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2013年中國人均gdp美元

2013年中國人均gdp美元

發布時間:2020-12-22 06:15:21

⑴ 中國人均gdp何時超過一萬美元分析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京津滬等六個省市區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率先進入了「中等發達國家階段」。但與此同時,由於經濟結構不合理,居民實際收入占人均GDP比重為例僅40%,遠低於55%的平均水平。六省市進入「一萬美元俱樂部」按照世界銀行的衡量標准,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是公認的從發展中狀態進入發達狀態的標線。以時間節點來算,上海是中國內地第一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大關的省份。2008年,上海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13698.15億元,以半年以上常住人口計算,2008年上海人均GDP達到10529美元,首次突破一萬美元大關。緊隨其後的是北京,北京市統計局2010年年初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北京GDP達到1186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同時,全市人均GDP達到68788元(按年均匯率摺合10070美元),突破一萬美元大關。2010年天津人均GDP達到70402元,首度突破一萬美元大關。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進入一萬美元大關的時間節點落後於上海和北京,但隨著近年來天津一系列大項目的落地和顯效,天津人均GDP「後來居上」,超越北京和上海,目前以15383美元位居各省份之首。2012年,江蘇、浙江、內蒙古三個省份也加入「一萬美元俱樂部」。至此,江浙滬人均GDP皆突破一萬美元,長三角集體進入到「發達狀態」。盡管2013年的整體數據尚未出爐,但人均GDP「一萬美元俱樂部」將很可能進一步擴大。遼寧2012年人均GDP達9352美元,2013年預計可突破一萬美元大關。緊隨其後的廣東、福建也正在逼近這個大關。預計到2014年,廣東、福建和山東人均GDP將突破一萬美元。也就是說屆時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將集體進入「發達狀態」。居民收入仍「不發達」據第一財經日報,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稱,中國多省份突破一萬美元大關,一方面得益於這些年經濟增長較快,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對內卻不斷貶值。當一些發達國家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大關後,產業結構會比較合理、社會民生等問題都解決得比較好。但我國的產業結構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到現在變化都不大,居民實際收入仍很低,離發達狀態尚遠。暨南大學教育學院韓兆洲表示,以居民實際收入占人均GDP比重為例,發達國家這一比例一般都達到了55%,但目前國內很多地方居民收入佔GDP比重只有四成左右。像廣東2010年只有44.4%。

⑵ 中國人均GDP2025年能否突破10000美元

我來自2018年,今年這匯率看來破萬是不成了,明年應該能破。2025年中國製造業更強向更上游挺進,匯率就不是現在的匯率了,保守估一下20000美元

⑶ 中國人均gdp什麼時候達到30000美元

有人預測2030年國內人均GDP可能達到3萬美元,但這個說法顯然脫離實際。目前,專國內人均屬GDP8000美元左右,13年要達到3萬美元,每年超過10%的增長率才有一定希望,在經濟基數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這個是不可能的。

⑷ 中國歷年GDP及人均GDP一覽和與52年不變價是多少人民幣和美元

2009年美 國GDP總值:142563億美元。人均GDP為:46381美元。

⑸ 200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上的排名,急

200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上排第112,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簡稱GNP)。

一個國家常住機構單位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國內生產總值)在初次分配過程中主要分配給這個國家的常住機構單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非常住機構單位。

同時,國外生產單位所創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常住機構單位。從而產生了國民生產總值概念,它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

(5)2013年中國人均gdp美元擴展閱讀:

200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200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意義作用:

首先,除資源國以外的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人均GDP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定國家社會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程度。一方面,就中日比較而論,人均GDP雖不能正確反映中日兩國綜合國力,但確實表明日本在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和人口壽命以及環境和生態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水平要高於中國。

尤其是日本城鄉發展的相對均衡以及農村農業基本上「水旱無憂」的抗災能力與抗災水平,更是讓中國望塵莫及。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村農業的滯後發展恰恰拖了我國人均GDP的後腿,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

最終也深刻影響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以閻教授提出的2009年人均GDP排名前八位的盧森堡等經濟體為例,盡管它們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能與排在第137位的印度相比,

但是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指標而言,盧森堡等國家的社會發展水平及其城鄉均衡發展程度卻是印度所不可企及的。

其次,人均GDP本身具有社會公平和平等的含義。人均GDP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構成了一國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

