現在的經濟形勢有多差了,如果你覺得官方數據是美化過的,那麼你把情形再想糟些就可以了。先回顧一下2015年整體經濟形勢:這幾天,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一個報告,報告里先把2015年的經濟情況總結了一下,裡面有些用詞耐人尋味:報告中對於2015年經濟的總體評價是2015年經濟運行的總體特徵是穩中趨緩、穩中有進、穩中有憂,各領域分化加劇,動力轉換過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並存。後面又具體說了2015年經濟運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我簡單總結下:有利因素:1、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51.4%,產業結構持續優化2、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勢頭強勁3、消費增長穩定,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4、一些產業基礎好、結構多元化、調整步伐快、開放程度高的地區,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不利因素:1、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持續回落2、加工貿易出口和傳統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明顯下降3、一些產業結構落後單一、產能過剩行業比較集中的地區,經濟下行速度較快,特別是東北三省、山西等情況極不樂觀4、量大面廣的傳統企業、中小企業依然普遍面臨生存難、轉型難的困境報告里的這些話,大家可以細細品讀,想想文字背後的意思和代表的實際經濟情況,比如總體特徵里的「穩」、「緩」、「進」、「憂」這四個字到底哪個是實際主角?比如,第三產業比重增大和消費逐漸成為主引擎是因為確實增強了還是因為製造業和出口下降的太快了?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的地區和經濟下行速度較快的地區到底哪個大?各位必須要有2016年經濟比2015年還差的心理准備,這么說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是我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的切身體會,接觸的金融和實體經濟從業人士都感到明年經濟能探到底就算不錯,根本不敢奢望明年就好轉,第二,在看看官方報告怎麼說,央行前些日子發布了《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裡面對今明兩年GDP的預測是,「2015年全年實際GDP增速預計為6.9%,2016年全年實際GDP增速預計為6.8%」,2016年比2015年還低0.1%,別小瞧差的這0.1%,中國經濟的最大問題就是速度問題,實際形勢會有多嚴峻可想而知。今年的狀況,首先官方經濟數據顯示的就是一片低迷,程度超出預期,最差的就是外貿,進出口連續數月出現負增長,今年的增長目標在幾個月之前就可以判定肯定達不到了,甚至在7月股災那幾天,統計局的外貿數據都是分開放出的,先放的是感官上不那麼糟糕的指標。從微觀角度講,實體經濟今年倒閉潮、跑路潮比去年還嚴重,貿易和製造型企業都有大量倒閉,而且有中小企業風險向大型企業蔓延的趨勢。2016年為什麼還要糟呢?首先,外部環境就比較差而且不確定性高第一、IMF今年四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率,從年初的3.8%下調到目前的3.1%,這是2009年以來全球經濟最低的增速。第二、全球貿易增長連續三年低於全球經濟增長,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率多年來第一次低於全球發達國家的貿易增長率:發展中國家貿易增長率2015年為1.4%,發達國家貿易增長率3.05%。第三、美國已經開始加息,將導致歐洲和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對於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也是負面影響。全球經濟除了美國呈現出復甦外,歐洲、日本全在泥潭裡,新興市場國家更危險,比如金磚四國里的巴西和俄羅斯甚至有可能出現政治危機,中國在這倆國家都有不少投資,弄不好就是坑,錢又都打水漂。其次,國內經濟自身困難重重,像鋼鐵、汽車、有色這些行業都不是一年兩年能好起來的,關鍵是產能嚴重過剩,而需求正走在下滑的拐點,比如今年我國鋼材消費量20年來首次下降,而且預測以後會越來越低,像武鋼剛剛要裁員一萬人,甚至黃奇帆都提出了要國家規定房地產建築用鋼增加一倍的想法來挽救過剩產能。而所謂的新興產業,也在由熱轉冷,比如互聯網行業融資今年就是拐點,上半年還是投資人追著創業者給錢,下半年反過來就都不投了。官方對於明年國內的經濟形勢也認為難言樂觀,發改委報告中認為「三駕馬車」的表現將更加糟糕。首先看第一駕馬車:投資,報告認為,明年投資增速將下降至9%左右。製造業投資增速可能下降1.5個百分點,約拉低投資增速0.5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可能降至零增長,原因包括國內貸款、外資、自籌資金等資金源連續多月負增長,資金來源結構難以支撐房地產投資增長,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負增長,房地產市場景氣度仍未全面恢復;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明年增速可能回落2%。這一方面是資金來源受到了限制,一方面則因為新預演算法和地方司法、紀委體系改革強化了對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的制衡約束,短期內抑制地方投融資擴張。再看第二駕馬車:消費,受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持續減速、受失業顯性化、熱點消費(汽車)減速等因素的影響,2016年國內消費可能進入個位數增長。這無疑將削弱消費對經濟的帶動作用。至於第三駕馬車:出口,預計2016年發達經濟體微弱復甦、新興市場增速有所回升,使得出口可能略高於今年。但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的出口比2014年是超預期下滑的。從官方報告都可以看出來,目前國內經濟形勢應當說是非常嚴峻的,由於信息不對稱,有些問題的嚴重性可能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計。Winteriscoming……我們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備並提前安排應對之策。
❼ GDP排名全國各省
截止2020年2月29日,GDP排名全國各省:第一名廣東、第二名江蘇、第三名山東、第四名浙江、第五名河南、第六名四川、第七名湖北、第八名湖南、第九名河北、第十名福建。
1、廣東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作政府工作報告宣布,2019年,廣東省GDP預計為10.5萬億元以上,同比增長6.3%左右。廣東以「一省之力」就足以位列全球第13位,緊追韓國(1.62萬億美元),且領先於澳大利亞、西班牙、荷蘭、瑞士等一眾發達國家。
2、江蘇
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宣布,預計2019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0.5萬億元以上,同比增長6.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89萬元、增長8.6%左右。位居全國GDP第二。
5、河南
河南,古稱中原、豫州、中州,簡稱「豫」,因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大省,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中國第5位、中西部地區首位。鄭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國首家內陸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鄭州航空港區為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實驗區。
❽ 2015年山東各地區的人均GDP是多少,求解!
(註:常住人口數據採用2014年末數據,2015年美元兌人民幣平均匯率6.2284)
❾ 2015-2016年山東省GDP排名最新,山東省GDP增長率是多少
2015年,山東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全年實現生產總值6.3萬億元,增長8%;城鎮新增就業116.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7.5萬人,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116%和106.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2%。
❿ 2015年中國GDP全球排名 2015年中國GDP增速多少
據國家統計局1月19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5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7.67萬億元,增速為6.9%,在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然而人均GDP為5.2萬元,約合8016美元,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3.7萬美元以上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