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7年前三季度哪些省份的GDP增速高於全國
據報道,截止到10月25日,已有21個省市對外公布了2017前三季度本地的GDP數據,從目前21個省市GDP增速的排名來看,貴州、重慶、雲南、江西、安徽、四川、陝西、河南、福建、寧夏等在內的18個省市增幅超過了全國水平,且同比增幅均不低於7%。
除了貴州,重慶在2013年-2016年,GDP增速連續4年保持10%以上。而前三季度,貴州經濟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並且在GDP層面超越了天津,成為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座一線城市的中國GDP第五城。
專家表示,支撐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因素在不斷積累增多,未來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還將持續發展,全年有望更好實現預期發展目標。
❷ 多少個省前三季度經濟數據發布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後,各省份也紛紛發布了各自的「三季報」。
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目前,除東北等部分地區外,已有25個省份披露了三季報。其中,廣東、江蘇這兩個經濟大省前三季度的生產總值都超過了6萬億元,貴州的增速則在已公布的省份中處於領跑位置。
長江中上游地區增速名列前茅
從增速上看,包括貴州、重慶、雲南、安徽在內的長江中上游地區經濟增速仍位列前茅。其中,貴州的經濟增速在已公布的省份中領跑。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貴州全省地區生產總值9499.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1%,增速高於全國水平3.2個百分點。
貴州省統計局總統計師彭龍說,從發展趨勢上看,貴州經濟運行延續了近幾年來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值得一提的是,全省經濟增速自2011年第一季度以來,已經連續27個季度保持在全國前三位。
在貴州之後,重慶的增速也達到了兩位數,同比增長10%。同處西南的雲南增速達到了9%,長江中游的江西也達到了9%,安徽達到了8.3%,四川也達到了8.1%。整體上看,長江中上游的增速名列前茅。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全世界發展最好的地區主要都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區,因為江海的水運十分便利,而水運在整體的交通運輸成本中比較便宜。同時,相比華北、西北等地,長江經濟帶的水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土地資源。這也是近幾年產業轉移的重要落腳地。此外,長江經濟帶的產業結構更為豐富,重化工業所佔的比重沒有那麼大,原有的重工業通過市場化的轉型,也發展得不錯。
❸ 2017年前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能看出什麼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2017年前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專)458478億元,同比增屬長7.5%,增速比1—8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
他還提出,目前我國固定投資支撐的力量依然靠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房地產投資的支撐力主要在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價格的回升,以及局部地區的土地供應加大,再加上政策性因素的疊加。因此,未來保持持續穩定增長還需要進一步發揮市場導向性投資的作用。
❹ 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整體形勢如何
北京10月13日消息,今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2017年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並答記者問。
黃頌平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經濟溫和增長,國內經濟穩中有進,推動我國外貿進出口持續向好。
據海關總署統計,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2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6.6%。其中,出口11.16萬億元,增長12.4%,進口9.13萬億元,增長22.3%;貿易順差2.03萬億元,收窄17.7。
七、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微幅回落,出口經理人信心指數環比提升。9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1.8,較上月下滑0.1。其中,根據網路問卷調查數據顯示,當月,我國出口經理人指數為43.9,較上月下滑0.8;出口經理人信心指數回升0.2至51.1,新增出口訂單指數、出口企業綜合成本指數分別下滑0.7、2.7至47.1、19.9。
總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回穩向好勢頭在鞏固,增長質量效益在提升。四季度,雖然外貿運行中仍面臨一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但新舊動能有序轉換、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❺ 前三季度GDP前十強城市都有哪些
這個前三季度如果說的是今年,那麼十強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
❻ 前三季度城市GDP50強出爐,都有哪些城市上榜
上榜的城市有:
前十名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
第十一至二十名城市:天津、寧波、青島、無錫、長沙、鄭州、佛山、泉州、南通、濟南;
第二十一至三十名城市:合肥、西安、東莞、福州、煙台、常州、徐州、唐山、大連、昆明;
第三十一至四十名城市:溫州、長春、廈門、沈陽、石家莊、揚州、濰坊、鹽城、紹興、南昌;
第四十一至五十名城市:嘉興、泰州、台州、洛陽、南寧、臨沂、哈爾濱、漳州、金華、濟寧。
此外,今年前50強城市裡,大部分城市來自普通地級市和東部沿海地區。
❼ 2019前三季度gdp前三名的省或直轄市是哪些 前三名gdo
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為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
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福建排名前10。
❽ 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呈現的亮點有哪些
(一)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會議指出,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並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未來要「逐步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支撐作用,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由此可見,我國產業結構面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雙重任務。
近年來,在政府加大化解產能過剩政策的作用下,傳統產業中產能過剩行業持續調整,相關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大幅降低,淘汰落後產能目標如期完成,但是,當前多數產業仍處於被動再庫存階段,過剩產能仍在集聚。會議提出,「全面化解產能過剩」,明年去產能力度仍會加大,一方面加快企業兼並重組,提高生產集中度,另一方面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
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亮點。近幾年,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國家已經制定和出台了詳盡的發展規劃和指導意見,在政策扶持下,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初步夯實了發展基礎,開始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望繼續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長,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領和拉動力量。同時,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越來越大,甚至開始超過第二產業。2014年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9.1%,比第二產業高3.4個百分點,表明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不僅在創造就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穩定增長中正在發揮基礎性作用。未來生產性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物流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現代服務業有望保持20%甚至更快的增長。
(二)健全金融風險化解機制
會議指出,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葯,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2013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防控債務風險列為經濟發展一大任務,今年再次提出要防控債務風險,可見債務風險在未來一個時期仍不容忽視。
我國債務規模近幾年擴張較快,債務風險有所上升,截至2013年6月底的10.9萬億元地方政府性債務中,有2.4萬億元今年到期,佔21.9%,今後三年約4萬億元到期,佔比超過36%,即使不考慮新增債務,償債壓力也不小。同時,為防止經濟進一步下行,各地相繼放鬆了房地產限購政策,銀行也在醞釀放鬆住房貸款,不排除提高居民貸款積極性繼而提高債務水平的可能。另外,一些信託剛性兌付被打破的案例相繼出現,部分地區金融風險暴露等,都意味著債務風險不容忽視。
防止負債率持續走高和風險積累,關鍵是通過改革促進實體經濟更加均衡發展,提高償債能力的同時,豐富融資渠道,適度降低債務融資的需求。未來應進一步簡政放權,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加強市場監管、完善法制建設。發揮財政資金對社會資金的引導作用,增強調控政策的針對性和杠桿效應,防止大劑量寬松政策推高債務水平。探索建立企業甚至政府層面的債務違約退出機制,完善政府預算體系,推進預決算公開,硬化債務約束。與此同時,加快發展股票等直接融資,優化企業融資結構,降低企業負債率。
❾ 如何看待2017前三季度合肥GDP名義增量21
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速為6.9%,所以不出意外的話,2017年全年GDP在6.9%左右,但超過7%有較大困難。
隨著世界經濟有所起色,中國經濟也增長不少,但是新常態才是中國經濟的未來,中國經濟已經不可能有以前兩位數的增速了,連7%以上的增速也很可能是曇花一現。
當然腸嘗斑妒職德辦泉暴滬某個城市發展高是可能的,但是整個中國增速不斷放緩,所以要平靜對待季度增速放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