事實上,強調人均GDP的國家,一般也比較注重提高本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會公平程度。人均GDP觀念及其人均GDP狀況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一個國家在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社會建設方面的投入取向、投入能力與投入水平。

再次,人均GDP與工業化進程和社會穩定,具有一定內在聯系。據亨廷頓分析,在一定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與社會安定、社會和諧成正比。

發展理論也把人均1000-3000美元認定為工業化起飛階段,4000-6000美元為工業化中期。工業化起飛後,相對於傳統社會,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尤其在人均GDP達到4000-6000美元時,一些現代化進程中國家往往進入高危階段。

但人均GDP一旦達到6000-8000美元,尤其在8000美元以後,除阿根廷以外,基本都進入一種新的社會穩定狀態。閻文提到人均GDP在3萬美元以上的法國和義大利似乎並不比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36個國家更穩定,顯然混淆了國家基本政治穩定與領導更換政府更迭之間的巨大差別。

不論左派還是右派,只要不抱偏見,應該承認,包括西歐國家在內的這種民主政治條件下的某些不穩定表現,與轉型社會民主化進程中的社會不穩定,存在本質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在國內外知名的發展理論研究者中,即使最推崇人均GDP指標的人,也只是把人均GDP作為某種發展水平、狀況的重要參照指標之一,

並沒有誰把人均GDP簡單等同於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另一方面,人均GDP雖然具有虛擬性,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虛擬經濟是導致美國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全盤否定虛擬經濟,更不能由此把虛擬經濟作為否定人均GDP的依據之一。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中國學界內外在中國GDP總量超越日本後,主流意識都強調人均GDP的重要性,是一種必要的戒驕戒躁、理性清醒和自覺,與日本強調人均GDP以自我安慰、自我肯定顯然具有不同的思想內涵。

⑹ 中國人均gdp什麼時侯超越美國

你這問題問的太尷尬了,最近幾年現在中國一年整體GDP才是美國三分之二左右回的!美國人口答大概是中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這樣上下比較一下,美國人口少【大約3個億多點】GDP比中國高!中國人口【快14億了】GDP才美國3分之2的,差距太大了,人均GDP超美國那要到猴年馬月的!專家預測未來中國整天GDP超過美國指日可待的!要知道2108年美國GDP是20萬億美元,中國才有13.1萬億美元的!按樓主我轉換一下了中國要人均超美國中國現在比例話要84萬億,世界整體收入第一美國2018年GPP才20萬億,中國排第二!要說中國整體GDP超美國很快的,整體差距不大好追的!

⑺ 中國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美元了,為什麼中國人的年可支配只有3萬多塊錢

二八定律 百分之八十的錢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裡。

⑻ 中國是哪一年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的

中國是2003年3月份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的。

⑼ 哪一年我國人均gdp1000美元

2003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000美元,標志著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內段。

2003年我國國內容生產總值為1166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1%,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年份。按照現行匯率計算,2003年我國GDP總量相當於1.4萬多億美元,人均達到1090美元。

⑽ 中國人均GDP何時超過一萬美元以及2萬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京津滬等六個省市區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率先進入了「中等發達國家階段」。但與此同時,由於經濟結構不合理,居民實際收入占人均GDP比重為例僅40%,遠低於55%的平均水平。
六省市進入「一萬美元俱樂部」
按照世界銀行的衡量標准,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是公認的從發展中狀態進入發達狀態的標線。
以時間節點來算,上海是中國內地第一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大關的省份。
2008年,上海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13698.15億元,以半年以上常住人口計算,2008年上海人均GDP達到10529美元,首次突破一萬美元大關。
緊隨其後的是北京,北京市統計局2010年年初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北京GDP達到1186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同時,全市人均GDP達到68788元(按年均匯率摺合10070美元),突破一萬美元大關。
2010年天津人均GDP達到70402元,首度突破一萬美元大關。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進入一萬美元大關的時間節點落後於上海和北京,但隨著近年來天津一系列大項目的落地和顯效,天津人均GDP「後來居上」,超越北京和上海,目前以15383美元位居各省份之首。
2012年,江蘇、浙江、內蒙古三個省份也加入「一萬美元俱樂部」。至此,江浙滬人均GDP皆突破一萬美元,長三角集體進入到「發達狀態」。

閱讀全文

與2013年中國人均gdp美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